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谦作为洞箫大师江秋亭的徒弟,实力不俗,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此时此刻在演奏中,众人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音准和节奏。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他的脸逐渐变得红润,《野蜂飞舞》还是不适用于洞箫这种乐器,哪怕在他的演奏中,大家听起来非常悦耳动人,但奈何对演奏者消耗大,如果是合奏还好些,至少有人分担,可现在是他一人独自在台上表演,不能有任何间断。
同时他的手指在洞箫上下翻飞,动作极快。
引得台下不断发出啧啧赞叹声。
“这个李泽谦实力不错。”
沈歌开口说道。
“是的,”许棠音点点头,“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节奏下去的话,分数肯定不低。”
但是看他现在的表现,似乎有点坚持不住的感觉。
许棠音知道,如果不是特别追求完美的话,实际上他可以在曲子中过渡的地方偷偷糊弄过去,趁此机会迅速喘口气,这样至少还可以大差不差的把整首曲子吹完。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出这种漏音的糊弄行为......
当然,即便是漏音也只能糊弄在场学生而已,评委肯定能察觉到,从而影响他的分数。
“我看李泽谦像是憋不住了吧。”
“这场比赛民乐系本来就不占优,更何况他还是吹奏类乐器,你知不知道这里面的难度有多大?!”
“这就是你们民乐系的希望吗?”
“你行你上啊,说什么风凉话。”
“我评价冰箱,难道我还要会制冷?”
台下观看比赛的选手和学生小声议论时,台上脸色微红的李泽谦并没有如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气竭让曲子的节奏突然断掉,也没有出现漏音、偷偷换气的行为。
他坚持了下来,神色依旧是用力的模样,但《野蜂飞舞》从未停止。
“循环换气。”
沈歌轻声呢喃。
京剧演员在唱戏的时候和此刻吹奏乐器差不多,全凭开始的一口肺活量,再之后要想不影响表演,就需要用到练习的各种换气方法。
有偷气、抢气和就气。
偷气是暗换气,在唱腔的转折处、拖腔间隙或字头字尾快速吸气,戏曲演员常用的方法就是“句尾偷气”,包括许多歌手唱歌时也是,即是在唱句结束时快速补气。
抢气,意思就是气息是抢出来的,多在节奏紧凑的唱段用,吸气时间极短,需要通过鼻腔快速补气,像在流水板中,演员便通过高频次的小口换气来保持节奏。
就气,就是此刻李泽谦所用的循环换气法,一边吐气一边吸气,循环往复,保持气息绵绵不断,发声不止。
只是这种方法要求有些高,在李泽谦循环换气的时候,沈歌察觉到他的气息有些不稳,调子也弱了几分,不过群蜂飞舞,嗡嗡声不断,这个效果已经十分不错了。
许棠音对此不甚了解,沈歌便简单地给她解释了一下。
“可以这样吗?”
许棠音好奇地试了试,她微微张口吐出一口气,紧接着又吸了口气,吐气、吸气、吐气、吸气......
她摇摇头,“我在吐气的时候感觉鼻子的开关就跟关闭了一样,做不到嘴巴吐气的同时用鼻子吸气。”
“你吐气的方法用错了,”沈歌淡笑道,“循环换气的核心要点就在于不中断声音的情况下进行换气,协调你口腔与鼻腔的动作,吐气不是要你用力把嘴巴里的气呼出来,而是用你的面部肌肉,把气给挤压出来,同时通过鼻子快速吸气。”
“你这样,先鼓起脸颊,口腔蓄气,然后缓慢挤压,让气流均匀呼出,同时在口腔挤压呼气的过程中,突然用鼻子快速吸气,不要耸肩,吸气完成后,立刻切换到正常呼气,保持气流连贯就行了......”
许棠音按照他的描述尝试了下,随后眼睛一亮,“真的可以。不过就是时间太短了,做不到连续吐气吸气循环,有种缺氧的感觉。”
“你才刚开始练习,这很正常,循环换气的时间都是由短到长,”沈歌对她说道,“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家找根吸管,把它放进水杯里,通过口腔蓄气挤压吹出水泡,同时鼻子吸气,保持水泡持续不断,逐渐延长换气时间。”
秦子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回去试一下。”
不过她是练古琴的,自然用不到循环换气法,此刻只是对李泽谦洞箫声不止感到好奇。
一曲结束。
评委席上的卓浩率先鼓起了掌声,虽说民乐系人才少,但跟前几个西洋乐的钢琴选手相比,李泽谦的一曲洞箫版《野蜂飞舞》无疑是甩了他们一大截,算是给民乐系开了个好头。
李泽谦,得分:85!
目前场上最高分。
紧接着台下响起掌声,多数是民乐系的学生,即便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持摆烂态度,但李泽谦的表现也算是给他们挣回了一口气,此时的欢呼与掌声,大有一种我们和李泽谦真厉害的感觉。
李泽谦下台后,后面的选手接连登场。
70分。
71分。
59分......
有人表现中规中矩,有人表现亮眼,同样有人出现了不少失误,多数是西洋乐系的选手互相竞争,因为自从李泽谦以85分的高分暂时位列第一后,民乐系再无其他出众的选手上台,大都以六七十分黯然退场。
“有请下一位选手,西洋乐系,李鹤鸣。”
听到这个名字,沈歌想起来许棠音曾对他说过,这人是西洋乐系里面和提琴王子王宗耀实力差不多的选手,只是名气没有王宗耀那么大,他的父母同样也是艺术学院的老师。
李鹤鸣上台,他使用的乐器是萨克斯,和李泽谦一样,都是吹奏类乐器。这种表演难度较高的乐器,评委会综合评判,对应提高分数。
台下的王宗耀见到这一幕,眸中闪过一丝诧异,他还以为对方会取个巧,在这一轮用钢琴或吉他先混过去呢,没想到竟还是硬着头皮选择了萨克斯,这可不简单。
难道是想赌一把,靠乐器难度在分数上一举超过自己?
这小子还懂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道理。
想到这里,他轻笑一声,低语道:“小心风浪大,一个不小心被拍死在海里......”
都说萨克斯是世界上最马蚤的乐器,这一刻被台上的李鹤鸣吹奏出来,果然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哪怕是节奏如此之快的《野蜂飞舞》,听起来都有一种动漫的氛围。
不过显然李鹤鸣对此掌握得不是很好,十几秒后他就出现了吃力的样子,脸色渐渐变红,流畅的气息弱了下来。最终,他在不易察觉的地方,偷了一口气,得以喘息继续完成接下来的表演。
片刻后,一曲萨克斯《野蜂飞舞》结束。
李鹤鸣的漏音自然瞒不过台下的评委,最终他的得分为80分!
虽然比不上第一名的李泽谦,但也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了,在登场的西洋乐系选手中排第一,全场排名第二。
听到这个成绩,李鹤鸣微微握拳,就差一点!
台下民乐系的小团体再次发出一阵笑声,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至少现在是民乐系的选手把西洋乐的人压了一头。
我们民乐系真厉害。
王宗耀不屑地嘁了一声,原以为这小子敢抱着萨克斯上台做足了准备有恃无恐呢,没想到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连李泽谦都比不上,得了个七十九分,真是丢人现眼。
旋即他站起身来,向台上走去。
同时主持人报幕,“有请下一位选手,西洋乐系,王宗耀。”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台下众人欢呼,王宗耀迷妹众多,台下有大部分观看比赛的学生是他的粉丝。
“提琴王子!”
“王宗耀。”
“加油!”
见到这一幕,沈歌顿感有些熟悉,饭圈真是无处不在。
评委席上的爱德华满意地盯着台上的王宗耀,这位可是他的得意门生,这次能被榕城艺术学院邀请来担当音乐大赛的评委,也多亏了他父亲王教授的倾力推荐。
《野蜂飞舞》整首曲子几乎没有停顿,除了快速的指法和音准外,还需要持久的耐力和体力,相较于洞箫和萨克斯,小提琴这种弦类乐器就简单一些了,更加考验选手的速度和对情感的把控。
弦音一响,节奏紧凑的蜂鸣音立刻传出。
王宗耀功底不错,他整个人透露着一股自信之色,连弓、跳弓产生的蜂鸣音在场内观众耳边回荡,速度也越来越快。
爱德华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
王宗耀笑了笑,世界上手速最快的小提琴手,他也未尝不可。
就在这时,他却眉头一皱。
琴弓的速度太快,远超他平时训练的速度,他已然感觉有些掌控不住了,但这是在比赛,肯定不能立刻停下,只能硬着头皮拉下去。
“他拉得太快了。”
沈歌开口道。
许棠音点点头,本来按照正常情况,她觉得王宗耀的分数会比李泽谦也高上许多,这是小提琴的优势所在。但是很明显,现在王宗耀的演奏出现了问题,他的节奏太快了,给人一种好似在驾驭脱缰的野马般无法掌控的感觉。
“吱呀——”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一股刺耳的声音传入观众的耳中,许多人下意识地捂住耳朵。
“我去,这是什么声音。”
“拉着拉着,怎么还声波攻击。”
“弦都要拉断了吧。”
台上的王宗耀长出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不过结尾这一声锯木头般的弦音......
“提琴王子、提琴王子!”
台下还有人喊着他的名字。
几名评委经过一阵商量后,给出了他的评分。
85。
和李泽谦一样。
该死!
王宗耀暗中紧咬牙关,下了台后指节捏得发白,按照他的设想,自己至少要拿九十分,把那个李泽谦给踩在脚底下,没想到临近结束又发生了失误,要是没有那一声刺耳的弦音,他拿的分数肯定比李泽谦多。
“李泽谦......”
在他心中不忿的时候,沈歌已经拿着自己的二胡上了台。
前排的眼镜男看到沈歌登台,明显地一怔,随后看向许棠音,“他不是陪你来参加第三轮比赛的么,怎么他还上台去了。”
在他的想法里,沈歌一直都是许棠音的追求者,此刻看到沈歌走上台,有些纳闷和不敢置信。亏他前面还跟对方叽叽歪歪说那么多,原来人家是参加比赛的。
对于观众来说,沈歌是个生面孔,从比赛开始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学校里比赛。
众人看到他手中的二胡,不管认不认识的,便把他当作了民乐系的学生,不禁微微摇摇头,放松了注意力。
从节目开始到现在,除了李泽谦外,还没有哪个民乐系的学生有亮眼的表现。
沈歌端坐,缓缓拉动琴弓。
这段曲子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尤其是在学习了古琴之后,对二胡的理解同时也更精进了几分,此刻拉起来,更显从容。
二胡声一出,便牵住了现场众人的心。
与小提琴的优雅从容相比,沈歌琴下的《野蜂飞舞》更像“野蜂”,透着一股霸道、群蜂乱舞的感觉,如果说刚才王宗耀的是一群小蜜蜂,那沈歌的就是一群马蜂。
同时他的手速也越来越快,不能称之为拉二胡了,他的手看起来就像是在不断颤抖一般,发出短促的弦声。
一只、两只、三只。
大的、小的、远的、近的......
台下评委席上的卓浩目光微凝,在来当这次大赛的评委前,他曾跟李泽谦交流过,没听他说过民乐系还有使二胡的高手。
《野蜂飞舞》这首曲子快是一回事,但不能只一味地追求快,就像刚才的王宗耀,快是足够快了,可曲子本身的音已经失真,而且无法掌控,这是本末倒置。
真正的高手应当是在保持快的同时,还能保真弦音不会失真,弓弦摩擦出的音,大小不一,清晰入耳,而不是混乱的嗡嗡乱叫。
既要速度快,还要保证音准。
台上这位选手,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