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36计 作品

第545章 热度空前(6k求月票)

第545章 热度空前(6k求月票)

国内这边,此时已经是凌晨,但演播室的主持人和两位嘉宾兴致不减。

“好家伙,最佳演员和金熊奖一起拿了,看来《小丑》在这届电影节上还真是一枝独秀啊。”

张一谋有些惊讶,他本来都以为没什么希望了。

主持人问道,“这种同时拿到这两个奖的几率是不是很小。”

“相当少出现这种情况,”张一谋回忆道,“我记得好像1998年有一次,应该跟这个比较类似吧。”

他看向身边的陈凯鸽,有些不太确定。

陈凯鸽点头,“是有一次,不过那回是金熊奖加最佳女主角。”

“叫《中央车站》,”张一谋道,“哦对,想起来,是叫这个名字。”

那时张一谋还在一门心思的拍文艺片,因此关注比较多,到如今还都记得。

陈凯鸽补充道,“其实后面也出现过一部作品拿两个的情况,我记得甚至有出现过同时拿金熊奖和评审团大奖这样的例子。”

“金熊奖相对另外两家,没有那么严,有时就会出现这种一部作品拿到多个奖项的情况。”

“凯鸽导演说的没错,”张一谋道,“不过这几年是越来越少了,小陈这个含金量不低。”

“这倒是,领着莱昂纳多拿下影帝,从小李子的获奖感言也能听得出来,小陈对他的指点很关键。”

……

众人闲聊着。

屏幕上,陈麟风说完了获奖感言,在斯克里克的牵引下,进行全场的致敬仪式。

这样与众不同的场景,引起了演播室众人的注意。

陈凯鸽有些眼热,在全场这么多明星面前,接受同行的礼敬,真是人间一大享受啊。

主持人很敏锐的察觉到这种待遇应该是比较非常规的。

不过过去没转播过场内的情况,他还真不太清楚。

于是主持人问,“这种仪式应该是不多见的吧”

陈凯鸽本想回答这还是第一次。

但张一谋已经笑眯眯说道,“是不多见,我所知道的,应该是第二次。”

“上一次我在戛纳,和小陈一起获得金棕榈那回,跟这个比较相似。”

“那次是我拿到三金,再有小陈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金棕榈得主,因此组委会那次给的待遇也挺高。”

陈凯鸽:“……”

主持人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可以探讨的点。

他顺势问道,“所以柏林电影节的组委会这是学戛纳的做法

而且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是在09年的戛纳,为您和陈导做的”

“应该吧,再往前具体有些场合我也没经历过,不知道是不是从我俩开始的。”张一谋老实回道。

“那这个可以回头确认一下。”主持人将话题带过。

后方的导播很重视,将之记下来,连忙询问经常跑欧洲电影节的台里记者。

他们能够进入到媒体中心看到颁奖礼,最是清楚。

没一会,导播确认了,确实是在09年戛纳电影节中,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欢庆仪式。

他连忙通过耳麦将消息传给演播室的主持人,让其找机会口播。

这时三人的话题,已经转到陈麟风这回拿奖之后的变化。

张一谋侃侃而谈,“欧洲三金以及奥斯卡最佳导演都拿到,代表着小陈在奖项资历上,不弱于任何一位电影人。

对他本人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他本来就是世界顶尖导演,无非是说起来,多了一项荣誉……”

陈凯鸽今天显得格外沉默。

他不是嫉妒小陈。

都是本家,有什么可嫉妒的,谁不知道他和小陈关系好。

但这个老谋子有点讨厌了,他怎么这么多话啊。

……

虽然是凌晨,但为了第一时间知道金熊奖的归属情况,观看直播的人不少。

网上很快沸腾起来。

“我艹,真得奖了。”

“真没想到这么顺。”

“哈哈,拍三部文艺片,分别入手金狮、金棕榈和金熊,这不有手就来。”

“过于轻松,显得国内很多追求奖项的导演们很呆。”

“话说三金大满贯了,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风神保底是个电影大师,能有这种成绩的,都是大师级人物。”

“能比得上黑泽明吗”

“不好说,咱们是当代人,其实并不太能体会出陈麟风的历史地位,估计得几十年后才能客观的做对比。”

“……”

网上的讨论,不少都聊到了大满贯之后的意义。

这本身也是跟着六公主直播内容的话题展开。

张一谋本身也是大满贯,不好过于吹捧,否则肯定要被人说那是在吹自己。

而陈凯鸽不知道为啥,越到后面话越少。

两人说的不怎么带劲,让不少看直播的观众们意犹未尽,因而看完之后,在网上又熬夜讨论起来。

逼乎第一时间就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如何看待陈麟风拿到金熊奖,达成大小三金大满贯的成就。】

问题的下方,很快就有人回答。

“以后全球的电影学院,大概都要多加一节课,专门讲陈麟风的作品,分析他的作品风格、画面美学、镜头语言等。

用通俗的话来讲,这就是大师级人物。”

“其实评论历史地位,还为时过早,单从当下地位上来讲,应该没有太大提升。

陈导已经是全球最顶尖那个级别的导演了,多个三金导演的名头,也不会多给什么。

当然,你要论未来,那可能确实意义重大。

说不定未来的百度词条里,会将如今这个时刻,称为华国电影的巅峰时代,或者是华国电影崛起的起点。

谁知道呢。”

“不客气的说,欧洲三大电影节三金的重要性,在华国国内可能都要再提高一个档次。

本来这些年,随着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电影市场扩大,业内都开始更加重视电影的商业成绩。

看看这两年,入围欧洲三大的作品数量就知道了,相比过去,断崖式下跌。

民众对欧洲三大的重视程度也在下降。

但陈麟风拿到三金大满贯,很可能把欧洲三金的知名度和重要性再提上来。

不说别的,有人年纪轻轻就凭借欧洲三大的成就,以后保底可以称为大师了,会有人不上心吗”

“……”

从半夜到凌晨再到上午,得知陈麟风得奖的人越来越多。

都不用特意关注,随便打开手机,到处都是相关的新闻推送。

不只是影视娱乐媒体,很多综合性社媒,也都把“得奖”“三金大满贯”这一类的报道,挂在了头版头条。

陈麟风高举金熊奖杯,被四周的嘉宾弯腰致礼的高清大图,作为头版新闻封面,只要随便点进一家媒体的网页,便能看到。

新浪、网易、企鹅等门户网站新闻平台,点进去,首页几乎全是相关的报道。

微博更是热搜刷屏。

连带着“陈麟风得奖意味着什么”“最年轻的大师”“超越黑泽明”等话题,也挂在热搜上。

网友们讨论的火热。

最热的要数陈麟风在昨天凌晨时间,发送的一篇微博。

一个手拿金熊奖奖杯的简单图片,下方附文:

“我得奖啦!”

就这么一条很简单的微博,评论数已经超过10万。

很多人刚发的评论,几乎刷新一下就看不到了。

转发数也超过1万。

热度高的爆炸。

陈麟风这次拿到大满贯,消息传的竟是比张一谋那回还要夸张。

央视的《朝闻天下》等早间新闻,腾出了一个小专题的时间,特意介绍昨天凌晨时得奖的盛况。

国内已经陷入一片欢腾。

德国柏林。

陈麟风一大早的,先是送别茜茜。

她要回剧组拍戏了。

随后,上午是新闻发布会。

记者们很是激动,问题几乎全朝着陈麟风招呼。

“25岁拿到三金大满贯,你是否有隐退的想法”

“你有觉得柏林电影节的评奖太松了吗或者三大电影节发奖都太轻易了”

“你怎么看待汤姆霍伯对你的评价”

陈麟风熟练的应对着媒体的提问,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反问道,

“汤姆霍伯说了什么”

这位之前凭借《国王的演讲》拿到过2010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不是无名之辈。

“他说你能够连拿三金,其实是欧洲三大对于亚洲导演的某种优待。”

陈麟风惊讶道,“确定是原话”

不是他不相信,实在是记者的节操,太不值得信任。

“额,大概是这个意思。”那名记者回道。

陈麟风不知道具体情况,尽力的敷衍。

“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我支持他说话的权力。”

“那……”记者还要再问。

陈麟风直接闭麦,“下一位。”

新闻发布会上,刁难的并不多,亚洲国家的记者,尤其好说话。

很多吹捧之词,让他都有点招架不住。

霓虹的记者稍微有点酸,提到了黑泽明。

“有报道说,麒麟老师和张一谋导演一起,已经超过黑泽明导演,成为亚洲最顶尖的导演,请问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陈麟风正色道,“黑泽明导演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导演,他在当初的那个时代,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两者并不能放在一起做比较。

至于张一谋导演,我认为这两位都是大师级人物,或许各有千秋,也或许能分出高下,这个有赖于历史的公论,我不能给出具体的答案。”

霓虹记者满意的退下了。

棒国记者接着问,“请问你怎么看待奉俊昊导演。”

这也是来寻求认同感的。

陈麟风发现了,好像最近一段时间,问这类问题的逐渐多了起来。

总是询问他,对某某某的看法,或者对哪部作品的看法。

“很优秀的一位导演,《杀人回忆》这部电影,我很喜欢,算是我最喜欢的棒国电影之一吧。”

陈麟风常规进行夸夸。

不管心里对这两个国家有什么意见,同行之间,一般情况下,他都是以互捧互助为主。棒国记者很是兴奋的记录:

【《盗梦空间》导演陈麟风,新晋的三金大导,认可奉俊昊导演为最优秀的导演,《杀人回忆》是他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

再多的鲜和掌声,都属于是对过去认可。

陈麟风并不会沉溺于此。

欧洲这边很多大电视台,或者知名节目,邀请他谈谈得奖的话题。

这里有不少,是在过去宣传新书的时候,有过不错关系的。

因而不太好拒绝。

他让梅姐统一推后,反正3月份会在伦敦拍戏,到时候再抽空上节目不持。

自然,六公主这边,也有访谈邀约,陈麟风也推后。

这些都留给未来的他头疼吧。

回去的飞机上,韩山平跟他坐邻座。

韩山平兴奋劲还没过,“小陈啊,我是真没想到,你竟然紧接着老谋子,这么快拿到大满贯。”

他的高兴情绪很好理解。

虽然多推迟了一个任期,但再过个四五年,还是要退休。

但就是这时候,小陈也实现了大满贯成就。

某种程度上,这是华国电影人的突破,是再攀高峰。

但凡涉及华国电影和电影人,都可以算作是他的功绩。

小陈是正经的内地培养出来的电影人才。

这份功劳,大家都能沾沾。

陈麟风将头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不耽误他说话。

“真是运气好,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哈,这就是能耐。”

韩山平恍然大悟,涉及到运气,那还用说嘛。

小陈的运气,业内谁不知道。

他自己都有感觉,和小陈合作之后,运气好了不少。

陈麟风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道,“得奖是得奖,后面怎么发展,还是得另说。”

“不是也有那种拿了奖,然后就再也出不来好作品的案例么,就跟被吸了气运一样。”

“呸呸,”韩山平啐了一口,他作为长辈,可不认同这个说法。

“你这才几岁,巅峰期长着呢,跟那些老家伙可不一样。”

“好吧,韩总你说的对。”陈麟风虽然是在警醒自己,但也觉得有点晦气,就不再说。

韩山平顿了顿,又道,“国内到时候估计会有不少会议或者讲座、论坛,邀请你参加,你想好了怎么做吗

光我这边,就有上级领导探口风,想给你举办几场座谈会。”

确实,这也是个问题。

过去陈麟风年纪偏低,这类场合他参加的话,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

他往往是拒绝居多,对方基本也就认了。

可事到如今,都有人开始称他为大师了,显然是不会再有人忽略他。

说不定就要二请、三请。

梅姐听到这里,插话道,“小风几年的空闲时间不多,如果实在有推不掉的,到时候我来协调时间。”

这等于还是把拒绝的活揽到了自己身上。

韩山平点点头,“这样也好,小陈你还是专注在创作上,每年适当来个一两次就行了。

我尽量帮你多传传话,领导们肯定也都能理解。”

陈麟风点头,“谢谢韩总了。”

“也谢谢梅姐帮我。”

“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韩山平摆手。

其实成名之后,类似的复杂事不是一件两件。

比如上面想要拍一部主旋律影片,或者先辈人物传记,这时候想到你。

又或者某国领导人(家属)喜欢你小陈这个偶像,希望能见见你。

再或者,出访国外某地,觉得你比较适合随同一起的。

往往就会做出邀请。

这些事并不能说是打扰,很多时候都是对电影人本身的发展有利的。

说不定还是上面好心。

这些邀请,在《盗梦空间》以及三金集齐之后,肯定会更多。

但陈麟风已经这么忙了,

这时候怎么拒绝,又不影响关系,就很考验水平。

陈麟风一般都是推给梅姐来管。

梅姐在这方面做的很是得心应手,甚至能借此和对方扯上并维护好关系。

而陈麟风需要做的少之又少。

他越来越庆幸,当年父亲给自己找来这么个帮手。

有时候都感觉梅姐也是他的挂,作用几乎不弱于记忆挂。

陈麟风在飞机上快睡着时,韩山平又提起了一件事。

“《小丑》得奖,国内关注度很高,之前咱们也聊过引进的话题。”

陈麟风立马精神了,“有新消息”

“嗯,上边认为电影里有不少血腥场景,这个必须要规避掉。”

这个确实,《小丑》里面,亚瑟杀陷害自己的同事那段,属实是有点血腥。

陈麟风点点头,“这个我觉得没啥问题,然后呢”

韩山平手一摊,“然后没然后了。”

“啊”陈麟风瞪大眼,“就这就行了”

他有些不可置信,《小丑》这片子,他自己都担心教坏国内观众。

结果上面这么心大的吗

韩山平笑道,“可能还会有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总体是不会大动的。”

那些陈麟风都不关注,边边角角的,顶多算是大剪刀展示一下存在感。

他关心的是,上面给的审核权限有点太宽松了。

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好处落在自己身上,他也要这么说。

因为有一就有二。

他自己能确定屁股不歪,娱乐圈别的导演可不行啊。

像是某数字导演,都赤裸裸的摒除汉族在历史神话片中的存在了。

万一未来给了这种东西审核宽松,那太恶心人了。

陈麟风将内心的担忧一说。

韩山平摇头失笑,“你以为你小陈是什么人物”

“我”陈麟风指了指自己鼻子,“能是什么人物,有点名气的电影人呗。”

“可不止是有点名气,”韩山平道,“不止一个领导对你寄予厚望,最头上的大领导都知道你的名字。

某种程度上,你现在跟国家的文化战略是一体的。”

陈麟风哑然,这个概念就大了,他不太有直观概念。

韩山平也没多解释,小陈现在埋头创作,不怎么接触事,以后慢慢自然会明白的。

梅姐倒是有些明白。

此前的金鸡奖改革,其实实质上就是小风一手推动的。

行业内还好说,官面上怎么解决的

全程几乎都没什么磕绊。

这要是换个人,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这里面就隐隐显露出不凡来。

此后,一路无话。

燕京国际机场。

不出意外的,又有大批记者围堵,这回连粉丝都不少。

主要时间卡的死,刚好电影节结束,过年没回来,这会儿怎么也要回来看看。

不少人都知道,他后续还要去国外拍《神探夏洛克》的。

这行程都被算准了。

众人抬眼一看,欢迎的阵容里甚至还拉着巨大的横幅,上书“欢迎陈麟风导演柏林凯旋。”

得,这帮人准备丰富啊。

陈麟风这段时间被采访的都要吐了,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用韩山平的话说,这叫“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还好,韩山平本身也是娱乐圈大佬,自有话题度。

媒体们不能把他撂一边不管。

因而也算是帮着吸引了一些火力。

麒麟和华影的人早就收到消息,提前来到机场,并联合机场方做好了协调工作。

媒体有秩序的进前,影迷粉丝们被隔在稍远处。

他们甘之如饴,能亲眼多看一眼偶像也是好的,感觉人生得到了极大满足。

记者们从电影节刚结束第二天,就开始在机场蹲守。

这些人神通广大,不仅盯着航班信息。

柏林那边,有的媒体有电影节的采访安排,闭幕式之后就一直盯着陈麟风一行人。

他们那边进柏林飞机场,这边就收到了消息。

根本躲不开。

事到如今,来到这里的媒体,已经多大近百家,快赶上大型活动费劲心力邀请的规模了。

媒体的质量,同样不低。

不光有娱乐圈的众多媒体,《华国青年报》《人民网》《环球时报》《观察者网》等官媒,

《河大报》《燕京日报》《冀省日报》等地方媒体也在场。

当然,主要是冀省和中原省这两块地方,一个离得近,一个自家孩子。

再有就是申海的一些大媒体。

这些媒体都知道陈麟风的风格。

一碰到热点大事,一准想办法躲开,要么缩在家里,要么用工作推辞。

这招用多了,大家自然都开始防备。

如今可算是逮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