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许去

纪暖想过的是太平日子,不希望整天打打杀杀,可若是国与国之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战事。

她也不能坐视不理。

特别是厉寒,当初是他大败了北离。

北离因此递了降书,割让了城池。

一旦北离与大陈战事再起,她担心,厉寒还需要再一次的上战场。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

便是她再自私,也不能真的阻着厉寒不让他上战场,为国为民平息战事。

她现在就盼着,兀深好好的,能被宁周治好。

书院正式开学,使团也出发前往边境。

宁安知晓兄长以大陈使节的名义出发,心里的确是稍稍的安心了些。

哥哥是个很厉害的人,若是有光明正大的身份,身边又有那么多人护着他,他定不会有事的。

她更想的是和使节团一起。

“你真的不能让他们等等我吗?我和他们一起去,就算不进北离境内,我可以留在池门关,那儿离北离近,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可以知道,池门关那边,也有宁家医馆。”

她甚至不需要其他安排。

她曾经在池门关那边的宁家医馆呆了好些日子,对那边也是熟悉的。

宁家医馆还在继续开,当初也是那一家医馆,与厉寒和纪暖相识的。

“说什么傻话,眼下我分身乏术,不能陪你去池门关。”李博容暂时走不开。

他也绝不会让她自己前往池门关。

派再多的人守在她的身边,也无法让他安心,在经历过上一次的生死离别,他无法容忍她有一点危险。

“不用你陪我,我可以自己去,跟着使团,那么多人,很安全的,而且,宁家也有自己的护卫,他们可以保护我的安全。”

宁安现在满心满眼是兄长的安危。

她自己肯定不会有危险的。

以往池门关与北离战时,她到处走动,也没有遭受半点危险啊。

“宁安,你乖乖留在王府,我才放心,宁周才能放心,若是他知道你为了他,远从京城赶往池门关,光是路上就有很多的变数,你要他如何安心,又让我如何安心。”

他不会同意的。

“上回你从山崖跳下,宁周就在山下看着,你觉得他心里会好受吗?他与我是一样的,他绝对不会让你有机会再遭遇任何危险。”

宁安沉默了。

哥哥的确是担心她的安危。

当初因为李博容害她身陷险境,他恨不得直接要李博容偿命。

若不是李博容一再的保证,现在,她应该正和哥哥在一起。

是她一时冲动了。

就算她去了池门关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可是——

她真的很想去。

宁安抿嘴不言。

虽不再说,心里仍是有想法的。

使团已经出发。

他们在路上不会有半点耽搁,一路赶,会在最快的时间赶到边境。

宁周他们去边境,必是比使团更快。

目前只知道兀深的情况并不好,若是能早一日进北离,为兀深看诊,说不定,他康复的机会还要大一些。

有人胆敢对他下毒,这人的身份地位必定不俗。

说不定,手里也握着极重的权势,就连兀深一时半会也不能将对方怎么样。

若是如此,兀深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他旧疾复发,有很多事不能亲自下令去做,缠绵病榻与病魔斗着,又如何与其他人斗。

宁安若是跟着使团前往,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让使团将速度慢下来,配合她的节奏。

如此一来,只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是会误了正事。

其二,若是让宁安跟着使节团的速度,一路奔波,宁安的身体也受不住,没病也会折腾病的。

宁安有些郁闷。

白天不想跟李博容进宫,也不想呆在王府,她就去找纪暖,跟着纪暖去风华书院。

纪暖若是有事,她也不在一旁打扰。

她会照顾小元宝。

小元宝那么可爱,哪怕只是看着他的睡颜,都觉得心情能好不少。

风华书院第一批限了人数,只招收了六十人。

共分为四个班,一个班,十五个人。

风华书院有当世大儒白先生坐镇,其人教授技艺的先生和女先生共有十余人。

距离远的,风华书院也提供住宿,负责照顾住宿学生的有女先生三人,护院是让厉寒找来的。

必定是品德有保证的,这里招的是女学员,家就在京城的,基本都选择回家去住。

只有城外的,来回往返过于麻烦,会选择住在书院,休沐之时,再回家去。

纪暖一再交代,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其次,才是求学。

眼下一切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纪姐姐,这里真的挺好的,我都想来学呢。”宁安觉得风华书院氛围挺好的。

她幼时也没有进过书院,家里请了先生教她读书识字。

她没有学过女红刺绣。

后来就跟着祖父,兄长一起学习医理,药理,其他的,她也就再也没有兴趣。

什么琴棋书画,她一点都不会。

字写得还不错,是练过的,是为了开方,写医案。

以免患者不认得她开的方子。

画也没有学过,都是自己在画草药的时候,学了点皮毛,能用就成。

“好啊,我给你特批一个位子,你什么时候想来都可以。”纪暖给她开特例。

“宁姐姐,你真的要来吗?”厉初特别高兴,若是宁安来了,她又多了个伴。

宁安看着厉初,还这么小——

“算了,我都是大姑娘了,和你们一帮小姑娘在一块,显得格格不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被请来的女先生呢。”

她不想有人盯着她看。

“那也成啊。”纪暖随即有了新的想法,“你若是觉得无聊,就来风华书院教授药理吧,就算这些女孩们不会行医,知道些医理,药理,往后对自己和家人也是有好处的。”

宁安想了想,还的拒绝了。

“我不会教,可不能误人子弟。”她只会治病,看诊。

“我信你,不过,也不勉强你,你认真想想,若是觉得无聊,可以来教一教,也不必天天来,一个月来上两三次就够了。”纪暖道。

一个月只要两三次吗?

宁安还真有些心动了。

“这样不太好吧,一个月只有两三次——。”能教什么?

“够了,不需要教得太详细,只需要系统的教授一些,然后着重教一些妇科,产科方面的知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