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489 完结——终篇——国威——落幕

宋时杰一直很喜欢这么一句话: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山河无恙,只因英雄铁肩担当。”

没有那些革命先烈们的负重前行,筚路蓝缕,又哪来后世的和平宁静,幸福安康?

我们今日之所以可以拥抱和平,幸福生活,去享受人生,不过是因为无数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已经替我们受过伤,流过血,做过牺牲,承担了所有的痛楚和黑暗罢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奉先辈,敬奉英雄的民族。

这些纵然逝去,却永垂不朽的革命先烈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底,万世缅怀,砥砺后辈前行。

……

关东。

这片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便彻底沦陷在日寇侵略下的黑土地,经过整整十余年的黑暗,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或许再要不了多少年,后世的子孙们会逐渐忘却这曾经的痛苦。

但这里曾切切实实的发生过。

一段可歌可泣,悲壮却又伟大的反抗侵略的故事!

……

这日午后,老战友们难得闲暇,聚在一起,还各自带着家属。

像李云龙这号进展比较快的,甚至拉着已经能打酱油的儿子——为此而打趣老战友们,“瞧你们这一个个的怂样,咋连个蛋都没有?当年打鬼子的时候咱老李冲锋陷阵,总跑在最前面,如今怎么样?嘿嘿,咱照样是第一个攻占山头!

就你们这速度,咱儿子组成一个加强排的时候,你们怕是连半个班都还没凑齐呢!”

几句话惹得一旁的田雨闹了个大红脸,止不住的掐老李。

李云龙则是不以为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他和田雨在婚后的感情不错。

一方面是有宋时杰,丁伟,赵刚这些老战友们在身旁,时常排解压力,督促着,真闹了别扭还可以站出来调节调节。

包括田雨,亦有好闺蜜冯楠时常陪伴。

另一方面,经历过这一路的战争,学习和成长,李云龙的性情也明显沉稳了许多。

如今再开口,不像以往了,动不动把“他娘的,你狗日的”各种零碎挂在嘴上,甚至时不时的还能拽几句词儿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最夸张的是什么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李吹牛。

人家的原话是:“嘿嘿,你们以为我和我老婆搁家里关上门是做什么?

说出来吓你们一跳,我们甚至相互写诗应和,作为乐趣!

啥叫文化人?

这就叫文化人。

不是咱老李吹牛,现在你就是随便找个大学生出来,也不一定有咱老李有文化嘞!”

所以,李云龙和田雨二人婚后,甚至连拌嘴的时候都不多。

赵刚和冯楠就不说了。

这天造地设的一对。

一直是恩爱有加。

少了原有的那些烦闷之后,老赵的心里也通畅的多。

悲剧自然不会重新上演。

正如宋时杰心中所愿:这些经历过苦难和黑暗,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几乎奉献出自己一生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在这岁月静好的时代里,也应该停下脚步,好好的去拥抱享受生活。

就连爱抽烟,大黄牙的老孔,孔二愣子。

你猜怎么着?

“他娘的……”李云龙说到激动之处,立马又忘记自己是个文化人了,嘴巴里难得的冒出来一句零碎:“当时老孔不声不响的把那姑娘带出来给咱们一瞧,嘿嘿一笑,老宋老李,这就是你们弟媳了。

这可把咱惊讶的够呛。

你们说说,就老孔这磕碜样,这小子居然也能找到这么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这不纯属瞎猫逮着死耗子,撞大运了吗?”

孔捷闻言,这还了得,当即便撸起袖口要和李云龙干架。

一面大骂道:

“李云龙,你可以笑话我的长相,但你不能侮辱我的人格。

我长的磕碜?我要是长的磕碜,你李云龙简直都没眼看了。

我看你就是嫉妒我找的老婆漂亮。

多少年没动过手了,我倒要看看你李大头的脑袋是不是还和当年一样硬!”

鸡飞狗跳下。

这对都快半大老头的活宝,孩子都能打酱油了,竟还像是几十年前刚认识那般,撕扯起来,恍惚之间,时间回溯,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纷飞,但信仰坚定,激情燃烧的岁月。

孔捷的老婆也是个实在的性子,还真以为两位老战友打起来了,急得在一旁劝说。

宋时杰笑道:“让他们闹腾吧,这么多年就这么过来的,打一打就更高兴了!”

温婉的妻子挽着宋时杰的胳膊,望着两位打闹的老战友。

话语中颇有感慨:“如果不是提前认识他们,谁又能把这样两位像是孩童一般打闹的汉子,和当年叱咤风云,杀的日寇胆战心惊的抗日虎将们联系到一起呢?”

宋时杰笑道:“哪有什么天生的军人,不过是穿上这身军装,为了身后的同胞和故土,不得不强迫自己,豁出一切和强大的敌人拼命罢了。

说到底,谁都只是普通人罢了。

只是我们更具信念,这是一种在平凡之中造就出的伟大。”

妻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望着宋时杰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分明的侧脸,满是敬仰和崇拜。

倒是把宋时杰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玩闹了一阵,大家说到战后国际形势。

其中自然而然的提到战后小日子的情况。

令人唏嘘的是。

战后的小日子在经济发展方面倒是进展极快,基本上到50年代中期,国内便初步恢复了战前的经济水平。

再往后更是迅速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没用多少年竟然完成了战后重建,经济复苏。

他们倒是很快从战争的创伤中完成翻身。

这让老战友们为此而愤愤不平。

“当年抗日战争,咱们民族和国家遭受莫大的苦难,到后来花了不知道多少年,才慢慢的恢复过来,可这小日子作为侵略者,经济居然复苏的这么快,真是让人恼火。”

丁伟倒是看的开些:“小日子的底子本来就不错,再加上抓住了机会,还有美方的扶持,经济恢复的快也在预料之中。

咱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再加上基础薄弱,负担很重。

但如今怎么样?

单说经济发展方面,也一点不比他小日子差。

论到军事力量。”

“哼哼——”

丁伟自信说道:“要是现在再来那么一场抗日战争,先不说他小鬼子有没有这个狗胆,就算鬼子敢来,他们怕是连咱们的沿海海域都突破不进来。

战斗若是再发生。

咱们至少有七成把握,大不了将战场直接横推到小日子的本土去。”

李云龙则是大笑道:“老丁,我看你是多虑了。

一点不吹牛的讲,就现在这小鬼子,借他们几个狗胆,他们也不敢再侵犯咱们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咱们当时国家底子薄弱,尤其是咱们八路军部队,装备差,缺乏物资,孤立无援,但就算是这样,咱们照样把小鬼子打的屁滚尿流,稀里哗啦,几乎是他娘逃回去的。

再到后来北进战局开启。

咱们以雷霆攻势击败关东军。

如果说这个时候小鬼子的军事自信已经彻底让咱们打崩了的话。

到后来的立国之战,咱们彻底打出中国军队的威名。

曾经击败小日子的对手却败在了咱们手上。

我想这小鬼子怕是要彻底吓破胆了。”

他话锋一转:

“退一万步来讲,鬼子如果真敢再来,先不说咱们发展的国防力量和军备,就算是把咱们这些老家伙们重新拉上战场,咱也能让他小鬼子吃不了兜着走。

老兵不死。

日寇怎敢猖獗?”

这话说的豪气。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孔捷还根据自己平常所看的报纸和新闻举了些例子。

“直到战争结束到现在,好多年了,咱们民族因为饱受战争的创伤,一直不怎么欢迎小日子,这小日子也是彻底怂了,别说是那些管事儿的,就是底层的那些民众也不怎么敢出现在咱们大陆上。

倒是也有来的,一个个夹着尾巴,稍微嚣张一点,被咱们国人揍了,那也只能憋着,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还有不久前,两方外交人员会面的场景你们看了吗?

咱们外交人员大刀阔斧的往那里一坐,小日子方面就得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站着,陪着笑,他敢说个不字?

这便是大国之威!

是咱们用拳头切切实实打出来的威势。”

丁伟接过话茬子道:“没错,我也听说过不少相关的报道。

正如老宋当年说过,这场抗日战争咱们不但要打赢,还要打出咱们民族的底气与大国的威势。

是要以这一场战争,迎来此后百世千世再无人敢觊觎我中国的长久之和平。

现在看来,我们——做到了!”

宋时杰在目光中流露出追忆。

回想起抗战刚刚结束之后。

审判那些侵略战犯的时候,国际上也有反对的声音。

这可把宋时杰气的不轻。

这些人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经历过苦难和黑暗,却在那里自以为是的说什么应该宽恕和原谅。

如果小鬼子当时侵略的是他们的国家,希望他们还能有心情站在这里说笑,谈什么仁慈和宽容。

宋时杰直接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以及全国同胞的态度。

他在审判庭上掀了桌子。

丝毫不加掩饰的杀意,看着周围一众代表们目光躲闪,几个昂着脑袋的日寇战犯更是连忙垂下了眼睑,不敢与之对视。

他没有废话。

所言不过一句:

“今日,这些战犯死罪难逃,若不死,我中华四万万同胞绝不答应,我们中国人别的没有,但是敢打仗,不怕死的精神还是有的!”

撂下话,宋时杰在龙行虎步中拂袖而去。

话语虽少,态度却是相当的坚决,根本不容置喙。

“这位先生是谁?”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好像是率领部队全面击败关东军的那位将领!”

“他是中国的麦克阿瑟,他是中国的朱可夫,古德里安……”

惊讶的议论声逐渐远去。

宋时杰只知道在当日下午便传来消息,所有参与审判人员,全票通过,一致认为,应当对作为侵略者的这些日方重要战犯执行死刑,以示惩处。

再后来,关于这场审判的相关报道是铺天盖地。

包括宋时杰的那最后一句话,也几乎成了当时的名言。

“我们中国人别的没有,但是敢打仗,不怕死的精神还是有的!”

据说后来外交部方面甚至将这句话奉为圭臬,作为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有反对质疑的声音,直接甩出去,吓得对方目瞪口呆;有叫嚣跋扈的,直接亮出来,唬的对方呆若木鸡。

说我态度强硬?

嘿,我就是态度强硬了。

枪杆子硬,这腰杆子自然也硬。

尤其是在立国之战结束之后。

中国的军事实力之强大,再添三分威势。

这句至理名言也就更加的具有威慑力了。

……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又不知多少年后。

宋时杰恍然回首,李云龙,丁伟,孔捷,赵刚,周承民,楚云飞这些老战友们,都在安享晚年中逐渐凋零。

只有偶尔从他们的后辈那带有三分相似,却又显得稚嫩的面庞中,追忆起曾经那些老战友们的音容。

包括当年那些革命先烈们,也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凋零,所剩无几。

早已经退休,安享晚年,子孙满堂的宋时杰,在划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后,受邀去大会堂给那些优秀的后辈们,讲述当年那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筚路蓝缕,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家国的富强,而抱定必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故事。

在后辈们敬仰钦佩的目光中。

年过鲐背的老人,本如风中残烛,随时可熄。

追忆起当年那炮火纷飞,却信仰坚定,热血燃烧的抗战岁月时,原本浑浊的眸子竟绽放出格外的光彩,就连声音也越发的洪亮起来:

“那一年呀!我们打鬼子。”

“打鬼子啊!”

“要从哪一年开始讲起呢?”

“从部队刚改编成八路军的时候吧,那一年,我和我的那些老战友们又重新干回了营长,和小鬼子的较量也正式开始了……”

……

……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