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青霜 作品

第二百六十九章 爹你先回去吧,我要跟爷爷探讨国家大事!朱橘:???

第269章

朱元璋目中露出惊异之色。

“对,这便是东瀛全境,宛若一条长虫,落在海洋之上。”

朱棣点头解释道,

“不过,按照东瀛人自己的说法,不叫长虫,叫八岐大蛇,那也是他们的图腾,就和五爪金龙是我们华夏的图腾一样。”

朱标闻言,不禁露出不屑之色。

“蛇岂能与龙相比?”

他嗤笑道,

“东瀛人在图腾上,就矮了我大明不止一筹。”

这一番嘲弄,自是令在场众人皆是点头赞同。

蛇在民间叫做小龙,这一下就能品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然而,朱元璋却是微微摇头。

“不可小觑。”

他正色道,

“所谓龙蛇之变,蛇有化龙之机,龙也有浅滩之困。”

“咱原以为,东瀛就是一座孤悬海外的小小岛国而已,将其当做了南越、占城这样的小国,可现在看来,东瀛其实不是个小国。”

“就目前咱们所接触的外邦来说,东瀛绝对是最大的!而与此同时,倭寇的战斗力也绝对不弱,这一点,老四你应该是深有体会吧?”

这一番话语,听得朱橘和朱标皆是心神一凛。

老爹少有这样严肃认真的时刻啊!看来……他是真的在研判攻打东瀛的成算!

“对。”

朱棣感慨道,

“东瀛本土的士兵战力如何我不知道,但光论倭寇的战斗力,一开始的确是超过了我的想象,大明海军一开始是吃了大亏的。”

“其性之狠毒,即便是元人都无法比拟!我可以这么说,若是有朝一日东瀛人入侵大明,那绝对会生灵涂炭,惨绝人寰!”

听到这话,朱元璋和朱标齐刷刷的看向了朱橘。

他们想到了朱橘先前所描述的那个‘梦’。

朱橘默然不语,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朱棣的话语。

小鬼子,最是没人性且狠毒!

“不过后来,我们海战的经验增多了,实力也越来越强。”

朱棣挑着眉头,颇有几分傲然的道,

“倭寇的狠,其实是一种色厉内荏!他们其实骨子里其实是欠缺勇气的!所以才会在战斗中应激,而我们明人,虽然平日里木讷不言,但却从来都不缺乏与敌人死磕到底的勇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我们大明海军个个都是勇者!自然而然的,我们跳船作战的能力越来越强,往往都能打出极强的战损比!甚至有好几次,将敌人全歼之后,我军竟无伤亡一人!”

“这,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

朱橘猛地一点头,拍了拍手。

“说得好!”

他大赞道,

“我们汉人骨子里,就要比倭寇人强!”

“狠毒是东瀛人的保护色,刺破这层保护色,其实他们羸弱不堪!而勇气是我们汉人的底色,越是与我们做斗争,就越能感受到我们的可贵与可怕!”

一番话语,听得在场众人皆是热血沸腾!

就连马秀英都忍不住鼓掌道:

“小橘子,说得真好!”

“其实你爹当初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真正打破了心中对元人的恐惧,恢复了我汉家江山!我们汉人,从不怯懦!”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中泛起了坚定神采。

他将面前的东瀛地图仔细的看了好几遍,方才点了点头,道:

“老六,你把你说的银矿矿脉指出来,给咱看看。”

“好。”

朱橘的目光落在东瀛地图上,略一思索,而后将手指点在了其西南方向的海岸线附近。

“大概就在这里。”

他说着,又吩咐道,

“翠竹,取纸笔来。”

翠竹应声领命,须臾间,便将纸笔取来,送到了朱橘手中。

“光这么看,你们或许看不太明白,所以我把大明和朝鲜也画出来。”

朱橘凭着记忆,在白纸上描摹着。

先是顺着东瀛的尾部,在其西侧画出了朝鲜国大概的轮廓,而后又笔走龙蛇,将整个大明的疆域也给描绘了出来。

手法很粗糙,偏差也很大,但大概的轮廓还是对的。

“咦?”

朱标讶然道,

“这座银矿,离朝鲜国这么近?”

“或者说,东瀛……离朝鲜国竟然这么近?”

其余几人也是有些讶异。

虽然知道两国之间很相近,但此刻朱橘画出地图来,他们的感受才变得直观。

东瀛的尾巴,和朝鲜的东海岸之间,在地图上只隔了小小一条沟!

而大明和东瀛之间,却是隔着远远一条江!

大概就是这样的既视感。

“嗯,这么看来,我们必须要借道朝鲜。”

朱棣正色道,

“海上未知的凶险实在是太多了,从朝鲜走,和从大明本土走,两者相比之下,前者最少都能减少一半以上的伤亡!”

“父皇……这都一年多过去了,朝鲜李国主答应我们借道的要求了吗?”

朱元璋闻言,脸色一沉。

“一直还都在跟咱打太极。”

他冷声道,

“当咱的藩属国拿好处,又不肯承担责任。”

“这姓李的,也不是个好东西!”

“标儿,你马上发一封国书去朝鲜,就一句话——现在来的还是国书,要是还跟咱虚与委蛇,下一封就是战书了!”

朱橘顿时竖起了大拇指!

霸气侧漏!

的确,棒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因为和鬼子有血海深仇,他最讨厌的其实是高丽棒子!

只不过,在大明朝,棒子纵然是有几分自己的小九九,但也还算比较忠心,愿意当大明的忠犬,既如此,他自然也没想着铁了心要把他给灭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动不动就灭国,影响他飞升。

当然了……主要是那地方穷乡僻壤的,耗费大力气打下来还要扶贫,将来这帮人搞不好还要复叛,所以,还是算了吧。

“是,爹。”

朱标点了点头,道,

“我也以太子身份发一封申饬书,申饬他们一番!让他们好好清醒清醒!”

“小橘子,你呢?你要不要也发一封?”

朱橘一愣。

“我?”

“我发个啥,你是太子还能发,我一个藩王发个鸡毛?”

朱标闻言,却是哈哈一笑。

“你不是普通藩王,乃是大明监国,自然可以用监国的名义发书申饬啊!”

他道,

“身为监国,你连整个大明都有权力监察,更不用说下面的这些藩属国了!而且,灭元之后,你不但威震华夏,还早已经名扬四海!那些番邦之主,可都畏惧你朱橘的大名!”

“搞不好,你出言教训,能让那朝鲜国主瑟瑟发抖呢!”

朱橘挠了挠头。

“这样啊……”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已然是有了如此大的威名。

俨然已成东亚战神啊!

朱棣望着朱橘,目中露出羡慕之色,拳头微微握住,羡慕之余,亦是向往,以及一股子坚决!

他亦下定决心,要成为朱橘那样的人!

“好吧,那大哥,我现在就写。”

朱橘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笑道,

“就简单点。”

说着,他便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

你,配合。

不然,我亲自来,懂?

朱元璋:“……”

朱标、朱棣、马秀英:“……”

在场四人,皆是有些愕然。

说是简单点没错,但是……这也太言简意赅了吧!

不过……不得不说,字虽然少,但凑在一起,却透出一种无与伦比的霸道!比那种长篇累牍的檄文还要霸道的多!

“回头把印盖上,直接送到朝鲜使臣那里去!”

朱橘望着自己所写的字,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挥手道,

“他们要是真的不识好歹,那我不介意把朝鲜也给灭了,反正……也就是顺手的事儿!”

朱标点了点头,将朱橘的墨宝收拢了起来。

“那么,爹。”

朱橘看向朱元璋,一脸认真的道,

“你是确定要征讨东瀛了,对吧?”

“不玩虚的了吧?”

虽然一切都准备的越来越充分,大明也在积极备战,甚至已经和东瀛断绝了来往,几波东瀛使臣想要来大明,都被拒绝于国门之外。

与此同时,大明海军也在持续扩编,如今规模已经朝着十万一路狂奔!

但……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却一直都没有明确表态,要和东瀛开战。

而此刻,朱元璋也是略一沉默。

“实话说,咱还没有完全想好。”

他如实回应道,

“特别是看到了东瀛的疆域之后,咱心里头终究有些没底。”

“既有跨海作战,又要异域作战,还要面对凶狠的东瀛人,从咱目前的研判来说,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眼下,倭寇虽然尽灭,但大明也伤了一些元气,需要恢复一番,不过……东瀛有一座对大明而言极其重要的银矿,所以打是一定要打的,但什么时候打,咱还没法给你确切的答复。”

“毕竟,眼下大明还是在蓬勃发展之中的,对于银矿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矿脉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脚,它不会跑,而多过一年,大明的实力就增强一分。”

“或许……”

无需多言,朱元璋是个极其成熟且高明的政治家,当然,这是在不暴怒的情况下。

而有一个战略,是贯彻他一生,并且被他奉为圭枭的,那便是当年朱升的那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故而,朱元璋看似脾气暴躁,其实在真正的大事上,其实是一个极为稳健的人!他,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所以,无论是打北元,还是征巴蜀、云南,他都有把握,且都能给于战略和战术上的指导。

但打东瀛?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过往的战术和经验都用不上了,甚至是战略都需要随机应变!

真要打东瀛,他这个当皇帝的就只能是垂拱而治,帮不上什么忙,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绝对信任前线的主将,打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对于朱元璋来说,自然是有些无法接受。

一支大军孤悬海外,这会让他很不安,各种意义上的不安。

也正是因此,他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甚至……他有点想把这事儿留到大明财政确实产生危机的时候,再去解决!

那会儿……可能都是朱标当政了。

那个时候的大明,必然是无比的强大,灭一个东瀛,应该说是十拿九稳了!

“没什么或许!”

朱橘毫不客气的打断道,

“要打就赶紧打!紧打快打!”

“不要把隐患留给后人!将来的局势变幻莫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有很多顾虑,但你的那些顾虑在我看来,都不值一提!”

“征伐东瀛,我会亲自挂帅出征!不破倭奴终不还!连我都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难道你身为大明的皇帝,这点勇气决心都没有吗?要是这样的话,那你也趁早别干了,在家抱孙子吧你就!”

朱棣心中一慌。

六哥不愧是六哥啊!一言不合就开喷,连父皇的面子都丝毫不给!

果然,朱元璋脸色一黑。

“咱怎么考量,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他呵斥道,

“纵然是要打,咱也未必就一定选你当主帅!你以为你真是百战不败的常胜将军了?咱告诉你,骄兵必败!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里,就更容易吃败仗!且一吃败仗就往往是大败!”

“你先回去把你的心性和脾气收拾一下再说吧!退下!”

朱橘两眼一瞪。

“什么骄兵哀兵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都是虚的!”

他冷哼道,

“依我看,就没有什么骄兵、哀兵的说法,这全都是作战失利的借口罢了!”

“桀骜不驯的常胜将军多得是,他们连续打胜仗的时候,怎么不说他们是骄兵?反而说是什么士气高涨?”

朱元璋:“……”

这话,还真不太好反驳。

“反正你现在先回去!”

“咱还需要再想想,有结果了通知你!”

老朱此刻不想和朱橘争吵,只得是下了逐客令。

朱橘心中着恼,但一时半会儿又拿朱元璋没办法,这个老爹软硬都不吃,以利诱之也没那么大成效……他也很无奈啊!

“长生,过来。”

“我们回家!”

他神色闷闷,朝着朱长生招了招手。

然而,朱长生却是摇了摇头。

“爹,我要留在爷爷这里,您先回去……”

他奶声奶气的道。

朱橘:“???”

“你小子,叛变了是吧?”

“是不是找打?我今天非……”

一听儿子都不跟自己走了,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撸起袖子就要上前!

收拾不了老朱还收拾不了你么!

“诶诶,你干啥!”

朱元璋一把拦住了朱橘,将大孙护在了身后,呵斥道,

“滚蛋!”

“今天长生跟咱睡!你回吴王府去吧!”

朱橘:“¥%……&*@#!!!”

这还是第一次,他感觉自己要被气出内伤了!

“好,好,我走,马勒戈壁的,我特么……”

朱橘一甩脸,骂骂咧咧的离开了坤宁宫。

而这一次,就连马秀英都破天荒的没有出言挽回,因为她打心底里是不希望朱橘再挂帅出征的。

上回打北元,她就已经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愁的人都瘦了好几圈。

这样的事儿,她自然是不想再重演一遍。

“我回头劝劝他吧。”

朱标望着朱橘远去的背影,叹道,

“小橘子他,性子还是太急了一些。”

“不过,爹,我觉得,他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咱们可以研究,但不能犹豫,只要时机合适,咱们就得出手,不能拖太久!”

“按照小橘子的说法,那座银矿极为庞大,若能早些开采,对我大明也更有利!”

“您觉得呢?”

朱元璋微微颔首。

他何尝不眼馋?

可巨大的利益,往往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种时候,脑子是必须要清醒的!

“嗯,咱回头再好好想想。”

朱元璋挥手道,

“再急,也不至于这两天就要出征吧?先把老四和蓝玉他们那一战的战果消化了先。”

“老四。”

“父皇,儿臣在。”朱棣应声出列。

“你和蓝玉先到大都督府报到,而后安排海军休整,舰船也进行修补和维护。”

朱元璋下令道,

“把该走的流程都走走完,而后静下心来,好好的把这一次海战的心得体会写一写,做个总结出来,认真弄!咱到时候要看的!”

“这些日子,你就先留在宫里,回燕王所居住吧!”

朱棣神情一肃。

“是,父皇!”

“儿臣一定把事儿都办妥,把总结写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旋即抱起了朱长生,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长生,今天想跟爷爷一起睡是不是?”

他笑吟吟的道。

对于孙子黏着自己,老朱的心里有一丝淡淡的幸福感。

“嗯!”

朱长生一脸坚定的道,

“我想跟爷爷探讨一下国家大事!”

听到这话,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后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好,难得你有这份心!”

他一脸宠溺的捏了捏朱长生的脸蛋,笑容灿烂,

“行!那爷爷带你去华盖殿!”

“走咯!”

说罢,朱元璋便抱着朱长生,迈着步子转身而去。

留在原地的朱雄英抿了抿唇,目中似乎也有几分渴望,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勇气迈开脚步喊出声,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爷爷和哥哥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