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迟了

见识,眼界。

有了这些之后,才会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评判,这世道对姑娘家总是不太公平。

养在深闺中的女子,能入学堂已是不易。

大多是养在家里,请上教习读书识字。

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看看这世间到底是什么模样。

山河大川,风土民情。

纪暖一路从池门关,到了京城,她看到了许多别人没有看过的东西。

当然,这些还不够,也不足以让她彻底的了解整个大陈,她看山河志,看游记——

也做了自己的计划,一旦时机成熟,她也要走出去,看看这世间,开拓自己的眼界。

倒是宁安,她也走过不少的地方,跟着兄长和祖父去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的人与事。

所以,她的心境与寻常女子也是全然不同的。

“就这么说定了,回头给你一个时间表,你选个合适的时间,一个月一天也可以,两天也可以,三天都成,时间上随你选。”

纪暖敲定了宁安。

宁安心里也是有些兴奋的。

只是,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万一教不好,误人子弟怎么办。

回到王府,她是又兴奋,又犹豫。

晚膳都吃得不安乐。

李博容特意让厨房备的晚膳,御厨每日只需要准备他们二位主子的饭食,怎么精细怎么来。

以往宁安是非常捧场的。

在吃食上面,她是一点也不浪费。

今天只吃他夹进她碗里的,自己都不太主动去夹菜。

连他看着她,她都没有意识到。

“宁安——。”李博容眉头微蹙,他还是有些担心的,她一直忧心宁周之事,现在情况倒是越来越严重了。

“你若是实在放心不放,本王陪你一道去池门关。”他并不想她过于忧虑,会生病的。

“啊?”

宁安还在想纪暖的提议。

完全没有听到李博容说的话。

所以,她也错过一次去池门关的机会。

“你在想什么?”

宁安将今日之事全都说给李博容听,“纪姐姐说了,时间上我可以自己挑,可是我又担心自己做不好。”

李博容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回事。

她还以为,她忧心的是——

罢了,这桩事可以吸引她的注意力,看起来,她对纪暖的提议还是很感兴趣的,否则,不会觉得为难。

“宁安,你的医术很好,在你手上治愈的病人也不少,当初厉寒要是没有遇上你,他也是凶多吉少,怎会有如今的辅国公,你若是觉得有兴趣,那便去,一个月两次,不宜多——。”他怕她太过劳累。

“我会的是些实症,讲课从来没有过。”

“一切都是从无到有,试试就会了,你一直比别人好,这世间,女医并就不多,像你这般优秀的女医,更是屈指可数。”

他的宁安,就是厉害。

宁安被鼓励到了,她点点头。

“好,明日我便给纪姐姐回信,确定一个月去两次。”

“好,现在不想别的,好好吃饭,这道红豆雪绵是你之前就想吃的,今日御厨特意做了,快尝尝。”李博容帮她夹菜。

刚才已经夹了一块,她吃进去了。

因心有所想,根本就没怎么尝出味来。

现在心里没事,再尝尝红豆雪绵,味道美极了。

这道甜点,隔一段时间,宁安就想得紧。

只是,要制作这道甜点,十分耗时,平日宁安也不会为难于人。

她也愿意吃些寻常家常菜,只要好吃,她并不太挑食。

住进王府之后,王府的厨子是想方设法的要为主子们准备好吃的。

以此来增加他们的存在感。

奈何王府的主子实在是太少了。

除了王爷之外——

以前还有个王妃,虽说是北离公主,他们也尝试准备北离那边的口味。

可王妃离开之后,府里除了王爷就只有宁姑娘了。

王府上下眼也不瞎,他们太清楚,北离公主和宁姑娘在王爷的眼里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对待。

王爷对待北离公主,那是可有可无,只要给了她吃穿用度就够了。

宁姑娘却是不同的,王爷是要时时刻刻将宁姑娘挂在心间,留在身边的。

他们也知道,北离公主走了之后,宁姑娘现在不是王妃,迟早也是会成为王妃,成为王府的女主人。

但凡宁姑娘有任何需要,厨房那边可紧张了。

御厨也会时常在外头查找新的菜谱,做些新鲜的菜式好让宁姑娘尝尝鲜,毕竟,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是会腻的。

翌日,宁安便与纪暖敲定,一个月两次。

风华书院又多了药理一课。

众人皆知宁安是何人,那可是宁家医馆的大小姐,是宁神医的亲妹妹,本身就是个医术超群的。

若不是她已经被摄政王套牢,搬进摄政王府去住着,光是京城里各府的夫人小姐们,一个个都盼着能将宁安请进府去,莫说是治病救人,就是把个平安脉,那也是极好的选择。

可人家是摄政王的,压根就不需要再东奔西跑的帮别人治病。

现在女医难寻。

坊间倒是能寻到些药婆,世间对女子不公,有很多上得了台面的事,都不让女子参与。

太医馆就没有女医正,女太师。

宫里倒是有几个医女,那也会些寻常病症。

像宁安这样的,拥有很厉害的医术,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

有人得知宁安也在风华书院开课,哪怕一个月只有两节,也想来蹭蹭课。

如此,也算与她有些交情了。

往后有个病痛什么的,也好以此为由,找她请教。

她还是摄政王身边的人,这门关系,可是谁都想攀的。

辅国公这头,国公夫人实在是太厉害了,公私分明,一点也不徇私,想要攀上点关系,她给分得明明白白的。

有人想要再过来询问,发现,当真是没有名额了。

无论怎么请求都没有用。

纪暖说了,风华书院还是要保证学生们学习的质量,不是多少人来了都收,一旦兼顾不了,只会让学生们浪费了大好的时间,却没有好好学到东西。

“真是迟了,早知道风华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们家女儿早就该送来了,现在迟了——。”

“我们家也是,当初也不知道风华好不好,头一回办书院,之前国公夫人也没有经验,谁知道,她是没有经验,可是她请了大儒过来坐镇,现在还请当世女医过来传授经验,这可不是花钱就能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