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杯的饺子 作品

第741章 造神

“大风资本”,马总?

认出人来的周原,登时就走不动道儿了。

他怎么都想不到,在一个如此不起眼的小路上,居然会聚集这么多的大佬。

“d+空间”?

难道说,这是哪位大佬打造的创业孵化器?和李博士的[创新工场]一样?

一刹那间,他就做出了如此猜测。

毕竟干过科技媒体记者,周原对于事物的把控肯定比一般人要精准。

此时他浑然忘了刚刚在一个不知名投资机构那儿所受的委屈,也没了去找朋友吐槽几句的心思。

下意识地就往马路对面走去,想去看看这个“d+空间”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门口简单弄了个剪彩仪式,一众资本大佬们就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走进了孵化器内部。

周原也快步跟了上去,直到进到大厅里面,都没有一个人阻止他。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背景墙。

上面有着“d+空间”的大Logo,还有一句醒目的标语:扶上马,送一程!

不知为何,看见这句话,他内心立刻就有股触动。

感觉像是在外游荡多年的孤魂野鬼,终于回到了故乡一般,安定、踏实。

整个空间内部的布置并不张扬奢华,却十分舒适。

而且丝毫不像是普通的办公室那样,而是融合了休闲与工作的多元空间。

加上一些别致的陈列,看上去充满了创意感。

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您好,请问是来参加活动的吗?”

“呃,是……是呢!”

愣神了一下过后,周原老脸一红,慌忙点头。

前台小姐姐微笑道:“嗯,那您请跟我来,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说完,小姑娘就领着他来到了一旁的会议室。

周原小心翼翼地步入了会场,此时里面早已经坐得满满当当。

他缩在最后一排,满脸期待地看着正前方的那个男人。

没错,此时在讲台上分享的,正是“大风资本”的创始人马凉。

“各位下午好,很感谢大家能参加今天的活动。

今天到场的,几乎都是圈内的朋友,想必也都听说过y-binator的事迹。

这是米国那边的一个创业孵化器,运营理念非常先进。

我本人也对yC的模式很感兴趣,并深深认同这种孵化生态,并投了他们一笔。

众所周知,咱们这边的创业氛围其实并不算好。

草根创业者想融资千难万难,甚至还经常因专案太过于早期,被投资机构肆意地嘲讽取笑。

可话说回来,若是专案非常成熟了,那还要vC干嘛?

……

所以我就想着把这套有意思的模式引入国内来,才有了今天的“d+空间”。

在我的设想当中,“d+空间”并非是对yC简单的复制。

而是“d+空间”集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业基金、品牌推广、人才招聘等于一体的完整创业生态体系。

它不光属于我,也属于在座的所有人。

创业者能在这里找到组织、找到团队、找到投资,而投资人能在这里收获好的专案,甚至是独角兽专案。

“d+空间”和大伙儿一样,也是一家正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孵化机构。

至于说能够起多大作用,暂未可知。

靠我一人之力,显然也远远不够。但众人拾柴火焰高,还希望大伙儿一起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一直推行下去……”

这段发言并不算太长,却听得周原浑身热血沸腾。

其中有些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一样,道出了无数屌丝创业者的心声。

此时周原真恨不得大喊一句:知音啊!

就在他的感动下,马凉飞快结束了自己的发言,讲台则交给了徐欣、柴大官人等人。

一众资本大佬纷纷上台分享,大夸特夸一通。

且不说“d+空间”的这套模式他们本身就非常认同,单是看马凉的面子,也得多吹嘘几句啊。

国内若是能多点类似的孵化器,他们的工作不知道能省多少事儿,简直轻松多了。

可惜现在才2010年,一众大佬也只是有个美好的畅想。

这时候别说孵化器了,就连中关村创业大街都还在规划当中。

前世赫赫有名的3w咖啡厅、创业黑马、创业加速器、车库咖啡等等创业圣地,连个影子都还没呢。

就算有这个想法,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场地。

否则的话,马凉也不至于跑到这么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来办“d+空间”。

华夏真正的创业热潮,还要等到四五年之后才会兴起。

但这丝毫不妨碍马凉提前一步行动,毕竟真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接下来的几年内,才是最好的捡漏时期。

待一众大佬们分享结束后,就到了“d+空间”最为精彩的环节了。

按照马凉的设计,这里每周都会进行专案路演。

而且和y-binator的[demoday]不一样,“d+空间”专案路演并非只让学员参与,任何社会创业者都可以报名参加。

因为他深知,好的创业者从来都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天生具备冒险精神、爱折腾。

与其先培训、再路演,不如把所有人都放到同一个平台比拼厮杀,有能力且表现优异人,再进行相应的孵化。

毕竟国情不一样,创业的土壤也不一样,不能完全照搬yC的模式。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例外情况。

若是特别优秀的创业者,也可以直接进入到“d+空间”的孵化阶段。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没必要刻意追求。

就比如说接下来的路演,打头阵的就是楚成东这个“寻味集团”的前高管。

“d+空间”开办伊始,怎能没点成功案例呢。

由楚成东这个出来单干又注定会成功的家伙当样板,简直再好不过。

“各位来宾,各位投资人,下午好!

鄙人楚成东,虽然过往有一些工作经验,但在创业方面还是一个纯纯的小白。

我今天带来的专案,叫做“零食多”……”

经过刻意的安排,这家伙第一个上台进行自己的创业分享,也就是之前提及过的那个零食量贩专案。

这个货也很会耍宝,明明都是成功人士了,还非装成创业小白,简直臭不要脸。

底下的不少熟人,纷纷对楚总投去了鄙视的眼神。

可楚成东也很委屈啊,自己也不想这样,都是老板吩咐的,他哪敢不照做。

岂不知这都是马凉一番苦心,要的就是“造神”。

任何平台,任何服务B端的生意,都需要“造神”,甚至还不止造一个。

而楚成东,就是“d+空间”第一个“造神”的物件。

他的“零食多”专案,也将成为第一个被孵化成功,最后一路扶持到上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