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 作品

第198章 藩王们的未来

纵然他身为皇帝,可掌控亿兆子民的生死,扰动天下局势,但是临到这种关头,朱翊钧与其他的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只能耐心等待,期盼着一个好结果。

唯一不同的是,他知晓一些后世的医学常识,尽可能的让产妇更加健康,创造最有利的待产环境,消菌杀毒,预防传染病,噪音等干扰,通通有所预防……

虽比不得后世,至少皇后这一次的分娩,已经是前无古人,说不定会记载在未来的医疗史上。

因为朱翊钧利用了手中的皇权,将自己所知的那些经验传授给稳婆们,并且让其中一部分人外出为京郊北直隶附近即将临产的人家接生,查验效果。

说起来令朱翊钧心中至今都有一丝惭愧,他是用这些人当成了实验耗材,积累数据和经验,以免自己纸上谈兵,等到皇后临产时候才发现,自己提出的一些意见并不适合这个时代,或是干脆起到了反作用。

好在他这个普通人能够知晓的知识,都是经过了几百年医学验证总结出来的关键要点,不是瞎胡闹。

以如今这个医疗条件落后,卫生条件不足,风险极高的时代为基础,小小的改进,已经是跨越时代的进步。对比相关数据,已经大幅拉升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存活率。

平民百姓非但不会认为这是皇帝将自己视为实验动物,反而心里都存着几分感激。

生孩子有风险,百姓们都知道,好的稳婆本就难请,能够得到皇家征召的,更是地方上数一数二的名家。眼下非但不用花费一文钱,还能享受到近乎皇家一般的待遇。

求之不得,哪里还会抱怨。

哪怕不幸失败的,也能得到银钱补偿,更别说因此顺利生产的。

有些人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份恩情,愿意为了朱翊钧效死。

几个月的实验数据总结出来以后,更是引起了无数人的重视。

哪怕是张居正、张四维这等重臣,都上疏恳请皇帝尽早将相关的知识整理成册,刊行天下——他们也有妻女,就算自己老了,也得为儿孙考虑,能够多提升哪怕一丁点健康存活的概率,都是极其重大的革新。

涉及生死,就算是最为保守的人士,也没有出言反对。

朱翊钧自然不会拒绝,他本就没想过藏私。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相关的知识一旦公布出去,更不知道能因此挽救多少人的性命。

大明的所有和尚加在一起,恐怕都没有他这一次善举积累的功德多。

唯一带来的麻烦就是伴随着医疗和卫生水平的提高,恐怕未来大明的生育数据,将会进一步攀升,人口压力持续增大。

为了避免大明因此被撑得爆炸,或是因为资源问题导致饿殍遍地的惨剧发生,他得更加积极的向海外开拓,用以疏导。

当然,他革新之后的全新生育流程,步骤繁琐,成本比较高。

刊印的生育新书中包括了从婚姻、怀孕、分娩的全部内容。至于该如何更好的坐月子,养育婴儿的相关后续,虽然也刊印在了书册上,却还没有经过验证。

过往皇家历代生下来的孩子也有不少,可是早夭数量出奇的多。朱翊钧同样没有忽视这一点,为此做出了许多准备。

可惜的是,条件所限,哪怕他提供了相对完备的方略,如今的很多百姓都是能够知道却无法做到。

提高生育年龄,补充适当营养,并且让待产妇人多做运动这些基础准备,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就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至于后续的一些要求,更得花上一笔银钱。

哪怕是最简单的洗手,都按照他经历特殊时期学来知识被分成了六步,没有酒精凝胶,就用高浓度的提纯酒精作为替代。为了取得最佳的杀菌效果,即便如今无法测量酒精的浓度,也经过了多次试验,才得到了理想中的样品。朱翊钧心里估算,大概就在75%左右。

合适浓度的酒精制备,同样花费不少,足以令平民在掏钱的时候咬牙皱眉。

从明初周王朱橚总结的麻醉药草乌散,到如今经过李时珍等诸多名医的不断改进,也有了更好的药效,更低的毒性。

定性之余还要定量,判断依照皇后的身体情况,具体该用多少最为合适。

普通人再怎么有钱,也没办法享受到这种待遇。

种种革新之下,将传统的端几盆热水,变成了持续不断的烧煮沸水,将工具彻底消毒杀菌,已经算是最为轻微的改动了。

……

由于担心在宫外实验的时候会带来传染病,这些积累过经验的稳婆,又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隔离检查,方才最终进入宫内,选取了其中最为精干有能的几位,为皇后接生。

待产室早被洒扫的干干净净,每一个进入之人,都换上了干干净净的大明版本的手术服,戴上棉布口罩。

朱翊钧知道羊水破后,不代表马上就能生出来,现在算是足月,但具体要等几分钟,还是一天,谁都说不清楚。

等了许久,朱翊钧心中又生起一丝焦急。

所谓的保大保小,其实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皇后怀孕之后,朱翊钧在这方面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在革新之前,先认真学习了解了如今关于分娩的技术手段。

保大就是采取类似后世流产的手段,用工具将尚未出生的小孩在腹中破坏,一点点取出。保小则是类似剖腹产,用刀子隔开腹部,如同杀鸡取卵,大人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

实际上一旦遭遇到难产,需要保大保小之类的情况,积累了足够经验的稳婆,自己就会按情况处理,尽可能两者皆保,一旦面临这种极端情况,往往会发生大出血,两者都保不住。

更何况,这是皇后产龙子,无论残害皇后身躯,还是伤害皇子,都是灭九族的罪过,哪个稳婆都不敢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激进行事。

或许是运气,更可能是朱翊钧的准备足够充分的关系,耐心等了三个小时之后,终于在太阳逐渐西沉的黄昏时分,朱翊钧听到了响亮的哇哇哭声。

有人先一路小跑的过来报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诞下龙子。”

若是寻常人家,往往还会按照出生的时辰,说一些吉祥话。

早晨出生,朝气蓬勃,黄昏出生,宁静祥和之类的,总之不管生在几点,都是好命。要么聪慧,将来读书好,能做大官,要么身体强壮,是高品武将,要么大富大贵,一辈子银钱享用不尽……

然而生在皇家,已然是富贵之极,朱翊钧平素又不喜找不到跟脚依据的迷信,以至于宫中人们只是一味的贺喜,相比平民之家,此时反倒显得有些干巴巴的。

“皇后怎么样?”

朱翊钧并不在意这种虚话,甫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他的眉头稍有舒展,却没有完全放松,因为许多产妇是在生产之后才会出现大出血。

男婴虽好,让自己有了第一个帝国继承人,间接的让自己的权位更加稳固。可是自己将来肯定还会生出不知多少个儿子,相对而言,眼下还是朝夕相处的皇后安危,更令他感到挂怀。

很快,又有人传报:“陛下无需忧虑,皇后暂且在休息,没有大碍。”

直到这时,朱翊钧才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又过了一阵子,李太后与几个婆子方才将被包裹在襁褓中的男婴带了过来。朱翊钧看过之后,直皱眉头。

怎么这么丑!

都快把自己恐怖谷效应吓出来了!

他虽然知道新生儿都这样,需要成长一段时间,五官才能慢慢长开,但是初见之下,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然而当他将孩子抱在怀里以后,心里终于有了一种实感。

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他再次仔细打量怀中已经陷入熟睡的婴儿,心中默默想着。

这就是我的儿子吗?

未来的大明皇帝?

虽然名字还没有想好,但是你一定不会叫朱常洛,当一月天子。

考虑到周边众人在侧,朱翊钧将差点脱口而出的话咽了回去:“终有一天我的生命将抵达终点,而你将加冕为皇!”

……

皇帝长子出生,哪怕目前还没有立为太子,依旧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皇后顺利生产,母子平安的消息很快得以向四方通传。

慈庆宫的陈太后由于身子骨不好,常年卧病在床,没有来坤宁宫干扰,当她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也不免为皇帝感到高兴。

哪怕即位掌权之后,朱翊钧对于陈太后,依旧维持着恭敬的礼数,感情很好。无子的陈太后,是真心将朱翊钧视如己出,现在算下来相当于自己的长孙出生。

她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平安扣、无事牌等保佑平安健康的东西都一一拿了出来,让人送过去。

皇帝当然不会缺少这种东西,说不定李太后就已经准备了一份,却代表了自己的心意。

眼下已经临近宫门落钥的时辰,传信的使者们一边往外跑,一边高声叫嚷着,传达喜讯。

张居正等人原本已经离开了内阁,正准备回家休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登时停留在原地,面露喜色。

皇后这一次诞下的是皇子,对于他们这些大臣来说,政治上的意义更为重大。

不过一两个时辰的功夫,这个消息就已经通过口耳相传,传遍了京师,内外臣民都为此感到十分的欢喜。

朱翊钧即位这些年深得人心,与皇后夫妻和睦也成为了一时的佳话,更不用说近期降低生育风险这项大善举。

皇帝能够早早生下子嗣,母子平安,在百姓的眼中,就是最为朴素的好人有好报。

有了皇家的这一次成功经历,朱翊钧之前刊印的那一系列生育革新,得以更加顺利的推广。对于距离京师遥远的偏僻边地,再多的数据,都没有这种皇家实例更有说服力。

不过朱翊钧暂时没有闲暇理会外面的反应,哪怕皇后顺利生产,他依旧多陪伴了一段时间,方才逐渐恢复暂停的功课和政务,逐渐将重新重新转到治国上。

有了一个皇子,将来还会有更多,而皇位只有一个。

事涉自己未来的子孙,朱翊钧对于宗室藩王相关的政策,又有了新的想法。

宗室改革的起始,是因为开国两百年的今天,宗室对于国家的财政负担太重,难以为继,结果由于历史因素,底层宗室得不到钱粮,还没办法自谋出路。

朱翊钧虽然在之前为宗室解除限制开放百业,给了几年的缓冲适应期,还为部分底层宗室分发田地,令其耕种,用种种办法将为数占比最多的中下层宗室,逐渐转化为普通平民。

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地位最高的藩王。

宗室给国家带来的大部分麻烦,都在藩王身上。

哪怕他革除了许多犯有罪过的藩王郡王,将其直接除国,至今为止,大部分藩王,都还好好的住在自家王府里,没有被彻底解决。

如同在郑王、益王这等有贤良好名声的,还得多加安抚赏赐。毕竟自己不是建文帝,闭着眼睛削藩,一点章法都没有。

就算藩王们造反,也没有威胁中枢的可能,朱翊钧依然没有那样鲁莽。把自己陷入逼得亲戚们群起反之的地步。

以至于到了今天,像是蜀王、靖江王等人,都被暂时搁置,是自己一直没有拔掉的肉中刺。

伴随着自己大婚生子,弟弟潞王也逐渐长大。

将来对于他的处置,同样不能随意。

涉及到了对于宗室藩王们的深层次变革,朱翊钧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发现最好的办法,还是继续保持之前的强硬姿态,不能退缩。

自己大婚亲政,连孩子都有了,权位已经进一步得到稳固,当初处理宗室时的些许动荡,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只不过是清风拂面,再也无需考虑过多。

想到此处,他便召来臣子,传达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