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草莓蛋糕 作品

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中医研究院。

院长办公室里。

坐在沙发上,王梦德手里捧着一本全新的、改版后的《赤脚医生手册》,仔细的翻看着。

和第一版相比,除了厚度增加了十分之一左右,其他的,包括封面和页面布局,都没有多少变化。

第二版的颜色,依然是采用经典的深紫色。

“院长,《赤脚医生手册》的第二版,这么快就被定下来了呀。”

王梦德感慨的说道。

这才没多长时间,不到一个月,样书居然就出来了,国家的效率也太高了。

“哈哈,不快不行呀,现在全国各个县区,都在加紧培训一批批的赤脚医生,这可是关系到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

这可是政治任务,由不得大家不重视。”

鲁院长笑着说道。

在第一、第二批赤脚医生的陆续毕业后,数千年来,农村大部分地区,终于逐渐的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夫。

伴随着一批批的学员毕业,再加上广大城市地区的知识青年加入农村,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学习起来更加的快速。

预计十年后,全国农村地区,最少也有一百多万名赤脚医生。

虽然他们医术不专业,技术学的不够扎实,还都是边翻书便治病。

但相对于几亿人口的农村,也算是勉强够用了。

到那时候,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就将成为历史。

听了鲁院长的解释,王孟德心头也非常的高兴。

其实在他的心里,赤脚医生可是农村三级医疗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

等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建立完善之后,他还有一个谋划很久的计划,就能开始实行了。

不过现在还不成熟,暂时还不能说出来。

“对了,我听易副院长说,你还帮他在教材中,添加进去一些急救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比《赤脚医生手册》里的更专业?”

鲁院长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问道。

在改版《赤脚医生手册》的同时,研究院编写中医课本的易副院长,也拉着王孟德一起,对教材进行了编写。

本来一开始,易副院长是想着,从《赤脚医生手册》中直接摘取一些内容,放到教材中。

被王孟德给劝住了。

然后他和几个编写教材的人一起,结合一些典型案例,重新编写了专业性比较强的急救篇,放到了教材中。

对于他这种多费工夫的行为,易副院长非常满意。

逢人就夸他。

“是的院长,我觉得,对于中医医学院的教材,咱们要专业一些,因为这批学生,和赤脚医生不一样。

他们以后,大部分人中,都会是中医的中流砥柱。是各个中医院的顶梁柱,甚至医学院的老师。

所以,对于教材,我们一定要仔细和用心才行。”

王孟德解释道。

现在国内的一些教材,对于急救知识的描写,非常的少。

“不错,你有这种想法,我就放心了,咱们就要有这种精神。”

聊完了《赤脚医生手册》,王孟德想起了今天过来的目的,便开口问道:

“院长,我想问问,‘速效救心丸’的临床情况,最近怎么样?”

他心里其实笃定,自己研究出来的药方,肯定没有问题。

但还是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进展。

距离他研制出来,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

据他所知,这段时间,好些医院,都在用这个药做临床试验。

包括他和蒲老在内。

根据反馈的结果来看,这是一款对胸痹患者来说,集齐治疗、缓解、急救等于一体的‘神药’。

不仅效果明显,其他有点也非常的多。

容易携带和方便存储这些,就比硝酸甘油片强。

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来说,基本上没有耐药性这一点,就让他们欣喜不已了。

“哈哈,这不是巧了,我昨天去上级部门开会,在会上,上级公布了这段时间临床试验的数据。

数据显示,至今为止,参与临床试验的共有上千人,这群人里,各行业、各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各地区的都有。

最终的结果,非常让人惊喜,这些人里,在服用了‘速效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救心丸’之后,都有不同的好转和缓解,急救上也有奇效。”

鲁院长很高兴的说道。

昨天,他在会上,又被上级表扬了。

虽然功劳都是王孟德的,但国内讲究的就是集体。

在名义上,这些都是中医研究院取得的成就,他这个院长,自然是跟着沾光。

“太好了,那国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生产?”

王孟德也非常的开心。

这个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

新版本的‘速效救心丸’配方,可是他根据前世的药方,再加上不少医学古籍上的古方,结合自身所学研制出来的。

算是加强版了。

药效比前世的要强上不少。

“嗯,这个问题,上级部门也考虑到了,准备再过三个月左右,在新的一年元旦到来之际,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结束临床试验,开始大规模生产上市。

对了,不仅是国内,国外也准备按照‘通风灵’的模式,同步进行售卖,用来赚取外汇。”

鲁院长解释道。

现在可不像以后,一款药品的临床试验,最少都要经过好几年的观察,有的甚至要十年以上时间,才会允许生产上市。

而且,和西药不一样的是,这款药方,也是经过好些中医名家论证过的,出问题的概率就更小了。

“院长,‘通风灵’能在国外赚取大量的外汇,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国外现在对于历节病的处理办法,基本上都是止疼片。

大量服用止疼片,不仅不对症,副作用还大,还有耐药性,服用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效果了。所以,‘通风灵’才能在国外卖的火爆,患者都抢着购买,甚至作为家庭必备的药物,存储在家里。

但速效救心丸可不一样,硝酸甘油片是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想在国外赚取外汇,恐怕要费一番波折了。”

王孟德提前打预防针道。

对于国外的一些医药资本来说。

用中草药制成的中成药,那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更何况还是去抢占了他们的市场。

“嗯,这个情况,上级也考虑到了,所以,这一次,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去的,能行最好,不行的话,也算是总结经验了。

左右也花费不了多少费用。”

鲁院长点燃一根烟,轻声说道。

听说国家没有因为一次成功,就去盲目的顺着之前的经验去做,王孟德才放下了心。

又聊了几句。王孟德正要起身告辞,他还有不少的事情呢。

这时,鲁院长又问道:“对了,王孟德同志,这疫苗研究小组,已经成立有一段时间了,你们现在的研究,有进展了么?”

四五月份的时候。

当时王孟德因为研制出了世界首剂麻疹疫苗。

国家便让他和京城市生物制品研究所一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小组,就是疫苗研究小组。

这个小组,他任副组长,负责指导和制定研究的方向。

平日里,他也就偶尔过去。

“院长,疫苗研究小组刚成立的时候,我就建议,研究的方向分成了两个方向。

第一个,就是持续对麻疹疫苗进行研究,争取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研制出‘二联’、‘三联’疫苗。

第二个就是对肝着(乙肝)进行研究,争取早日研制出肝着疫苗来。”

王孟德大概的对疫苗研究小组工作安排,简单的说了一下。

麻疹疫苗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了,国内已经有一部分人接种后,对麻疹的预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通过特殊部门了解到,国外不少的医药公司,或者国家,都在加紧的研制。

同时,部分国家还派人过来接洽,准备引进这种疫苗。

现在国家好像已经和几个友好的国家谈好了,近期就会进行技术转让。

当然,这些并不是免费的。

是需要交一些转让费的。

至于同步研究乙肝疫苗,也是因为此时国内的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此时国内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左右。

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就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病,而且并非所有携带者都有极强的传染性。

但,“乙肝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8章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重大发现

癌,从健康的身体到病恹恹实在太近。

对于乙肝患者,目前中医并没有办法做到根治。

更别说西医了。

甚至,人们都还未完全弄懂乙肝的发病机理。

所以,乙肝疫苗,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不亚于是及时雨。

“很好,麻疹疫苗的持续研究,能让咱们保持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而乙肝疫苗的研究,对此时的国内来说,确实是最迫切的需求,伱的选择是对的。”

鲁院长思索了片刻,然后赞扬了几句。

对于王孟德选择研究乙肝疫苗,他非常的赞同。

目前国内还有不少的传染病,危害都很大,乙肝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没有地域和气候等限制。

特别是现在西医的发展,打针已经成为了常态,但医院里,特别是赤脚医生们,他们的针头,只有三个在循环使用。

消毒不当,这就非常容易让人感染上乙肝。

所以,这也是王孟德选择研究乙肝疫苗的原因之一。

最后,鲁院长又嘱咐道:

“王孟德同志,虽然我也希望你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研究院,但疫苗研究小组那里,你也需要费点心,争取早日出成果。”

“院长,您放心,我会经常盯着那边的。

两边都不会耽误,争取近期就出一些成果。”

王孟德答应道。

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

他想到已经好几天没去疫苗研究小组了,于是,索性今天趁着不忙,去那边转一转。

但是因为考虑到他,疫苗研究小组的选址,离中医研究院不远。

没有骑自行车,步行大概十几分钟,就来到了这个略微显得简陋的地方。

进了大门,径直往前走去,这栋两层小楼,乙肝疫苗研究的实验室就是在这里了。

此时,实验室里,好几个人,正在聚精会神的做着实验。

他们动作轻盈小心,生怕中间出了错,浪费了宝贵的试验材料。

隔着玻璃,王孟德站在外边,看了一会儿,然后就静悄悄的来到了隔壁不远处的一间办公室里。

“王组长,您来了。”

坐在办公桌前,正对着眼前材料思索的的刘树伟,察觉到了他的到来,连忙站起身来说道。

他是乙肝疫苗的实际试验负责人。

王孟德给的一些研究方向,都是由他带着一帮人去执行、试验。

一开始刘树伟是不太服气的。

他以前是在国外某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解放后,心怀壮志,毅然辞掉有丰厚待遇的工作,回到了国内。

是京城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门面之一。

后来,接触几次后,深深的被王孟德的博学多才折服。

每次交代的事情,都能完美的执行。

“最近的试验,有什么新的情况么?”

王孟德随口问道。

“王组长,有大发现。”

刘树伟激动的说道。

然后把手中的材料,递到了王孟德手里,然后又解释了几句:

“王组长,我们经过多次的试验,在乙肝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抗原,这种抗原正常人体内并没有发现。

根据我们的猜测,这种抗原,极有可能跟乙肝病毒有关联。

如果猜测是对的,那咱们可就算是有了重大的发现,对后边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是么,我看看。”

王孟德假装惊喜的说道。

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毕竟研究的方向是他提供的,最终能出现什么结果,他心里早就一清二楚了。

不过他还是拿起材料,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的说道:“不错,你的猜测应该是对的,这种抗原,和乙肝病毒,肯定有关联。

我有预感,咱们绝对是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老刘,我认为,咱们要对这种抗原,进行深入的研究。”

“嗯。”

刘树伟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组长,请您给这种抗原,命一个名吧。”

对于给抗原起名字,王孟德也当仁不让。

这以后可是能青史留名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