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瞐 作品

第361章 锦囊妙计(上)

第361章 锦囊妙计(上)

如今浙东的战局,就好似一个反应釜,各种化学试剂和催化剂一股脑的投进去,在里面翻滚催化,不知道是哪边出来一点点原因,就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方国珍还是投降了,而且他自己的投降,还导致了自己更快的投降。

他想过鲁锦睚眦必报,对他痛下杀手,也想过鲁锦十分大度,给他封了爵位,但他绝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一个诡异的局面.

这话有点拗口,实际上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的。

杨璟的北路主力那边,得知了水战的结果,方国珍被打跑,后方无忧后,初二便开始向着崇德进发,嘉兴到崇德足有九十里,大军以日行45里的急行军速度,花了两天抵达崇德城下,还没开打,崇德当即献城投降。

开玩笑,连嘉兴都挡不住,要坚城没坚城,要兵没兵的崇德怎么守?

杨璟这边连主力,带一路收编的补充团和独立团,再加上骑兵团,一共16个团,七万出头的兵力,这可不是号称,而是实打实的真兵,那阵势才叫旌旗蔽日,能把小小的崇德县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光是看到这个阵势,崇德守军就吓尿了.

拿下崇德后,再往前就是杭州,此时大军通往杭州的路上已无任何阻碍,杨璟当即派出张龙的骑兵团,先去杭州探探情况,另外再联系一下朱寿的第二集团军那边,问他们什么时候过来会师。

因为在崇德没打起来,于是杨璟只留下驻守兵力,连城都没进,第二天腊月初四,便继续向杭州行军,崇德到杭州也有八九十里,预计又要走上两天。

北路的偏师那边,俞通海和张德胜率领的40军,初二抵达松江,初三正式发起进攻,当天下午便攻克城池,守将方家奴在巷战中被长枪捅成马蜂窝,他从嘉兴带来的两万大军也全军覆没,被俞通海抓了一万多俘虏,裁汰掉一些老弱后,剩余降兵被编成三个整团。

至此,北路偏师的任务全部完成,40军一共两师六团,北面沿江的常熟、昆山、嘉定、上海,四座城各留一个营,统归俞通海114师44团的蓝春镇守,这人是蓝玉的大哥,常遇春的小舅子。

刚打下来的松江是个府城,而且要控制很大一片地方,于是直接留了一个主力团驻守,交给了张德胜115师46团的张宏晁镇守,这人在安庆之战后归降的,跟着鲁锦打过渡江战役,因功提拔为指挥,现在也能镇守一方了。

这样一来,俞通海和张德胜他们俩各自留下一个主力团,带着剩下的四个主力团,外加五个补充团,一共九个团的兵力,开始向杭州行进,准备去找杨璟会师。

南路的第二集团军那边,华云龙和徐达的42军一路翻山越岭,终于在腊月初一抵达武康,朱寿、徐用、郭子兴这三人带领的第二集团军主力也掐着时间,和他们同日抵达了德清。

武康和德清本来就挨的极近,后世建国后这俩县干脆合并到了一起,只剩下个德清,元末的时候,这两座城之间大概只有二十多里,所以南路的主力和偏师同时抵达,也算是会师了。

两座山中小县本来就没几个兵,第二集团军的兵力又具有碾压级别的优势,这两座小城也毫无意外的被当日攻克了。

至此,整个太湖南路,第二集团军的第一阶段任务也全部完成。

华云龙的42军偏师攻克建平(郎溪)、广德、安吉、武康,一共四座城池,收降俘虏新编了三个补充团,临分兵前,朱寿还给他们补充了半个新兵团,但是他们在建平和广德也留下了两个主力团镇守,所以到现在就剩下四个主力团,三个补充团,一共七个团的兵力,比出发时还多了几千人。

朱寿的南路主力这边扩编的比较厉害,打的也全是大城,他们从溧阳出发,走太湖南岸,一路扩编了六个团的新兵,而且他们打的都算‘腹地’,周围也没有别的敌对势力,以后就算大后方了,所以也没必要留驻太多兵力,浪费精锐主力。

所以溧阳、宜兴、长兴这三座城,只留了一个主力团驻守,湖州作为府级大城,也留了一个主力团驻守,直到第一阶段任务完成,他们还剩七个主力团,六个补充团,一共13个团的兵力。

再加上华云龙偏师的七个团,第二集团军打到杭州城下时,已经扩张到20个团,将近九万人的庞大规模。

北路那边主力16个团,偏师9个团,加起来25个团,总兵力十一万人左右。

这下华东方面军算是发了,出兵之前总兵力只有13万左右,檄文上吹牛逼号称三十万大军,现在可好,打到杭州真快成三十万了,而且这次东征,打完杭州也才算刚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后面还有许多城池要打,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扩张多少

和七月份徐宋那次仓促出兵,奇袭打下杭州不同,圣武军的这次东征是集中了全力,宁可后方空虚,安庆和淮安南北两边硬吃元军的伤害,也要以碾压之姿鲸吞整个浙东!

腊月初三清晨,张龙的骑兵团作为全军先锋抵达杭州,杭州的元军早就跑的没了踪影,只剩下一座空城,于是张龙率先在杭州插旗,成了此次东征第一支抵达杭州的圣武军部队。

腊月初四下午,朱寿的第二集团军九万大军抵达杭州城下。

腊月初六下午,杨璟的第一集团军主力,七万大军抵达杭州,南北两路大军成功在杭州胜利会师!

此时集结在杭州的兵力足有36个团!只剩俞通海和张德胜的40军未到,他们那里还有九个团,四万人的兵力,不然等他们到齐了,就能凑出45个团的兵力了。

不过他们初四才开始向杭州行军,松江距离杭州直线距离都有三百里,他们就算日行五十里也得走上六天,慢一点可能会需要八九天,预计会在腊月十一或者十二抵达,于是杨璟当即决定不等了,立刻发起第二阶段的战事,趁热打铁,赶在过年之前完成整个浙东战役。

整个征东战役,原计划是四路大军在杭州会师后,再分兵多路去打那些浙中山地的城池,这种狭窄山地没多少敌军,自己这边去太多兵的话也施展不开,同时也需要给下面的将领一些成长的机会。

虽然俞通海的40军还没到,但不影响他们先打别的目标。

于是两个集团军主力在杭州休整两天后,初八这天,杨璟开始分派任务,让华云龙的118师,带两个主力团,三个补充团,一共五个团的兵力,向西去攻打余杭、临安、于潜、昌化、昱岭关这五个目标。

这条线也是几个月前,彭莹玉带人奇袭杭州的那条山中路线,是杭州的西大门,只有夺取了昱岭关,占领这一条山中谷地,才能守住杭州的西大门。

然后又派徐达的119师,带两个主力团,三个补充团,也是五个团的兵力,沿着钱塘江溯流而上,去攻打上游的富阳、新城、桐庐和分水这四座城池。以上这两路,都是钱塘江以西的区域,华东方面军打起来就是顺手的事,这边已经没有元军的主力了,只要一路攻城就行。

而钱塘江以东的绍兴路和庆元路,则比较麻烦一点,说到这里,总算又跟方国珍有关系了。

几天之前,庆元路(宁波)那边,江浙行省平章定定也在时刻关注着浙东的战事,还有方国珍那边的情况。

初二那天,得知方国珍的水师返回之后,定定有些诧异,连忙派人去问怎么回事,不是让方国珍去打圣武军的后方了吗,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

于是他就得到了方国珍水师战败,不光打输了,还损失惨重的消息,去了360多条船,丢了170多条,将近一半的损失,还战死了两个亲兄弟。

方国珍说自己正在给俩兄弟料理后事,水师将士也损失惨重,就不过去向定定汇报了,连见一面都没去。

得知水师战败的消息,定定顿时如遭雷击,这下连最后一招也失效了,浙东战局还怎么支撑?

如今的情况,别说反攻了,他们能守住钱塘江以东的地盘就不错了。

定定又派人去问自己派去的使者呢,结果被方国珍告知使者被贼军火铳击中,掉到江里死了,其实是被方国珍给亲手剁了

定定犹疑不定,他自然是不太相信的,但又没办法揭穿,要不是这次派去的使者亲眼看到了方国瑛和方国珉的尸体,他甚至有点怀疑方国珍是否是真的战败。

不过就现在这情况,就算使者真是被方国珍杀了,他也不敢和方国珍撕破脸,因为接下来他还有求于方国珍。

现在元廷在浙东的局面很是尴尬,他们目前就只剩下庆元路和杭州罗木营的三万兵勉强算是主力了,而圣武军的几路大军还在步步紧逼。

杭州目前又属于无城可守的状态,城里被烧为一片白地,百姓都跑去了乡下或是别的州县避难了,城里连个人都没有,也没办法提供后勤和民夫,他们三万兵过去,也是不可能挡住圣武军攻势的。

杨璟和朱寿加一起16万大军,他就三万人,拿头来打?

现在连方国珍的水师都败了,定定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整个钱塘江以西以北区域,反正守也守不住,然后三万大军驻扎萧山,隔着钱塘江和杭州的圣武军对峙。

钱塘江十分宽阔,水流又急,元军三万大军凭江而守,这个时候也没有茅以升的钱塘江大桥,元军仗着钱塘江天险,还是能守一守的。

圣武军这边,倒不是说杨璟无法突破钱塘江防线,就算从萧山不好渡江,他还可以分兵去上游的富阳、新城,桐庐突破,反正他有兵力优势,可以分兵多路渡江突击。

而定定现在就只剩三万兵,他如果分兵多处防御,如果每个地方只放一万甚至几千兵力的话,那他哪边都守不住,肯定挡不住圣武军渡江。

那杨璟现在还有什么觉得麻烦的呢?其实就是方国珍的水师。

你别看方国珍之前的水战败了,但他手里还有船啊,如果元军有一支水师横在钱塘江里,那圣武军就算兵再多,都很难渡江攻入绍兴路。

然而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方国珍派使者来投降了.

使者名叫丘楠,也是方国珍麾下的谋士,原历史上,方国珍最后能投降老朱,这个丘楠也有一份功劳,因为这货也是个投降派,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识时务,毕竟打不过是真打不过,那不投还等什么?

丘楠怕被绍兴的定定看见,是乘小船走北边海盐县登陆的,和海盐守将道明来意后,立刻被送往杭州去见杨璟。

杨璟那边,得知方国珍遣使来降,有些高兴,有些意外,还有些苦恼,主要是这次东征,计划里并没有打算拿下台州和温州,原计划是打到天台山一线为止,把圣武军的地盘推到浙北平原和浙中山地的交界处,这样方便以后的防御。

但是如果方国珍投降,主动献上台州和温州的话,那接下来如何布置兵力驻守就得重新考虑了。

不过只对眼前的战事来说,他还是比较高兴的,只要方国珍不来给自己捣乱,钱塘江里没有元军的水师,他就有的是办法能突破钱塘江防线,攻下整个绍兴路和庆元路。

丘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杭州的。

之前他在海盐的时候说要找圣武军的征东大将军,结果被告知没这个职位,那是对外的说法,圣武军内部只有华东方面军总督。

他当时还感觉挺新奇,一个华东方面军就有几十万大军,那还有没有其他方向,华北,华中,华南,华西?

等他到了杭州之后,才是深深的震撼,杭州虽然被烧成一片白地,早就没有百姓了,但圣武军在这里新扎下的军营却绵延二十余里,而且到处都是士卒,看起来最少也有十几万人,不禁让他倒吸一口凉气,难道檄文说的三十万大军是实数?

而此时的杨璟又在干嘛呢?他正在拆临出发前,鲁锦交给他的锦囊,说是如果方国珍有意投降,再打开来看,现在终于到时候了。

杨璟正不知道要怎么处置方国珍呢,就算方国珍来找他投降,他也没权力答应方国珍什么承诺,还好鲁锦提前给了几种不同情况的应对方案,也让他处置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