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
鞑靼大汗鬼力赤,与鞑靼太尉阿鲁台登临寨墙,于夜色中凝望明军大营。
鬼力赤一声长叹,道:“李景隆狡诈,竟突袭我军,导致我军接连惨败,如今被困捕鱼儿海,徒之奈何?”
鬼力赤曾经雄心勃勃,想要一统漠北,吞并瓦剌,可是这才几年光景?鬼力赤曾经的雄心壮志就消散了,等待他的,是明军的兵锋与败亡的命运。
鬼力赤不甘心,但他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私下里表达痛苦与无奈。
鞑靼太尉阿鲁台沉默了片刻,道:“大汗,为今之计,唯有先活下去,才能再做打算……”
阿鲁台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鬼力赤打断:“活下去?明军三面围困,我们能去哪里?明军摆明了要困死我军,太尉告诉本汗,路在何方?”
鞑靼太尉阿鲁台闻言,轻声说道:“大汗,臣已经去检查过,我们的营地里还有一些木料,可以制作木筏,大概能运送走百余人。”
鬼力赤瞪大眼睛,望着阿鲁台,道:“太尉是说,想要本汗偷偷离开?苟且偷生?”
鬼力赤是骄傲的,他自认为是继承前元正统,却不想落地如今的模样,他已经感觉到自己会失败,但鬼力赤无法接受,自己狼狈地逃亡,如同丧家之犬。
阿鲁台摇了摇头,说道:“不,大汗是我鞑靼的根,大汗在,鞑靼就在,大汗绝不是苟且偷生!”
阿鲁台的目光坚定,道:“请大汗以大局为重,从捕鱼儿海离开,老臣将留守此地,为大汗争取时间!”
鬼力赤望着阿鲁台,久久没有说话,良久,鬼力赤方说道:“太尉,是要本汗做懦夫啊!本汗可以输,但本汗不能逃走,丢下我鞑靼的臣民与勇士!”
阿鲁台闻言,露出一抹悲色,颤声说道:“请大汗三思,您离开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您若陷在这里,鞑靼怎么办?”
东山再起?
鬼力赤自嘲一笑,说道:“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没有我鞑靼的臣民,本汗还怎么东山再起?”
鬼力赤搀扶着跪地的太尉阿鲁台起身,眼眶红了,道:“本汗与太尉相识几十年,太尉当知我鬼力赤,我军还未失败,我们还有放手一搏的机会,明军疲惫掉以轻心,今夜正是我军劫营的机会!”
“就算是死,本汗也要死在战场上,如此才不会愧对列祖列宗,请太尉成全吾!”鬼力赤可以接受失败,但他不能接受什么都不做便狼狈逃遁的自己。
鬼力赤心意已决,阿鲁台心知无法改变鬼力赤的想法,便点了点头,道:“好!老臣定鼎力相助,不过老臣想挑选二十名勇士,带着百余名妇孺离开,让他们通过捕鱼儿海离开,或许还能为我鞑靼留下些血脉。”
鬼力赤微微颔首,道:“好,此事你来安排,速速召集众将,今夜,本汗亲自带兵,夜袭明军大营!”
鬼力赤夜袭明军大营,是困兽在绝望中爆发的最后一搏,可惜,鬼力赤的算计,全部被李景隆猜中。
表面上,明军大营一片安静,多日劳累奔波的明军在造饭之后早早地休息。
实际上,明军大营是典型的“外松内紧”,明军准备好了一个“大口袋”,等着鞑靼军。
当夜子时,鞑靼大汗鬼力赤、大将亦失里,以及多名将官,率领八千人冲击明军大营。
遭遇明军的围堵与迎头痛击,最终,鞑靼军留下两千具尸体,勉强突围回到自家大营。
这是洪武二十七年,明军捕鱼儿海大战中鞑靼军唯一的一次向外主动突围。
从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中旬开始,一直到鞑靼大营被明军攻破,鞑靼军都未再主动出击。
明军将鞑靼军民围困于捕鱼儿海的消息,瓦剌那边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塔密儿河,明军大营之外,瓦剌也已经在此结营多日,频繁地进攻明军。
瓦剌大营,夜。
瓦剌大汗佛家奴眉头紧锁,目光始终盯着地图,在地图的捕鱼儿海位置,有着一道血红色的醒目标记。
瓦剌太尉阿木尔轻声说道:“鞑靼已经被明军彻底围困,到今日应该有七日左右了,情况危急啊。”
鞑靼一旦覆灭,明军就能集中精力,对付瓦剌,所以阿木尔也是心急如焚,奈何驻扎在塔密儿河的郭镇死死地守住要道,还坚守营寨好似龟壳一样。
全国公观童恼怒地说道:“太尉,要不然我们别管那郭镇小儿,直接去捕鱼儿海,杀他李景隆个措手不及!”
全国公观童性情冲动,喜欢冒险,若是按照全国公观童的想法,就该绕过郭镇,去打李景隆,全国公观童宁可冒险,宁可担负腹背受敌的风险,也要去驰援鞑靼,可见鞑靼的情况已经危及了什么程度。
佛家奴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可冲动,拿不下郭镇,我军就无法轻松断明军的补给。”
佛家奴与阿木尔想得很清楚,去捕鱼儿海进攻明军,瓦剌的力量还不够,不如拔除郭镇这根钉子,再攻取和林、忽兰忽
失温,断明军补给线。
天冷之后没有补给,明军势必军心涣散,这时候瓦剌才能主动进攻明军主力。
然而,佛家奴与阿木尔的战略恰好卡在了第一步,郭镇实在太顽强了。
明军的营寨坚固,明军人数也就不到万人,却将营寨守得固若金汤。
郭镇将军营设在了塔密儿河河畔,更没有取水的负担,连续多日强攻竟没有让瓦剌攻破营寨一处。
其他的将官闻言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人说道:“那大汗您说,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啊。”
佛家奴没说话,而是看向了阿木尔,阿木尔沉吟片刻,说道:“从明日起,昼夜不停进攻明军,不攻破明军大营,不停战!”
阿木尔此言,等于直接赌上了瓦剌的全部力量,就是要击破郭镇所部。
阿木尔相信,以三倍到四倍的力量进攻明军,郭镇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挡不住瓦剌的全力进攻!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中旬,瓦剌、鞑靼、大明三方的激战打的如火如荼。
塔密儿河畔、捕鱼儿海,成为双方交战的中心,每一日都是拼命厮杀。
鞑靼的防守能力,有些出乎李景隆的预料,从十一月十四日开始,至十一月二十二日。
明军几乎是昼夜不停,进攻鞑靼营地,其间有两次打入了鞑靼营地内部。
鞑靼大汗鬼力赤亲自上阵,将明军给打了出来,双方依旧在进行拉锯战。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末,僵持了半个月的捕鱼儿海战场,迎来了转机。
从北平府运送来的新一批军械抵达,其中就有辽东军器局打造的洪武大炮十门!
掌控洪武大炮的,全都是从辽东神机营抽调来的精锐炮兵,各个身经百战。
打金山,平高丽,他们全都经历过,面对一个没法移动的活靶子,自然是手到擒来。
轰!轰!轰!
炮火恐怖的炮火从天而降,在辽东休养生息的时候,神机营与军器局可没有歇着,将洪武大炮的炮弹又做了革新,爆炸的威力更强,一轮炮火过去,直接将鞑靼的寨墙轰出一个缺口来。
鞑靼习惯于游牧,没有固定的居所,所以这火器对于鞑靼来说威胁不大。
可一旦鞑靼据守,他们的寨墙就成了火器的目标,火器的威力也展露无遗。
很多鞑靼兵都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成为炮火之下的亡魂,任凭他们有多勇武,都敌不过洪武大炮。
轰!轰!轰!
当第二轮炮火过后,鞑靼军的大营被彻底撕开一道口子,早已经等待多时的明军杀进去!
李景隆率领的明军精锐,经过数次激战,可用之兵还有五万余人,真如一股洪流,倾泻进入鞑靼大营。
鞑靼大营的兵卒悍勇、不要命,但他们再不要命也挡不住大明的强军。
明军所过之处,鞑靼军成片地倒下,连投诚的机会都没有,剩余的鞑靼军只能不断往后面撤。
鞑靼军撤退一路,死去一路,最后,鞑靼的五万多军民,全都被挤压在靠近捕鱼儿海的一侧。
明军已经对鞑靼彻底完成合围,十门洪武大炮就对准了那群还在顽抗的鞑靼军民。
不过,当明军再度完成合围之后,李景隆却下令暂缓进攻,而是派人给鞑靼的大汗鬼力赤送去书信。
李景隆送去的书信,自然是劝降的,明军一小卒,带着书信就进入了鞑靼军中。
鬼力赤现在的模样很狼狈,全身上下都是血污,肩膀上还有一道骇人的伤口。
小卒向鬼力赤行礼,说道:“鬼力赤大汗,我家将军命在下送信来,请鬼力赤大汗一观。”
鬼力赤盯着神态自若的小卒,道:“你区区一小卒就敢来我鞑靼军中,难道不怕死?”
鬼力赤话音落下,亦失里等众将全都拔出兵刃,只要鬼力赤一声令下,小卒就会被碎尸万段。
小卒闻言笑了笑,说道:“我不过是一普通兵卒,大汗若杀了在下也好,那就让您这鞑靼几万人,为我陪葬!”
亦失里闻言脸色大变,怒吼道:“小子,你找死!信不信老子活劈了你!”
鬼力赤在心中哀叹一声,挥挥手,让小卒将信件留下,直接离开就好。
明军一个小兵卒,都有这样的气魄胆识,可见明军之强,信心之强。
李景隆书信中的内容很简单,请鬼力赤自缚走出来,向大明投降。
李景隆之前的条件全部推翻,只会让鬼力赤与少数的高层进入大明朝廷为官,其他的军民,会全部分散到大明的各地,成为大明的百姓,从此再无鞑靼!
李景隆的态度相当强硬,声称,不管鬼力赤是否答应,这场仗大明都赢定了!
鞑靼,必定会灭亡!
鬼力赤给李景隆的回复就四个字:白日做梦!
他鬼力赤宁愿死,也不会投降,更不会做明廷的官员,成为鞑靼的罪人!
李景隆
收到鬼力赤的回复后,淡淡地说了一句:“开炮,进攻,不留一人。”
鬼力赤死不投降,李景隆便不再客气,洪武大炮进攻轰击外围,之后明军开始逐渐蚕食鞑靼军。
鞑靼军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往里面退去,而里面的老幼妇孺则被同样挤压,被挤进了捕鱼儿海中。
一时间,怒吼声、惨叫声、哭喊声连成一片,捕鱼儿海变成了人间炼狱。
望着那残酷的战况,李芳轻声说道:“将军,鞑靼的那些妇孺倒也有些价值,何不……”
李景隆紧握佩剑,面容肃穆,说道:“当年崖山海战,十万军民投海自尽,前元可曾手软过?”
李芳的话全部吞到了肚子里,就听李景隆说道:“本将本来就不想留下任何的鞑靼人,之前不过是顾忌着名声而已。”
在李芳的面前,李景隆吐露心声,道:“既然鬼力赤宁死不降,本将就帮他成就名声,让鞑靼彻底消失!”
轰!轰!轰!
炮火还在继续,鞑靼军民五万,在炮火与明军的围杀下,不是被杀就是被推入捕鱼儿海中。
昔年宋灭亡,南宋十万军民投海,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死于茫茫大海中。
今日,明军二次征战捕鱼儿海,将五万的鞑靼军民绞杀于捕鱼儿海边,也算是为宋复仇。
捕鱼儿海的激战,从夜里打到白日,又从白日打到了黄昏,直到鞑靼的士气彻底崩溃。
鞑靼军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很多人眼睁睁地看着明军杀来,都无法动弹。
更有不少的鞑靼军挥刀自刎,到了最后,就剩下五千多残军,保护着鞑靼大汗鬼力赤。
亦失里全身都是鲜血,对鬼力赤喊道:“大汗,末将愿意为大汗而战,杀出一条血路来,护送大汗出去!”
出去?
鬼力赤望着黑压压的明军,生出一股无力感,他摇了摇头,道:“罢了,罢了,本汗是出不去了,你们有些人会水性,从捕鱼儿海逃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