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草莓蛋糕 作品

第169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9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第169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疫苗研究小组的一间办公室里。

刘树伟报告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说是从乙肝患者的血清里,分离出了一种抗原。

这种抗原,在正常人身体的血清中,并没有发现。

两个人都猜测这个血清估计是和乙肝病毒有关系。

因为抗原还是存在于血液中的,还能够激发人体免疫,起到预防乙肝病毒的作用,如果与肝炎有关,绝大可能是乙肝病毒的一部分。

何况,一般病毒可以使人感染,同样,经过灭活处理的病毒,如果抗原活性还在,那可就是重大发现了。

保有稳定抗原而失去活性的病毒还有着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疫苗。

想到这里,刘树伟心中激动,面露喜色。

不过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请王孟德给这个抗原命一个名字。

沉吟了一下,王梦德才说道:“咱们两家单位都属于京城,这个病患,应该也是京城人吧。”

在看到刘树伟点头后,他接着说道:“再加上又是在京城发现的,这个名字,就暂时先叫京城甲号抗原。”

他这是起了一个具有华国特色的名字了。

说完名字,王梦德又吩咐道:“对于京城甲号抗原,咱们要抓紧时间对它进行研究,你们要用各种办法,进行实验。

缺少什么材料和器材,直接跟组长反应或者我反应都行,这个是目前咱们疫苗研究小组最重要的工作。

其他手头上的工作,如果有需要,可以先暂时放一放、缓一缓。”

发现抗原,虽然是关键的一步,但这仅仅是一小步,后边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找出它的用途。

对于有前世知识的他来说,知道正确答案,自然是最简单的事情。

“王组长,我和其他几个同志也讨论了一下,然后准备分成几个组,用世界上已知的几种技术,同时进行实验,这样一来,速度可能会快一些。”

刘树伟把昨天计划好的方案,简单的汇报了一下,同时,他也一脸期待的看着王梦德道:

“王组长,您这边,对实验,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要是刚进疫苗研究小组的时候,心高气傲的他,肯定不会这么说。

等在和王梦德接触过几次,经历了他的恐怖之处后,刘树伟才心服口服。

不管是知识储备,还是其他的见解,都碾压自负的他。

所以,他从一开始的打心里抗拒,变成了言听计从。

前段时间交代用乙肝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他也都是毫不迟疑的就立马执行了。

“在研究的时候,建议你们对抗原稀释后,然后进行加热实验。”

王梦德嘱咐道。

接着,他又根据前世的一些理论知识,讲了一下具体的原因。

刘树伟听了后,连连点头,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实验。

不是他溜须拍马,实在是王梦德讲的理论太有道理了,他是个明白人,听着听着就恍然大悟,曾经有些疑惑的地方,都明白了。

“对了,黄四忠在这边表现的怎么样?”

聊完了事情,王梦德又问起了师弟的情况。

他这几天在中医研究院经常看不到黄师弟,就估摸着肯定是疫苗研究小组有重要的工作。

“小黄呀,他可是在研究小组里最认真的一个了,也是最辛苦的。”

刘树伟对黄四忠印象非常深刻。

一开始这个瘦弱的小伙子,闷不吭声的,仿佛没有存在感一样。

而且还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医研究院那边。

他还以为这是来镀金的呢。

就没有安排什么重要的工作给他,只让他做一些简单和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黄四忠并没有不满,相反,他对这些简单的工作,却是非常的认真,每一件事情,都做的特别精细。

同时,因为平时在这边的时间少,他就早来晚归,努力的让自己跟上大家的进度。

时间一长,刘树伟就发现,这个小伙子,简直是太拼命了。

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比大家都多的多。

不仅没有拖后腿,反而做出来的成绩,还是这些人里最好的之一。

于是,他就从无所谓到关注,最后重点培养起黄四忠。

现在这个年轻人,可是他手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9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下的一员大将。

“是啊,他是我的师弟,平时大部分时间还要跟我学习,又要兼顾疫苗研究小组这边的工作,确实太辛苦了。”

王孟德面露复杂的神色道。

八个师弟师妹里,他现在最看好的,也是这位了。

当天赋差不多的情况下,剩下的就是比拼谁更努力了。

毫无疑问,黄四忠的努力,是其他几个人比不上的。

“原来他是您的师弟呀,怪不得这么优秀。”

刘树伟笑着捧了一句道。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见没有别的事情,王孟德便离开了这边。

时间飞逝。

转眼间,就来到了一年一度的‘冬储’日子。

王孟德也入乡随俗的请了一天‘冬储’假,去南锣鼓巷菜店,把大白菜拉回到了院里。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大白菜虽然不要票,但也进行了限购。

一户人家,根据人数的多寡,限制了购买数量。

而且三个等级,一等品占比不超过百分之十,二等品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全部都是三等品。

也就是基本上没有白菜心的那种。

就这,大家都还是抢着要。

生怕去晚了,连这种议价大白菜都买不到。

坐在客厅里,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闺女,看着冉小梅在小心翼翼的翻弄着大白菜,王孟德心里想着。

看来,过阵子,自己要时不时的从空间里弄一些大白菜出来,补充到地窖里了。

不然,这个冬天,蔬菜可就不够吃了。

怀里裹着棉衣的丫丫,此时挥舞着如同莲藕一样白嫩的胳膊,朝着他的脸上摸去。

“乖闺女,想爸爸了是吧。”

王孟德低下头,半转着脸,好方便闺女施为。

当天晚上,晚饭吃的自然又是京城的‘当家菜’——粉条豆腐炖大白菜,还放了二两的五花肉进去。

那味道,让寒冷的冬天,有了一些热乎气。

不仅是他们家,整个京城,家家户户今天晚饭吃的基本上都是大白菜。

有的炒着吃、有的炖、有的凉拌、有的熬白菜。

等忙完了‘冬储’。

王孟德又开始进入了忙碌的状态。

这一次,主要还是疫苗研究小组那边的事情。

在一个月前,刘树伟带领研究小组里的成员,经过夜以继日的试验,把血清进行稀释后,再经过加热处理,终于得到了世界上第一份乙肝疫苗。看着这份保有稳定抗原而又失去活性的病毒。

刘树伟直接留下了眼泪。

太不容易了。

就算有了王孟德的提点,他们的试验过程,也是曲折的。

主要还是试验材料和器材的不足。

让他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幸好,最终都被他们一一克服。

得到了传说中的乙肝疫苗,接下来,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要走的路——那就是需要进行安全性的试验。

当时的国际惯例,疫苗研发出来后,先要在大猩猩身上进行安全性检验。

但几十万一头的大猩猩,显然不是他们能拥有的。

为了尽快验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刘树伟决定先从自己身上开始。

同时,第一批拿自己做实验的,还有研究人员黄四忠。

等王孟德得到消息的时候,为时已晚。

他们已经给自己注射了刚刚研发出来、安全性和效果还未知的乙肝疫苗。

然后再注射含病毒的血清。

随后一个来月的时间里,他们每天都监测着自身的各项指标,幸好一切都很正常,之后,还成功在体内检测到抗体。

这意味着,血源性乙肝疫苗终于研发成功了。

会议室里。

此时,不仅王孟德和刘树伟在,还有疫苗研究小组的组长郭伦,以及上级部门的几个领导。

“这次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王孟德同志,还有刘树伟同志,你们两个人可谓是居功至伟。

一个人把握研究的方向,给实验的成功,指明了道路,另一个辛苦带领团队进行试验,甚至以身试药,这种奉献的精神,值得咱们学习”

其中一个领导,开口说道。

“是啊,这可是世界第一例,不仅是一种荣誉,同时,也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9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给国内的人民群众,带来了防护。

以后啊,咱们几亿人口,就不怕乙肝这种传染病的困扰了。”

另一个领导接着说道。

当他们得知疫苗研究小组,成功的研制出世界首份乙肝疫苗后,都做不住了。

这个年代,国家很少有世界领先的技术。

出现一个,往往都意味着能极大的振奋民心。

之前王孟德研制出的世界首剂麻疹疫苗,已经打破了一些谣言,粉碎了一些所谓的定论。

现在又有一个世界第一,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夸赞了一阵后,终于把话题转移到了疫苗的生产和使用上。

“王孟德同志,现在的疫苗,能大规模生产么?”

“领导,因为疫苗刚刚研制出来,还需要进行一些临床试验,有了结果,才能判断能不能进行生产。

而且,这个疫苗,有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最多只能小批量的生产。”

王孟德谨慎的说道。

他们研制出来的疫苗,是血源性乙肝疫苗,有着众多的缺点和不足。

也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啊?有哪些问题?”

几个领导急忙开口问道。

如果有问题,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那对于庞大的人口来说,只能算是鸡肋了。

因为疫苗只有覆盖一定的人群,才能做到群体免疫。

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接种,那结果就是最多能防护到这一小部分人群,大部分人还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我们研究小组一起讨论了一下,总结出了三个问题。”

王孟德介绍道:

“第一个,就是获取的困难。

因为疫苗是使用患者的血清,进行稀释和加热,这就需要大量乙肝患者的血液。”

听了他的话,几个领导面面相觑,这确实是个极大的困难,别说这个年代了,就算是后世,也没多少人愿意抽血。

“第二个难点,是注射乙肝疫苗的时候,有一定的概率,会感染其他疾病。

主要是因为,使用患者的血液,这个患者,还有可能患有其他的传染病,很多传染病,都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染。

第三个难点,就是无法大规模生产,小批量生产出来的疫苗,价格也会跟昂贵,根本不是平常人所能使用的起的。”

一口气说完三个问题,王孟德便闭口不言,看着几个领导在小声的交流着。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领导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

“王孟德同志,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领导,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处理,解除大部分的疾病病毒,但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只能说最低限度的处理掉。

剩下的两个问题,咱们可能没有解决的办法。”

“那按照伱刚才说的,研制出来的乙肝疫苗,作用并不大呀?”

另一个领导问道。

“其实从患者血清中发现京城甲号抗原,就已经是在乙肝疫苗的研发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了。

如果公布出来,不仅有着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甚至还有一些益处。”

“啊?公布出去,不行不行。”

几个领导的头,摇的如同拨浪鼓一样。

在他们的认知里,这项世界领先的技术,保密还来不及,更别说公布出来了。

“当然不是免费公布,而是带有一定条件的公布,比如某个国家支援咱们一些高端的研究器材,可以交换给他们一些技术。”

王孟德笑着说道:

“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缺点太多,我已经有了其他的研究思路,这个思路,需要大量高端的研究器材,如果有这些,我有信心,两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乙肝疫苗。”

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都非常的自信。

众人不由得都沉思起来。

几分钟后,其中一个领头的领导说道:“王孟德同志,这事儿我做不了主,等我回去跟上级汇报。”

几天后。

一则爆炸性的新闻,在国际上传开了。

华国居然发现了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抗原。

甚至还用抗原,研制出了乙肝疫苗。

这则新闻,直接震惊了世界。

欧美地区,不少顶级的实验室,都传出了‘f**k\s**t’等词语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第169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不过,骂归骂。

他们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