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强词夺理

“是的,就像班级中一个甲等学子抄袭一个丁等学子一样可笑!”冯兴文附和道。

大理寺卿周兴朝,大理寺少卿方和玉,户部郎中元清云等晋冀党官员纷纷附和。

台下的学子们也在议论。

“元盛的诗才冠绝古今,必定青史留名,王文杰的诗赋水平在元盛面前,就像稚子与成人作诗!元盛怎么可能抄袭他?”

“我真的是服了,这个王文杰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挑战谁不好,偏偏要挑战元盛!”

“王文杰偷了元盛的诗集,偷偷拿去用就好了,偏偏要在诗会上装逼,还要整理成诗集,流传到雁门郡,否则还没人发现呢!”

“做个小偷还这么高调,真是让人想不明白!”

“估计仗着自己有背景有靠山,元盛就是被王文杰的老爹王城和带入京城的。”

“说到这个我就想笑,刚开始王城和那个嘴脸呀,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结果他自己儿子摊上事了!”

有一个百姓压低声音说:“宰辅大人貌似是和那两个姓王的一伙的,难怪那个王文杰如此有恃无恐。”

“我们欠元盛一个道歉啊!之前冤枉他,还想着用臭鸡蛋和烂菜叶子砸他!”

一个学子说道:“为了让元盛绳之以法,为了公允,我们还请愿公审此案,我们也欠元盛一个道歉。”

“确实,不过公审此案也给了元盛一个当面向大家澄清的机会,也让我等有幸亲眼目睹一下诗仙英姿。”

祝晨曦戴着围帽在下面围观,她彻底放下心来,台上那个光芒西射的男人,是她的夫君。

晋冀党的官员们也彻底放下心来,整件事情的布局者就是张治通的湖党,他们为了将此案坐实,为了将此案推到人前,用了千般努力,结果却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王城和以项上人头推动此案。

张治通承诺贬官,也要推动此案。

结果却成全了元盛,如今天下人都知道元盛的诗才,元解元的名声未来一定比状元还响亮。

一种晋冀党官员只觉得元盛深谋远虑,小小年纪就如此沉稳,懂得藏拙,有如此诗才却隐而不发,就等着张治通之流掉入圈套。

这哪里是一个是十七岁少年能想到的。

晋冀党有元盛加入,大乾未来一片光明!

王文杰听到林承允和诸位大人的质问,听到台下百姓们毫不避讳地议论声,身上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我……”王文杰的感觉自己的心理防线要被挤破了。

王城和抢先道:“林大人,我儿没有抄啊!这些诗都是我亲眼看着他做的。元盛的诗才冠绝古今,但是再看这诗集上的这些诗,与元盛今日所作,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这个诗集的水平,恰恰与我儿子的水平相似。陛下,诸位大人,请明鉴。”

王城和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推动此案,即使他想大义灭亲将儿子推出去也没有办法,如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张治通看王城和的眼神,这才好了一些。

归根到底,这件事的背后黑手,是张锦和晋冀党,不管是王城和还是王文杰,包括他自己,都被算计进去了。

张治通沉吟道:“虽说元盛诗才惊艳,但是王文杰也有充足的人证是物证,证明这本诗集是他的,既然双方都有说法……”

张治通还没说完就被张锦打断。

张治通想说的是,此事既然双方都有人证和物证,此事就到此为止。

张锦道:“大人,我曾是石鼓书院的先生,石鼓书院的学生都可以作证,元盛平日里的诗赋水平平庸,在紧急情况下会有急智,元盛担心自己考试时发挥不出来,买一本诗集拿去抄很正常!”

“我和元弘毅亲眼见到,元盛科举考试前一天买的这本诗集。”

“时间太短元盛根本没有时间背诵诗集上的内容,他的诗集一定是想办法带进考场的。”

“到底是哪位考官带进考场的?”

张锦还要说,就被林承允打断,“张锦!一派胡言,无凭无据,你竟然敢诬陷朝廷命官!”

张治通没想到张锦会站出来,经过这么多事情,他己经认定此事是张锦和晋冀党联合起来做的局。

就是让他跳坑的。

没想到张锦到这时候还在指证元盛和考官?

难道自己冤枉他了?

张治通的大脑飞速运转,都己经到了这个时候,张锦没必要演戏,所以张锦没有叛变。

张治通道:“张锦,你说考官联合元盛作弊,你可有证据?”

“大人,墨韵轩的伙计和掌柜可以作证,元盛这本诗集,正是科举前一日,元盛所购买。元弘毅也是此事的目击证人,我当时恰好陪他在墨韵轩挑书,看到元盛买了诗集,便问了是哪一本。”

“而且,元盛的考卷就是证据!元盛的乡试试卷上,用了诗集里的诗!”张锦咬紧不放。

张治通问道:“元弘毅,此事是否属实?”

元弘毅身体僵硬了一下,这样是让他彻底作伪证,元盛的实力他己经看到了。

他觉得元盛一定是在藏拙,元盛一定是早早发现了张锦要害他。

张锦己经点名让他作伪证,如果他当场揭穿张锦,就是当场在打张治通的脸,他的结局一定是死。

元盛会保他吗?

不会!

在进京都前,爷爷和二叔去他家找他求情,当时他是怎么做的?

他己经彻底得罪了元盛,元盛一定不会帮他的。

而且,咬紧元盛,也有机会将元盛咬死!

元弘毅瞬间下定决心,“大人,此事属实,微臣与张先生在墨韵轩时,亲眼见到元盛买走了这本诗集。”

“好!张先生确实说的在理,王文杰的诗赋水平虽然不及元盛,但是并不能证明元盛没抄,元盛平时诗赋水平平庸,提前准备一本诗集做小抄,只是他如何将这本诗集带入考场的?”

“来人,宣墨韵轩掌柜和小二。”张治通道。

台下的学子们都己经炸了锅。

好家伙,这不是强词夺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