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可能不明底细。那些早期收购垃圾的人,其目的就是猎奇捡漏古董,老货,旧破烂,旧字画,旧书籍,老瓷器,古家具等物件。
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尚不明白这些破烂货的价值,把它们真正当做垃圾处理了。有的白白扔掉;有的当做累赘,送给收破烂的人;有的低价卖给收垃圾的人;有的摔碎砸烂;有的当做柴火烧掉了。
早期收垃圾的人,正是看中了群众的这种心理,有的在垃圾堆里捡破烂;有的敲着铃铛走街串户收破烂;有的以帮忙为名,替城里家属院里的住户,把笨重老旧的破烂货背下楼去扔掉,其实是据为己有。
就是那些收购破烂的人,对老旧物件也不是称斤买卖,都是直接按个数折价,价格极为便宜,相当于白送。
魏冠甲父子就是商丘城里最早收购破烂的主儿,他们精通古董和古物修复技术,能鉴赏古物,能说出大部分古董和老物件的出处来历,是地地道道的土专家。
再破烂的老物件,甚至一些烧火也不是好材料,做垃圾也无人要的破烂货,经过魏冠甲父子俩精心收拾打制,就会成为一件件光彩夺目的老古董或好东西。
魏冠甲父子一面收购破烂,一面对古董和老破旧物件修复加工,然后高价卖给南方的一些古董商。
每一件修复后的古董或老物件,魏冠甲父子都能赚万把块钱。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也能赚数千元。这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对是暴利。
魏冠甲父子经过三四年捡破烂,收购旧货,魏家在翼城县城的10间平房里,堆满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古董,大量的老旧货物,瓶瓶罐罐,瓷器铜器,破烂旧家具,老旧用具,铜钱老币等等,翼城县有许多破四旧时期没有打砸枪烧毁过的老玩意儿,均被魏冠甲父子收购到。
对一些真正的破烂垃圾,魏冠甲父子也没有扔掉,他们堆在院子里一个土棚子下面存放着。魏冠甲父子相信,这些垃圾将来肯定能派上用场。
翼城县一些明眼人看到了收购破烂的高额利润和巨大商机,也赴魏冠甲父子后尘,开始在县城里,甚至赴临汾城里收购破烂,却已经迟了,城里的破烂货物已被藏家们扫荡一空,很难再淘到老货。就是偶尔碰倒垃圾性质的老破烂,主人家也要价很高,利润空间缩小。
这个时期,头脑灵活的魏冠甲父子,已将目光转向农村,他们骑着摩托车深入翼城县各乡村,走村串户收购破烂和老旧货物。
魏冠甲父子熟悉翼城县情,是翼城县活字典。县里那个乡村保存有什么文物,古董或古物,魏家父子大概能知道一二,他们会有的放矢的进村入户收购老货,很少落空。
翼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尧舜时期,尧受封于翼城,当时叫唐地。夏商时期为唐国。西周至春秋时期,为晋地。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汉时期设县,易名绛县。隋开皇十八年,设为翼城县。
翼城县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美誉。因县城在翔翱山下,山形如鸟舒翼,古名为翼城。
翼城境内,保存有许多年代悠久的各种文物古董,魏冠甲父子欲得之而后快。
后来,魏冠甲父子又采取以新换旧的办法,用拖拉机或农用车拉运着城里的新式家具,换取农村的老旧、破烂家具,用漂亮好看的瓷器,陶器,不锈钢铁器等家什,换来农村里的老旧瓶瓶罐罐,锅盆碗瓢筷等等老货。他们经常从乡下拉运着一车车老货来到县上。
魏家父子这一招很厉害,农村里人家把家什看得很重,大都愿意以旧换新,都想着使用新式家什,这比用现金买卖更划算。
魏家父子二人又在翼城和邻近县农村收购到大量古董和老货,这些老旧东西源源不断拉运到翼城县城。几年下来,他们淘到许多难以想象到的好物件。有些近代的东西,虽然暂时不值钱,但二三十年过去,就会成为稀罕物。
魏冠甲父子以收破烂为业,做倒卖破烂的生意,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翼城县最富有的人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