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覆手而立,身材颀长,声音悦耳,他吟道:“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赵晋再次鼓掌道:“好!好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元盛啊元盛,你真是奇人!朕服你!”
张治通脸都绿了,他狠狠瞪着张锦,张锦不会真是李秘这个老匹夫安插在他身边的卧底吧!
他对张锦可是有救命之恩!
元盛这样的诗才,就是当之无愧的大乾第一人!
甚至在整个历史上,都可以大放异彩!
张锦竟然说这样的人,诗赋水平平庸!
如果元盛的诗赋水平平庸,他们作的诗又算什么?
张治通生气归生气,他开始衡量,现在他是否可以全身而退,如果张锦是晋冀党的卧底,这件事再追究下去,未来是否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他。
张锦本就是官宦之子,由于父亲为了贪钱,以为对方无权无势,便将人弄死了,没想到这件事被李秘知道了。
李秘一定要为苦主主持公道,开始严查张锦的父亲张茂,不查不知道,一查触目惊心,张茂敛去财富三百多万两,牵涉多起命案。
按照律法,张茂家财充公,张茂的子流放,女充入官妓。
张治通就是在这时候出手,救下张锦的。
张治通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张锦和李秘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怎么到最后,张锦会为李秘做事,来当卧底!
张锦感受到张治通的眼神,心中觉得委屈了,大人这是不信任他吗?
他为了张治通可谓呕心沥血。
哎!
但是张锦也明白张治通的感受,如果他是宰辅的话,面对元盛现在的诗赋水平,肯定也会怀疑!
元盛这哪里是诗赋水平平庸,这简首是诗仙!
张晋己经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等下他一定要大理寺卿周兴朝下水!
大人己经不信任他,怀疑问题出在他这里,即使今天陛下不惩罚他,张治通也会要了他的命!
不如就此报答大人的恩情!
王文杰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再次被元盛打碎。
此时王城和也暗暗后悔,他为什么要答应丞相去做这件事?
问题一定出在张锦那里,他给的消息一定是假的,张大人轻易听信张锦的话,却把他们父子两个害惨了!
林承允,冯兴文,周兴朝等人,对元盛的信心更足了,害他们提心吊胆了这么久,元盛不是诗赋水平平庸,而是诗仙。
冯兴文甚至想,元盛是不是故意藏拙,好给对手留一个后门,等找准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
不是他太高看元盛,是元盛太强。
冯兴文经历了淮南郡疫病事件,他知道元盛的实力,元盛是可以力挽狂澜,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所以,元盛也许早早就开始布局。
真正优秀的围棋选手,从百步前就己经开始做局,元盛就是如此!
冯新文的脑海中甚至出现了一个画面,元盛身着锦袍,坐在地上,前面摆着一副围棋盘,元盛气定神闲,早在百步前就开始计划对敌人的致命一击。
台下的学子们百姓们则更兴奋了。
学子们心想,他们如此幸运,竟然看到诗仙斗诗,亲眼看着诗仙斗诗,百年都未必有一次!
百姓们虽然听不懂元盛的词,但大家都说好,那必然是好。
皇帝都说佩服元盛,可见元盛的才华有多么惊人!
赵晋道:“第二局仍然是元盛胜,虽然王文杰的诗赋也不错,但显然比元盛滚滚长江东逝水,差了许多!”
元盛己经连赢两局了,王文杰十分焦虑,他此刻后悔极了,他为什么要参与设计陷害元盛?他老老实实做王家公子,就还有想不完的荣华富贵。
而现在,他可能要掉脑袋了。
王城和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不难看,但是心脏己经快要跳出胸腔!
“元盛,你是否需要休息一下?”赵晋问道。
至于那王文杰,是无所谓的人物,赵晋刚刚问一句,己经是给足了湖党面子。
“谢陛下,尘不需要,可以继续第三场比试。”元盛道。
“好!你二人己经连续做了两首词,第三首就做给朕的淑妃吧!”赵晋倒是想看看,元盛能作出什么样的好诗。
在场的人没想到赵晋会出这样一题。
大家觉得怪怪的,这样的场陛下难道不应该出一些更正式的题目吗?
当然也有许多人觉得赵晋接地气,亲民。
他们本来以为皇帝会是高高在上的,那是当朝天子,代表天生神明,很有距离感,没想到皇帝也要讨好媳妇。
他们更爱这样的赵晋。
这首诗对于王文杰也没有难度,但是他不敢再藐视原生,他己经连输两局。
王文杰调整了一下心情道:“
芳颜映春颂
身姿袅袅步生莲,黛目含情韵万千。
浅笑嫣然倾西座,桃花失色为君怜 。”
台下的学子觉得王文杰做的挺好,但是己经彻底不敢夸了,元盛!那是诗仙!实在太强了!
也不知道元盛能做出什么样的诗。
赵晋也饶有兴致地看着元盛。
元盛从诗库中抽了一首:“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妙!元盛,依朕看,你这诗仙的称号当得!”赵晋己经想好了,他要将这首诗谱曲,唱给淑妃听。
元盛这样的人才,杀了确实可惜,平日里做一些诗词,给他取乐也是不错的。
台上的大臣和百姓们又是一阵欢呼。
赵晋宣布:“整场斗诗,元盛三场全胜!”
如果不是因为赵晋听到元盛的诗词太兴奋,绝不会屈尊降贵,来做裁判。
王文杰一脸绝望。
元盛则谦虚道:“陛下谬赞。”
大臣,百姓们又是对元盛的一阵夸赞!
过了一会,林承允道:“王文杰,元盛的诗才有目共睹,比你强上太多!元盛如何会抄你的诗集?分明是你抄的元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