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瞐 作品

第363章 方国珍归降

第363章 方国珍归降

杨璟把丘楠扣在这里,除了有意向他展示圣武军的实力,让方国珍不要产生误判之外,另外也是为了趁机发动渡江行动。免费看书就搜:兰兰文学

他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渡江进攻绍兴路的时候,方国珍的水师跑来捣乱,现在好了,使者暂时扣在这里回不去,方国珍也不知道鲁锦这边的态度,这样他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腊月十三,渡江行动发起,方国珍的水师果然没来。

杨璟之前让张龙侦察地形,挑选渡江地点,最后也没选择在萧山渡江,那里是钱塘江的入海口,江面太宽了,而且还有潮水,导致水流流向不稳定,架设浮桥十分困难。

于是最终的渡江地点,选在了富阳与杭州之间,一块后世称为双浦镇的地方。

钱塘江从东南的浙中山地中流出,在富阳境内连续转过几个大弯之后,到双浦镇这里又来了个急转弯,然后再转过一个大弯才直流入海,导致江水流速大大减缓,同时这里的江面也不太宽,距离入海口还有好几个弯道,几乎不会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影响。

再加上双浦镇本身地势平坦,适合大军集结,而且双浦镇对面,也就是后世的滨江区闻家堰这里,地形较为狭窄,适合集中兵力从一点渡江,先头部队渡江后,也容易在对岸建立桥头防线,为后续部队渡江争取更多时间。

这一段的江面宽度也仅有七百米,水比较浅,拿根竹竿都能轻易插到江底,方便固定船只,建造浮桥也比较容易一些。

确定了渡江位置,华东方面军立刻开始行动,不断有从运河里拖来的漕船,被拉到钱塘江边,然后沿着西岸一路逆流而上,向着双浦镇这里汇聚。

对岸的江浙行省平章定定也在时刻关注着圣武军的动向,从前几天发现圣武军在搜集船只,往钱塘江里划的时候,他就知道杨璟这是要渡江了。

定定顿时急得连连派人去找方国珍,让方国珍派水师来助阵,但方国珍的使者都已经到杨璟这边了,来了好几天,到现在还没回去,方国珍也怕再次触怒了圣武军,那之前的降表和金银不就白送了吗?

于是就以给两个兄弟治丧为由,死活不肯出动水师,定定急了,又接连派出几拨信使,最后方国珍干脆又找理由,说他上次去刘家港打贼军水师,损失惨重,不光兄弟死了俩,手下士卒更是折损了上万,舟山、台州和温州家家挂着白幡,朝廷只一个劲的催着他用兵,却一文钱抚恤也不给,那他坚决不出兵。

临战闹饷,这也算是前宋留下的好传统了

定定气得要死,却又毫无办法,其实方国珍那边也急,想着丘楠怎么还没回来,不会是杨璟做不了主,又被送去建康见鲁锦了吧?

腊月十三,用于架设浮桥的船只和大军,全都在双浦集结完毕,定定这个怂货一溜烟就跑去了绍兴城里,还让人在海边准备了船只,随时准备往海上跑路,只让庆元路万户全驹儿,罗木营万户普贤奴,这父子俩率三万兵去闻家堰阻挡圣武军渡江,这就是整个浙东地区元军最后的机动主力了。

晌午巳时初,杨璟下令开始渡江,数千名船工驾着漕船从双浦镇向对岸延伸,钱塘江两岸的双浦镇和闻家堰,圣武军和元军双方大军云集,全驹儿和普贤奴派出大量弓弩手,到岸边射击圣武军这边架设浮桥的船工。

杨璟这边则是在江岸集中了两个禁卫师炮团的大部分火炮,足足上百门大炮,朝着对岸元军的弓弩手阵列狂轰滥炸。

这一段江面只有700米,而炮团的重榴弹炮和野战炮,都能轻松打出1500米以上的射程,轻型榴弹炮在用全装药打开花榴弹时,也能打出1200米以上的射程,这种超远的射程,完全压制了对岸元军的弓弩手,炮声一响,元军顿时被打的溃不成军,船工则趁机继续架设浮桥。

被拉来看戏的丘楠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丘楠并不擅长军事,但是他也听说方国珍此次水战战败,是因为圣武军水师大量装备了火铳,没想到不光是水师,陆战这里竟也有那么多火铳,而且这些大火铳的射程远远超出他的认知,居然隔着一里多宽的江水,还能将对岸的元军打退一里多地。

在火炮的压制下,元军无力继续阻挠架设浮桥,于是三条浮桥很快延伸到对岸的闻家堰,主力部队紧随其后,第一波次渡江的是两个禁卫师的火枪团,八千多火枪兵渡江后,很快在炮火掩护的范围内列阵完毕,组成八个大方阵向着元军压去,双浦镇这边的火炮也停止了射击,张龙的骑兵一团紧随其后,骑兵纷纷下马,牵着自己的坐骑快速向对岸走去。

庆元路万户全驹儿,见圣武军的炮击停止后,立即挥师前来与刚渡江的火枪兵决战,准备趁着圣武军立足未稳之际,来个半渡而击,结果他的前军刚到火枪兵方阵对面,就被连绵不绝的三排轮射当场打崩,全驹儿当场被打成了筛子,只剩他儿子普贤奴还在中军指挥。

刚刚渡江后的骑兵一团趁机对元军溃兵发起冲击,当场将元军彻底冲溃,俞通海和张德胜也带着40军主力开始源源不断的渡江,普贤奴一看圣武军的大部队已经渡江,敌军还有数千骑兵的优势,当即不敢继续对抗,只得一边收拢溃兵,一边往北,向着最近萧山县城逃了过去。

杨璟当即叫来传令兵喊道,“立刻给张龙传令,要骑兵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野外将这股元军全部歼灭,不可让这三万人逃去任何一座城池!”

“是!”

只要能在野外消灭掉元军最后这股机动兵力,不让他们逃去各城加强城防,那接下来再继续攻打绍兴和庆元路就会容易许多,也可以给绍兴、庆元两路的元军残兵一个有力的震慑。

给骑兵下完令,又见40军全部渡江完毕后,杨璟又把郭子兴等人叫了过来。

“郭子兴。”

“末将在!”

“你带117师两个主力团,再加三个补充团,外加六门山炮,一个陷阵营,总共两万余人马,去攻打诸暨和浦江二城,拿下浦江后,暂时驻守彼处,向婺州(金华)派出哨探,时刻注意婺州和衢州两路的元军动向,随时到杭州向我汇报。”

“末将遵令!”

郭子兴很是兴奋,加入圣武军这么久,终于有他独自领兵的机会了,虽然只是攻打两座城池,但诸暨和浦江可不是一般的小县,而且浦江位于金衢盆地的东面山口,一旦拿下这里,就等于封闭了盆地的东大门,如果之后要攻打婺州路和衢州路的话,很可能也会继续用他的部队当主力。

前途很光明!前提是这次独立领军得打好才行.

“徐用。”

“末将在!”

“你率110师两个主力团,外加两个补充团,一个陷阵营,六门山炮,沿曹娥江攻打嵊县和新昌,战事结束后,向关岭山一线设防,监视台州的天台县,有情况随时到杭州向我汇报。”

“是!”

两路偏师安排完,杨璟又叫来传令兵,当着丘楠的面,让传令兵给40军下令,让俞通海和张德胜率40军主力,沿着绍兴路、庆元路(宁波府)和宁海攻击前进,打到宁海和象山为止,同时派出哨探向台州方向警戒。

等传令兵走了之后,诸将也各自带着所属部队出发,杨璟这才站在双浦镇的江边,对丘楠问道,“邱兄知道回去之后对方国珍怎么说了吗?”

“总督放心,在下自然知道该说什么。”丘楠连忙应承道,这次看了圣武军渡江,那还不清楚鲁锦的实力,这次回去就是要让方国珍认清现实的。同时杨璟又当着他的面,让徐用打到天台山即止,又让俞通海和张德胜打到宁海和象山,便不再向台州前进,这也是给方国珍最后一个机会,若是再不老实投降,那大军打完宁海之后,可就要向台州继续进兵了!

这话就是专门说给他听的。

杨璟闻言又说道,“如果江浙行省平章定定,和那什么廉访使董守悫跑去了方国珍那里.”

不等杨璟把话说完,丘楠当即道,“请总督放心,我一定给万户说明厉害,让他把这些元廷官员都押送至杭州,交给总督大人处置。”

杨璟欣慰的点了点头,“嗯,去吧,等了这么多天,估计方国珍也该等急了。”

丘楠这才连忙告辞,乘坐杨璟给他准备的船只,不再返回海盐县,直接从双浦这里走钱塘江回舟山。

丘楠离开的当日,向萧山县逃跑的普贤奴就在逃亡的路上,被张龙的骑兵一团追杀致死,两员主将全部战死,剩余的溃兵也在萧山城下被全部歼灭投降,浙东元军最后的一股机动兵力在萧山被全部歼灭。

萧山县城的守军,在城头亲眼见到了这一幕,眼见官军主力在城下覆灭,圣武军的大军又在源源不断的向萧山逼近过来,萧山守将顿时开门献城,成了圣武军在绍兴路攻下的第一座城池。

随后的腊月十五,俞通海的40军主力攻克绍兴后,还不等主力继续进兵,上虞、余姚、慈溪、定海数县便跟着望风而降,只剩下一座庆元路主城(宁波)还在死撑,俞通海一边沿途分兵去接收城池,一边前往攻打庆元。

同时又让张德胜带偏师向奉化、宁海、象山攻击前进,整个浙东战役也即将走向尾声,圣武军马上就能占领浙中山区以北的所有平原区域,同时金华盆地的大门也已经向圣武军打开。

只等大军休整完毕,就可以随时向西南继续进攻,从金华、衢州、信州,一路打过去,将触手伸入江西行省,向西直插南昌!

另一边,丘楠也乘小船回到了舟山。

方国珍见了他连忙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你这究竟是去哪了?若是去杭州,时间有些久,若是去了建康,也不会那么快回来吧?”

丘楠当即解释道,“回禀大人,我从海盐上岸,被他们送去了杭州去见那征东大将军杨璟,这是他们对外的说法,庐州兵内部称其为华东方面军总督,我在杭州见到这位杨总督后,和他说了献表称臣的事,但他们并不满意,觉得我们在首鼠两端,要让大人交出水师船队和台温两路,还要将三位公子全都送去建康为质”

方国珍一听就火了,这也太他妈欺负人了,送一个人质还不行,还要三个儿子都去?还要交出船队和地盘,那他岂不是什么都不剩,鲁锦胃口这么大,又能给他什么?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怒意继续听完。

丘楠连忙将这几天的见闻全都说了一遍,杭州那里绵延二十里的军营,至少有十几万兵马,就这还不是华东方面军的全部兵力,杨璟还派了几路偏师,分头去攻打浙东各地。

他还被强留了几天,杨璟故意让他看到了俞通海的40军来援,意思非常明显,圣武军的兵力之多,你打是打不过的,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真心归附吧。

之后杨璟还带着丘楠观摩了圣武军渡江,着重描述了圣武军的火枪火炮,那种射程三里多地的大火铳,隔着钱塘江把元军打的溃不成军,八千火枪兵就把元军打崩,最后骑兵一冲,浙东这最后的三万机动主力就全没了。

最后还说了杨璟的进兵计划,让各路大军打到天台山和台州路为止,不再向台州进兵,但大军也已经开到了台州边上,就等方国珍的消息了,若是敢说一个不字,立马就能挥师南下,看看方国珍挡不挡得住!

方国珍听完杨璟的兵力规模后,也立刻冷静了下来,打是肯定打不过的,那就只好谈谈投降的待遇问题了,于是就问道,“他们要这么多,还让我把水师和台温两路交出去,就没说对我有什么安排?”

丘楠连忙解释道,“说了,虽然暂时没说具体安排,但那位杨总督倒是跟我暗示了不少,他们圣武军中,目前除了建康那位公输大元帅,军职最高的便是那位杨总督,称为方面军总督,下面又设集团军总兵,军总管,督师,团指挥使,千户营官等职位。

“这位杨总督说他是在公输大帅刚打下庐州时投军的,那时圣武军还没正式建军,而另一位马上要被提拔到方面军总督的,是这次率军攻打江北,目前正在淮安抵挡脱脱的朱亮祖,杨总督也跟我说了此人,说他是元廷的六安义兵元帅,被公输大帅击败后才归降的。

“他让我转告大人,建康那位公输大帅不计出身,即便是跟他打过仗的降将,只要肯真心归附,又有本事,有功劳,他也不惜提拔重用,便如江北的那个朱亮祖那般,让大人不要有什么顾虑,要归降就不要犹疑不定,不然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另外他还说,出征之前,那位公输大帅对他说过怎么安排大人的交代,说是比较特殊,可能跟以往归降圣武军的那些降将不同,说是让大人不要声张,不要传的人尽皆知,若是大人有了准信,可以随时再派人去杭州找他。

“但继续谈下去的条件,就是交出地盘和水师船队,还要交出三位公子送去建康,若是不答应这几条,后面也就不用谈了,至于具体对大人怎么安排,他也没说,大人若不答应,恐怕他也不会说的.”

方国珍闻言蹙眉沉默良久,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以前面对元军的时候,他还能反抗一下,现在面对圣武军,这可比元军能打多了。

方国珍沉默半晌,这才对站在一旁的詹鼎问道,“先生怎么看那公输锦的条件和安排?”

詹鼎当即道,“既是归降,那交出水师和台温两路也无可厚非,至于送三位公子去建康为质,既然是那位大帅特意提出的要求,说明他对大人还是很重视的,我认为这是好事。

“既然主动要了人质,之后便不会轻易翻脸,再跟大人来个秋后算账。

“我怀疑他想对大人委以重任,但又对大人不太放心,这才会主动索要人质。”

“对我委以重任?”方国珍顿时抬起头盯着詹鼎。

詹鼎颌首道,“那位杨总督不是特意嘱咐了,不让大人四处声张,同时又如此咄咄逼人的让大人归降,这很矛盾,他们既想让大人归降,又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恐怕要对大人委以的重任,还和元廷那边有关,尤其是大人还掌控了海道的漕运,那些船队既然能往大都运粮,自然也是能往大都运兵的.”

方国珍顿时眼睛一亮,目光幽深了起来。

詹鼎又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会是什么样的安排,我就猜不出了,大人不妨先答应下来,或是与那杨总督约个地方面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