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寻一空瓷盘,用铁铲往盘里铲了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再持筷品尝。
鱼鳞,一咬就碎,还没有腥味,鱼肉,绵密咸香,鱼骨,软烂如泥,三者一起嚼,竟没感觉到有啥颗粒感。
果然,从鱼头到鱼尾,整条鱼都酥烂不已。
“哥,糟鱼做好了?”
厨房门口,沈小花一脸震惊地看着...连鳞带肉一起咀嚼的亲哥。
“嗯,好了,过来尝一尝。”
“哥,那个...我先去刷牙,过一会再吃。”
说完,沈小花表情不自然地离开了。
沈青猜测对方在恐惧‘糟鱼’,待会儿,他打算再劝一下,对方实在不敢吃,便不再劝了。
想清楚后,他开动大锅,倒一舀水,令白粥变稀,放上箅子,再放包子和鸡蛋。
沈小花再一次路过厨房门口时,大锅锅盖和锅壁间的缝隙,已冒出缕缕白汽,“哥,我能...不吃糟鱼吗?”
沈青:“小花,糟鱼蛮好吃的。我刚尝了一条,软绵酥烂,咸鲜可口,真的不来一条嘛?”
沈小花摇了摇头,“哥,我真不想啃鱼鳞。”
沈青:“那行,等鱼变凉了,我把它们装进陶罐,自己留着慢慢吃。”
不用吃鱼鳞,令沈小花长舒了一口气,倏地,小狸蹭着她的小腿,跑进了厨房,冲着小锅喵喵叫。
“分你1/3条吧,晚上吃炖鱼时,再让你吃个够。”
其实,小狸在晾衣绳下玩耍时,已经吃小鱼吃饱了,然而,糟鱼的香味,实在是太香了。
很快,沈青夹了1/3条鱼肉,放进了豁口碗内,小狸冲上前,一边炫鱼肉,一边发出咕噜噜的享受声,吃得可香了。
鱼香味,的确很诱人,对吃鱼鳞、鱼鳃的恐惧,令沈小花升不起一点吃糟鱼的欲望。
白汽上冒间,带来了包子香,沈青揭开锅盖,将包子、鸡蛋、红薯,拾进了笸箩内。
“小花,你把笸箩端进堂屋,我来舀粥,吃完,歇上一小会,我们就出发去玉城。”
“好嘞~”
沈小花笑意盈盈,接过笸箩后,离开了厨房。
沈青撤掉箅子,舀了两碗白粥,端到堂屋矮桌上后,盛了两条糟鱼,还把豁口碗拿了过去。
那两条糟鱼,沈青一条,大黄一条,当然,大黄分给了小狸一些鱼肉。
饭罢,兄妹俩背着一大一小两个背篓,来到太任路上等车。
骑二八大杠去玉城,也不是不行。
但是,从安宁村到批发市场,要骑一个多小时,车后座的两侧,各绑一个背篓,车后座上方,放一厚垫子,沈小花岔开腿,坐在垫子上,短时间还行,长时间的话...双腿会抽筋或者发僵的。
因此,沈青选择搭班车去玉城。
北风呼呼,带来阵阵冷意,沈小花穿着鸭绒做的棉衣,戴着毛线帽,围着围巾,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沈青没戴帽子和围巾,却也不觉得冷。
“哥,班车来了。”沈小花探头瞅向西边。
沈青扭头一看,一辆破财的小班车,正幽幽从西边驶来,车头上部写着:陈庙-玉城。
杏香镇的西边,是营口镇,陈庙,位于营口镇的西北部,与隔壁县阳城接壤。
“小花,往后退一退。”
沈小抓着沈小花,往后退了两三步,便大幅度摆了摆手,班车缓缓停下,噗呲一声,有人拉开了车门。
这年头,路上没有站台,想坐班车,提前十几米摆手就行。
兄妹俩卸下背篓,抱着各自背篓上了车。
车内有一条竖着的过道,靠门那一侧,安了一列座椅,另一侧,安了两列座椅,车尾,也安了一排座椅。
许是年关的缘故,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了,而且,每个乘客都带了很多东西,如,鼓囊囊的麻袋、装满鸭蛋的篮筐、超大号背篓等。
车上配了一个司机,和一个售票员。
售票员穿着碎花棉衣,黑发编成一条粗麻花,
银盘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小伙子,去玉城,一人1毛2。”
“好~”
沈青付了钱,售票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末了,撕了两张票递了回去。
沈青接下票据,“大姐,跟你打听一下,到了玉城之后,想去牛角园批发市场,要转几路车?”
“批发市场...容我想一想。”
售票员思索一番。
“过了桥,你就下车,在人民路右侧路边,乘1路车,在‘牛角园’站下车,往西走一段路,就到批发市场了。车头还有座位,你俩坐下吧。”
沈青猜测对方口中的‘牛角园’站,应在人民路和东西向土路的交叉口处,而所谓的‘车头还有座位’,指的是...车头处向上凸起的长方体,下面是机箱或者油箱,没有靠背,因此坐着不大稳当。
但是,坐着总比站着强。
沈青将长方体上的杂物,往一边挪了挪,又掏出纸擦了擦铁板,方领沈小花坐了下来。
“小花,抓紧我的衣服,省得车子颠簸时,你被甩下去。”
“嗐~”司机乐呵一笑,“小伙子,你多虑了,我开车技术贼啦棒,一点都不颠的。”
沈小花没信司机的话,默默抓紧亲哥的衣服。
售票员拉上车门,“师傅,开车吧。”
“好嘞~”
司机启动车子,班车缓缓向东行驶,偶尔停下来,载半路搭车的乘客。
沈小花扭过头去,好奇地盯着窗外风景。
如,青翠的麦田,光秃秃的杨树,低矮的房屋,挂有肉羊的大铁钩。
二十分钟后,班车转过一个大弯,又驶了一里路,便向北拐上了大桥。
“哥,河,好宽的河。”
大桥的护栏并不高,是以,能透过车窗,看到沙谷河的景色。
水面宽阔,阳光一打,风一吹,便会泛起粼光,靠岸停有数量大船,两岸还栽满了杏树。
“哥,明年四、五月份时,咱们来河岸摘杏子吃吧。”
沙谷河两岸,种的是大黄杏,果皮和果肉,皆为橙黄色,单果重达70-90克,汁水丰盈,香气馥郁。
“行啊,吃剩下的杏核,还能砸裂,去壳剥皮,制成干果。”
沙谷河的杏树,属于杏香镇集体所有,每年黄杏成熟时,各大队都会派遣村民,来岸边摘黄杏。
摘完,村民会拿到工分,和一些黄杏。
分田到户后,再被大队派去摘黄杏,‘工分’应该会变成‘工钱’。
村民私自采摘黄杏?
要么偷偷行事,不叫任何人发现,要么给看林员一点钱,权当向镇里买了黄杏。
沈小花:“黄杏,皮,一剥就掉,果肉,又甜又多汁,可惜,吃多了,嘴角容易起泡。”
黄杏,属温和性水果,有清热、祛痰、明目之效,吃多了容易上火。
过了大桥,就算进城里了,道路两旁开有商铺,卖点五金、农具、金银元宝啥的。
售票员:“师傅,前方路口停一下。”
“好嘞~”
班车又驶了百来米后,遇到了‘+’字路口,向东拐了一点,便缓缓停下了。
噗呲---
售票员拉开车门,“小伙子,下车吧,北边这条路,就是人民路,有一块‘大雪糕’样的站牌,站在右边饺子馆等车就行,车子下粉上白,车头写着‘1路车’,很好认的。”
沈青:“行,我记下了,多谢。”
“甭客气,公交,一个小时一辆,车票一人六分钱。等不及,可以搭三轮,两者价钱差不了多少。”
售票员走上班车,拉上车门,接着,班车缓缓向西驶去。
“哥,咱们坐公交,还是搭三轮啊?”
坐公交,得穿过马路,去站牌下方等,搭三轮,五米远处的路边,就停了两辆三轮。
那两辆车,整体上和普通三轮相似,但车兜有一些变化。
兜前没有围栏,呈台阶状,兜尾加高不少,兜侧也加高了,并改成了弧形。
从远处看,车兜巨像一把铁皮椅子,且安有可折叠的车篷,拉上车篷,便可遮风挡雨。
“搭三轮吧。”
沈青领着沈小花,走向一
辆车身为蓝色的三轮车。
车主是个中年男子,个头不高,体格健硕,粗眉下方,有一双眼尾略微下耷的眸子。
中年男子看见兄妹俩,咧嘴一笑,暗道一声来活了。
“小伙,要去哪,我载你俩一程呗。”
“去牛角园批发市场,两个人要多少钱?”
男子上下打量一眼兄妹俩,头发黑、脸颊红润、棉衣蓬松无油渍、棉鞋是加绒的,一看就知是不差钱的主儿。
“牛角园...都出人民路了,那可不近,拢共给5毛钱得了。”
沈青没坐过三轮车,但是,随许玉娟去批发市场进货那天,碰到李爽自己弄断手指,嫁祸给袁霞,想要讹一笔钱。
当时,沈青寻问袁霞、李爽行动路线,李爽是这样说的:早上起来晚了,搁路口等了几分钟,才拦到一辆三轮车,啧,司机真黑,见我着急,竟然多要1毛钱车费。
多要1毛钱,便被贴上‘真黑’标签,可见车费本身就不贵,而且,售票员说了,坐公交和搭三轮,二者价钱是差不多的。
沈青没搭理中年男子,领着沈小花,径直走向另一辆车身为浅红色、锈迹斑斑的三轮车。
“去牛角园批发市场,两个人要多少钱?”
车主是个方圆脸、眼窝略深、头发毛躁的青年,笑起来,会露出往外凸的上排牙齿,自带一股憨厚意味。
“去批发市场者,大都自己有车,我往回走时,不太容易揽到乘客啊,两个人1毛5,怎么样?”
批发市场,人流量大,在出入口旁等上一会儿,定能遇到...没带车子、又不愿徒步回家的人。
车主这样说,是想提一提价钱,顺带表明...牛角园比较远,愿意接这趟活的司机不多,想快点到目的地,就同意这个价钱吧。
沈青:“成,1毛5就1毛5,小花,把你的背篓,套在我的背篓内,再上车。”
“好嘞。”
沈小花卸下背篓,递给了亲哥,正欲上车时,身后传来了愤怒声。
“小子,我报价5毛,你报价1毛5,抢生意,都抢到我脑门上了。”
“大叔,我刚入行,只晓得按‘起步价5分,4里路之外,多一里路,多1分钱’行规报价。
你报出价格,小伙没搭理你,生意就算黄了。
小伙走向我,并问了一句话后,我才报出价格的,何来抢生意一说?”
“哼,年纪不大,嘴皮子倒挺厉害,你入行时,师父没教过你...这一行要事事以老一辈为尊嘛?”
“大叔,你说得是哪一天的老黄历了,眼下,咱们归行长管,就得按行规办事。
你若是有异议,要不...咱俩去行长面前,喊他评一评理。”
“你---”中年男子吹胡子瞪眼,“小子,别太狂,哪一日不小心落我手里,我定要你好看。”
说完,他蹬动三轮,骑上了东边的大坝,他要去张家湾渡口,看能不能在那儿,载上一波乘客。
青年:“小伙,上车吧。”
“好。”
沈青将小背篓套进大背篓后,领着沈小花坐上了车。
车座上铺了两层褥子,既保暖,还减震。
青年蹬动三轮,穿过马路,向北骑去,“小伙,要是嫌风大,可以把车篷拉下来。”
沈青扭头一看,发现沈小花的刘海,被风吹得乱飞。
于是,他拉下了车篷,瞬间,大风和阳光,皆远离了车兜。
沈青:“大哥,你刚才说...你和那个人,都归行长管,意思是...车是车行的?”
“不是。”
青年摇了摇头。
“我们啊,没有‘车行’这一固定地点,行长,是我们这一行的头头,他人脉广、能力强。
我们每个月,要向行长交1块钱,我们若出了事,如,撞车、乘客逃单、车子坏了,他都会帮忙解决。
我们的车子,大都是自己买,或者托人用三轮车改造一辆。当然,也有租来的。”
“原来如此。”
蹬三轮,也是个体力活,但总比拉无脚蹬的人力三轮车强。
辘---
车轮不停地转动着,因为人民路是柏油路,所以车轮周遭未溅起土雾。
道路两盘的门铺,尽数向后面退去。
沈小花掀开车篷一角,好奇地盯着一家家店铺,不一会儿,她亢奋道:“哥,看,四层楼,是...百货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