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429章:来到葡萄林

中年男子:“大有,你这是要去哪啊?这位小伙子是谁啊?瞧着有点脸生呐。”

吴大有:“柳村长,你知道的,我家葡萄林生了病,这位小伙叫沈青,是来给葡萄树看病。”

柳村长敛起笑容,皱着眉头道:

“大有,你这爱胡思乱想的臭毛病,真该改一改了。

三年前,柳和家的葡萄树,也出现了髓心发黑的症状,产量没影响,果子也又大又红,直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

零零总总,来了好几波人,钱,花出去了,却连个‘响’都没有听到。依我看,你去隔壁村,找王大脚拿几副疏肝解郁的中药,才是正经事。”

吴大有:“柳村长,两家葡萄树情况不一样的。柳和家葡萄树,枝子横截面上,枝芯有一道环形黑圈,且范围不会扩大,枝芯...大部分是绿色的,营养输送自然畅通无阻。

我家葡萄树,枝子横截面,枝芯有个黑点,且范围不断扩大。

村长,当枝芯全变成黑色,葡萄树就没救了。

沈青,是丽珍朋友介绍的,别看他年轻,医术却很不错。

丽珍朋友二哥承包了一大片柿林,枝叶发黑,是沈青,花费半个月时间,救活了柿林。”

沈青:“枝芯未完全发黑,就还有得救,全黑...只能拔掉,晒干当柴火烧了。刚承包,本钱还没收回来呢,树,却全死光了,下一回,谁还敢担风险承包果林呐。”

柳村长眸光暗闪。

柳庄果林多,除了葡萄林外,还有樱桃林、杏林、桃林等,然而,其它果林还没找到承包人,葡萄林真出了事,其余果林能否租得出去,可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嗐~”柳村长咂了咂嘴,“大有,我还以为你家葡萄树,和柳和家一模一样呢,快带人过去吧,别耽搁了治树,我去前边办点事。”

吴大有:“成,柳村长,你先忙,我就不打扰了。”

随后,四人分开了,柳村长往南走,其余三人,继续往北走。

出了柳庄,向西走到‘+’字路口,又往南走了一里地,方抵达了目的地。

葡萄林,在土路的西边,一眼望不到尽头,三人各寻一根硬树枝,刮掉黏在鞋底的湿泥巴。

踏脚物,村里有,村外却没有,因此,三人哪怕穿着表面光滑的长筒胶鞋,鞋上仍沾满了泥巴。

咚---

沈青刮完,抬眸看向葡萄林。

那些葡萄树,主干根根皆有半个手腕粗。

每隔一段距离,埋着一根长方体样式的水泥柱,柱顶有凹槽,柱与柱的顶部,架有长竹竿。

竿和竿之间,绑有铁丝,而且,铁丝纵横交错,编成一张张铁网。

葡萄,是藤本植物,擅长攀援。

此刻,铁网上爬满了葡萄藤,满到...难以找出拳头大的缝隙,铁网上方和地面上,皆有积雪,而且,地上落了一些葡萄枝。

前方200米处,有一个土砖+麦秸建成的小房子,房前,有一倒扣的麻袋,想来,那就是吴大有所说的棚屋了。

“走,进林子里看一看。”

沙沙---

三人走进葡萄林,积雪被踩时,发出‘沙沙’的声响。

林内空气很闷,像大暴雨来临前的那种闷,闷得令人喘不上来气。

这种闷感,有可能是空气不流通、微生物过多所致。

沈青:“葡萄枝太密了,一定要修剪一下。”

吴丽珍:“怎么修?之前的管理员,随儿子定居外省了。我爸也说要修,但...毕竟是第一次种葡萄,好多地方都一知半解的。”

去年在野集上,沈青买了一株葡萄树,栽在院子里后,他看了不少与‘葡萄树养护’相关的书籍,昨晚,也看了不少,其中,包含了...怎样修剪葡萄枝。

沈青思索一番,“葡萄,一年要修剪好几次,冬季、春季修剪尤为重要。

冬季,葡萄叶枯萎的一个月后,未木质化,也就是摸起来软软的枝子,通通剪掉。

除主蔓、主侧枝外,其余筷子头般粗的侧枝,保留2-3颗冬芽,剪掉多余的长度。

若前两颗冬芽,又大又鼓,便从‘2冬芽-3冬芽’间区域落剪,若前两颗冬芽品相不佳,便从‘3冬芽-4冬芽’间区域落剪。

冬芽,也就是棕色的、圆圆的、毛茸茸的家伙。

春季,若一个芽点,冒出了两根嫩芽,要掰掉长势较弱的那一根。

同理,一根新生枝芽上,长出两个果穗,要掰掉个头较小的那个,还有,果穗以上,长出5-6片叶子时,直接掐掉芽头。

卷须、果穗下方新冒出的芽头,也要掐掉,从而让大部分养分,集中供给到果穗上。

夏季,剪掉枯枝,瞧见哪一片区域内的叶子,过于茂密了,用手掰掉一些就行。”

沈青说话时,吴丽珍左手托本子,右手握笔,刷刷记下要点,记完,提出心中疑惑。

“一根细侧枝,只留2颗冬芽!一根新生枝芽,也只留一个果穗!这样的话,总产量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不会的。”

沈青摇了摇头。

“果穗减少,不代表减产。

果穗多,每一串葡萄,分不到多少养分的,等到了成熟季,会发现葡萄串杆细果小,不压秤,品相不佳,还卖不上价格。

严格修枝、疏果,每一串葡萄,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

等到了成熟季,杆粗、果大的葡萄串,又压秤,又品相好,不愁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吴大有眸光微闪,“如果...水肥施够,哪怕不疏果穗,到了成熟季,每一串葡萄,会不会杆细果大、品相极佳呢?”

会?

那么10亩葡萄带来的收益,将会多出50%。

然而,沈青利落地泼了一盆冷水,“不会,一条1米宽的小路,让四匹俊马,并排在上面跑,结果...要么土路被踩烂,要么俊马挤爆身体,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对葡萄串不利。”

潜台词:当根系吸入的养分,超出藤枝输送养分的能力时,根系和藤枝,八成会瘫痪一个。

吴大有:“那行吧,小伙,先不提修剪藤枝的事了,你看看我家葡萄林生了什么病。”

沈青有一种直觉,吴大有不一定会按照自己说的那样疏果穗,不过,葡萄林的承包人是吴大有,果穗疏不疏,得看他个人意愿了。

沈青:“我这人办事时,不喜欢被人打扰,一扰,思绪就会乱。

因此,我探查病因时,你俩不要凑上前,更不要出声,探查出病因了,我会告诉你俩。

大叔,劳你压一桶水拎过来。”

吴丽珍:“好,我离你远远的,绝不上前打扰。”

吴大有:“成,你俩在这等着,我这就去压水。”

说完,吴大有走向土房子,他掏出钥匙,打开木门,从屋里拎出一个水桶、一套压水井装置。

接着,他扯掉麻袋,露出铸铁管管口,管口边缘,还套着一个圆柱形、向下翻折的橡胶装置。

吴大有抱起压水装置,对准铸铁管管口往下一按,哐当一声,两个管子扣紧了,他将橡胶装置翻直,以达到密封效果。

然后,将水桶放在出水管的下方,握住长柄,疯狂上下抬压。

咕叽---

胶皮摩擦管壁,井内空气,通过单向活塞,往上喷涌时,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

很快,伴随duang的一声轻响,略显浑浊的井水,溢到了胶皮上方。

吴大有拿走水桶,继续抬压长柄,哗啦,浅棕黄色、夹有泥沙的井水,从出水管,流到了地上,一分钟后,井水变得清澈了,他将水桶放回了原位。

须臾,桶内装满了水,吴大有松开长柄,踩着积雪,将水桶拎到沈青跟前。

“小伙,这些水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去咋一桶,屋里还有一个空桶呢。”

沈青看向水桶,直径30厘米,桶高45厘米,水位线距离桶沿,只有5厘米。

“够了,我先查一查病因。”

“好,你查,我和丽珍保准不打扰你。”

沈青调动体内些许绿流,向头部涌去,从而增强自己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他随手捡起一根葡萄枝,抖掉枝子上的积雪,再抄起老虎钳,两片钳刃夹住枝子,咔嚓一声,将枝子剪成了两半。

接着,仔细观察横截面。

表皮是棕色的,再往里是白色的,枝芯...内黑外褐,凑近一闻,除了干枯草本的香味外,还有一丝丝若隐若现的腐霉味,指腹一摸,触感硬、沙、绵,掺和在一起。

硬,木质化的藤枝,能不硬嘛,沙,横截面并不光滑,表面布有木刺,绵...按理来说,葡萄枝横截面不该有‘绵’的触感。

沈青右手无名指的指腹,仔细摩挲葡萄枝的横截面,末了,确认了...那绵绵的触感,来自于黑点区域,用指甲抠黑点,发现抠不出黑灰。

沈青抬起头,目光略过竹竿、铁网、主藤蔓,落在一根筷子般细、1米多长的侧枝上面。

铁网,与地面约有2米2的距离,沈青举起手,便能轻松碰到铁网。

沈青抓住那根侧枝,咔嚓一声,将其剪断,再用力将其拽离棚架,接着,仔细观察横截面。

表皮是棕色的,再往里,是白绿色的,枝芯...内黑外浅绿,鼻尖凑近,能清晰地闻到一缕腐霉味,用指腹一摸,触感硬、沙、湿润。

湿润?

沈青挑了挑眉,咔嚓一声,剪出一个新的横截面。

他从挎包里抽出一张卫生纸,抵在横截面上,用手按压。

默数10秒钟后,拿起卫生纸一看。

上面赫然有一颗浅黑色的水渍,像是有人...针头沾稀释过的墨水,滴到了卫生纸上。

鼻尖凑近水渍,没有干枯草本清香,只有腐霉味。

看来,葡萄树枝芯发黑,是微生物入侵所致,是何原因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还得继续探查才行。

咔嚓---

沈青又从棚架上,剪下几根侧枝,发现它们的横截面,情况和刚才那根一模一样,硬、沙、湿润,用纸一擦,能擦出浅黑色水渍来。

葡萄枝看完了,该看一看根系状况了。

尽管,异能一出,病树便可痊愈,沈青还是想先找出病因,再治树,这样...能防止病情复发。

他抄起铁锹,来到一株葡萄树的主干旁,锹刃拨开积雪、落叶,露出棕黄色的土壤。

接着,握紧木柄,令锹刃垂直于地面,左脚踩住锹背,用力向下一压,瞬间,锹刃嵌入地下十几厘米深。

沈青握紧木柄,向上一翘,便翘起一大团湿泥巴,将泥巴倒在身侧一米远的位置后,沈青贴着刚才挖出来的土坑,继续挖土。

随着一团团湿泥巴,被倒在了一旁,浅棕灰色的树根,渐渐暴露在沈青视野之中。

他放下铁锹,抄起老虎钳,蹲下来,咔嚓一下,剪断一个小拇指般粗的根,并仔细观察横截面,发现黑点快要铺满整个枝芯了。

越靠近树根,黑点区域,在枝芯中的占比,就越大,这病...八成源自于土壤,毕竟,根系是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的。

沈青再次抄起铁锹,沿着土坑往外侧挖,俨然有...将主干方圆一米内的土,全部挖出来之势。

挖着挖着,沈青发现了异常,距离地面10厘米处,瞧见一层疑似大豆根系的玩意。

筷子尾般粗的主干,根须上布满一颗颗小球,可不就是大豆根系嘛,横七竖八的挤在一起,铁定是人为的。

沈青:“地下埋了大豆根?”

吴大有:“嗯,听老一辈说,豆根营养丰富,去年,割完大豆后,我便挖出豆根,埋到葡萄林内,怎么了?”

沈青:“我再看一看。”

沈青从挎包中,掏出一个空汽水瓶,捏点大豆根附近的土,丢进瓶子里,再灌上半瓶井水。

大拇指抵住瓶口,用力摇晃瓶子,使得泥土、井水混合在一起。

接着,举起玻璃瓶,对着从藤枝缝隙间射下来的一缕阳光,仔细观察悬浮液。

悬浮物缓缓往下降,降到距离瓶底还有5厘米高时,沈青往卫生纸上,倒一些瓶子里的水,并凑近仔细闻。

明面上,他利用现有的工具,研究豆根附近土壤的性质。

暗地里,他驱动异能,查看离自己最近那株葡萄树的根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