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列军兵齐整地往两边散去,让出可供一人一马穿行的道路。
周将军扶额叹息:终是江山难过美人关啊!
最初在鸣金山上,新帝得知凌姑娘离开后,他人虽被庶务纠缠,未能行动,但魂已然飘走了一半。
先帝新丧,向来是历朝历代新帝鼓吹自己仁孝之名最好的时机。
能做的文章很多,流于后世,可为表彰。
也就是俗称的表面文章。
新帝倒也没全做表面文章,他跪在先帝的灵堂内,整整一夜,以全人子之孝。
天初晓,新帝艰难起身,对着先帝亡灵道了一句不能免俗却分外真心的,
“儿臣不孝。”
至此,仁孝虚名暂且搁置脑后,有更多的当务之急,等着新帝权衡定夺。
新帝扶腿而出,命属官吕茗召集群臣和将领议事,以禁军统领沈白衣、驻军将领程卓、大理寺少卿凌洒金、工部尚书钟怀道等人为新君执政的班底,颁布新令,稳定人心。
新令中的条陈,涉朝纲,涉军务,涉边疆,涉外交......百密不疏,尽在掌控。
下方跪立的文武百官相继出列领圣命,心中无不感叹:
肃王武瑛玖虽是初登大宝,但他身肩重任,引领大雍朝局和军政走向,早已是驾轻就熟。
从他颁布的新令便可以看出,新帝对大雍朝局的方方面面,了如执掌。
帝王有此雄心和谋略,身为下属,实则轻松很多,只要人尽其才,勇敢往上冲,踏实为民干事,便足矣。
方向鲜明而正确,功绩会被看在眼里,偏差也会被及时指出来。如此干得安心,亦有动力。
先帝的灵堂,恰是群臣内心的狂欢:
看来是,死得不够早啊!
不过这只是群臣的想法,新帝深知,先帝虽不算有用,但他强撑的这些年岁月,实则给了新帝足够的喘息的机会。
肃王狐假虎威苦心经营多年,才好不容易从四王和慧妃手中,把大雍的江山夺了回来。
如今大雍朝廷虽然易主,但诸事尽在新帝的掌控之中,虽避免不了有些麻烦,但实则也并非凌姑娘想象中那般艰难。
群臣议完事出来时,礼部尚书有些闷闷不乐,同僚相问,前者吐舌道:
“你们啊,各个都有了新奔头,自是干劲十足。”
“不好办的差全在我礼部,新帝着我礼部为先帝歌功颂德,难办呐。”
旁边户部尚书揶揄道:
“这不是你的老本行吗?”
礼部尚书叹了口气,先帝在位时,实事求是讲,既无丰功亦无厚德,朝局混乱,兵粮不继,唯一可以拿来表彰的事,大约便是生了新帝。
不过却如户部尚书点拨的那般,这样的皇帝并非先帝一人,礼部干这起子事亦不算头一遭,照本宣科一番,勉强也能应付过去。
真正让礼部尚书头疼的是另一件糟心事:
“先帝要我礼部尽快在北境选一能言之才,出使北宸国。”
大雍之才,汇于京都。其中将军守边,尤以文才汇聚京都。文昌阁长盛不衰,便是因为天下文才风流者,都想借京都城这块宝地,把自己的才华宣扬出去。
所谓成名全靠造,自古有之。
礼部奉圣命,不敢有误,千里传命,将选才之令下发至边境诸郡。
使臣破格授官:从二品礼部侍郎。
纵使高官利诱,但礼部尚书心里还是打鼓:
“头顶十五日虚约,面三十万北宸之众,这送死的事情,谁会干啊?”
今朝祖坟冒青烟,明朝祖坟添丁进口,这买卖,并不划算。
朝臣议论,都为礼部尚书发愁。
在这当口,吏部尚书曾大人提了方才朝议中被人忽视掉的一个细节:
“还有一件事,你们发现没有,陛下令驻军统领程卓兼任兵部尚书一职。”
前兵部尚书因为涉晋王反案,已被革职查办。肃王继位后,整顿军务,命驻军统领程卓任兼任兵部尚书。
这原本只是一项应急的任命,却被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们解读出了新的滋味。
曾大人才提了一句,众人纷纷解读道:
“北宸三十万大军压境,然而陛下到现在为止,似乎都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件事。”
“照咱们新帝的一贯作风,这个时候朝野上下的当务之要,不是选派和使去送死,而是征选迎战北宸的主将。”
御史大夫插了句嘴:
“听说镇南将军朱迟墨请命迎敌,陛下以路途遥远拒了。”
另一位年长的朝臣接口道:
“据我所知,北境之地,虽历代有驻军,却并无什么良将啊!”
“若为北征大将,陛下身边的这几位具备多年实战经验的沈将军、程将军,或者远在南境的朱将军,至少是要出
一位的。”
“以老臣的设想,根正苗红的程将军原本最有可能应战,禁军将领沈白衣的出身终归是差了点,这么多军兵交到他手上,朝野上下必有非议。可程将军既出任兵部尚书,便意味着他要坐镇后方,协调军务与粮草。那么我大雍还有哪位将军能担当如此重任,迎击北宸三十万大军呢?”
大雍将才凋零,诚然也不止于程朱沈三位大将,只是新帝刚刚继位,要领数十万军兵与北宸作战,必得选派亲信之人,所以朝野上下才将目光局限于程朱沈三位随着肃王武瑛玖征战过的将军。
一番猜测,没有结果。
实则并非老狐狸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都自动否认了一个设想。
最不可能的设想,恰恰是迎解当前局面最可能的一个答案。
至少,凌姑娘是这么认为的。
军兵散尽,凌姑娘得以越过扬起的尘嚣,直视出现在她视线中的男人。
他身着低调的士兵黑甲,面容有所遮蔽,但还是因其挺拔身姿和锐利眼目,和周边的普通士兵显得分外不同。
显然他亦是知晓这一点的,所以他一直跟在队伍后面,不争先不冒头,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果然,凌姑娘看了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男人:
“照水倒是忘了,大雍开国以后,出过一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