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 作品

第193章 开门,自由贸易

“若非陛下阐述其中的道理,我还不知道,原来国家之间的贸易竟然有这许多门门道道。什么绝对优势,什么相对优势的,初看的时候只觉得眼前发蒙,读了几遍才算有了一点浅显领悟。”

京师一处院落,几十名年轻士子分成几桌,畅谈近日的所思所想,互相研讨,精进学问。

早在唐代就有了文人结社的风俗,以文会友,讨论经学诗词,议论时局政事……等到发展到明代的时候,这种结社的风潮已经遍布全国,高到尚书首辅、下至秀才都不是的童生,都会参加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社团,晚明最知名的复社,就是其中的代表。

要是放在过去,这类结社讨论的学问,多半是经义文章,习练八股,讨论时文,为了应对乡试或者是会试而共同努力。

可是在朱翊钧即位以后,大明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京城之人近水楼台,最能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变化。就连结社研讨的学问,也不再只是传统的四书五经,道德文章,新增了每年都会不断刊印发表的实学知识。

一旦有众人觉得值得关注的学问,就会集体购买相关书籍报刊,共同阅读研究。

尤其是最近,在大明官方前往日本的庞大船队都回来以后,《新报》就针对国际贸易等相关经济学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文章。

相关的收益、具体的账册当然是绝对的保密内容,不能随便公开,但是这并不影响朱翊钧借题发挥,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普及给大众。

大明在任何时候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他现在推出一系列的全新理论,也是将来进一步出海,主动展开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

考虑到现在的时代背景,朱翊钧并没有提出太过复杂的东西,凯恩斯,哈耶克这些太过超前,他只是简单的从古典经济学中挑挑拣拣,发表了一部分对大明比较有利的学说。

比如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就很符合如今的国际贸易形势。

按照不同的自然禀赋,每一个国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绝对优势,所以才会出现大明丝绸、瓷器更好更便宜,可以与日本交换硫磺等特产,双方各取所需,共同获益的局面。

两牙的白银价格相对低贱,与大明进行商品交换,也是同样的道理。

本来单纯提出绝对优势,就足以论证国际贸易,不过朱翊钧顺便提出了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用来分析了一下国内的经济局势。

江南一带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不论种粮食,还是种桑生丝,开办种种产业,都能赚钱。

可是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劳动,同样的时间投入,织造丝绸的利润最大,所以江浙一带的百姓由于拥有这一相对优势,就会减少粮食的种植,转而投入到丝绸瓷器之类高利润的产业中来。

赚来的钱一部分购买外地米粮,一部分还能有所结余。

把江南替换成大明,把外地替换成世界,这个道理也是能够说的通的。

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厚,按照许多人的说法,完全不需要与外邦贸易,也能自给自足,这也是多次封闭海关,禁绝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之一。

可是按照朱翊钧现在提出来的相对优势理论,哪怕大明各方面都优越于外邦,国际贸易一样是对大明有利的经济活动。

以后若是有不肖后人想要重新闭关,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这些相对浅显的基础理论传授出去,以大明庞大的人口基数,说不定就能诞生出几个将来历史留名的经济学家。

经过几年的相处,朱翊钧对于张居正这些青史留名的大神已经没有了滤镜。然而正因如此,他才更能体会到这些经历了科举层层选拔上来的国家精英,是多么的聪睿多智。相对而言,自己都被衬托成了中人之姿,只不过多了几百年后世积累的经验。

张居正这些名臣虽然在经济政策上犯过一些错误,不代表他们就愚笨无知,只是在知识情报上掌握不够,受限于眼界见识,再聪明的人,也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

自从亲政以后,朱翊钧发觉自己的工作量又骤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虽然已经有所取舍,并没有事事亲力亲为,可是朱翊钧依然会在有些时候感觉到忙不过来,还得把许多事务都交给手下去办,分权放权。

将来署理国政的大臣,可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觉得只要皇帝节用,官清吏治,天下自然顺遂,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更多的要求。

而且不只是针对国内,他所阐述的这些理论,将来也会慢慢散播到国外,产生影响。

由于大明在国际贸易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出口的多,进口的少,哪怕不开战争抢,单纯通过国际贸易,也会吸纳全世界的黄金白银。

像是两牙这种占据了许多大矿的先发国家还好说,手里有钱,不慌不忙,可是等到将来大明主动派船前往欧洲的时候,说不定只能捞上几年的好处,就会把其他欧洲国家的积蓄都给吸光。

到时候,欧洲各国说不定就会转而闭关锁国,禁绝大明的产品,转而主动发展本土的产业,搞进口替代。

法国就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开始大力发展丝绸、瓷器等产业,替代中国的物产。后来等到路易十四的时代,法国里昂的丝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免于大量贵金属流入中国的窘境。

也正是因为这些发展,才让法国后来出现了全世界最多的奢侈品品牌。

这对大明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有鉴于此,朱翊钧才想着先提出相关的理论。

大明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系统精研经济学的国家,无形之中就会成为相关领域的权威,让外国产生一种盲从心态。

即便思考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错漏,也要突破更多的阻碍,才能成功被其他人接纳。

他如今提出的这些经济学理论,都是处于理想化的环境,存在一些相对现实而言的错漏。

是他故意给欧洲挖的坑。

春秋时的管子就知道通过经济操控的方式,影响鲁国的命运。

齐纨鲁缟,先要求齐国大小官员贵族都购买穿戴鲁国的缟布,促进鲁国缟布涨价,却禁止本国的百姓仿制,只从鲁国进口。鲁国因此挣了大钱,放弃利润较低的种田,转而全国投身高利润的织布行业。

结果就是第二年齐国拒绝购买鲁国的缟布,鲁国缺少粮食,只能被逼无奈,接受了齐国的一些苛刻条约,割让利益。

不是说两千年后的大明,没有能够理解这些道理的聪明人。

只不过由于春秋战国,各国纷争相斗,哪怕是大如齐国,也得努力寻找富强之法。

在这种激励之下,种种创新的思想才能迸发而出,广泛传播,才有了百家争鸣。

而自秦汉一统以来,中国就是周边区域最为强盛的国家,哪怕偶有南北朝、两宋之分裂虚弱,也能重新崛起。只用本身的国力就能碾压,于是思路逐渐转变成了怎么稳固现有的成果。

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一些别的手段,就逐渐被人忘却。

就像是《管子》,无论是管仲亲笔,还是像后人稽古考证认为是汉代假托管仲所著,都总结了许多治国执政的经验。因为战乱的关系,这本书在两宋时有所遗失,明初刘绩进行了整理补注,重新刊印。哪怕朱翊钧在阅读之后都能有所收获,可是大明的官僚,碍于《管子》中包含了许多黄老、法家的思想,大部分人都没有读过这本书,思想上就受到了限制。

伴随着大航海已经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将是两千年未有之变局!

过去的地球,因为大洋山脉的关系,被分割成了一片又一片相对隔绝的区域,虽然能够通过商旅往来贸易沟通,但是路途遥远,成本高昂。

如今在风帆大船的带动下,全世界各个地区,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已经重新成为了一个全球版本的春秋战国时代。

如《管子》这种古老的智慧,都能在这个时代重新体现被埋藏了多年的价值。

朱翊钧在发表经济学相关的理论文章时,不忘稍稍提升一下商人的地位。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被看的太过低贱,可是实际上又离不开。

这导致大明的勋贵皇族、官僚老爷们在经商的时候,往往都不会亲自下场,而是通过家仆白手套,间接掌管产业,收割利润。

这不利于未来大明的工商业发展,哪怕他知道商人做大之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也不能因噎废食,大搞复古,干脆把商人都给消灭了。

至于商税,大明其实一直都有在收,还划分的十分详细,按照产业能够分成酒醋、市门、官店等,按照过境分成钞关、门税、抽分税等,只不过没有明确叫做“商税”的这个税种。

所谓东林党故意不交商税,导致大明缺钱灭亡,是后世才有的谣言。当然在商业相关的征收比例和征收方式上,确实有许多值得一改的地方。

单纯的以农业为基础的耕战模式,适合两千年前、一千年前,而不是现在。

在这个时代想要全球争霸,就得大力发展工商业。

朱翊钧还想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发展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而吸纳更多的人口,用以维持国家的稳定,提升生产力,带来正向循环,免得等他老死之后,又有人想要开倒车。

所以他决定,商人的地位要稍稍提升一些,给与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

在这一次的对日国际贸易中,大明的使团其实也扮演了商人的身份,沟通有无,促进货物的流通。

士农工商,四民本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各不相同。

商人除了买卖运送,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合理合法天经地义。

不过有良心的商人,赚取的是合乎道理的利润,而一些奸商恶商,则是仗着自己更精通此道,蒙骗欺压。

把商人划分成这两类,需要的时候,就称赞是有良心的好商人,需要打压的时候,调出其中一些要处理的,就定性为奸商恶商。

不至于一棒子全部打死,破坏了十分弱小的资本主义萌芽。

当然这个尺度,得仔细拿捏。

商人一旦做大,财富聚集,就像土地被兼并垄断了一样,无形之中就会对国家权威造成挑战。所以朱翊钧也在报纸上表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商人能够发展壮大,与稳定良好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任何一个稍有规模的商人,都应该回馈社会。

这不是什么良心善举,而是为了维护有利于自身商业发展的环境,他们本应该做的。

因此,大明商业相关的税收都要开始变革,重新做出调整。

按照年收、规模、种类的不同,重新划分不同的层级。

越高的级别,税收比例越高。

不止如此,由于各地的钞关、门税,其实大明内部也形成了多重贸易壁垒,一直都不是统一的大市场,在相关税制上,各地都有所不同。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大明在很多方面,其实都是“散装”。

以这个古典时代的标准而言,大明已经做的非常不错,可是朱翊钧还希望能够进一步统一,打破地域分割,提高效率。

他打算把部分钞关裁撤掉,只是考虑到了无数子民衣食所系,为了避免闹出乱子,在操作上十分慎重。

对于商人们而言,当今皇帝做出的种种变动,让他们又爱又恨。

虽然享受到了许多好处,可是按照全新版本的“商税”,挣得越多,要缴纳的税收比例就越高。交税的时候,心仿佛都在滴血。

尤其是那些地方上有数的大商人,都是被盯防的重点对象,根本隐藏不了。一旦有发现逃税漏税等相关行为,都会给予重惩。

在这个时代,普通商人还真没这个胆子。

哪怕有后台的,也得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因此留下一个污点,成为将来被人攻击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