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 作品

第128章 青绿山水

“徒弟?”

听到沈歌的讲述,霍绍翁一愣,喃喃自语道:“这老家伙这么多年没露面,一露面怎么还带了个徒弟,这都什么时代了,早不带晚不带的,偏偏在这监控满大街的时候带,这不是纯纯害人嘛。”

“谁说不是呢。”

沈歌附和道。

老爷子很快反应过来,“诶,你说你看到他偷东西,就报了警。那报警归报警,你又是怎么知道他张广禄的名号的?”

“我上去跟他打招呼了。”

沈歌解释道。

“打招呼?”

“你报了警还敢上去跟人打招呼?”

霍绍翁闻言,骂骂咧咧地说道:“你这臭小子胆子越来越大,他是什么人物,你还敢上去跟他打招呼,这不是班门弄斧吗?!那张广禄他怎么说......”

“我就上去试着探了下他的底,扮作老合找他寻求帮助,”沈歌回道,“但是没打探出什么东西来,他就直截了当地跟我说了他叫张广禄,以后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报他的名号。”

“嗯。”

霍绍翁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人家又怎能不知道你在探他的底细,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老狐狸看穿你不想跟你计较罢了。当然,也可能是隐匿这么多年心态变了,又见你这么年轻,就放了你一马。想当年,西北贼王在江湖上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后来是惹上了一位大人物,东躲西藏了多年,才慢慢销声匿迹。”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臭小子你呀你,应该感谢和谐社会救了你。”

沈歌:“......”

老爷子是不是谈恋爱了,这话怎么一套一套的。

“下次可不能这么冒失了。”

霍绍翁叮嘱道:“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然现在江湖人越来越少了,但这里面的水也越来越深,凡事都要小心一点,不要轻易暴露你会春点的事,被有心人听到可能会惹来麻烦。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道一声辛苦,老合互相帮忙的江湖了。”

“我知道了。”

沈歌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老爷子不愧是老江湖了,一语中的,今天在火车上发生了这件事,不就是因为他听到了中年人和牛仔男用春点对话引起的,而他也因为对方偷东西,从而让秦子君报了警。

这要是放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不管怎么样,别说是江湖人之间互相帮助了,大家都只想做自己的买卖,避免与老柴打交道,谁都不想无缘无故地主动招惹老柴。

“对了,你不是在上学吗?好端端的,坐火车干嘛?”霍绍翁开口问道,“难道是你小子良心发现了,要来看看老爷子我?”

“你想多了,我是有事要来苏州一趟。”

沈歌回道。

“苏州?去苏州旅游是吧......”

霍绍翁叹了口气,“唉,真是徒大不中留,都说养徒防老,看来这句话也太假了。宁愿自己一个人去旅游,也不想着回来看看老头子我。罢了罢了,想想也是,人老了,成拖累咯。”

沈歌:“......”

怎么感觉老爷子一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样子,但是手机里传来的那一声若有若无的“我们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是怎么回事?

“先把你那边的广场舞音响关了再说。”

沈歌说道。

“咳咳,”霍绍翁干咳两声,“音响?什么音响......”

“不过,话说回来,你去苏州干嘛?”

“跟人学习怎么制作颜料。”

沈歌简单地跟他说了一下此行的目的。

“这样啊,你小子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了,”霍绍翁点点头,“说到苏州,我想起来老黎那老小子了,他现在好像就是定居在苏州吧,也有好几年没见了,正好你现在在苏州,有空替我去看看他。”

“黎......”

“可是黎淮山老爷子?”

听老爷子一说,沈歌才想起来他口中的老黎是谁。

“除了他还能有谁啊。”

霍绍翁说道:“过会儿我把他手机号发给你,你联系联系他,看看他家住哪儿,到时候去看看他。”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顺便看看能不能从他那儿捞点儿好东西。”

“老爷子,你呀你,也真是的......”

沈歌语重心长地说道,“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哈哈哈。”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

第二天一大早,沈歌在地图上找了下附近的公园,照例出门锻炼,回到酒店后也才七点多,此时秦子君和邵时雨两人还没醒,他便自己去酒店吃了个早餐。

鸡蛋、咸菜、稀饭,有滋有味。

回到房间后,不多时,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就看到秦子君正站在门外。

“走吧,酒店提供早餐,一起下去吃个饭。”

沈歌摇摇头,“我都已经吃完了。”

“我就知道,那我跟邵时雨下去吃饭了,”秦子君说道,“对了,你今天要去那什么庆年堂吗?”

“是的。”

沈歌点点头。

“那我们俩等下出去玩就不叫你了,有事打电话或者发微信。”

“好。”

沈歌已经跟仇庆年大师的那位学生联系好了,当初就是他在抖声上与他对接的,正好现在仇大师就在苏州,而且据对方所说,仇大师看了他制作石绿颜料和其他互换非遗的视频,对他本人赞不绝口,也有心想和他见上一面。

之前已经问过了他那位学生,沈歌知道仇庆年大师不抽烟不喝酒,便只买了一些补品,随后打车直奔庆年堂。

仇庆年大师的颜料工作室就在虎丘,沈歌打车到这里时一直在手机上和他联系的那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是江先生么?”

沈歌问道。

“是我,你好沈先生,叫我江秋就行。”

江秋笑道。

他要比沈歌年长几岁,为人看起来十分和善,此刻见到沈歌,伸出手来和他握手。

“叫我沈歌就行。”

沈歌也说道。

“老师已经在里面了。”

说着,他就把沈歌往工作室里引。

沈歌迈步跟着他走进了庆年堂工作室,外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颜料,星星点点,皆是两三克一份,上面标注着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作为贵重的国画矿物颜料,这几乎已经是很便宜的一个价格了。

胭脂、藤黄、花青......

绝美的颜色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这里面最便宜钛白粉三克六元,最贵的佛赤金零点三克三百五十元,说实在的,这个价格和便宜且量大的工业颜料相比完全没什么竞争力,但琴艺做过矿石颜料的沈歌却知道这个定价的便宜,珍贵的矿石原料、复杂的手工制作工艺,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十分便宜了。

沈歌跟着江秋往里面走,穿过外面的售卖区,来到仇庆年大师工作的地方,刚一进来,他就见到一道身影正在灯光下忙碌地工作着。

“老师,沈歌来了。”

江秋开口说道。

仇庆年大师戴着一副眼镜,手中拿着杵子,正敲打研磨着颜料,听到江秋的话后,缓缓转过身来,看着沈歌笑道:“沈先生,你好。”

“仇老师你好,先生可不敢当,您叫我沈歌就行。”

“哈哈哈,行,沈歌。”

仇庆年爽朗地笑了几声,夸赞道:“沈小兄弟真是英雄出少年,你发在网上的视频江秋给我看了,做得非常好,难得啊,真是难得。在现在这个社会,像你这个年纪还愿意主动钻研学习国画颜料制作的年轻人已经不多见了。”

“仇老师您过奖了,在您面前我那点小手段只能说是班门弄斧,”沈歌谦虚道,“再说了,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的,江哥不就算一个么。”

“哈哈,那倒也是。”

沈歌继续说道:“仇老师,我制作石绿颜料的那个视频您已经看了,不知道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我制作的方法是在网上找的方子,内容并没有描写的太齐全,做出来的颜料看起来挺好的,但始终觉得还是有些地方不对。”

“你用的方法没什么问题。”

仇庆年微微摇头,“视频很短,可我能看出来你很用心,做了应该有十多个小时吧?”

“是的。”

沈歌点点头,“我是完全按照网上的方法做的,包括研磨粉末,一直磨了两三个小时,不敢松懈。”

“做颜料,最重要的就是毅力,有了这个,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啦,”仇庆年对沈歌说道,“至于你想把它做到完美,就要从细节上去考虑。

你像我做出来的‘霜青’这种颜色,是怎么发现的?为了制好颜料,我专门学了两年绘画。在以前的时候,宣纸是晒出的,但是现在的宣纸都是用漂白剂制作的,加了科技之后,传统的颜料就不怎么适用了。

花青画上去不仅颜色不对劲,而且还很容易褪色。怎么办呢?我就天天对着宣纸琢磨,添加什么颜色增加它的牢固性,加什么让它在这样的宣纸上保持完美的花青色,实验了上百次,才做出来这种‘霜青’。”

沈歌恭敬地拱手道:“所以我这次来,是专门向您来学习方法的。”

“有主动愿意学的,我还求之不得呢。”

仇庆年高兴地笑道。

说着,他拿起旁边桌子上的一块石头,对沈歌问道:“这是什么,你可知道?”

“雌黄。”

沈歌回道。

这种颜料他见过。

在古代,书写用纸大都是黄色,当时如果写错了字,就可以用雌黄涂抹遮盖,把错字重新“还原”成无色的黄纸,这样便能重新书写,作用类似于现在学生用的修正液,同时也是“信口雌黄”这个词语的由来。

“对,这是雌黄,”仇庆年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它做出来的颜色很漂亮,但是我们做人,绝不能信口雌黄。现在工业颜料越来越多,如果它们只是价格便宜,方便大多数人使用也就罢了,但现在它们在挤占了市场后,又把价格提上去,翻了数倍。

并且还打着传统国画颜料的旗号,贩卖工业颜料,用个一两年就褪色的颜料,能和真正的传统颜料相比呢,我看来,那就是一管管牙膏而已。”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有些气愤。

沈歌微微点头,他能够理解仇庆年大师的心情,他练习绘画了这么久,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颜料,仇庆年大师的这番话若是在别人听来,可能会觉得他有失偏颇,在故意宣传自家的颜料。但实际上仇庆年大师抨击并不是工业颜料,而是打着“传统颜料”的旗号,实则卖的是“工业颜料”的那些人。

劣币驱逐良币。

和昨天他们在游船时看到的簪花差不多,一个是用真花,一个是用假花制作,反而假花制作的簪花卖得还要更贵一些。

俗话说得好,钱没了可以再赚,可良心要是没了——

那就赚得更多了。

“对了,沈小兄弟,你怎么想着制作矿石颜料呢,爱好?”

仇庆年好奇地问道。

“因为我想画一幅画。”

沈歌说道。

仇庆年顿时明白过来,“你要画什么画呢,说不定我能给你参考。”

沈歌想了想,开口道:“《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一旁的江秋忍不住讶然道。

“《千里江山图》。”

仇庆年大师也是明显一怔,他原以为沈歌要画的只是一幅普通的传统国画,没想到竟是这幅名传千古的《千里江山图》。

“好气魄啊,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出的《千里江山图》,没想到沈小兄弟找我来学做颜料,竟然是为了这幅画,”说着,仇庆年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在那个视频里,做的就是石绿颜料。当时我还和江秋调侃呢,说你做这个颜料不会是想画《千里江山图》吧,不曾想,一语成谶。”

“还望仇老师多多指点。”

沈歌谦虚道。

“古人描绘大好的锦绣河山,往往使用石青、石绿,这种手法被成为‘青绿法’。”

仇庆年开口说道:“《千里江山图》就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作。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的五层上色法:第一稿水墨勾底,第二稿赭石上色,第三层石绿上色,第四层再叠加一层石绿,第五层用石青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