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北宋的冗官

徐妙锦和任红昌在开心的逛吃,李放和赵祯也聊的不亦乐乎。

这会儿他也不感到饥饿,跟赵祯侃大山,让他找到上大学时,跟同寝室室友在晚上睡前键政的感觉。

那个时候刚上大学,正是天不怕地不怕,最放飞自我的时候。

一到晚上熄灯,天南海北的瞎聊,甚至能聊到凌晨两三点。

现在想来,李放还真有些怀念。

“开国之君的权力欲,那不是别人能比的,尤其是朱元璋。”李放感慨道,“别人都认为,宰相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的,可他偏偏认为那就是来分他的权力的。”

赵祯实在是大开眼界,他着实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皇帝:“若废黜宰相,他自己如何......”

还没说完,他就反应过来了。

“是了,按你的说法,那朱元璋是‘工作狂’,故而能独掌朝政。”

李放点点头:“废黜宰相后,皇帝直接和六部接洽,自然就避免了皇权被人架空。”

听到这个好处,赵祯也不免心动。

可想到李放之前说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法,朱元璋这办法,肯定不适合他们大宋。

想了想,赵祯也只能放弃了。

李放继续说道:“可能也正是这种权力欲,反过来导致了朱元璋要求臣下言事务求简洁,这才能让他在一天内处理这么多政务。”

说着,李放又找到了一个事迹来佐证叙事简洁的重要性。

朱元璋由于出身不好,虽然起事之后也在努力学习,可对于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还是看不习惯。

因此早就多次下令,要求臣子上书时,尽量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就连他自己颁布圣旨时,都经常是大白话。

但这个命令却收效甚微,上书言事引经据典那是文人骨子里的习惯,哪里这么容易改掉?

所以许多人也没当回事,因为不严重,朱元璋倒也没特意整治过这种情况。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许多事都等着忙活呢,这点小事自然是要靠边站了。

到了洪武八年,时任刑部主事的茹太素给朱元璋上书,洋洋洒洒万余字,尽显文人本色。

可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朱元璋实在是不想自己看。

那玩意引经据典的,他还要费心思考,于是朱元璋干脆让人给他读一遍。

结果读了几千字了,他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尽是些空话套话。

之后又一直读到万余字,那篇奏章才涉及具体的事宜,给朱元璋提了四个建议。

因为这种行为,朱元璋十分讨厌他,再加上那奏章中有些话确实不太中听,朱元璋干脆下令,直接当廷杖打此人。

“等等!”赵祯有些惊讶,“臣子上书言事,即便有务虚之嫌,何必当廷行刑,有失文人体面。”

说着,赵祯十分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这位明太祖,虽说是开国之主,可这脾气秉性与前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却是不同。

“这才哪到哪?人家后来掀起大狱,明初四大案,前后诛杀近十万人,开国功臣也难逃一死,打个刑部官员算什么。”

李放毫不在意的耸了耸肩。

赵祯立马反应了过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是这个意思。”

“那徐姑娘家?”赵祯看向超市外面。

他可还记得,李放说过,徐妙锦家正是大明的开国武勋之后,她爹受封国公。

李放解释道:“她家没啥事,她父亲徐达虽说也是开国功臣,但为人机智,立国之后除了打仗很少去掺和朝政,所以算是寿终正寝了。”

徐达的下场好,只能说是他死的早,若是他和李善长一样,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身体还挺硬朗。

那会发生什么,可就谁都说不准了。

赵祯并不知道这点,他缓缓点了下头:“还算不错,朱元璋倒也没有斩尽杀绝。”

“不过别人可惨了。”李放唏嘘的说道,“朱元璋的首席谋士,被他自己称为萧何的李善长就死的老惨了。洪武二十三年,时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被朱元璋借口知反不言,而被族诛。”

“开国功臣,且年逾七十,他竟然也不肯饶恕?”赵祯根本无法想象。

“且不论什么知反不言,即便他要造反,已经七十七岁了,谁还敢跟随?”

李放轻笑一声:“君不见司马仲达乎?”

“呃!”

赵祯许多话都给憋了回去。

半晌之后,他才辩解道:“司马懿四朝老臣,忠心魏室几十载,谁能想到他宁弃一生清名于不顾?再者,不是什么人都能活到他那个岁数的。”

“李善长也一样啊,他是朱元璋的淮西老乡,自起兵之初就一路跟随,军中宿将大都与他亲善。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自然不怕,可他那一年也已经六十多了。”

说到这,李放不禁

叹息了一声。

要是朱标不早死,后面的李善长、蓝玉等人恐怕都能幸存。

“朱元璋精心培养的太子,中年而丧,他又立了个太孙,可毕竟年纪还小,威望不足。在你们古代,六十岁,哪怕他是皇帝,明天说突然就死了,恐怕也不会让人感到奇怪吧?”

对于李放的问题,赵祯也无法反驳,只能点头承认。

“所以啊,朱元璋越看李善长就越觉得他长的像司马懿,但凡李善长死在朱元璋前面,他估计也能捞个好一点的身后名,子孙也能公侯万代。”

赵祯沉默不语,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要是自己在朱元璋的那个位子上,他会怎么做?

思来想去,赵祯也想不出答案。

或者说,他不敢去想那个理智的答案。

“算了,扯远了,还是说回去。”李放拍拍手,让赵祯回神。

打完了茹太素后,朱元璋十分感慨,茹太素所上书的事,其实只需要五百字就能说清楚,可他却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

此举不仅拖慢了行政效率,还容易让人看的云里雾里。

所以朱元璋直接下发明诏,令中书制定一个上书言事的格式,务求杜绝这种繁琐冗杂的上书方式。

见识了不知算是前辈,还是后辈的事迹后,赵祯深有感触。

虽然对朱元璋的行为很看不惯,但对于这个增加效率的办法还是很认可的。

赵祯开口索要纸笔:“这是个良策,既能对朝政有所裨益,又不牵动任何人的利益,我看变革不妨从此开始。”

接过李放递来的毛笔,赵祯认真的记下了这一条。

李放趁这会儿继续去啃吕夷简的奏疏,虽说文言文他不是看不懂,但吕夷简实在写的太弯弯绕绕了。

以至于他看的时候,总是磕磕绊绊的。

这期间,还来了几个客人,都是赵祯接待的。

过了好一会儿,李放站起身来:“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吕夷简这回虽说没跟你耍心眼,但却言之不尽,还是有所保留啊。”

“怎么说?”赵祯急忙发问。

“你等等。”李放走出柜台,过去拿了盒牛奶。

“我饿了一天了,刚刚看你那奏疏又废神,补充点营养。”

重新坐了回去,李放摆开了阵势,他直接看向赵祯问道:“那《宋史》你应该还没看到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有王安石的变法吧?”

“嗯。”赵祯点点头,“我是从前向后按序观瞧,那书太厚,我怕漏了什么关键信息。”

“难怪。”李放喃喃道。

赵祯奇怪的问道:“你这是何意?什么叫难怪?”

“难怪你看不出来,甚至还觉得吕夷简是言之有物。”

说实话,要不是李放这几天古文阅读水平算是突飞猛进,再加上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有了了解,他说不定也被吕夷简糊弄过去了。

不得不说,人家确实是老官僚了,避重就轻的本事着实炉火纯青。

“咚咚咚!”

李放用手点了点放在桌子上的奏疏:“这份避实就虚的本事,咱俩还要多学学。”

赵祯眉头皱起:“你是说吕夷简又在糊弄朕?”

他真的怒了。

信任这玩意建立起来很容易,毁掉它也不难。

这几天的功夫,曾经的肱股之臣,在赵祯这里就没了信誉,而一开始差点和他打起来的李放,却得到了他的信任。

“倒是谈不上糊弄这么严重,但他有些事确实没说实了。”

为了加强自身的说服力,李放还找到了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案例。

李放一条条的指出自己的建议:“首先就是三冗之一的冗官,因为你给圈定了变法的范围,这一点他倒是写了,只是内容嘛......”

说到这,李放摇了摇头。

北宋为何冗官?那是因为开国之初就定了下优待士大夫的国策。

不管士大夫犯了什么错,处罚都很轻,一般都不会置人于死地。

最厉害的刑罚就是把你给流放,前脚流放地还没到,后脚再给你换个更偏远的地方,路上折腾死你。

只是这样的手段,也很少用出来。

一个组织,缺乏一个退出机制,人可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至于为何冗官这么难处理?那就是还是要回到人身上。

皇帝的想法再好,那是需要人去执行的,让官吏自己去砍自己身上的肉,他们怎么可能下得去手?

而且一个国家那是一个完善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时候乱动,还不如不动。

现代码农圈里有句话,代码只要还能跑,那就别去动它。

北宋这套制度,流传至赵祯这,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了,自有其惯性在。

很难仓促之间改变。

而且统治阶级未必想要改,北宋本质上是尽可能的与士大夫分享

国家利益,大家一起来压榨泥腿子,这样来消除内部矛盾。

这种分享,是整个朝野官员的共识,乃至包括那些武将。

北宋年间,喝兵血,吃空饷的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直到靖康之时达到顶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里做官只为财,皇帝突然想变,底下的谁会答应?

若要强行靠武力推行改革,唐末五代的乱象犹在眼前,哪个皇帝又敢下这个决心呢?

所以,北宋之时,虽有不少仁人志士看清楚了国家积弊所在,但总是徒劳无功,就是这个道理。

说回吕夷简的奏疏,在里面,他对冗官之事倒也没有避而不谈。

只是他却下意识的回避了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冗官?

说到这儿,李放都忍不住了。

“哪怕我之前没怎么精研过历史,我也知道,你们北宋的恩荫实在太泛滥了。”

指着屏幕,李放都不免痛心疾首:“后来一查资料,给我都吓一跳,一个担任学士官职的人,二十年内,他的兄弟子孙竟然有二十多人能出任京官,这都是通过恩荫选上来的,简直不可思议!”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李放都懵了。

他很难想象,这北宋都建立几十年了,一直维持这么庞大的公务员体系,是怎么还没亡国的。

北宋的官员福利是历代之最,这一点也不用说了。

背着这么重的包袱,还能扛到靖康,只能说那个时代的百姓确实坚韧。

“二十多人!”赵祯自己都不可置信。

李放说的问题是存在的,这他很清楚,只是他也想不到,一个人竟能恩荫出这么多官员来。

毕竟从来没人让他看过这些数据。

赵祯铁青着脸看着电脑屏幕:“这可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可这还没完呢,李放继续说道:“还有你们的科举,一次录取人数过多,且对诗词歌赋过于看重了。后来你还下令,凡是殿试都不得黜落举子,进一步加剧了冗官。”

“啊?我怎会下令如此?”赵祯有些不可置信。

李放闻言还有些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赵祯。

可能是一直以来,落榜生都有什么buff加成吧。

黄巢屡试不第,于是有了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明朝裁撤驿站,于是有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近现代外国有个美术落榜生,于是......

与之相同,北宋也有一个落榜生,还是赵祯这一朝的。

他屡次科举,结果进入殿试之后,被刷了下来。

想要参军入伍,结果因为长相抱歉,被人说有辱军威,又被拒绝。

一怒之下,此人投靠了当时尚未立国的西夏,被李元昊赏识。

他辅佐李元昊立国,并在好水川大败宋军,战败士卒的尸首枕藉千里。

得意的此人写了首诗嘲讽北宋君臣: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撵,犹自说兵机。

自此之后,为了避免像这样的人投靠敌国,因此北宋有了殿试只排名,不黜落举子的规矩。

这个人写诗嘲讽北宋的人,名叫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