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 作品

第139章 朕能垄断你们不能

两牙能够环绕地球一圈,跨越数万里,来到大明进行贸易。但是如今的大明还不能反过来,把船开到欧洲。

现如今海军的建设用不着百年之久,但是短短三年时光,仍然不够。

自从朱翊钧对王宗沐提出了“大航海”的战略构想后,已过三年,目前仅仅是踏出了万里征途的前几步,建设出来的海军,还只是在沿岸近海游曵。尚且没有驶入深海大洋,模仿麦哲伦,来一圈环游世界,更别提前往弗朗机国,炮轰欧洲了。

这并非王宗沐无能,而是反对派阻力太大,影响了航海方面的投入。

漕运牵扯了太多利益,不仅仅是官僚吏员。“百万槽工衣食所系”并非一句空话,如果海运压过漕运,让这些平民百姓丢掉了饭碗,恐怕会直接掀起一场大民乱。

大运河流经的山东、南直隶可是国家财税重地,容不得半点闪失。

一旦闹出大事,就会震动全国。

对于国家的破坏性,谁都能看得出来。

就连关闭驿站,让李自成下岗的崇祯,都没敢把漕运给废了。

朱翊钧当然不会直接“废漕改海”,而是想要“漕海并重”,慢慢削弱大运河的重要性。即便如此,也有许多反对声音。

大运河沟通南北,确实重要。

但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冰河期,大明必须要走出去,跨过大海,前往新世界。

如今的大明就已经因为人口太多,导致内卷严重,贫民无立锥之地,许多地方的佃农,日子过得还不如奴隶。轮不到官职的秀才、举人们,都得放下身段,成为富商雇佣的陪客。

再等几十年,这种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国内积攒的压力越来越大,再碰上冰河期天灾频发,外部女真崛起……

内外种种因素叠加在一块,国家不亡才奇怪。

所以,对外开拓,航海殖民,就是泄压阀,将压力释放出去。

漕运受海运影响没有了饭碗讨生活的,都可以跑到新大陆去开枝散叶,即便朝堂的管控力度没有本土这般强大,至少不会再出现李自成一样的大乱。

对内建设,减少天灾、外族的影响,也能减少压力,只是长期存在的人口压力,是靠对内建设无法疏解的。

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

朱翊钧知道未来之事,却无法和臣子们明说,好在经过了即位初期的莽撞后,他也变得成熟了一些,不再直接了当的和朝臣们发生冲突,强行摊牌任务。

免得下面的人不能理解真意,单纯应付上级,把经给念歪了。

他转而专注于解决对京师威胁最大的蒙古、辽东的军事隐患,顺便利用报纸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王宗沐没有闲着,依然在招募水手,进行试造,搜集海上情报。每年继续利用海船运送漕粮到京师,只是增加的幅度不大,免得刺激到反对此事的臣子。

不过有一件事情,一直在大力投入,没有停止。

那就是剿灭沿海的倭寇、海盗,维持月港以外的海禁。

这属于嘉靖以来的国家大事,政治正确,在这方面投入精力,谁都说不出反对的意见。

三年下来,沿海的海盗都清缴一空,顺带连根拔起了福建广东一带声名狼藉的沿海走私势力,足足有十几家。

海贸的利润十分巨大,然而这些势力各行其是,竞争剧烈。别说同行之间惺惺相惜的凝聚力了,互相之间碰上之后,不互骂族谱先人,把狗脑子打出来,都得称赞一声有涵养。

这种黑恶势力在地方上,确实能够作威作福,巧取豪夺,称霸一方。

但是永远不要妄想和国家对抗,面对朝廷大军的定向清除,即便有个别家族负隅顽抗,就连多拖延一些时日都做不到,村寨土楼纷纷毁于一旦。

不想全员族灭,只能乖乖投降,老实交代。

倒是后续牵扯出来的一些地方官吏,引起了朝中的轰动。

经过对这些家族的身份追查,发现当地任职的一些官吏贪图海贸之利,忘却了之前学过的圣人教诲和道德文章,不顾朝廷下达的海禁公文,给这些走私家族大开方便之门。

不只是文臣小吏,还有当地的卫所武将。

武将手里有兵,但是没有哪个失了智,敢于带兵造反。

俞大猷被言官弹劾的时候,都只能乖乖回家,更何况他们。

不过朝廷抓捕将领的时候,还是做了一手防备,只处罚军官,赦免了底层士兵的罪责。大伙愿意冒着一点小危险,发财挣钱,吃香喝辣,可没几个会冒着生命危险,跟着将领反朝廷。

无论文武、该抓就抓,

光是对走私、海盗相关方面收缴出来的脏款折银,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

虽然是他们几十年来的积存,仍旧令人震撼。

竟然这么赚钱?

朝中亦有老臣痛心疾首,觉得银钱的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海上贸易,败坏了国家的风气,让本来就粗俗无知的武将陷入深渊,更让本该教化一方的儒生们都学坏了。

国初那种质朴纯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许多理学家联名上疏,请求进一步加大海禁的力度,干脆把月港也关闭了,反正嘉靖时代就曾经关闭过月港,大明不还是继续维持着?

少挣点钱就少挣一点,因此败坏了国家的风气,才是因小失大,舍本逐末。

对于这类言论,朱翊钧现在连理都懒得搭理,任凭下面开海派与之争论吵闹。他则是打算在月港之外,再开几个港口,尽快增加对外贸易额度,让大明沿海子民都能看到海贸带来的巨大利益,参与其中——当然,必须是在朝廷管控之下,合理合法的进行。

走私贸易带不来税收,还会影响将来朝廷和海外国家的商贸谈判。

大明如今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本可以凭借着全球垄断地位,掌握定价权,拿捏来此的海外商人。

然而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国内互相踩踏压价,导致大明出产的丝绸,不但质量优异,价格更是不到墨西哥的三分之一。

这其中的巨大利差,全被外国海商给吞吃了。

就像后世中国世纪初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全球最高,出口钢材时,价格往往又是相对最便宜的。除了有商业间谍的干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的钢厂竞争太过激烈,难以一致对外。

如果能够将这些商人联合起来,统一抬价,虽然利润会缩水不少,前来采购的外国海商,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商人们互相之间难以合作,很正常。

不过朱翊钧可是皇帝,威权远胜任何商会大佬,要求他们加入其中,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谁敢不从,可不是以后无法再做生意这么简单。

单此一项,自己就能从中分润一大笔进项。

而且管控不利,任凭商人们互相竞争,还存在着被外国人重金诱惑,技术泄露的风险。

种蚕生丝的技术,早在唐宋左右,就已经流传到中亚,从东罗马逐渐蔓延到欧洲,如今就连美洲都有了西班牙人带过去的养蚕织丝产业。

虽然在大明超级便宜的人工成本下,这些产业被卷的溃不成军,衰败严重,不过仍旧是外国海商们打压大明商品价格的底气。

即便是对外统一定价谈判,始终存在着一个价格天花板。

瓷器、茶叶等特产不一样了,因为目前外国尚未掌握这些核心技术,涨价的天花板远超丝绸。

而且朝廷深度参与,才方便统计从海贸处赚来的外国银子,更好的制定经济政策。免得海商把银子都私藏深埋于地下,造成可怕的通缩。

所以,港口会增加,鼓励出海贸易,但是朝廷对其中的管控,反而会更加严格。

朱翊钧听说过“一抓就死,一放就疯”的说法,不能任由哈耶克看不见的大手来调控价格,也不能让自己手底下没有经受过系统经济、金融、国贸知识培训官员们破坏掉市场环境,把海贸干死。

于是,他忍耐了三年,对月港如今的运转了解烂熟于心,又轮番派人历练,培养了一批通过考核的人才后,才打算对海贸大动干戈。

澳门的地理位置优越,适合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分担月港的吞吐压力。

如今的大明,只有一个月港开放,有些类似清代的一口通商,只有广州可以与洋人贸易。

广州虽然十分繁荣,却增加了国内货物的运输成本,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江西到梅岭这一带的水路脚夫们只能维持生活,生态十分脆弱。

等到输掉鸦片战争,被迫五口通商以后,中原、江南的货物直接从其他口岸就能卖给外国,无需转道广州,让这一区域的运输民夫失去了饭碗,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的爆发。

考虑到长远的未来,干脆就不要再走一口通商的错误路线。

内陆如果生存空间不足,应走尽走,免得积蓄成为一个大炸弹。

除此之外,朱翊钧还增加了更靠北的宁波,这里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存在着天然良港,适合海贸大船的停靠。也可以就近在舟山成立海军基地,维护附近区域的海上安全。

除了同样的分担压力,宁波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任务——对日贸易。

大明与日本之前存在着勘合贸易,数年来一次,勘验无误后,才能进行贸易。

只是在嘉靖年间,日本多次不遵守规矩。

日本地方大名派出的使团争相朝贡贸易,为此甚至杀害了大明官员,又多次不按日期,随意停靠,再加上倭寇之害日益严重。

于是在嘉靖中期,朝廷就禁止了对日贸易。

即便隆庆开海,恢复了月港,日本仍然在禁止名单里。

所以,日本想要获得大明的商品,都需要通过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商船,在月港交易后,中转澳门等地,再北上来到日本。

中间巨大的利润差价,全被葡萄牙海商吃下去了。

简直是虎口夺食,朱翊钧哪能忍得了!

如今别说王直这等称霸一方的“海贼王”,就连七武海都不算的林凤之流,都已经尽数或降或灭。

几年下来,大明沿海的海盗势力都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伴随着沿岸海军实力的不断提升,倭寇也没有了侵袭劫掠的机会。

考虑到条件已经成熟,朱翊钧打算恢复对日贸易。

先礼后兵,主动派遣船只前往日本进行商贸,先用和平友好的方式,把流失到两牙海商手里的这部分利润夺回来,再趁着海贸的机会,派遣佛伯乐,刺探如今日本的情形。

朱翊钧知道如今的日本处于室町幕府即将落幕,战国纷争的时代。

上杉谦信尚未死去,织田信长联合多方军队战胜了雄霸一时的武田家,风头最盛,无论惹得万历援朝的猴子秀吉还是老乌龟德川,都只能站在他的光辉之下,但是其中一些具体细节,他了解的并不清楚。

那个传说中的黑人弥助,到底是不是信长亲封的武士?

本能寺烧烤,到底是怎么回事?

伴随着自己插手日本,历史被改变,这些疑问恐怕永远都没有得以解答的机会了。

不过朱翊钧并不在意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日本大名无法团结在一起,正好给了自己机会,插手引导战国局势,从中攫取利益。

不光是日本的几处金银矿,还有利用日本前往美洲的地理优势。

葡萄牙和西班牙签订条约,通过“教宗子午线”瓜分世界以后,非洲、东亚地区都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只有菲律宾除外。

所以西班牙人想要从菲律宾返回欧洲,不是一路向西,而是穿越太平洋。

从麦哲伦在菲律宾死掉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西班牙人终于发现了稳定可靠的航线——每年六月从马尼拉启航北上,沿着黑潮来到日本海域后,转道向东,顺着北太平洋暖流,就能来到美洲。

大明将来如果想要沿着这条航线前往美洲,注定无法绕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