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点咸 作品
第四百零五章 刘备:天子不如汉王舒服
留下部分官吏妥善安排准备归还乡里的黔首百姓,按照先远后近的方式遣散,务必不要出乱子。
至于赶来的士族、豪族子弟,愿意待在长安一时半会不走,那就先待着罢,省的和百姓一起拥挤。
刘备坐在摇晃的马车内,虽说头戴天子十二冕冠,身着华丽的舆服,看着威仪非凡,却并没有让他感到有多少自在。
哪怕许褚与典韦轮流在外面驾车,知道陛下不喜欢马车颠簸,特意放慢了速度,却还是让刘备感到头晕目眩。
他都已经不知多久没乘坐过马车赶路了,真有点不习惯。
托留侯在博浪沙刺秦皇的福,从那时起天子车驾的扈从护卫变得极其严格,不仅外出的卤簿规模变大,车厢要层层封闭,还要用各种旗帜作为仪仗,彰显壮观气势,以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舍此外,还要带上诸多副车,例如前导的“象车”,载九龙华旗走在队伍的最前,这象车远大于一般的车驾,正是用从益州南部献来驯服的大象,由数名蛮人骑之。
大象到达长安之时,也引起了上千人的围观。
除了象车外,车驾卤簿还有驱邪的辟恶车,奏响鼓乐的鼓吹车,然后才是天子的金根车与旁边的副车,庞大的车队,前后左右皆有虎贲骑兵护卫。
带着众多大臣到达云阳宫,城门宫殿由锐冲营的将士接管,卫尉寺置于云阳宫城内,负责宫门安全,营房就建在宫墙内墙下,便于士卒到各宫门守卫与巡视。
车驾到了迎风宫前,立即有诸多宫人慌忙出来迎接,刘备将原先王府的僮仆、婢女,择愿意入宫者转为宫人,让她们先提前到云阳宫城,把修缮完的迎风宫洒扫干净,仔细擦拭灰尘。
由于家中长亲已过世,刘备不用去其他宫殿拜见长亲,故仅在迎风宫殿,稍微歇息了一个时辰,便召集百官上殿。
“传天子口谕,宣百官上殿入朝!”洪亮的声音在偏殿门外响起,许褚奉命而来隔门喊道。
群臣立马起身,整理了衣冠,在宫内侍人的带领下,趋步入朝。
随着三声静鞭应响,人人找好了先前预演过的位置,对着高坐在御座上的刘备,揖礼伏拜跪呼道:“愿天子千秋万岁,大汉长乐未央!”
刘备坐在上方就算有冕冠垂挂的十二珠旒,略微遮挡视线,也能将在场众多大臣的神情,一览而尽的收入眼中。
见众臣皆心悦诚服地俯拜,没人敢因站立位置而露出丝毫的怏怏不乐。
刘备遂抬手,轻声笑道:“诸位请起罢!”
看到众臣纷纷起身后,又复笑道:“朕之祖、父虽世仕州郡,奈何桑荫不徙,使得我少孤便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若非二位叔父常以资助,岂有长大成人之事。”
“古人有云:受人之恩百世不忘,即追封为安平王、渤海王,着太常与宗正共商谥号。”
太常孔融、宗正刘和闻声,立马走出人群长拜衔命。
见两人行礼退回百官之中,刘备理了理思绪,继续说道:“朕出身微末,却能提三尺剑,回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不使神州分裂,天命丧失,此亦仰仗士卒用命,贤大夫用心所致。”
“长安光明宫,为孝武皇帝所建,原为祭祀神灵之所,因董贼之乱,而一分为二,今将分裂的宫殿重新修缮,划为南北二宫。”
“光明北宫依旧侍奉神灵不改,南宫偏殿则将为汉家定倾扶危,立功而殁的士卒名氏刻于壁上,择汉初四百载来,为汉家立下汗马之功的诸位功臣,辞世俱以画像悬挂宫殿内享受祭祀。”
“刘氏与贤大夫、百姓共治天下,亦要为大汉功臣留下生前身后名,使天下为之传唱。”
天子此话一出,宫殿里瞬间鸦雀无声,许多大臣眼前陡然一亮,先前听着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可听到后面,却忍不住想激动地拍大腿。
这哪里不对劲,分明是很对劲!
多少年没见过如此圣明的汉家天子,他是真的清楚大臣想要追求什么,在权势与身份已然满足的情况下,不就是想做些事情,求得留名于竹帛吗?
别以为就曹孟德想在碑上刻写征西将军曹侯墓,若是有选择把画像挂到宫殿里去,你看他还稀不稀罕只把名衔刻在石碑?
必然会更改目标,立志将自己的画像与先祖曹参画像,同挂在宫殿里,引得无数人羡慕。
这才是身为汉臣的最高追求,享受生前身后名。
至于天子附带的黔首士卒,此刻已经成了无足轻重的事情了。
“陛下敕令,臣等必当惟命是听!”
迎风宫殿里响起了群臣,再度跪拜之声。
就连关羽、张飞、荀攸、荀彧、卢植都忍不住流露出笑意,不管怎么说,此事必然有他们的份。
身为开国功臣,所追求的先是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再则是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有什么比把画像悬挂于光明南宫,更令人欣喜若狂的事,如果能此时进去,就算立马双脚一蹬,也有官员心甘情愿。
从今往后,踏足光明宫享受祭祀,将成为功臣的最高标杆。
刘备见群臣百官皆喜不自胜,也不禁嘴角含笑,诸君放心,该有的都有。
先抛出荣誉,再设下严格的限制,必定会让许多大臣趋之若鹜,还能间接引导天下士人的价值观,何乐而不为。
刘备抬了抬手,制止了宫殿里的喧杂声,复说道:“汉家举孝廉以来,已有三百三十三年,桓、灵时便有童谣唱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可见孝廉难以为继,于是我令各州行当年左公策,考选出良吏。”
“却录取较少,以至各地官吏劳碌,今天下已定,可下诏书布告各州郡,于建兴二年二月初开始乡考、三月下旬县考、五月郡考,郡考毕八月进雒阳京考,州考暂时止歇。”
“责令各地主官严查舞弊之事,若有遭举告或雒阳督查而出,则罢免各地太守、县令,由吏部钩稽姓名,永不任用。”
“须使天下牢记,朕任用贤大夫为官为吏,而治理百姓,乃求德才兼优者,才不及德者其次也,无才无德者不求也。”
“再者诸侯战乱十年,百姓多有逃亡,田地赋税尚未勘定,诏书下达之日,勒令兖、豫二州全面度田,益、荆、扬暂且延后。”
“即遣使通往交、雍两州,令其官吏立即前来关中,倘若有违命者,着使记下姓名,汉军进到立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