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八十九章 我要与朱元璋碰一碰!

辽东大雪严重拖慢了明军的行军速度。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如果只是轻骑出动还好。

深过脚踝的积雪虽不能奔马,却可以缓步行军。

大明的马匹都是晋商从蒙古那搞来的蒙古马,耐力佳又抗寒,适合长途跋涉。

但明军还带了大量速射炮。

雪厚加上道路崎岖难行,以至于行军极为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公里。

不过老朱却并不在意。

他很享受这种不紧不慢的压迫感,一步一步,让对方感受到绝望。

占领锦州后,老朱入驻城中,等待后续物资送达。

过了大概七八天,朱云峰又送来一批棉衣以及数十吨行军干粮,以保证军队持续作战。

这些都是季赫从现代以云峰公司的名义购置。

如今云峰集团家大业大,总资产数百亿规模,这还是没上市,如果上市的话,市值恐怕要飙升上千亿。

要是普通人一次性购买那么多物资,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云峰集团涉及各行各业,企业光就业人口就多达数十万人,俨然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企业,关乎到税收以及就业。因此国家在各方面都有优待,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现代物资的支持下,明军无论是战斗力与对抗寒冷气候的能力都大大增加,完全不惧风雪。

然而对于满清建奴来说,他们依旧停留在曾经的思维。

锦州距离沈阳二百多公里,多尔衮虽然提前察觉到了危险,迅速撤出了锦州,然他也被风雪所阻,每日行军二十来公里,在十多天后回到了沈阳。

九月中旬。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满清就已经连丢宁远、锦州,也就是宁锦前线,令满清朝廷大为震惊。

多尔衮回到沈阳之后,很快遭到了责问。

在顺治还未亲征前,权力由诸王会议主导,除了八旗旗主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郡王、贝勒、贝子等参与其中。

晌午时分,多尔衮在来之前,与范文程商量了许久,范文程自知自己在必死名单当中,听闻多尔衮带来的消息,亦是明白眼下对于大清来说,逃回北方是唯一的选择。

只是皇太极虽然倚重范文程,在政治以及谋略上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但至少现在的大清,权力还是掌握在诸王会议的手里。

所以在商量过后,范文程选择支持多尔衮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需要到诸王会议上大家一起答应,才能够施行这个策略。

此刻崇政殿内,气氛凝重。

多尔衮还没提出撤离沈阳的事情,豪格就已经开始发难,阴阳怪气道:“王叔一仗不打,先丢宁远再丢锦州,灰溜溜地逃回沈阳,当真是好威风啊。”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多铎生气道:“明人怎么在山海关一百人就击溃我们的你又不是没在,宁远被明人轻松攻破,留在锦州是等全军覆没吗?”

山海关那次战斗其实在场大部分王公贵族都参与了,毕竟是夺山海关,满清建奴基本上已经倾巢出动。

除了代善身体不好以外,济尔哈朗、豪格、阿济格、阿巴泰、罗洛浑、满达海、尼堪、博洛等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几乎都参与了其中。

阿巴泰的儿子博洛甚至都被周安击毙,那一战很多人都看到了明军的强大。

因此多铎说完之后,场中略显沉默。

但片刻后济尔哈朗还是皱眉说道:“不管怎么样,也不该丢那么多城池,这样敌人就能长驱直入,沈阳首当其冲,毫无阻碍了。”

“我们已经交了降书,但明人摆明了不接受我们的归顺,一路攻城略地倒也正常。留守锦州是守不住的,或许把军队撤回来,守住沈阳也不算坏事。”

代善说了句公道话。

阿济格作为多尔衮和多铎的亲哥哥,其实和两个弟弟有些不和,因此被排除在权力中心。

但在这种场合还是力挺他们,于是开口说道:“锦州离关内近,明人军队又厉害,想在宁远锦州击败他们谈何容易?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了,把队伍撤回沈阳。沈阳离锦州遥远,越往北就越冷,他们的辎重必然跟不上,到时候我们还有斩断他们的粮草,把他们击败的机会。依我看,退回沈阳并不是什么错误。至于锦州宁远,以后再想办法夺回来便是。”

“说得倒是轻巧。”

豪格见局势对自己好像有点不利,就马上说道:“昨天丢宁远,今天丢锦州,明天沈阳都守不住。将士们军心本来就已经很差了,再连番撤退,军心士气恐怕跌落到谷底。科尔沁、察哈尔那些蒙古人最近都已经有异动,我们请他们派援军来,你们看他们有回信吗?再这样下去蒙八旗都得跑散。”

“沈阳是守不住了。”

直到这个时候,沉默了许久的多尔衮才开口说道:“我建议撤出沈阳,前往哈喇温,等朱元璋他们走了,再想办法把失去的都夺回来。”

他的话说完,除了多铎以外,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他,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豪格见状大喜,指着多尔衮向其余人大喊大叫道:“你们都看到了,额其克连沈阳都要放弃。这可是玛法打下来的,阿玛当年付出多大努力才维持住,现在全被他给丢了,连沈阳都不要了,干脆咱们分家算了。”

“多尔衮,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代善也震怒了,很是不满地看着他道:“这可是祖宗基业,你要丢了?”

多尔衮摇摇头道:“守不住的,逃才是为了祖宗基业。”

“你怎么知道守不住?”

“你们知道宁远是怎么丢的吗?”

“怎么丢的?”

“那朱元璋叫来了神仙使者,在天上盘旋,勒令城中士兵全部放下武器投降,那些士兵就宛如被鬼神附体,全都照做了。”

多铎怒目而视,双手挥舞,冲着他们大声说道:“是派出去的一牛录斥候们亲眼所见,他们真正地看到了天上的神仙使者,他们也被发现了,离得很远就死了,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人和马就纷纷倒下,只有一人逃回来,回来没多久也死了。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战胜明人,战胜盘旋在我们头上的神灵吗?”

“什么狗屁神灵,你们就是胆子小!”

豪格亦是不甘示弱,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叉腰瞪着多尔衮兄弟道:“即便再怎么样,你们也该尝试与明人打一场,若是打不过再撤回来。现在这般,对得起玛法和阿玛吗?”

多铎怒气冲冲地对他说道:“豪格,你还知道我们是你的额其克?记住你的身份,你已经不是亲王了,你现在是戴罪之身,能让列席只是因为你是正蓝旗旗主,别太放肆!”

听到他的话,豪格本想继续与之争辩,但环视四周,见实在无人帮他说话,最终还是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双手环抱在胸前道:“不管怎么样,放弃沈阳是绝对不行的事情,我还是那句话,提议罢免额其克摄政王,现在他已经不适合再带领我们。”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豪格大骂多尔衮兄弟,被多尔衮借故削了他和硕肃亲王的爵位,但正蓝旗旗主的身份是削不掉的,所以豪格依旧有兵权在手,能出席这个会议。

要是以前豪格用这种语气跟多尔衮兄弟说话,估摸着多尔衮肯定找理由和借口把他囚禁起来。

然而山海关之战后,多尔衮被打得大败而归。加上现在丢了宁远和锦州,已经在诸王会议里抬不起头来。要是再收拾豪格,其他人必然人人自危,很可能造成两白旗与其他六旗内讧。

因此多尔衮平静地说道:“事情就是这样,我判断明人不可力敌,唯有避其锋芒。我听说那明太祖是消耗了所有的神力才下凡,而且他在凡间待不了多久,最慢明年就会回去,这个时候与他们交战殊为不智。”

“但离开沈阳这件事还是事关重大,是否再商榷商榷?”

济尔哈朗打了个圆场。

“离开沈阳不与之交战是我的想法,大家如果觉得一定要留下的话我不勉强,我到时候会交出摄政王大权,带两白旗驻扎在抚顺、蒲河等地。”

多尔衮说道:“届时六旗固守沈阳,能战就战,我刚好在城外与你们策应,若是不能战,城破之日就是我离开沈阳北归之日,这样我们还有根基,不至于被人灭族。”

代善想了想,看向众人道:“你们都说说吧,是留下来,还是走?”

“........”

“走吧。”

“走甚么走,好不容易能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就又回苦寒之地吗?”

“难道留在这里等死?明人可是有天神。”

“我们也有天神保佑,也许我们可以找萨满,做一场奥来那楞,请求向天神祈祷,请神灵下凡。”

“能行得通吗?”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不能放弃沈阳,北方太冷了,我不想离开这里。”

短暂的沉默后,诸多亲王、郡王、贝勒们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见识过明军的强大,但一者认知有限,只见识了自动步枪的厉害,没见识过速射炮的厉害,根本不懂城墙在速射炮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

二来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以前在关外住在帐篷里,披着牛羊皮,睡皮肤黝黑的女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而如今却住在奢华的府邸中,吃着美食,享受皮肤白嫩的汉人女子,生活条件比从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再让他们离开沈阳,跑到荒无人烟又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去,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流放还惨。

因为清朝流放犯人的宁古塔也就是牡丹江一带,离沈阳600多公里而已。

而多尔衮提议的哈喇温则是在大兴安岭,位于后世齐齐哈尔与漠河市之间的区域,距离沈阳800-900公里。

就这还是直线距离,实际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

更何况后世冬天那一片常年保持在零下二三十度,更北的漠河更是平均在零下三十多度。

小冰河时期温度更低,平均在零下四十多度,零下五十多度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么冷的气候,那是人待的地方吗?

看到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明军的强大,选择离不开这繁华之地,多尔衮眼中失望的神色愈发浓重。

明明他们是见识过的,却为什么要冒着整个族人灭亡的风险,继续留在这儿呢?

明明可以避其锋芒,大不了以后再打回来就是了。

为什么还要留在这儿等死?

或许阿兜(多铎)说的对,这些人的确没有远见,就不应该顾及他们,还是保存自己的实力,退离沈阳为妙。

想到这里,多尔衮就说道:“既然大家都想留,我还是那句话,不勉强,想走的就跟我去城外驻守。守城本就应该分兵策应,如果能够守住城池,我到时候亲自向陛下请罪。如果守不住的话,我们还能接应你们撤离,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那你就带你的两白旗走便是。”

豪格大手一挥道:“我们人马众多,城墙上还有那么多火炮,我就不信明军能够攻克,到时候你亲自向陛下请罪吧。”

“嗯,那就这么决定吧。”

代善政治地位高,点点头道:“现在明人来势汹汹,走一步退路也是必然的事情,多尔衮你就在城外伺机而动,有机会就断明军粮道,这样也能增加我们的胜算。”

“好。”

多尔衮嘴上答应,心里却是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己手头的权力多带些物资出城,趁着明军还没有到的时候加紧运往北方,免得以后在北方物资匮乏而难以立足。

“那城中总要有主将吧。”

豪格试探性说道。

多尔衮道:“我提议由郑亲王统领。”

代善点点头道:“我也同意。”

济尔哈朗没说话。

其余人则也纷纷同意。

毕竟济尔哈朗本事不差,只是他的身份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这才被多尔衮架空,不然他可是唯二的摄政王之一。

“哼。”

豪格冷哼一声。

济尔哈朗就道:“那我提议豪格为副将。”

众人知道他是为了安抚豪格,便也没说什么,就道:“便这么安排吧。”

豪格大喜,虽然是济尔哈朗的副将,但济尔哈朗还是那个问题,不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子孙,这大权迟早要回到自己手里。

于是豪格说道:“我也同意,我不管那朱元璋是什么东西,他只要敢来,我就要让他死,请诸王放心,这一战我们正蓝旗必定全力以赴,绝对不会像某些人胆小如鼠。”

说着他还瞥了眼多尔衮,说的是谁不言而喻。

“好,阿哥好样的。”

“对,精神点。”

“明军来了咱们可不能丢份。”

众人纷纷鼓励,一时间因为豪格的鲁莽无知,殿内倒是多了几分胆气。

唯有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看他的眼神犹如在看一个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