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鬼使神差地说道:
“其实关于太子殿下,还真有一件事情让贫道感觉十分疑惑。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哦?你且说说。”
崇祯瞬间来了兴趣,赶忙开口问道。
冲虚道长稍作犹豫之后,这才说道:
“不瞒陛下,其实在武当山一直供奉着两幅真武大帝的画像,一幅是按照成祖的模样画的,还有另外一幅是从宋朝传下来的真武大帝画像。”
“只是说来也巧,太子殿下的面容竟然和这幅从宋朝时期传下来的画像上的真武大帝十分相似。”
“贫道之前见到太子殿下的时候,还以为是见到了真的真武大帝呢。”
果然!
听到这话的时候,崇祯一下子兴奋地站了起来。
虽然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这话从一个道士口里说出来,那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冲虚子刚才的话,仿佛是再次印证了他内心的想法。
冲虚道长眼看着崇祯这般激动,一时间也有些懵逼,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这才导致崇祯这么激动。
可紧接着,他就听到崇祯说道:
“道长,若是朕告诉你,太子就是真武大帝转世,你信不信?”
冲虚道长听到这话,顿时就懵了。
这话要是别人说出来的,他肯定会嗤之以鼻,但这话是当今皇帝说出来的,他就不能这么做了。
再加上之前朱慈烺那相似的面容,一时间他的内心居然还真的有些动摇了。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朱慈烺真武大帝转世的身份突然就被彻底落实了!
而这一切,朱慈烺完全一无所知!
片刻之后,冲虚道长这才回过神来。
不过他清瘦的面庞上却是越发紧张了起来,干枯的双手更是不自觉地攥紧了道袍。
他不过是随口提到太子的容貌与武当山道观中供奉的真武大帝画像颇为相似,谁能想到眼前的崇祯竟抛出这样一个让他进退维谷的问题。
难道真要顺着皇帝的心思,声称太子是真武大帝转世?
冲虚道长在心底暗暗苦笑,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这样荒诞无稽的言论连自己都难以信服。
思量再三之后,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身姿恭谨地说道:
“启禀陛下,此事太过离奇,实非贫道所能参透,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还望陛下恕罪。”
崇祯听到这话并没有生气,脸上反倒是浮现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然后说道:
“罢了,朕方才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你不必放在心上。”
“待时机成熟,你自然会知道其中的真相。”
真相?
什么真相?
是太子就是真武大帝转世的真相吗?
一时间,冲虚道长只觉得脑袋里一团乱麻。
在他看来,眼前这位皇帝和之前见过的太子,行事风格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异,让他捉摸不透。
但事已至此,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无奈之下,冲虚道长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贫道遵命。”
转瞬之间,崇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事情,随后重新坐了下来。
他目光紧紧盯着冲虚道长,然后开口问道:
“道长,依你之见,人当真能修炼成仙吗?”
此前,朱慈烺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冲虚道长已然给出答复。
如今崇祯再度提及,冲虚道长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不过这次他选择了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
随即便听到他说道:
“启禀陛下,古往今来,修炼成仙者屈指可数,且大多事迹无从考证,难以确认真伪。”
“我道家虽有不少关于成仙的传说,但在贫道看来,此类事情还是太过于虚无缥缈,宛如梦幻泡影,实在难以捉摸。”
冲虚道长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看向崇祯,眼神中带着一丝谨慎。
而且他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人无法修炼
成仙,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已十分明显了。
归根结底也就一句话:
陛下你还是不要乱想了!
成仙什么的,真是太扯淡了!
毕竟嘉靖皇帝距此刻不过百年而已,当年嘉靖皇帝为求长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四处搜罗仙方丹药,最终仍未能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
在这种情形下,他又怎会对崇祯鼓吹修炼成仙之事?
再加上朱慈烺之前的告诫,他就更不敢如此了!
索性倒不如坦诚相告。
与此同时,崇祯听到这话之后并没有生气,神色也是十分平静。
毕竟此前他也曾经问过朱慈烺同样的问题,而当时朱慈烺给出的回答和眼前的冲虚道长差不多。
此番再问,不过是想彻底打消心中那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想到这里,崇祯微微叹了口气,语气略带感慨地说道:
“话虽如此,不过若能习得养生之法,多享几年时光,总归也是好的。”
“纵观我大明历代帝王,最长寿者也不过七十余岁,道长能否让朕活得更久些?”
冲虚道长闻言,紧绷的肩膀瞬间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然后语气笃定地说道:
“陛下尽管放心,贫道这里有一些延年益寿的功法,如八段锦、太极之类,配合相应的呼吸吐纳之法,只要陛下坚持不懈地练习,活到八九十岁都并非难事。”
开玩笑!
成仙的事儿他没办法,但延年益寿的法子还是有的。
崇祯听后,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也闪过一丝期待。
恰在此时,冲虚道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伸手入怀,掏出一本封面古朴、边角微微卷起的小册子,然后将其轻轻放在桌上。
崇祯正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就听冲虚道长说道:
“除此之外,这册子里记载了一些爽修秘术,若陛下潜心研习,或许亦可延年益寿。”
崇祯一听这话,原本淡定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耳尖也染上了一抹红晕。
作为一国之君,他又怎会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但很快,崇祯便恢复了镇定,伸手拿起小册子不动声色地收入袖中,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道长果然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真是令朕无比钦佩。”
冲虚道长赶忙客气道:
“陛下廖赞了!”
紧接着,崇祯又详细询问了一些其他事宜,这才让冲虚道长下去休息了。
眼下虽还未为冲虚道长安排住处,但这并非难事。
因为朱慈烺早已下令,北京城周边的道观,冲虚道长可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居住。
若没有合意的,为他新建一座也未尝不可。
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哄崇祯开心,花点钱也无所谓。
而崇祯自然也是欣然接受了这一安排。
要知道经历了之前的辽东大战后,崇祯早已身心俱疲,萌生了彻底放权的想法。
他甚至一度打算回京后,就将皇位传给朱慈烺,然后老老实实当一个太上皇。
然而这怎么看都是不现实的事情,毕竟朱慈烺年纪尚小,而崇祯正值壮年,在这种情形下仓促传位,极有可能引发朝堂动荡,危及国家稳定。
这点朱慈烺也是考虑到了,因此目前只得继续维持现状。
不过,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
待朱慈烺年满十六岁并且大婚之后,崇祯就可以将皇位传给他了。
但即便如此,仍需让此事更具合理性。
毕竟无缘无故的,正值壮年的皇帝突然就要把皇位传给太子,难免还是会惹人非议。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崇祯心中已有打算。
那就是只要自己沉迷于修仙问道,不理朝政,到时候再将皇位传给朱慈烺,想必就没有任何人敢反对了。
毕竟当年嘉靖皇帝求仙问道的时候,可是给大明带来了诸多灾祸,百官至今仍心有余悸。
要是再来一个嘉靖皇帝,他们可受不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刻的崇祯,满心想着赶紧回到后宫,然后钻研那本爽修秘术.......
当不了皇帝没关系,当个只会生娃的太上皇其实也挺好的。
时光匆匆,几日转瞬即逝。
这日夜晚,东宫之中,月光如水般洒在庭院,给整个宫殿蒙上了一层银纱。
烛火在精美的烛台上轻轻摇曳,柔和的光芒洒在朱慈烺和郑小妹身上。
朱慈烺怀中抱着郑小妹,两人正说着情话,突然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片刻之后,马宝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太子爷,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求见!”
李若琏?
朱慈烺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说道:
“让他在外面候着,本宫马上就来!”
说完这话,朱慈烺起身下床,套了件单薄的外套就往外走。
临走之时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然后又折返了回来,捧起郑小妹的脸就啄了一口。
“等本宫回来!”
惹的郑小妹一阵娇羞。
不多时,朱慈烺就见到了李若琏。
“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
朱慈烺问道。
李若琏赶忙躬身行礼,随后赶忙禀告道:
“启禀太子殿下,从河南押运而来的贼寇已到京城。”
“因您之前交代过这件事情要第一时间通知您,所以臣这才前来叨扰!”
贼寇?
朱慈烺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瞬间想起左良玉在信中提及的内容。
当时左良玉在信里说俘获了众多张献忠的部下,其中就包括李定国,还说要将他们全部押解至京城等候朱慈烺发落。
只是没想到,今晚他们就到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顿时来了精神,脸上也是浮现出兴奋的笑容。
可就在他准备下令召见李定国等人时,突然又改变了主意。
直接他脸上先是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随后说道:
“算了,今晚太晚了,本宫就先不见他们了。”
“你先将他们安置到诏狱,记住,不可对他们用刑,但也不能让他们今天晚上过的太安静了。”
李若琏一听,瞬间领会了朱慈烺的意图。
很明显,太子爷是想让他们吓吓这群贼寇。
这可是锦衣卫的拿手好戏!
随后李若琏连忙躬身应道:
“臣遵命。”
“下去吧。”
朱慈烺挥了挥手,脸上笑意未减。
因为他知道今天晚上李定国他们要受罪了。
李若琏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便离开了。
至于朱慈烺,也是迫不及待的回到了自己的温柔乡。
虽然年纪还是小了些,没法做那最后一步,不过其他能做的,朱慈烺可是一步都没落下.....
夜色如墨,阴森的北镇抚司矗立在京城一隅,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
高高的狱墙遮挡了月光,让这里愈发显得黑暗阴森。
张献忠的那些部下与义子,包括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皆被关押至此,诏狱内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随着时间推移,晨曦初露,新的一天到来。
对于那些能安然入睡的人来说,夜晚转瞬即逝。
但对李定国等人而言,这个夜晚却是无比的漫长,说是度日如年也不为过。
诏狱内,潮湿的墙壁上爬满青苔,一盏孤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又长又扭曲。
李定国等人散落在诏狱各处,脸上满是惊恐与疲惫,双眼更是布满血丝,很明显一夜未眠。
自昨夜被押解至此,他们虽未遭受皮肉之苦,但周围阴森恐怖的氛围,以及不断传来的凄惨叫声,却是让他们彻夜难眠。
其实早在跟随张献忠走上造反之路的时候,他们早就做好了死于非命的心理准备。
却没料到,临死前还要遭受这般折磨。
诏狱密不透风,唯有一盏孤灯以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
的惨叫声相伴,这就导致他们根本无法知晓时间的流逝。
也不知道他们将要面临的到底是什么。
若是一刀杀了他们还好,也算是死得干脆利落。
可要是朝廷打算折磨他们,那么这可就完蛋了!
这种不确定的未来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的痛苦更让他们难以承受。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他们不是没想过自杀,但之前左良玉警告过他们,要是他们敢自杀的话,那些投降大明的数万农民军都要为他们陪葬!
包括他们的家人亦是如此!
这就导致他们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了!
当然,左良玉这完全就是在吓唬他们,按照朝廷现有的政策,就算他们真的自杀,左良玉也不敢杀光投降的农民军。
不过话说回来,李定国他们可不知道朝廷有这个规矩啊......
就在众人满心绝望、不知未来该如何之时,一阵脚步声突然从门口传来。
紧接着,就见几个锦衣卫提着食盒走进牢房,将饭菜一一摆放在他们面前。
而且饭菜颇为丰盛,每人一碗色泽红亮的红烧肉、一碗翠绿鲜嫩的青菜、两个雪白松软的馒头,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
这在他们当农民时,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美食,即便后来跟着张献忠造反,也只有在攻破城池时,才能偶尔享用一次这样的美食。
然而此刻,众人却是毫无食欲,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断头饭了。
毕竟被押解到京城,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是当众斩首,以此来震慑天下贼寇!
唯有李定国神色镇定,眼神中透着毫无惧色。
一来,他本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就算立刻要他死,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反正在他看来自己这一生也算是轰轰烈烈了,就算是死了又有何妨?
二来,一路上押送他们的士兵对他们照顾有加,并且吃喝不愁,这待遇实在不像是对待囚犯的。
因此李定国断定,朝廷应该不是想直接弄死他们,而是另有安排。
不过这种事情李定国也从未对他人说过,毕竟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想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顿饭只有李定国吃得下去,其他人都没怎么动筷子。
当然,锦衣卫可不管他们到底吃不吃,反正时间一到,便收走了碗筷和食物。
紧接着又有一批锦衣卫走进牢房,命令他们起身。
众人原以为要被押赴刑场,没想到竟是被带到一个房间,然后要求他们进行洗漱。
众人面面相觑,满脸皆是疑惑,就要知道他们可是造反的逆贼,为何还要让他们洗漱?
但锦衣卫态度强硬,还说若他们自己不洗,便要动手帮他们洗了。
无奈之下,众人只得听从安排,各自洗漱了起来。
洗漱完毕之后,锦衣卫又拿了干净的衣服让他们换上,然后又带着他们来到了北镇抚司的一处庭院之中。
而经过这一通忙活之后,天色早已大亮了。
此时,庭院内松柏挺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倒是显得十分惬意。
而朱慈烺早已等候在此了。
此时的他正身着一袭华丽的便服,坐在一张石桌前,悠然自得地喝着茶。
李虎、郑成功、李若琏、方正化等人随侍在左右,四周更是站满了锦衣卫。
见锦衣卫押着众人进来,他连眼皮都没抬,继续喝着杯中的茶。
待所有人都被押了进来之后,李若琏大声喝道:
“跪下!”
面前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就有人乖乖跪了下来。
紧接着,大多数也都乖乖跪了下来,只有包括李定国在内的三个人始终梗着脖子拒不下跪。
李若琏见状,随即便准备上前动手。
可就在这时,朱慈烺抬手拦住了他。
“算了,他们不愿跪,就随他们吧,不必强求。”
李若琏听后,只得退到一旁,脸上带着一丝不甘。
朱慈烺这才将目光投
向为首的李定国,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
“你就是李定国?”
朱慈烺并不认识李定国,但眼前之人颇具英气,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让他不禁猜测,此人应该就是李定国了。
事实证明,他猜对了!
为首的这个好似倔驴一般的男人,赫然便是李定国!
听到朱慈烺问话,李定国随即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道:
“没错,我就是李定国,你又是何人?”
“大胆!”
眼看着李定国既不下跪又这般无礼,站在朱慈烺身后的方正化再也按捺不住,随即大声呵斥了起来。
然而李定国却仿若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中满是不屑,继续嘲讽道:
“我都已经造反了,还怕你说我大胆?”
说完,他上下打量着方正化,又道:
“你这人说话声音尖细,莫不是个太监?”
说着,他的目光转向朱慈烺,继续说道:
“能带着太监在锦衣卫诏狱这般行事,看来你若非皇子,便是太子了。”
“毕竟当今的皇帝老儿可没你这么年轻!”
朱慈烺今日身着便装,所以李定国起初并未猜出他的身份。
但方正化一开口,那独特的嗓音让李定国瞬间起了疑心。
所以才有了这些猜测!
眼看着李定国居然能猜到自己的身份,朱慈烺眼中瞬间也是有了一丝欣赏的神色。
随后点头道:
“你猜的没错,本宫正是大明太子朱慈烺。”
李定国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竟真的猜对了。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刘文秀等人也都是一脸愕然,很明显他们也没想到大明太子会亲自接见他们。
那些之前还不肯下跪的人,此刻也纷纷跪地,唯有李定国依旧傲然挺立,始终不肯下跪。
朱慈烺看向李定国,眼中闪过一丝挑衅问道:
“知道了本宫的身份,你还是不愿下跪吗?”
李定国依旧冷笑,神色不羁道:
“知道又怎样,不知道又怎样?反正我们已经造了你们老朱家的反,跪与不跪,又有何意义?”
朱慈烺并未动怒,而是继续问道:
“既然说到造反这件事情上了,那你倒是说说,你们为何要造反?”
李定国并不回答朱慈烺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你问我为什么造反?那我倒想问问你,你的祖宗朱元璋当年为何造反?”
不等朱慈烺回答,他又继续说道:
“还不是快要饿死了,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上!当年你的祖宗朱元璋如此,如今我们亦是如此。”
这话一出口,李若琏、方正化等人顿时怒不可遏,满脸涨得通红,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把李定国给剁成肉泥!
在他们看来,李定国竟敢将自己与太祖皇帝朱元璋相提并论,这简直大逆不道。
然而,还没等他们动手,朱慈烺便伸手制止了他们。
随后朱慈烺站起身来,在庭院中缓缓踱步,好似在思考什么问题.
片刻后,朱慈烺突然咧嘴一笑,看向李定国说道:
“你这话倒也有些道理,若老朱家让天下百姓食不果腹,百姓又为何要对老朱家俯首称臣?”
“干脆反了算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不是.......
这哪像是太子该说的话啊?
就连李定国也是一脸的茫然,搞不清朱慈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