杨广神色恍惚,杨林的归来,打破了他的一切幻想。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哪怕杨广对李渊父子寄予厚望,但他们终究还是背弃了朝廷,那现在,他们应该怎么办?
难道只能坐以待毙吗?
虽然杨广心有不甘,但他却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杨林仍旧跪在大殿之中,一言不发。
等杨广回过神来,他方才注意到这位大隋老将,因为长途跋涉,匆忙赶路,已经是精力憔悴。
不管怎么样,杨林都是大隋靠山王,都是对朝廷忠心耿耿!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总之,当杨广看到了杨林,莫名安心了不少,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
“皇叔不必如此,此战之败不是你的问题,谁都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现在散关守军,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恐怕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单进这反贼已经离开了散关,去了亳州府。”
说到这里,杨广脸上浮现无奈之色。
他倒不是责怪散关守军,因为他知道,魏文通这样做并没有任何问题。
单进实力强悍,非同小可,朝廷一方如果与单进正面交战,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反而是损兵折将。
先前裴仁基父子,便是因为轻敌冒进,而落入陷阱之中。
如果不是魏文通坚守不出,恐怕散关已经丢失,当反贼杀入关内,杨广又该如何抵挡?
魏文通不知道反贼去向,那是因为他足够谨慎,不愿意给反贼可乘之机。
而单进之所以离开散关,恐怕也是因为魏文通防守得太过严密,没有给单进可乘之机,否则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听着杨广之言,杨林沉默了一下,拱手道:
“臣多谢陛下宽恕!”
对此,杨广有些感慨道:
“皇叔对朝廷忠心耿耿,朕都看在眼里,如今朝廷局势不利,正需要皇叔为国剿贼,还请皇叔重整旗鼓,莫要顾虑太多。”
如今的朝廷,已经没有太多的可用之人。在这前所未有的绝境,杨广也只能安抚杨林。
像这种忠心耿耿的臣子,真是越发显得珍稀。
李元霸虽然天赋异禀,战力强悍,但李家对朝廷三心二意,反复无常,这样的乱臣贼子,绝对不可重用。
要是大隋能多有几个杨林这样的忠臣,那就再好不过了。
见杨广如此认真模样,杨林莫名安心不少,仿佛看见大隋重新稳定的机会,他虽然心力憔悴,却也不愿看着大隋就此覆灭。
既然杨广还愿意用他,还给他这个机会,杨林当然愿意战死沙场,这是他唯一的道路,他不会放弃。
或许为大隋战斗到最后一刻,这才是他的宿命。
稍微捋了捋思绪,但杨广仍旧觉得是一团乱麻,他有些头疼的说道:
“皇叔,如今反贼来势汹汹,朝廷现在到底该如何应对?”
在路上的时候,杨林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他看不到半点扭转局势,反败为胜的可能。
现在的朝廷,实在是太被动了,主要是反贼一方兵强马壮,战力强悍,根本不是现在强弱的朝廷能够对抗的。
如此之大的差距,他们再怎么做,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可是难道因为只是挣扎,就什么都不做,就彻底放弃抵抗吗?
这是杨林无法接受的事情。
既然杨广还有心抵抗,那他也不会藏着掖着,便是目光灼灼,将自己心中想法尽数告知。
很快,杨林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那单进在亳州府与伍建章父子会合。
但微臣觉得,单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多半是想要趁此机会,将整个关东之地纳入掌控。
接下来,他必然会进军中原,乃至于出兵河北。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聚集各方兵马,一起进攻关中。
以朝廷如今兵力,想要与反贼正面交战,实在是胜算渺茫。
所以微臣觉得,现在我们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抽调兵马,防守于潼关之中,尽可能拖延时间,
守住关中。
天下之事无人能够预料,只要时机一变,那朝廷必然能够找到扭转局势,剿灭反贼的机会。”
事实上,就连杨林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才会给朝廷这样的机会。
但是在杨广面前,他当然不可能这样说,他必须安抚杨广,让杨广看到一线希望,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如果杨广都彻底放弃了,那大学大隋就根本没有半点可能。
只有杨广这位一国之主能够坚持下去,能够继续抵抗,大隋才会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就算希望再怎么渺茫,他们都不能轻言放弃。
杨广目光微微闪动,以他的智商,自然知道杨林的话语,多半是在安慰他。
但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了,就连李渊父子都已经跑路了,仅凭朝廷现在的实力,如何能够与那上进单进争锋?
真要是派遣大军杀出关中,和反贼正面交战,无异于自寻死路,到时候朝廷折损兵马,怕是连关中都守不住了。
对于朝廷来说,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反贼聚集兵马,想要从潼关突破杀进关中,那朝廷就能集中兵马御敌了。
才不会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短暂沉吟之后,杨广已经有了答案,他郑重其事的看着杨林,接着说道:
“皇叔方才所言极是,那就传令下去,调遣散关守军前往潼关设防。无论如何,此战一定要挡住反贼攻势。
同时,再下达令抽调边境各路大军回来支援。事到如今再防守边境,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若是不能剿灭反贼,恐怕我大隋将要就此覆灭,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和他们殊死一搏。”
对于杨广要抽调边境所有兵马的决断,杨林其实有些迟疑。
如果这样做了,要是边境发生什么变故,百姓必然遭受大难,他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站在大隋的角度,杨广这样做,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大隋都快要覆灭了,就算百姓生活安稳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已至此,杨林只能恭敬行礼道:
“陛下英明。”
商量出决断之后,杨林没有耽搁时间,他直接令人起草圣旨,快马加鞭送到散关,将此事告知魏文通。
现在关中兵马最多的地方就是散关,因为在此之前,单进领兵驻扎在散关外,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杨广很清楚,大隋最大的敌人就是这单进,如果不是因为单进在岭南作乱,大隋绝对不至于落得这般境地。
但现在木已成舟,一切都已成为定局,杨广再来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他必须认清楚现实。
——
在杨广调兵遣将的同时,单进也没有闲着,正如杨林猜测的那般,单进的目标不只是伍建章父子,而是整个关东势力。
如果有机会的话,单进当然想要一鼓作气,杀入关中,彻底覆灭大隋,到时候再来收拾其他割据势力也不迟。
但问题就是,虽然现在的大隋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兵马损失惨重,但有着关中天险,仍旧是立于不败之地。
倒不是说拿不下潼关,只是要拿下此战胜利,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既然朝廷想要拼死抵抗,拖延时间,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等单进横扫关东,力量更加强大,再来进攻潼关也不迟。
到时候,不管朝廷如何反抗,也都无济于事了,杨广根本改变不了天下大势。
同时,因为朝廷固守关中,虽然杨广时常欺压百姓,却不得不承认,在朝廷的治理之下,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稳定的。
比起各路义军所在,无疑要安稳得多。
因为各方势力起兵,他们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要如何增强自己的力量。
这时候,就需要征召百姓为士卒,原本就生活艰难的百姓,来到了这战场上,也只能充当炮灰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和单进一样,会考虑百姓的存亡,会先保障百姓生活安稳。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单进早已横扫南方,但他麾下兵马并不多的原因。
当然了,除此
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无论何时,单进都秉承着兵在精不在多的理念,并没有大肆扩张兵马。
否则就凭他现在的基本盘,聚集百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亳州府城中。
众人聚集于府衙之中。
先前一战,义军大获全胜,将好不容易重整旗鼓的朝廷大军给击溃,他们已经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
那接下来,他们该如何行动,该采取什么计划,当然要好好商讨一下。
单进坐在首位之上,他的神色很是平静,淡然说道:
“诸位,先前一战朝廷大军大败,如果我们趁此机会,出兵潼关,未必不能将之拿下,席卷关中。
但同时,杨广绝不会坐以待毙,如果他得知本侯领兵至此,肯定会第一时间抽调散关兵马,赶来潼关支援。
这样一来,就算我们能够取胜,杀入关中之地,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所以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无非是两个选择,要么进攻关中,要么先横扫关东之地,等尘埃落定,再对关中发起总攻。”
在众人之前,单进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也是等待着众人的意见。
其实,当单进提出此事,他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了。
因为在此之前,众人都觉得他们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杀到潼关之外,彻底将大隋覆灭。
但此刻,单进却没有着急动手,他先与众人商议,显然是想要按照他方才说的另一个计划进行。
那就是先将关东之地的各方势力收为己用,整顿兵马,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再去进攻关中不吃。
这两个计划各有各的优势。
如果单进能够尽早覆灭大隋,那他将会成为天命所在,众望所归的天下之主。
再对付其他的义军,无疑会简单得多。
再怎么说,大隋也是天下正统,虽然现在已是强弩之末,但谁也不知道,如果拖延太久,是否会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一旦让朝廷重整旗鼓,对义军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是,这并不代表单进的计划就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如果他们贸然行动,强攻潼关,损失必然难以估量。
要是他们能够整合各方势力,等到义军实力足够强盛,再进攻关中之地,那压力就会小得多,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这才是单进真正考虑的事情。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单进相信,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要席卷关东之地,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义军,应当不是没脑子的东西,他们连朝廷都对抗不了,怎么可能是单进的对手?
可以说,他们现在只能臣服于单进,这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只要这些势力足够配合,那单进的计划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也不会浪费什么时间。
很快,伍建章若有所思道:
“盟主所言不无道理,杨广这昏君在得知消息之后,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等他调遣兵马前来,想拿下潼关必然不易。
只是现在,我军想要席卷关东,首要是四方势力,其一就是盘踞洛阳的杨素,以及河北高谈圣,再就是北平府罗艺,济南府唐壁。
杨素和高谈圣,二人也算义军,如果他们有自知之明,自然应当加入联盟,一起对抗杨广这昏君。
但是除了他们二人,罗艺和唐壁,都是朝廷官员他们虽然蛰伏不动,但接下来会如何选择,还是尚未可知之事。”
虽然伍建章的年纪不小了,但他作为大隋老将,眼力自然是非同小可,所以他很快察觉到其中的关键。
经过杨林的追剿之后,那些小势力已经不复存在,还存续的也就是几方大势力,单进也不能掉以轻心。
单进微微颔首,他也想过这件事,要怎么做才能尽快将这些势力拿下呢?
其实唐壁和罗艺,单进都没有太担心,倒是杨素和高谈圣,他们会怎么选,这才是令人疑惑的事。
因为这两方势力,都和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单进恰好就是世家之人的肉中刺,眼中钉。
或许除了杨广之外,这些世家之人最痛恨的
就是单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