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数日后,大朝会上,朱标当着文武百官,宣读了《大明讨倭寇檄文》:
“昔我华夏,文明璀璨,礼仪之邦,四海咸服。然倭寇之贼,野心勃勃,屡犯海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东南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天下为之愤慨!
……
倭贼不遵王化,不守道义,以邻为壑,自私自利。彼等所作所为,无异于禽兽之行,天地难容,人神共愤!吾今当以正义之师,讨其罪恶,斩其首级,以示天下!”
檄文较为简短,但意思却是表达的尤为明确,按照朱橘的话说就是:
“狗日的小鬼子,老子早就看你不爽了!你等着,老子马上来砍你!”
此番檄文,自然是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众武将自然是喜闻乐见,有仗打他们就不用赋闲在家了!
可文官之中,却有不少反对意见。
基本论调都差不多……打仗实在是劳民伤财,把海上的倭寇杀光了也就可以了,干嘛非要把人家本土也给灭了呢?
实在是不划算啊!
海战的军饷,这会儿都还没结清呢!
不过,这样的声音也就一小撮,全都被朱橘给镇压了下去。
老子都要挂帅出征了,你跟我说这个?
滚你丫的蛋!
在朱橘的强势镇压以及犀利的言辞之下,反对派被打成了渣渣,迅速没了声息。
而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朱橘大战群臣,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老实说,这小子要是愿意当皇帝,绝对也是一把好手,这嘴皮子实在是太利索了,只要是他想,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这其实是一项很牛逼的技能。
一个强权的领袖,往往都是最为出色的演说家!他可以光用嘴皮子,就能让所有人心甘情愿的归附在自己的身边,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后世的小胡子希特勒,一场封神的啤酒馆演说,直接让他一跃成为德意志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
朱橘,无疑也有这样的本事。
如果他当皇帝,他显然可以靠着这张无往不利的嘴皮子,压服任何想压服的人,做成任何想做成的事!
在这一点上,温和宽厚的朱标,就差了不止一筹了。
少顷。
乾清门前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缓缓站起,沉声道:
“大明之所以不开海禁,便是因为倭寇作乱,以至于海洋凶险,无法展开与他国之间的贸易!”
“这一年多来,海上倭寇虽然灭杀,但却是治标不治本!只要东瀛还在,倭寇就还是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若是如此,难道还要咱大费周章的,一轮一轮去剿灭吗?”
“看上去是癣疥之疾,但其实,是大病!是阻碍我大明国力上升的根本病源!这病源若是不除,我大明便无法真正伸开手脚,更遑论腾飞了!”
“故而,东瀛,咱必灭之!这是吴王的主意,咱也是赞同的!”
一番话语,可谓是一锤定音,再无人胆敢提出反对意见。
吴王在朝中本就势大,不光军方有他的铁杆拥趸,文官里亦有一大票人自诩吴王门人。
没办法!他既是心学创始人,又是科举的主考,再加上空印案对那上千官员的救命之恩!如今简直可以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
如果朝中真的有吴王党这样一个党派存在,那什么淮西党、浙东党,甚至是太子党,那都不够看的!在吴王党面前,全都是渣渣!
而如今,纵然朱橘刻意压制了这种结党的趋势,但也只是阻碍了底下那些人互相串联而已,他自己本人,依旧是拥有着一呼百应的能耐!都不需要他一声令下,就有无数人愿意为他冲锋陷阵打口水战!
更别说,现在皇帝陛下都亲口认可。
这种情况下,要是再蹦跶,那真是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了!
“太子,宣布吧。”
朱标点了点头,朗声道:
“上谕:”
“以监国吴王朱橘,为征东大元帅!统帅三军!”
“以魏国公徐达为副帅!”
“以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元帅!”
“以曹国公李文忠为右副元帅!”
“以颍川侯傅友德……”
每报出一个名字,便有一位武将应声出列,叩谢皇恩。
朱标一番宣读完毕,武将队列中,已然是走出了二十余位武官,一个个皆是悍将,且全都是年富力强,骁勇善战之将领!一个划水的老头都没有!
比如汤和,虽然请战好几次,但他历来战绩实在是有些感人,所以朱橘坚决不用。
这个家伙资历太老,又不能给他太低的职位,可要是让他领兵,到时候打的平庸又拖的是大家的后腿,所以绝对不能用。
此战,混军功混资历的将领,一概不用!
可以说,这一次征东,大明派出了最强武将天团!
“咱对诸位,寄予厚望!”
朱元璋缓缓起身,朗声道,
“愿诸位爱卿,早日功成凯旋!”
“谢陛下!”
众将齐咏,声响震天!
……
坤宁宫内。
马秀英给朱长生喂着饭,嘴角挂着一丝笑容。
“这孩子,越来越像他爹了。”
“不光容貌像,那股子脾性也像……嘬嘬嘬,小长生,吃慢点。”
吭哧吭哧。
朱长生忘我的干饭。
和朱雄英略有几分挑食的情况不同,朱长生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喂食,继承了老爹强大脾胃功能的他,自己就是一个天生的干饭人。
马秀英喂食,无非只是满足自己投喂孙子的乐趣罢了。
“是啊。”
徐妙云坐在一旁,笑眯眯的道,
“希望他以后也能跟自己的爹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马秀英剥了一个橘子塞进了朱长生的嘴里。
“还得是个顾家的男子汉哟,长生听到没?”
她轻声道,
“老是想着往外跑,这可不好。”
“你要记挂着自己的爹娘亲人,不要远游……”
徐妙云默然。
她知道,娘还是对夫君亲自挂帅远征有些怨言。
“娘……”
“你不用跟我说,道理我都懂的。”
马秀英低着头投喂着孙子,感慨道,
“只是儿子再度远离,我这心里头啊……总归是空落落的。”
“好在啊,如今有了孙子,其实我更喜欢小时候的他,那个时候他虽然最不省心,但现在回想起来,却全都是温暖的回忆……”
“如今有个小号的他,也算是一点补偿吧!”
朱长生闻言,骤然停止了干饭。
“所以,奶奶。”
他皱着小眉头道,
“我难道是爹的替身嘛?”
马秀英微微一愣,而后哈哈大笑。
“哈哈哈……你这个臭小子,你不是你爹的替身,你比你爹小时候可聪明太多了!”
她摸着朱长生的脑袋大笑道,
“你爹小时候,就是个小傻子!”
“好啦,是奶奶说错啦!你是我最宝贝的好孙儿,从来都不是谁的替身,好不好?”
朱长生听到这话,方才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干饭。
“这孩子……”
徐妙云略有几分无奈的道,
“机灵过头了也不好,其他小孩子好糊弄,他可糊弄不了。”
“随便说个什么,他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作为大明响当当的才女,徐妙云自问博学多才。
可就连她那么丰厚的知识储备,也觉得教导儿子有些吃力了……没办法,这小子进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她感觉就按照这样的进度下去,到不了八岁,她就教不动了!
以后,可怎么降伏他哟!
当然,为教育孙子发愁的不光是她,还有老朱。
他那点帝王之术,都有点不够朱长生学的了!搞得他最近还在啃李世民编的那一部《帝范》,破天荒的给自己‘充电’。
没办法,再不多学点,知识水平不够用了哇!
“我倒是觉得,长生这样挺难得的。”
马秀英笑道,
“人家说,聪明的孩子身体比较弱,他倒好,又聪明,又皮实,精力还那么旺盛。”
“将来啊,必然是个人物!妙云,你要好好的培养他!以后让他当大明最杰出的藩王!”
徐妙云点了点头。
这也是她心中所想,对于儿子,她所倾注的心血,远超其他任何事物,甚至都超过了对朱橘!
“对了,你们有在要二胎吗?”
马秀英忽的又问道。
徐妙云脸色微微一红。
“这几天……都有在要,还挺频繁的。”
“或许,应该……有机会吧。”
这几天,朱橘天天找幸运女神借力量,搞得脚步都有些虚浮了,害得徐妙云都有点担心——
这肾虚的状态,怎么出征?
不过朱橘倒是浑不在意,一旦踏入军营,那真是进了和尚庙,根本就近不了女色!随便几天就恢复过来了。
趁着还没出征,加紧造娃!争取早日履行诺言!
“那就好,这小子把事儿放在心上就行。”
马秀英笑着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道,
“你要知道,你们家是有两个亲王爵位的,所以,最起码要生出两个儿子来。”
“若是下一胎是个闺女,你……懂我意思的吧?”
“亲王爵位尊贵,不可浪费呀。”
徐妙云认真点了点头。
“嗯,我知道的,娘。”
“我们会努力的。”
两人叙话间,却见翠竹走了进来。
“皇后娘娘,吴王妃娘娘。”
她略一行礼,而后小心翼翼的道,
“吴王殿下已执掌帅印,在应天郊外誓师。”
“您……要不要去?”
徐妙云看向马秀英。
马秀英却是神色淡然,道:
“最近身体略感疲乏,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去了,也是徒增愁绪……算啦,算啦,妙云,你要是想去,现在赶紧去,还能见个面。”
说着,她便打了个哈欠,靠在了藤椅之上。
“我也不去。”
徐妙云应道,
“正如娘所说,徒增愁绪罢了,到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哭出来,我可丢不起那个人。”
“我还是陪着您吧,娘……您刚才说身体疲乏,是怎么了?先前不是调养的不错吗?”
两个最爱朱橘的女人,此刻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逃避。
因为太爱,所以更不想面对诀别,躲在坤宁宫,最起码不会那么难受。
“嗯,估计是年纪大了,这两年亲力亲为带两个孙子,太医说我消耗太大,人都苍老了许多。”
马秀英摆了摆手,道,
“你知道的,我又不爱动弹,身子骨自然不硬朗。”
“回头我弄点药膳吃一吃吧,增强一些体质……听说,最近有一种病在应天流传,是吗?”
徐妙云目光一凛。
“对,最近开春刚刚流行起来的。”
她点头正色道,
“这个病和伤寒有点相似,但又似乎很能传染,至于病的威力有多大,目前还不知道,只知道会发烧。”
“已经让医学院的人去研究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结果。”
马秀英点了点头,紧了紧身上的大衣。
“嗯,虽然已经开春,但还是有点冷,你也注意点,不要受凉了。”
她叮嘱道,
“咱们女人家火力弱,更要注意保暖。”
“你瞅瞅那臭小子,没一会儿又大汗淋漓了,这小子就绝对不会染病!”
徐妙云闻言,下意识的看了过去。
只见朱长生吃着脚丫在冰凉的地上跑来跑去,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
“你给我消停点!”
……
遥远的滨海之地,一座座营帐矗立。
营帐之外,便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对于久居内陆的明军士兵来说,即便是一缕海风,都足以让他们感到惊奇。
而大明海军的将士们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跨海作战,海军将士自动提升一级,一律作为老兵看待!
而陆军士兵们,纵然是最勇猛的汉子,也一律被视为新兵蛋子,老老实实的听从海军士兵的指挥。
没办法,海战和陆战的逻辑,完全不同!这不是可以用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来衡量的!不懂怎么海战,在海上就是无头苍蝇!
“老大哥,那船晃悠的很,我待会儿上去会不会吐啊!”
“呵呵!第一次登船吧小老弟?这才哪到哪儿啊,现在差不多就等于是平地!等你到了远海,那才叫晃呢!就像是一根绳子把你给吊起来打一样!你啊,做好准备吧!”
“啊?那……还怎么打仗?我连站都站不稳!”
“怎么打?适应呗!只有适应!在摇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跟它对着来,你得顺势而为!当年我们跳船作战,都只从顺风的方位进攻!这就是顺势,懂了吧?你啊,好好练练吧!今天便宜你了!一般人想知道其中诀窍,咱还不告诉他呢!”
“……”
士兵们聊着天,整理着自己的装备。
他们都是接到朝廷的命令,从各个兵团和卫所抽调而来的士兵,不说全都是精锐,但也都是经历过数场大战的好手!
其中,陆军将士集结了十万,海军将士集结了五万,剩下还有八万大军作为第二波补充,还在赶来的路上。
此外,朝鲜李成桂亦是支援了三万士兵,协同作战!
也就是说,此次东征,大明兴师动众,与朝鲜联合,起二十六万大军,更由吴王殿下亲自挂帅,这阵势,简直是不破东瀛终不还啊!
自然而然的,明军将士们的心中也是升起了无穷的信心!
十五万大军就把北元给灭了,如今兵力还多了十多万,灭一个小小的东瀛,还不是手拿把掐?
纵然水土不服,不熟悉海战也不怕!
等登陆东瀛之后,还不是要看陆战的本领?
然而,就在士兵们信心满满之际,中军大帐之内,气氛却是有些沉默。
“朴将军,你是说,这几座岛屿,都是被东瀛人所占领的?”
蓝玉语气有些沉闷,看着面前的地图,忍不住发问道,
“这对马岛,离你们朝鲜也太近了吧!这你们都不抢回来的?”
“这等于就是把刀架在你们脖子上了啊!要是东瀛想要大举进攻你们朝鲜,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啊!你别怪我,我这个人说话就是这么直接。”
朴一廷:“……”
“我知道,蓝将军。”
他有些尴尬的道,
“我们朝鲜本就是小国,拿不出太多的兵力来抵御东瀛。”
“而且,对马岛和一岐岛,很早就被东瀛所占领了,我们在法理上也没有优势,更不能强行去夺取,所以就造成了现在这样尴尬的局面。”
他们的国主李成桂才刚刚造反成功没多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李氏朝鲜,根基还非常薄弱,怎么可能会贸然跟东瀛抢岛屿?
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好吧……我还以为可以一路畅通呢!”
蓝玉有些无语的道,
“那这么看来,还要先攻占这几座岛屿才行了,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不少,大元帅,您怎么看?”
唰唰!
帐内众人的目光皆是落在了主位之上。
而上面坐着的,自然是身穿银光铠甲,举手投足之间都能让朝鲜将军心神震怖的大元帅朱橘!
“嗯。”
朱橘面色淡然,看不出什么神情。
“跨海作战,海上战役本就是关键的一节,你想直接一帆风顺的登陆作战,那真是想多了。”
他道,
“我知道大明和东瀛海上必然会有争夺战,故而才会让大明海军在海上扫荡倭寇,积累经验。”
“如今,他们的用武之地算是到了!”
唰!
朱橘猛地起身。
众将皆是心神一凛。
“对马岛,一岐岛虽然为东瀛人所占据,但岛上驻守的人数并不多,完全可以以闪电战的形式,将其快速歼灭!”
他下令道,
“蓝玉,你领一万海军精锐,在明日拂晓前,登陆对马岛,消灭岛上一切东瀛人,并着手建立火炮要塞、船坞,这里,将是我大明最重要的前进基地和补给基地!”
蓝玉目光一闪。
“末将遵令!”
他猛地一抱拳,声音铿锵有力!
又是他开第一炮!
这一炮,他也完全有信心开好!毕竟那一年多的风吹日晒,不是白熬的!
“李文忠!”
朱橘又道,
“你领五千海军精锐,三日内将一岐岛占领,在一岐岛设置风向观测站,并着手囤积粮草,在那里,将作为咱大军的中途粮仓!”
李文忠亦是抱拳拱手。
“是!末将领命!”
朱橘转而看向老丈人徐达。
“徐副帅。”
战场无父子,皆以职务相称,故而,朱橘对徐达也是不例外。
“末将在。”
徐达起身道。
这里坐着的,全都是少壮派,他算是人群里头最大的一颗老帮菜了。
但没有人胆敢瞧不上这颗老帮菜!反而因为他的存在,大家还更安心!
这,便是一个起到定海神针效果的镇场子型人物!
“根据锦衣卫的探查,东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朱橘沉声道,
“其内部,也刚刚打完南北战争,虽然足利义满的室町幕府获得了胜利,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对他臣服,尤其是对九州这一块的势力,他掌控力很弱,触手伸不了那么长。”
“既如此,那咱们就来个分化利用!你马上以我的名义派出使者,对东瀛九州上的那几个所谓的大名进行诏安,要求他们臣服大明,如果胆敢不从,那就让他们先上征讨名单,享受第一波被征讨的特殊待遇!”
“据我所知,九州的主要势力就两个,一个大内氏,一个是岛津氏,这两个势力都不算强,告诉他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只要威逼得当,我想他们会识时务的!就这么定了!”
徐达神色一肃!
“是,大元帅!”
“末将马上就去执行此事!”
朱橘这么做,他是认同的。
打仗,从来都不是一顿硬干,而是要讲究技巧的,尤其是要讲究政治上的巧变。
能分化就分化,能利用就利用。
让东瀛人去打东瀛人,那才叫省力呢!
看到帐内这一幕,朴一廷感受到了一股子震撼!
这……就是大明的能耐吗?
军事上,所向无敌!十数万大军就在帐外!帐内将军个个英气无比!随便拎出来一个,感觉都能把朝鲜给灭了!
情报上,事无巨细!连他们这个最近邻国都不知道的事情,吴王早已是了如指掌!并且针对性的做出了政治威逼!
攻伐和施压,被他玩的炉火纯青!
这一刻,他不禁生出了一丝感慨——幸好,我站在了大明这一边,当上了大明的忠犬。
能当大明的狗,实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