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488 尾声——补授衔

南京军事学院的旅程告一段落之后,宋时杰作为统筹关东国防与发展的大忙人,自然是闲不了太久,便匆匆返回关东地区坐镇。

李云龙,孔捷,丁伟在学院接受了将近一年的系统化学习。

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先说孔捷,在军事学院的学习中,可以说是做到了军事理论与实践结合。

——此前,老孔作战勇猛,但理论不足,即便是经历过一场场大战,从北进战略到国内冲突,再到立国之战,战功赫赫,却根本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将实践所得与理论相结合,从而达到进一步的高度。

而经历过在学院的这段学习,他将实战经验与军事理论有机结合。

毫不夸张的讲,他已经完成了从单纯实战型指挥员向综合型指挥员蜕变的过程,对战争规律和作战方法有更深刻理解,指挥作战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

另外性格上的变化,宋时杰同样看在眼中。

以往的老孔,其实性格上多少有点鲁莽,但是经过学习,经历过一场场战役的洗礼,他早已越发沉稳,有大将之风。

或许这同样是孔捷按照原著,即便是在最后风雨飘零的时代,依旧得以善终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院毕业之后。

其实,按照原定的剧情,孔捷也会被调派到关东地区负责边防。

如今又有了宋时杰从中说项。

以“老北进纵队的干部,最熟悉关东地区的各项事务,而且在多年的学习之中,除了部队的训练和发展之外,在军工生产,科技研发方面也都有独到的指挥经验”。

以及“中苏友好发展,苏方早已经对关东地区的这些老干部熟悉,而且凭借当年北进战略击败关东军的威势,可能震慑宵小,巩固关东”。

——为理由。

毕业后的孔捷顺理成章的被安排在了关东地区。

再说丁伟,经过军事学院的学习之后。

更具战略眼光。

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从军事学院要求丁伟改动论文内容开始,便煞费苦心的宋时杰,可不打算让丁伟闲着,能者多劳,既然综合素养出色,那就里里外外的多负责一些工作。

前后忙的屁股不着凳子最好。

人自然也留在了关东地区——宋时杰开口留人,而且丁伟又是他的老部下,老战友,关东地区涉及到的一些军工发展和秘密科研项目又正值关键时期,离不开宋时杰用惯了的那些老人。

丁伟也就水到渠成的留在了关东。

李云龙也不例外。

而且经过军事学院的学习之后,老师长他们也算是瞧出来了,李云龙这小子是个刺儿头,放哪儿都容易扎手,但是在宋时杰的手底下,那一准儿翻不起什么浪花,而且能找到最适合他发挥的舞台。

成功的将这三位老战友留在身边,宋时杰大大的松了口气。

另外说些插曲。

包括宋时杰的老搭档周承明,李云龙的老搭档赵刚等。

也都留在了关东地区。

和李云龙等干部相比,像赵刚,周承明等干部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子。

尤其是赵刚,名校毕业,在军工发展,科研发展方面稍微上手之后,立马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与领导才能。

宋时杰所提出的一些重大军工科研项目。

更是被赵刚誉为功在千秋的民族大业。

既然是大业,自然需要人才,本着多多益善原则的宋时杰,不但将身边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干部,老战友们全部投入到这场大业之中。

包括关内的不少将领,也都被他挖到了关东。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是恨不得将副总参谋长都挖到关东来。

还有一位老朋友。

——楚云飞。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宋时杰的出现,煽动的蝴蝶效应,改变了楚云飞的命运,楚云飞肩膀上扛着的星星,说不定能多上一两颗。

但是楚云飞表示:

“能先后参与北进作战,以及立国之战,此生已无憾矣!

如果只是为了肩膀上的这几颗星星,楚某当年也不会选择报考黄埔军校,参军卫国!”

不愧是铁骨铮铮楚团长。

宋时杰表示钦佩。

而实际上,在这里,楚云飞同样也得到了该有的表彰和礼遇。

凭借着在北进作战以及立国之战中立下的战功。

以及在抗战期间英勇抗

日的杰出表现。

最终,肩章所扛,也只是比李云龙,丁伟,孔捷等老战友略低一个等级。

最主要的是。

不必意志沉沉,孤立一隅,而遥望故土。

可以在这生他养他的故土长眠以终,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的结局。

……

时间继续推移。

关东地区的各项发展,从边防,到军工生产,科技研发,以及一些战略级别的研究项目等等,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之中均有重大突破。

当崭新的红太阳彻底腾空。

所有的叫嚣、质疑、嘲讽都彻底闭嘴。

东方大国之崛起已势不可挡。

烈阳驱散了黑暗,击破了雾霾,在那风雨飘零的时节,硬生生的抵挡住了所有侵害。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

再回首。

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澄清。

老战友们难得偷得一日闲,在闲聊之中,如水的光阴恍如昨日,仿佛只在一瞬之间。

李云龙曾勃然大怒,痛骂不已。

丁伟亦是扼腕叹息,大叫不公。

孔捷虽然没有开口,却同样是义愤填膺。

就连一向在大家眼中是文人的赵刚,也曾写过多次手稿,以平心底的愤怒。

一起从风雨中走来,曾同舟共济,宋时杰又何尝不理解老战友们心中的愤怒,但是他相信,黑暗总有被驱散的时候,太阳终究会照常升起。

所以他所做的,不过是在老战友们宣泄怒火的时候,悄悄的关上大门。

然后尽自己所能的进行引导。

将老战友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尽量转移到关东地区的发展上来。

如今再看,物是人非。

黑暗与苦难翻篇。

李云龙,丁伟,孔捷等一众老战友们望着面容平静的宋时杰,这才幡然醒悟老宋的用心良苦。

李云龙率先发表感慨:“老宋,要不是你拦着,我早就坐不住了,可现在咱总算是明白了你当年劝告我们所说的那句,留得有用之身,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要不是有你老兄一直给我们敲着警钟,我们恐怕等不到今天,也见不到民族崛起,国家富强的今日。”

宋时杰笑道:“要不说苦难磨砺人心呢!老李,你现在说话怎么也一套一套的?”

李云龙道:“哈哈,那你以为呢?不多学点文化,拿什么搞科研?搞发展展?

这些年,咱投身到军工生产和科技研发之中。

有时候忙得很了,也就忘记了这些烦心事。

就像当初你激励咱们干部的话。

连死都不怕,还怕学习吗?

嘿嘿,什么时候不在部队干了,说不定咱老李也能到学校当个教书的先生呢!”

丁伟乐道:“老李,这夸你两句你怎么还上天了?就你,去教书?拉倒吧你,别再去误人子弟了。”

接着大家的话题谈论到这次的研究项目暂时告一段落。

而且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首功当是谁的呢?

老战友们的目光下意识的汇聚在了宋时杰的身上。

从当初率先提出在关东地区进行战略研发项目。

到从四面八方,国际内外网罗人才,组织研究,充沛后勤,以及筹备各方面的材料、物资、文献等工作。

甚至不惜拉下老脸向苏方请求技术援助。

……

这一桩桩一件件,若是少了宋时杰这个领头羊,谁敢说就一定能够取得今日这样的成功?

宋时杰却是笑着否认道:“你们可别看我,这个首功无论如何也是落不到我头上的。

那些辛苦工作的专家们,科学家们,国籍内外的精英人才们,哪一个不比咱强的多?

咱们这些干部顶多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溜沟子,保障个后勤工作,做些激励和引导罢了。”

而对于宋时杰的反应,李云龙,丁伟,孔捷等三位老战友也早就习惯了——而且说句实话,三位老战友也不觉得战功赫赫,军功累累,政绩突出的老宋差这么一件首功。

孔捷倒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老李,老丁,有件事你们听说了吗?这次研发项目完成的漂亮,听说上面要派人来亲自对参与研究人员进行表彰。

我还听说了些风声。

说是上次授衔的时候,有因为特殊原因而错过,或者是后续出现问题的一些同志,

同样会借着这次表彰进行补授衔。

你们说老宋这次能补授衔吗?”

此话一出,李云龙,丁伟也立马参与进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主要也是好奇。

这会给老宋补授个什么衔呢?

“少于三颗星,就算老宋肯点头,我们也是不干的!”李云龙向来嗓门大,性子直,嘴巴最快,直接嚷嚷了起来,“咱们老战友几个受点委屈那也就算了,咱老李也犯过一些错误,人家总归有话说。

可老宋这一路走来,除了战功,还是战功。

谁敢有什么二话?

咱们老北进纵队总不能连一个拿的出手的牌面都没有。”

丁伟对此深以为然。

孔捷则是说道:“老李说的一点不错,按照老宋的战功,还有在关东发展多年,包括军工和科研方面的贡献,要我说三颗星那都是给少了。”

宋时杰倒是不在乎什么授衔,人到了一定境界和地步,真的不在乎这些外在形式,哪怕让他现在从这个世界消失呢,他至少也曾来过。

天空亦有“它”飞过的痕迹。

这些经历过枪林弹雨,经历过最艰苦岁月的老战友们,依旧可以在闲暇之余聚在这里有说有笑。

举目四望,山河巩固,一片向荣。

这不就足够了吗?

……

几日后。

表彰大会如期举行。

果然不出孔捷和李云龙他们的预料,此次表彰大会,除了针对在研发项目之中表现卓越,贡献突出的一些科研人员们进行表彰之外。

延安方面还来了人,专门负责给宋时杰补授衔。

当时场面可谓热闹,掌声雷动。

热热闹闹的表彰大会开了整整一上午才进入尾声。

下午。

热闹的表彰大会结束了,老进纵队的一帮子干部们却是再次热闹起来。

主角自然是带着新授予的军衔,被众人簇拥在中央的宋时杰。

个个啧啧称奇,感慨不已。

李云龙只感觉眼花缭乱,目光所至,全是小星星。

他开始数数,第一个开口:“一颗!”

孔捷紧接着数道:“两颗!”

丁伟接着数:“三颗!”

然后异口同声的喊,“四颗!”

好家伙,硬生生的比丁伟,李云龙和孔捷他们的星星多出两颗来。

之前嗓门喊的最大的老李,这下也不说话了,满眼冒金星的同时,难掩满脸的羡慕。

“好家伙,刚才咱眼睛一花,差点还以为老旅长站在面前呢!”

孔捷道:“谁说不是呢?要是再喊上一句恭喜发财,那就更像了!”

至于宋时杰,尽管他从一开始便抱着一颗平常心,已经做到了宠辱不惊的心态,但是当这份荣誉,属于军人的最高荣誉,真正的摆在他面前时。

心底的激动和感慨还是难免的。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从他来到这个世界,这一路走来,在炮火纷飞的岁月里,在那段最黑暗,最艰苦的岁月里,和这帮老战友们并肩作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国家的富强,付出一切去拼命,去斗争。

那时他们的纯粹啊!

甚至从没有人在惜过哪怕是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直到今日,活在这里的,接受荣誉的是英雄。

而那些为了革命事业,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前仆后继,壮烈牺牲的,哪怕默默无闻的,又何尝不是英雄?

念及于此,宋时杰摸着自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的肩章,忽然感受到了它那份格外的沉重。

他知道这份荣誉不仅是属于自己的。

更是属于那无数在长征期间,在抗战期间,在关内冲突期间,在立国之战期间,勇敢无畏,而壮烈牺牲们的烈士勇士们的。

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