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杨振管内的地盘越来越大,队伍越来越多,人心也在发生着变化。n
仅靠道义或者感情联结,来凝聚人心,已经远远不够。n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道义和感情因素之外,杨振也只能通过上下一致的利益,把金海、登莱二镇各路已多达上百万的军民百姓,与自己牢牢捆绑到一起。n
义与利二者缺一不可,单靠任何一端,都无法长久。n
但是义与利双管齐下,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n
现在,杨振北伐辽沈、收复辽沈的大义名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n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利益。n
要想让杨振直属的征东军以及金海镇其他各路军队团结一心,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与战斗意志,就必须让他们看到继续战斗下去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n
自古财帛动人心。n
杨振说出对盛京城清虏宗室府库的想法,目的就在于通过巨大的利益来激发整个金海镇上下战斗到底的进取之心。n
同时也算是变相解释了最近这几个月又是议和又是停战的原因之一。n
那就是吸引清虏那边把采购粮食所需的银子运出盛京,运送或者说集中到耀州城。n
当然,事情可能不会如同杨振所期待的那样完美,比如邓常春愿意帮忙,或者下定决心站在杨振这边,说动硕托,甚至多尔衮,直接将用于互市和采购粮食的金银直接送到就近的耀州城暂放。n
如果是这样,那当然是很完美的,毕竟耀州城近在咫尺,而且城池较小,驻军也不多,比海州或者辽阳城,要好打多了。n
但杨振也知道,这只是最好的一种可能,同时也是概率最小的一种可能。n
因为多尔衮不是傻瓜。n
硕托或许有点莽撞,但多尔衮可并不莽撞,多尔衮手底下多的是老谋深算的人。n
莫说在他们看来,现在议和的事情没有确定,就算大明朝廷这边明发旨意,确定了两国议和,他们也一样会担心杨振“黑吃黑”。n
毕竟杨振可不是他们过去打过无数交道、做了无数次交易、对他们来说信誉良好的山右商人。n
恰恰相反,杨振的名声在清虏那边可不是一般的臭。n
如果不是之前,杨振信守了他与多尔衮私下议和停战的口头约定,等于变相支持了多尔衮回师盛京夺位的行动,那么清虏那边根本就不会跟他有后来的一系列接触。n
所以杨振也不敢凡事都往好处想,现在就推断清虏那边已经把银子备好,运到耀州城里了。n
但是以他之前从邓常春嘴里了解的情况判断,清虏的粮荒问题相当严重,只要杨振展现出出售粮食的意愿,清虏那边一定会比金海镇这边急切得多。n
而这也就意味着,就算多尔衮及其手底下的大臣们疑心重,不可能把预备好购粮的银子一次性运抵耀州城或者海州城存放,他们也会运来相当一部分银子在海州城或者辽阳城预做准备。n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杨振打算做的,不是现在就去占领耀州城,虽然现在占领耀州城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但他还是想再等一等。n
一旦确定有大笔用于互市的银子,被清虏运到海州城或者辽阳城之后,那时才是大举北上进攻的好时机。n
如果不能缴获大笔银子或者其他财物的话,不管是耀州城,还是海州城,对杨振来说,其实打下它们的意义都不大。n
等到将来杨振大军,水陆并进,北上攻打辽阳城的时候,耀州城也好,海州城也好,那里的清虏驻军都无法独立存在。n
届时,他们要么撤往辽阳城合兵坚守,要么直接撤回盛京,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他选择。n
杨振接着把这些想法说了出来。n
诸将对于不远的将来多尔衮可能会囤积大笔银子于海州城或者耀州城的推论一力赞成的不多,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却随即被杨振绕开耀州城甚至海州城,直接攻打辽阳城的想法给吸引住了。n
几个总兵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起来,并迅速达成了一致。n
海州城距离三岔河口有七十多里路程,距离下辽河也即三岔河的主航道,也有四五十里的路程。n
杨振率领北伐的主力兵马走水路北上,并不经过海州城下,根本不需要以主力兵马挨个攻坚,去将耀州城、海州城、鞍山驿城逐一拿下。n
只要顺利拿下辽阳城,切断这些城池与盛京城的联络,那么它们终将被分割包围,很可能不战而下。n
对此,金海北路总兵吕品奇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支持杨振的这个战略。n
因为一旦执行这个战略,金海北路当面耀州城、海州城在未来战场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将直线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金海北路兵马将再次成为一支偏师。n
这样一来,作战的压力与伤亡也就没那么大了。n
与此相应的是,金海东路总兵祖克勇也明确表态支持杨振的这个战略。n
当然,与吕品奇存的那点私心不同,祖克勇主动建议,金海东路兵马可以从析木城方向出击,占领析木城后,继续向西北进兵,从侧翼威慑海州城、鞍山驿城清虏后路,策应主力大军对辽阳城的进攻。n
于是,议题从要不要尽快拿下耀州城,逐渐演变为了如何绕开耀州城和海州城,并一举拿下辽阳城了。n
而在几个总兵官的集思广益之下,杨振与金海镇接下来的战略,也逐步捋清。n
“袁进袁总兵!”n
“卑职在!”n
“尽快安排你们西路的水师,再从长兴岛或者别的地方,运送一批统借统贷的粗粮到营口城,要大张旗鼓的运送,叫营口城内外军民都知道有足够粮食过冬!”n
“都督的意思是——,运粮做给清虏看,还是做给营口城的军民百姓看?”n
“做给需要粮食的所有人看,包括耀州城的清虏!要快,要赶在辽东湾封冻之前完成最后一趟的运输,然后西路水师船队的主力就可以叫胡长海领着南下过冬去了!”n
“卑职明白了!”n
袁进听了杨振的安排,心中已有数,随即站起来领了命。n
这时,被杨振点到的胡长海,也站了起来,冲杨振抱拳说道:n
“卑职谢过都督!”n
胡长海这么一说,听得杨振眉头一皱,马上接着对他们说道:n
“当然,我说可以南下越冬,可不是说叫船队回到长兴岛,或者登州水城猫冬,而是叫你胡长海领着,暂时听从协理营务处的安排,继续在登州方向接送移民,往南浦方向转运,交给张臣张总兵安置!”n
胡长海听罢这话,神色明显一顿。n
他想说什么,但终究没有出口,在杨振的目光下,唯有点头称是而已。n
杨振见他这样,也没多说别的。n
他知道最近几个月,各路人马虽然没有作战,但是水师的劳碌程度与压力丝毫不比作战状态之下差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n
几个月来,各路水师船队在海上奔波,辗转各地,很少有清闲的时候,上上下下都相当辛苦。n
现在眼看到了辽东湾即将封冻的时候,搁在往年,接下来就是猫冬而已,如今却仍不得闲,心里有点怨言也正常。n
对此,杨振也能理解,但是理解归理解,该他们干的活,却是一点也不能落下。n
因为,杨振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耽搁了。n
转眼就是崇祯十六年了,这一年计划中要干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其中收复辽沈,灭亡清虏,只是他计划中的首要部分而已。n
而以海量的汉人移民填充辽沈地区在战后空置出来的广大土地,则是灭亡清虏或驱逐他们之后的另一件大事。n
再然后,就是一鼓作气,横扫东蒙草原,收回那些臣服清虏的草原部落,驱逐那些不服从的草原部落。n
再然后,就是整合关外兵马,寻机入关,与北上京师的流贼大军决战于京畿之地,尽力一举灭掉流贼。n
到时候,主动权便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进可以重整山河,退也足以自保,也算没有白来这一遭。n
而这些大事,都要集中在崇祯十六年全年和崇祯十七年前后完成,时间紧张,压力巨大,其中对于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n
“诸位,千万不要小看了移民屯垦的事情!要牢记,移民屯垦是我们金海镇生存发展之根本。各路人马收复回来的土地,其中上好的,你们麾下有功将士分了占了,本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要告诉各路将士,要守我定下的规矩,要多想想你分多少、占多少是个够!”n
面对四月以来金海镇北伐作战开始后,各路人马北上,在新的驻地大肆圈占良田美宅的乱象,杨振借机提出来敲打了一番。n
因为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恰恰集中在吕品奇的金海北路和祖克勇的金海东路。n
金海北路团营多数人中低阶武官,原来在复州城附近即已按照之前的条例分得上好的田土房屋,可是进了盖州城、熊岳城后再一次分得大批田土房屋。n
有的区区千总官,就敢搞三妻四妾,借着杨振鼓励与新移民联姻的由头,在复州城搞一个家,又在盖州城搞一个家,远在松山城还有一个家,搞得如夫人姨太太一大堆,比杨振这个都督都多好几个。n
虽然杨振没让协理营务处明确规定过征东军与金海镇各路团营将佐娶妻纳妾的数量上限,但是看到这些统计报告之后,杨振也不由感叹麾下各路将佐“堕落”之迅速。n
况且现在还是战争时期,他麾下就已经这样了,他都不敢想将来入了关,天下太平之后这些人会怎样。n
类似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金海北路,祖克勇麾下的金海东路团营几乎一个样子。n
甚至包括管内土地、移民数量并不算多的金海西路,尤其胡长海部下,也是如此。n
当然了,征东军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情况没这么严重。n
这些人在杨振的眼皮子底下,张臣、李禄、杨珅治军又严,许多事
但是久而久之会怎么样,杨振也不敢有太高的期待。n
有时候,杨振一想到这些问题,就很理解朱元璋的心情。n
但是他也清楚,他不能像朱元璋那么干,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n
但他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n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他相信未来一定有。n
至于眼下,他只能画下一个更大的饼,拿来激励已经有了骄奢淫逸苗头的各路人马继续奋进。n
“辽沈的土地,辽东的土地,还有更北的土地,可垦且宜耕的土地,何止数十万乃至百万顷?不要眼皮拉浅,只盯着脚底下这点蝇头小利!你多占了土地房屋,土地上却没有人口,那土地房屋又值个什么?n
“关里千千万万水深火热的流民,在关里是包袱,来了我们这里就是财富,有了他们来此垦荒耕种,我们就有了粮,我们就有了兵,也就有了一切。你们要跟知道将来会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