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坝老奂 作品

第355章 魏家地下钱庄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展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出来,无数老百姓在筹集资金,借款贷款做生意,搞投资,兴办实体经济。

改革开放之初,群众手里缺钱,集体经济薄弱,许多人欲跑买卖,做生意,却没有本钱。要搞大一点的生意,更是没有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

大量欲做生意的群众去银行贷款,然而,银行对贷款的审查非常严格,没有抵押,无人担保,休想贷到一分钱,许多人被阻之银行门外。

魏冠甲父子从这些迹象里又看到了巨大商机。

魏家已积累了大量财富,银行存款已达7000万元,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地方财政普遍困难,大多数群众没有存款的时代,堪称富可敌县,富得流油。

要知道,当时翼城县全年财政收入不足1000万元。

魏冠甲家里除了有大量古董,古物和老货以外,有如此多的流动资金闲置,足可以在翼城县开一家小银行。

当然,当时的金融政策,不允许私人开设银行。

魏冠甲脑子特别好使。

明面上,国家禁止私人办银行,不让任何人搞存贷经营,魏冠甲也不例外。但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魏冠甲可以不挂银行牌子,私下开展商业银行活动。就像晚清时期红顶商人胡雪岩那样,开办阜康钱庄,设立银号,坐地生财。

父亲见儿子又如此大胆地设想,全力支持魏冠甲搞地下钱庄,为急需筹钱贷款的群众放高利贷。只要把贷款范围和贷款金额放小一点,贷款人诚信可靠,就可快速施放高利贷。

魏冠甲父子投放高利贷,大部分是数以千计,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一万。如果贷款人有还款实力,也可投贷二三万,但最多不会超过五万。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魏冠甲的这种投放贷款方式,主要是为了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避免形成呆死账。

魏冠甲的地下钱庄贷款额度,与当时翼城县几家国营商业银行的规模差不多,只是期限较短。

魏冠甲的地下钱庄贷款利息,一般高于国营商业银行2个点,还算不上心狠手辣的高利贷,许多在国营商业银行贷不到款的群众,都愿意到魏冠甲的地下钱庄贷款。

魏冠甲放贷时,不需要担保人,他只要一名与双方都熟悉的第三者作证人,签两份可以随时拿用贷款人家里的家什、物件等财产的合同即可。

魏家地下钱庄投放贷款,与国营商业银行一样,也要考察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但魏冠甲的考察方式与国营商业银行的完全不同。他不以贷款者的房子,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为抵押贷款条件,他的考察方法别具一格。

老百姓提出贷款要求和贷款额度后,魏冠甲也会到贷款者家里或厂房做一番考察,但他不估算房子等固定资产的价值,他主要察看贷款者家里的家什用具。贷款者家里保存的古旧书籍,古钱币,墙上挂的古旧字画,修建房子和家中家具所用木材材质等等。只要贷款者家里有这些老货,魏冠甲立即为他们贷款。

魏冠甲考察贷款者的住房条件,正好与国营商业银行相反。贷款者住宅和家什越陈旧,外观上看起来越不值钱,尤其是贷款人住在几十年或上百年的老宅子里,老宅子里有大量老货者,魏冠甲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们贷款。

魏冠甲放贷后,如果贷款人不能按期还贷,他会相约证人去贷款者家里,拿走他看上眼的一个或几个老物件,权当放在魏家的垃圾收购点店铺里保管。

贷款者和证人都不明了,魏冠甲拿几件劳什子回去干什么,那么破旧的东西值不了几个钱,黑不拉几的摆在店里有什么好!

只有魏冠甲知道,他从贷款者家里拿回来的劳什子是古董,或是特别值钱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远远超过贷款数额。

如果贷款者确实无力还贷,在逾期后的一年内,魏冠甲还会去贷款者家里,再拿去一二件老货,算是顶替所有贷款。贷款者是满心欢喜,称赞魏冠甲是大好人,大善人。

如果贷款者在逾期一段时间后,又归还贷款,魏冠甲就以免去所有利息为由,将从贷款者家里拿来寄存在自家店铺里的古董或老物件,据为己有。

魏冠甲的地下钱庄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运转,实质上是变换手段,收购古董古物,利润巨大,无法估算。

翼城县及周边古城群众家里的许多老物件,在不知不觉间进入魏冠甲父子手里。

魏冠甲的生意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