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 作品

第269章 铁与血

日本当然不是大明的藩属国,足利义昭更不是日本国王。

可他的征夷大将军之位,至今都还没有被撤,这才给了朱翊钧从中操作的机会。

幕府将军之位传承了十几代,数百年的影响下,这个名号深入人心。

在朱翊钧看来,如今的日本战国有点类似汉末三国。底层平民出身的大名,就算再兵强马壮,也会被鄙视,难以被接纳,需要抬高身份,逐步获得武士的承认。

足利义昭能够成为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是依靠武田信玄、织田信长等强势大名的推举,本质上就是一个空有名望的傀儡。

为此,足利义昭还要认织田信长为父,尊称“御父织田弹正忠(信长)殿”,抬高了他的身份。

但是他这个傀儡,一旦重返将军之位,就能搅动日本局势。

在他继任将军想要重新振兴幕府之后,与织田信长矛盾加剧。于是足利义昭组建反信长包围网,合各地大名之力讨伐信长。之后虽然战事失利,被逐出京都。但他仍然能够受到各地大名的尊重,目前暂居在毛利辉元控制的备后国,也就是后世天降小男孩的广岛。

就连信长都没有强行动手,将他的将军之位废掉。

直到后来秀吉一统日本之后,还曾主动提议要做足利义昭的养子,“洗白”血脉,借此继承将军之位,但被他一口回绝。

结果秀吉终其一生都只是关白,而不是将军。

就算如此,足利义昭也不曾遭受苛待,只是在和秀吉交谈之后辞去了将军之职,出家养老,享受退休生活。

所以想要讨伐信长,让大明借此控制日本,足利义昭就是一个极其适合的人选。

一个弱化版的“汉献帝”,挟将军而令大名,讨伐信长这个不臣。

当年永乐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无论从血脉还是从将军的身份来看,足利义昭都是大明体系内的日本的合法国王。

以向大明称臣的足利义满为标准,将日本视为大明的臣属,便合情合理。

天皇?

废物点心。

朕是个皇帝,他凭什么也是皇帝?

一来正亲町天皇处于织田信长的控制之下,大明如今还没办法常驻京都施加影响。二来朱翊钧对天皇有另外的安排,就连利用都懒得利用。

至于几年前大明主动和日本恢复贸易之后,大明并没有正式承认足利义昭身份等等不利要素,全部被朱翊钧自欺欺人的忽略掉了。

此一时彼一时,谁还敢翻皇帝的合订本?

当年他就想过相关的问题,方才组建对日贸易总公司,假借民间贸易的名义。这样比起过去官方朝贡模式要更加的灵活,给朝廷更大的腾挪空间。

出门在外,身份可不全是自己给的。

在大明眼里,日本能否算臣属国,足利义昭能否算是国王,全要看朱翊钧承不承认。

朱翊钧选择承认下来,哪怕这种关系十分脆弱,从法理上讲大明就有了主动出兵日本,前去援助足利义昭的理由。

如同出兵西南,征讨东吁的时候,就有一条是救助受朝廷册封的土司。

嘉靖时出兵安南,以及后来的万历援朝都是此理。

当然,在大臣们眼里,日本和朝廷的关系太过疏远,出兵的成本太高,还是不足以说服众人。

众人传阅信件,互相用眼神交流,趁着这个功夫在心里思考,组织语言。

朱翊钧没有催促,而是默默等待。

这封信件当然是真的,朱翊钧为此筹划多年,早就有佛伯乐和足利义昭搭上了线,不至于为了寻找宣战借口,只能拿出来一袋洗衣粉。

面临败局,足利义昭已经别无选择。

各地大名都被信长打的溃不成军,若不是大明场外施加影响,如武田胜赖这个废物早就如历史一样自杀了。

大明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希望渺茫,他也愿意尝试一次。

为此,足利义昭还请求大明对他进行正式册封。如同朝鲜、琉球等属国小王一样,新王即位之后,遣使京师,请求大明以宗主国的身份,册封承认,才算真正的合法君主。

朝鲜的光海君就是因为身为次子不合礼法,哪怕朝鲜国王李昖有意让他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可是大明一天不松口,光海君就无法成为世子。

即便后来光海君代理朝政,也不敢光明正大,需要躲避大明派过去的使臣,以免被弹劾僭越。直到后来努尔哈赤在辽东崛起,大明需要朝鲜协助制衡之后,方才给光海君送过去了册封诏书。

对于大明来说,其实只有朝鲜、琉球等几个临近小国,才能达到如此掌控力度。

再远一些的,过去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考虑成本和收益,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劳师远征。

历史上的南洋的华人被西班牙殖民者屠杀,海外小国求救等情况出现时,大明都没有派兵。若非朝鲜距离北京太近,说不定也不会去管。

因此足利义昭肯重新请求册封,在很多臣子看来,确实是大明的又一胜利。

但是仅仅凭借这一点,尚不足以让大明出兵。

反正那个所谓的织田信长还没有真正称王,没必要让大明卷入海外小岛上的内部纷争。

很快,臣子们就统一了意见。

内阁首辅潘晟、兵部尚书张学颜、户部尚书石星等人,各自从财政、军事、历史等不同的角度委婉劝谏,不支持皇帝出兵的决议。

如今国家再富足,也不适合随意发动战争。

当然要委婉一些。

张居正不在京城,正在巡视地方,检查这些年来的变革成果。朝中的诸多大臣别说能够压制皇帝了,就连勉强抗衡的都没有。

自朱翊钧即位以来,他力主派兵攻打的几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

朝廷的支出虽然不少,但是收益同样巨大。

相关的收益,朱翊钧都没有用在自身的享乐上,而是尽可能的让全民都能享受到胜利带来的好处。虽说时代所限,底层能够得到的好处有限,至少国库常年丰盈,不至于连官员的薪水都发不出来。

朱翊钧在位十多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足以让他的威望超越父祖,直追洪武永乐。

正因此,他这个皇帝的言语份量极重。

哪怕众人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觉得以元朝为鉴不该主动去打,也不敢太过直白。

耐心听了一阵,朱翊钧抛出又一个理由。

织田信长作为日本叛臣,不但有着一统岛国之志,还对大明有觊觎之心,若是让他统一了日本,下一个就是朝鲜,接下来便是大明。

一份佛伯乐提供的情报,证明了织田信长的野心。

还没有一统日本,信长就已经觊觎大明。

按照当地搜集到的情报,织田信长给手下画饼,决定在征服了毛利和九州岛之后,在当地整顿军势储备军粮,建造大船进攻朝鲜,进而打下大明,将大明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手下。

他声称“不屑国家之隔,山海之远,直入大明国,使四百州化我俗,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此乃吾之夙愿。”

打算仿效曾经的金国、元朝。

他们最初都只是小小的部落,却能在几十年内迅猛崛起,称霸一方。

就算做不到元朝一样全面征服,也要学习金国,拿下大明的北方。但是不准备在胜利之后,劫掠北京,而是直接搬到这里居住……

为此,织田信长还希望葡萄牙的传教士能够提供战舰,并且许诺一旦他成功征服了朝鲜和大明,就会给耶稣会在两国传教的特权,允许他们放开了传教,不用受到任何约束。

但是欧洲传教士不敢得罪大明,因此主动提供相关信息,成为织田信长的又一罪证——

这些内容其实都是朱翊钧为了给信长泼脏水,故意编造的。

无论信长有没有想过攻打大明,至少他都没有表现出足够明确的证据。所以朱翊钧移花接木,将后来秀吉,乃至清末民国时日本人的侵华言论插在了信长的身上。

对此,大臣们没有产生怀疑。

谁能想到,堂堂大明天子竟然会闲着没事自降身份,凭空污蔑一个海外之民?

就为了说服臣子们出兵打仗?

别说殿内的群臣了,恐怕这些消息传到日本之后,织田信长都会产生自我怀疑。

我是不是曾经说过这些狂悖之言,被自己忘了?

主辱臣死,信长自比金、元,对于大明来说,是莫大的侮辱。

单纯这个理由,其实就够出兵的。

但是不能一开始就提,因为信长终究不是日本之主。

足利义昭无力讨伐,大明才好动手。

不等大臣们从中反应过来,朱翊钧又提供了一系列宣战理由。

有在日的大明商人被抢劫杀害,有水手走失了之后一直没有寻找到,有当地人对大明的种种仇视侮辱的言行……

这类情报倒不完全都是假的,重新恢复贸易这些年,免不了摩擦,一旦出现争执,死几个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朱翊钧一早就想着要对付日本,因此相关的事件全部被他收集利用起来,算成是信长一方的过错,无论到底是不是他们做的。

之前朱翊钧一直没有提起过,如今才拿出来算总账。

总而言之,错在敌人,而不是自身。

大明已经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奈何日本的一些人太过狂妄,需要教训一番。

参考西南的东吁,不能等到敌人做大,真正侵害了本土利益之后方才动手,到时候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朱翊钧都做到了这个份上,大臣们哪里还不清楚,皇帝作战的决心已经不是他们能够阻挡的了。

朱翊钧看的出来,众人的态度已经有所软化,便不急着让他们当即表态。

在公开了相关的理由之后,朱翊钧让群臣回去好好思量思量。

与此同时,相关的消息也在京师迅速传播。还不等下一期的报纸印刷出来,城内的百姓就已经知道了关于日本的情况,街头巷尾的纷纷议论起来。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那所谓的日本不过是一个嗟尔小国,竟敢有人狂悖不尊,是可忍孰不可忍。”

“难道我们还有除了出兵讨伐之外的第二个选择?”

“说的没错,事情已经发生了,难道派一个官员前去申斥就算了?必须出兵!如同陛下过去曾说的,要解决这个错误,只能用铁和血!”

“我记得报纸上曾经说过,日本多金银,正好打下来……”

相对朝中大臣,还是百姓们更好煽动,不过两天的时间,日本就成为了京师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文臣们虽然还没有纷纷表态,但是他们都已经感受到这种气氛,有种不由自主的感觉。

武将们,当然不会拒绝战争。

虽说开战之后,会影响到对日贸易,有可能让身为股东的他们利益受损。

但是朱翊钧的说法很明确,这次并非全面征日,只将矛头钉在了织田信长的身上,所以贸易公司仍旧可以和其他的大名继续贸易。

又一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武将们都不会傻到在此时扫兴,劝阻皇帝打消开战的想法。

吹风造势的同时,朱翊钧又拿出来了一揽子相关方略。

财政的开支,物资的调配,船只的征发,军队的选择,具体的征战目标,胜利之后的安排……

林林总总,考虑到了各方面细节。

这套作战方略,当然不是朱翊钧几天之内快速做好的,而是一早就有了想法,经过十几年的不断修改调整,终于成型。

文臣们再没有辩驳的余地,内阁到五府六部,无不配合皇帝的旨意,开始了全国性的调动,准备发动新一轮战争。

直到此时,朱翊钧才感觉到一丝满意。

凝聚意识,统一思想,整合力量。

这作战前的第一步,终于是做成了。

认真算起来,如今乃至君主时代,君王视百姓为自身的财产,为了一己之私随意发动战争,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哪怕朱翊钧不用费劲心思,随便想个理由,也能以自身强权够推动战争。

但是那种方式并非朱翊钧所愿。

战事一起,死伤难免。就算堪称太平盛世的本土,至少会迎来物价上涨,或是因为海外金银输入的不稳,影响整体经济运转。

军人如果不知为何而开战,岂肯卖命拼死搏杀?

百姓没有合理的战争理由,谁愿支持出钱出力?

如果不能说服文官武将,一旦众人故意拖延怠慢,耍些小手段,导致从筹备到调兵遣将,全被耽误……皇帝又能怎么办?

朱翊钧自问自己再厉害,也做不到磁场转动一百万匹,仅凭一人跨海灭国。

他需要让人们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激发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提高参与度支持度。让万民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大明的未来,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