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变法初论

张元的出现,让宋朝君臣心有余悸。

思量再三,李放还是说给了赵祯。

只有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才能下更大的决心去变法。

李放总还是担心的,毕竟历史上的赵祯也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

“张元......”

赵祯并未愤怒,一个宋人能在刚刚立国的西夏做到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在他看来这分明是个人才。

而且李元昊在他心中的威胁又上调了一个档次。

张元原名不叫张元,这个名字是他投奔西夏时,为了引起首领李元昊的注意,因此特地改的。

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去的西夏,二人一个改名叫张元,一个改名叫吴昊。

加起来就犯了李元昊的名讳。

两人在西夏高调的作诗题字,还特地将两个人的名字连起来,最终果然引起了李元昊的注意。

在决定任用二人后,李元昊对于二人的犯讳之举,毫无芥蒂,依旧让他们叫这个名字。

这份心胸,令赵祯十分警惕,此人定然所图甚大。

赵祯想到此处,急忙开口问道:“张元此人真名是什么?这等人不可让其投奔逆贼。”

目光殷切的看着电脑屏幕,他希望这神奇的道具能再给他透露点天机。

但很可惜,令他失望了。

李放耸了耸肩,无奈的表示:“我也不知道张元本名叫什么,历史上压根没留下他的名字。”

说着,来回切换了好几个网页,找了数个网站,李放也没有见到半点线索。

“我估摸着吧......”

李放以手托腮,缓缓道来:“他在西夏这么高调,是故意不对外泄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估计他也怕你们挖他的祖坟啊。”

这话是有道理,就是太直白了,弄得赵祯有些尴尬。

“我怎会如此。”他摆了摆手。

李放摇摇头:“你现在不会如此,可好水川一败涂地,丧师失地,谁知道你会怎么想呢?”

赵祯沉默了,然后他看向李放不死心的问道:“真的没有此人的半分蛛丝马迹吗?”

别的不说,赵祯现在真觉得自己身边缺几个能办事的年轻人。

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主政一方,辅佐朝政是一把好手。

但在李放的影响下,赵祯也慢慢觉醒了,身为天子,他需要着眼于大局,可又不能仅仅只着眼于大局。

有时候,有些阴私之事,他还是想有人能和自己一起探讨一二的。

看过了张元的事迹,赵祯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而且他有信心,只要自己伸出橄榄枝,此人定然会感恩戴德。

毕竟能在汉土出人头地,谁愿意背井离乡,披发左衽呢?

李放又搜索了一阵,缓缓说道:“要说线索肯定是有的,只是范围太宽了,不太好找。”

说着,他鼠标滑动,将一段文字高亮,让赵祯来看。

张元,原为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本姓为张,其名不详。

他少年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

“此人是西北之人,难怪选择投往西夏。”赵祯了解了。

张元的祖籍离西夏那地方就近,怪不得去了西夏而不是辽国。

赵祯拿笔记了下来:“我回去便命人寻访此人!”

这件事有难度,古代是个乡土社会,通常来说都是同姓杂居。

想来张元的家乡,姓张的人肯定有不少,这个找人的差事不好办。

不过反正也不是赵祯自己去干,他只需要下个命令就行了,届时让地方官员帮他找就是了。

等他记完了,李放又重新说回了正题。

“吕夷简的这份奏疏倒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这一点你可以看看。”

指着关于吏治的一条建议,李放对赵祯说道。

虽然吕夷简没敢碰恩荫还有科举取士的规则,但他还是说了些东西的。

为了针对官吏的贪腐问题,他提出了可以搞均分职田,并改革官员俸禄。

北宋的官员福利待遇好,这一点天下闻名,可具体怎么个好法呢?

这个福利体系,大致可划分为三块,分别是正俸,加俸以及职田。

正俸差不多就相当于工资了,主要包括俸钱、衣赐、禄粟。

加俸就类比于绩效?

由职钱、侍从衣粮、餐钱、茶酒厨料、薪蒿炭盐,以及各种其他支出共同构成。

还有一个就是职田了,职田属于官田,在职官员可以从中按比例领取补贴。

除去以上三种,宋代官员还享有给券、公使钱及多种赏赐。

史载这些赏赐,“动辄为银五千两,或钱五十万缗”。

综上所述,宋代的中高级官员生活十分优渥,最顶层的那一批人更是腰缠万贯。

所谓“国朝遇士大夫甚厚,皆前代所无”

,这种话也只有北宋有底气说出来了。

只是这些富贵荣华,却与大部分底层官员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朝廷机构是个典型的金字塔系统,如果让塔底下的人过上高级官员的生活,那挑费可就更多了。

而且,底层官员的收入不仅少,遇到国家财用不足时,首先克扣的也是他们这些人的。

毕竟做决定的人是上层官员,他们总不会自己砍自己吧?

这样一来,低级官吏普遍生活压力巨大。

这种情况,在赵祯的父亲,宋真宗时就已经出现了。

宋真宗时的大臣张逸就曾面临这种窘迫。

(张逸)知青神县时,贫不自给,嗣宗假奉半年使办装。

还有记载:观察推官柳某死,贫不能归,乳妪挟二子行丐于市。

朝廷不给活路,那他们自然就会去自己寻找活路。

身为官员,他们手握权力,下一步想干什么,也就不用多说了。

吕夷简便是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建议,要削减高级官员的俸禄和职田,增加中低级官员的俸禄。

等他们的收入足以养活自己了,国家就可以加强监督,让他们廉洁奉公。

对其中屡教不改的人,也可以动手撤职查办了。

至于吕夷简为何能提出这种建议,这与他的出身有关。

就算吕夷简不当官,他们东莱吕氏在家乡也是有名的大家族,他本就不指着朝廷的俸禄活着。

有了固然好,砍去他也不心疼。

而且身处中央宰执天下,对于宋朝的弊病他不可能没有数,提出这样的建议也算合理。

至于李放如何看的出来,这个建议靠谱的,那就多亏了他能作弊了。

让他直接去治国,他肯定不行,但开卷考试还不会吗?

别的先不论,这一条刚好和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有重合,那自然是正确答案。

李放自信的说道:“别的不论,这一条实行下去,你能团结的肯定是最多的那一批人。政治斗争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此举不仅能推进廉政建设,还能拉拢人心,再合适不过了。”

“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赵祯重复着李放刚刚说过的话,越想,他越觉得这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不得不说。”赵祯颇为感慨,“现代许多言辞,都颇有深意,微言大义发人深省。”

简单十个字,直指政治斗争的核心关键。

只要把这十个字吃透,不说纵横官场,但最起码不会对政治是一头雾水,撞了南墙还不知回头了。

“这话不假,毕竟领先你们近千年呢。”李放笑道,“以后你有的深省了。”

将这个建议记了下来,赵祯决定回去再寻宰执大臣商议过后,早日推行。

马上西夏就要立国了,开战之前,他势必要统合国内的人心,为军事斗争做好后勤工作。

对于吕夷简剩下的改革策略,李放就没什么建议了。

“他说的其余内容,不过是些十分正确的废话,什么重视农耕、减赋税,轻徭役都是历朝历代的老生常谈了,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嗯。”赵祯点头附和。

忽的他想到了什么,猛的看向李放:“日前你说过的高产作物种子,可以亩产千斤的粮食呢?”

李放看了下手机:“就这两天了,估计明天差不多就到了。这些作物虽然高产,但在你们那里过了两三代肯定会退化的,一时半会儿你肯定是指望不上他们。”

“退化?是不是退化了,就没那么高产了?如何才能让它们不退化?”

赵祯急忙问道。

李放双手一摊:“我也不是农学生,可不懂育种。”

见赵祯有些担心,李放又安慰道:“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就算退化,土豆、红薯的产量也是超过你们那个时代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说到这里李放又有些疑惑。

“你们古代都说士农工商,历朝历代也都说重农桑,可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机构去选育开发良种呢?”

赵祯也有自己的解释。

“农田作物乃是天生之物,皆是看天吃饭,岂是人力所能改之?为官主政,若风调雨顺,自然治下丰收;若天公不作美,便抗旱治洪,保证农耕。良种成与不成,朝廷如何能干涉?”

“这就是观念思维的差异啊。”李放感慨两句,“来,我带你看看吧。”

有那位现代的神农氏在前,李放觉得需要改变一下赵祯的思维了。

“人定胜天,只要努力,良种不一定非要看天的。”

赵祯看着李放搜索出来的资料,看着在那位老先生的手中,水稻的产量连年上涨,他有些震惊了。

直至看到后面,禾下乘凉的美梦,更让他目瞪口呆。

看到最后,赵祯猛地一下子站起身来:“这,这,这位老先生现在何处?老先生堪

称现代圣贤,我想亲往拜见。”

“亲往拜见?我可没那个本事。”

李放语气有些沉重:“且不说老先生已经仙逝,即便他老人家在世之时,我一个普通百姓也没办法让你去见他老人家。”

说着,李放又给赵祯看了袁老的一系列头衔。

“要是在你们那里,你自己说,就算袁老培育出了这样的良种,你能给他这样的待遇吗?”李放直言相问。

赵祯沉默了,他很清楚,如果是在北宋,就算有人培育出了良种,功劳也不可能是他本人的。

毕竟只知道沉迷种地的人,是不可能当上大官的。

而如果一个官员治下出了这等事,必然会被当成祥瑞进贡,顺带官员自己还能升上几级。

至于原本的培育者,顶多是被官员赏赐些钱财,他这个皇帝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赵祯不说话了,李放也放低了声调:“治国需要文人,这一点无可反驳,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各个阶层,各个职位的人共同参与其中。你们大宋就像是一个强壮的瘸子,文治虽盛,可因为瘸腿,所以始终无法前进半步。”

“人心难变啊!”

赵祯长叹一声,抬眼看向李放:“我虽能接受你的理论,但其余人定然不解,一人之人终究不如万人之心。”

对赵祯来说,李放说的他很容易就接受了。

国家是他的,靠文人治国,和靠武夫、匠人、农人治国,其实并无什么本质区别。

他要做的就是驭人而已。

只要对他有用,他可以用任何人。

而且臣属成分复杂了,对于上位者来说反而是好事,如此更能统筹各方,不怕下面拧成一股绳了。

只是北宋文风滋盛,士大夫的力量太强,赵祯也不敢贸然去改。

“所以就要慢慢来。”李放竖起一根手指来,“你今日改一点,明日再前进一步就会更容易。”

指了指屏幕上的农作物,李放问道:“扯虎皮,拉大旗,你难道不会吗?借口农桑之事,抬高几个农人的地位,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现成的吗?”

赵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李放还真给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满朝臣子确实不好置喙此事,有了农人,日后再有匠人,倒也不算过分了。”

见他开窍了,李放则颇为振奋。

现在看来,他其实也不是没能力治国啊。

二人讨论着细节,赵祯再次提笔,将此事记了下来。

这回李放是真没什么建议了。

“你自己再揣摩揣摩吧,我去网上翻翻评论,看今晚去哪里下馆子。”

李放没建议了,但赵祯心中还有一个藏了许久的疑惑,趁此机会,他也想试着解决了。

“你觉得,这简体字在我大宋可否推行天下?”赵祯试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