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远处,一支兵马正缓缓而来,为首一将,身披金甲,手持大斧,威风凛凛。
正是叶明麾下大将,徐晃!
公孙瓒见状,心中更加慌乱。
他不知道,徐晃此来,究竟是敌是友。
若是敌人,他这点兵马,恐怕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可若是友军……公孙瓒又觉得不太可能。
他与叶明非亲非故,叶明凭什么要帮他?
公孙瓒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徐晃已率军来到城下。
他抬头望着城头上的公孙瓒,大声喊道:“公孙将军,别来无恙!”
公孙瓒强作镇定,拱手道:“徐将军,不知此来何意?”
徐晃微微一笑,说道:“奉摄政王之命,前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助我?”公孙瓒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正是。”徐晃点点头,“摄政王说了,将军忠义无双,乃国之栋梁。如今将军起兵讨贼,摄政王岂能坐视不理?”
“摄政王还说了,北平城坚固,将军久攻不下,恐伤亡惨重。特命我率军前来,助将军攻城。”
公孙瓒听罢,心中一阵激动。
他没想到,叶明竟然如此“仗义”,真派兵来帮他了。
看来,自己之前是多虑了。
公孙瓒连忙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徐晃入城。
徐晃率军进入北平城,与公孙瓒会合。
两军合兵一处,声势大振。
公孙瓒心中大定,对徐晃感激涕零。
“徐将军,多谢相助!待攻下北平,我定当重谢!”公孙瓒说道,语气中充满了真诚。
徐晃笑了笑,说道:“将军客气了。你我皆为朝廷效力,理应互相帮助。”
他顿了顿,又说道:“将军,如今敌情如何?”
公孙瓒叹了口气,说道:“牵招此人,颇为难缠。我军连日攻城,却始终未能得手。”
徐晃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说道:“将军莫急,待我明日出战,定斩牵招首级!”
公孙瓒闻言,大喜过望。
他知道,徐晃乃天下有名的猛将,有他相助,何愁北平不破?
次日,徐晃率军出城,与牵招对阵。
两军阵前,徐晃跃马而出,手中大斧一指,大声喝道:“牵招小儿,可敢与我一战?”
牵招冷哼一声,提枪出马。
“有何不敢?”牵招说道,声音中充满了不屑。
两人二话不说,便战在一处。
大斧与长枪相交,发出阵阵金铁之声。
两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
牵招虽勇,但又怎是徐晃的对手?
数十回合之后,牵招便渐渐落入下风。
徐晃越战越勇,手中大斧舞得虎虎生风,将牵招逼得险象环生。
牵招心中暗暗叫苦,知道自己不是徐晃的对手。
他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徐晃岂容他逃脱?
“哪里走!”徐晃大喝一声,催马追赶。
两马相距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只见一道黑影闪过,快如闪电,一支羽箭不偏不倚,正中牵招后心!
牵招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身体一僵,如断线的风筝般跌落马下,激起一片尘土。
徐晃见状,心中一惊,随即大怒。
煮熟的鸭子飞了?
眼看就要手刃敌将,立下大功,竟有人暗中放冷箭?
这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抢他徐晃的功劳?!
他怒目圆睁,定睛望去,想看看是哪个“混账”坏他好事。
可这一看,徐晃的怒火却像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熄灭了大半。
放箭之人,竟不是自己人,也不是公孙瓒的兵马,而是一群身着异族服饰,髡发左衽的骑士。
为首一人,身材魁梧,豹头环眼,手持一张雕弓,腰挎一口弯刀,气势汹汹,一看就不是汉人。
徐晃虽然勇猛,但并非莽夫,他一眼就认出,这些人是乌桓人!
乌桓,这个名字,在边郡可是如雷贯耳。
他们是幽州边境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时常寇掠边境,为害百姓。
公孙瓒常年与乌桓作战,对他们自然是熟悉无比。
而徐晃,也曾听闻乌桓人的凶名。
只是,徐晃有些想不通,乌桓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们不是公孙瓒的死敌吗?怎么会出手相助,射杀牵招?
徐晃心中疑惑,却也来不及多想。
因为,那群乌桓骑士已经策马奔来,将他和公孙瓒的兵马团团围住。为首的乌桓首领,用生硬的汉话大声喊道:“谁是徐晃?”
徐晃眉头一皱,催马上前,沉声问道:“我就是徐晃,你是何人?”
那乌桓首领上下打量了徐晃一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我乃乌桓王峭王!”
“峭王?”徐晃心中一凛。
他虽未见过峭王,却也听说过此人的名号。
峭王是乌桓诸部中最强大的首领,野心勃勃,一直觊觎中原的土地。
徐晃没想到,峭王竟然会亲自率军来到这里。
他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峭王此来,恐怕不只是为了射杀牵招那么简单。
果然,峭王接下来的话,印证了徐晃的猜测。
峭王傲然说道:“徐晃,我听说你很能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我混?”
“只要你归顺我,我保证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峭王竟然当众招揽徐晃!
公孙瓒闻言,脸色大变。
他没想到,乌桓人竟然会来这一手。
徐晃可是他好不容易请来的援军,若是被峭王挖走,那他可就亏大了。公孙瓒连忙对徐晃说道:“徐将军,你千万不要听信他的鬼话!乌桓人狼子野心,不可信!”
徐晃没有理会公孙瓒,只是看着峭王,缓缓问道:“我要是不答应呢?”峭王脸色一沉,冷笑道:“不答应?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这北平城,我要定了!你们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峭王说着,一挥手,身后的乌桓骑士立刻弯弓搭箭,对准了徐晃和公孙瓒的兵马。
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
徐晃见状,心中暗暗叫苦。
他虽然勇猛,但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骑兵,也难有胜算。
更何况,公孙瓒的兵马早已疲惫不堪,根本不是乌桓人的对手。
看来,今日这一战,是凶多吉少了。
徐晃紧握手中大斧,心中盘算着如何突围。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峭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
那是一种胜券在握的得意。
徐晃心中一动,难道峭王还有什么后手?
他不动声色,暗中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他发现,在乌桓骑兵的后方,似乎还有一支兵马正在悄悄靠近。那支兵马,打着“袁”字旗号。
徐晃心中一惊,难道是袁绍的兵马?
他怎么会和乌桓人勾结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