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不吃米饭 作品

第665章

这个电话是打给赵一平的。

因为顾航是赵一平的嫡系。

在电话里,顾航将今天发生的事情经过,详详细细汇报了一遍。

尤其是有关星光夜市的内容。

说完之后。

电话里的赵一平沉默了好长时间,然后说道:“好,你做得很好,以陈放的性格,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管的,到时候他跟朱匡掐起来,不管谁输输赢,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领导放心,我接下来会关注这件事的。”

顾航说道。

赵一平说道:“不光要关注,还要适当点点火,这件事我不太方便出面,你来做最合适不过了。”

“好的领导,我知道了。”

挂断了电话。

顾航有些沾沾自喜。

明明是一件坏事。

却让他变成了好事。

而且是只赚不赔的好事。

正如赵一平说的一样,谁输谁赢都是好事。

陈放自然不必说。

朱匡在暗地里,也是朱汉民的人。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样的好事可不常见。

在送老人回去的路上。

老人告诉陈放,他是武兰市高金县沙头镇人,名叫吕洪贵。

生了一儿一女。

儿子在三年前因为肝癌去世了,欠下了一屁股债。

儿媳妇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跑了。

女儿远嫁,条件也不怎么好。

现在就剩下他跟孙子两人相依为命了。

自己在沙头镇种了点西瓜,成熟之后,就雇个拖拉机拉一车到武兰市来卖,一卖就是好几天,赚的钱,就是孙子开学之后的学费和生活费。

虽然清贫,但也算是能过得去。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城管对摆摊查得越来越严了。

这也导致他的瓜不好卖了,上一批就烂了不少,如果不是陈放今天出手相助的话,恐怕他连孙子今年的学费都凑不齐了。

在清陵区的一座偏僻的桥洞下面。

陈放和于正川见到了吕洪贵十岁的孙子吕波还有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没有卖出去的西瓜。

吕洪贵告诉陈放。

白天的时候他们就在桥洞下面休息。

一到晚上,他出去卖瓜,孙子吕波就留在桥洞下面看守剩下的这些瓜。

这般炎热的天气下,加上周遭嗡嗡轰鸣的蚊子,陈放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日子,他们是怎么坚守下去的。

一时之间有些难受。

说道:“老人家,这些西瓜我都买了。”

“不不不,领导,太多了,买了你也吃不完,会烂的,你喜欢吃,拿几个走,我不收钱。”

“老人家,我朋友是开餐厅的,她平时也要采购不少西瓜,在哪买都是买,你卖给我,我还能赚个差价。”

这个话一说。

吕洪贵的眼里就冒光了。

问道:“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阿川,你现在就安排车子和人过来拖,然后送到莫子菲的餐厅去,她那边反正都要用西瓜。”

陈放对着于正川说道。

于正川点了点头。

说道:“好,我现在就安排。”

接着。

陈放打开了包,从里面掏出了一沓钱,足足有一万块,塞在了老人的手里,问道:“老人家,这些钱够了吗?”

“不用不用,太多了,真的太多了,这里只有几百斤了,只要几百块就够了。”

吕洪贵连忙拒绝了起来。

陈放抽出了一千块钱,问道:“那这些总不算多了吧?”

老人这才接了过去。

握着钱。

老人很是激动。

连忙招呼孙子过来给恩人磕头。

陈放一把扶住了吕波。

说道:“孩子,回去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要孝敬你爷爷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

吕波懂事地说道。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陈放便告辞了。

大概二十分钟之后。

来了一辆皮卡和几个人,将西瓜全部给搬走了。

因为天色突变,眼看就要下雨了,陈放还安排了一辆车,接上了爷孙两个,将他们送回了高金县的老家。

回到家的爷孙两个,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的十二点了。

吕洪贵便招呼孙子睡觉。

就在这个时候,吕波一摸口袋,愣了一下,从里面掏出了一沓钱,喊道:“爷爷你看。”

吕洪贵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这不是陈放之前掏出的一沓钱吗?

怎么到了孙子的口袋里?

他想起来了。

一定是陈放扶住吕波的时候,偷偷塞进去的,一时之间,有些热泪盈眶……

第二天一大早。

陈放刚到办公室,就接到通知,因为龙江上游十几天的暴雨,加上武兰市即将到来的暴雨,本地将迎来二十年不遇的洪峰过境。

要求所有单位,参加全省召开的抗洪防汛电视电话会议。

10点钟开完会之后。

陈放接到通知,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其他各部门、区县的一把手,立刻到会议室集合,参加市政府防汛抗洪紧急会议。

会议上。

赵一平先是阐述了此次洪峰的严重性。

要求各部门在暴雨来临之前,做好抗洪防汛的所有准备工作。

另外,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下沉到各区县、各主要部门指导工作。

前面几个区县和部门的分工布置下去之后,就只剩下地质灾害最严重的高金县了。

高金县是丘陵地形,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最高,更要命的是,高金县紧靠龙江,基础设施最为薄弱,也是此次洪峰过境第一个面临冲击的地点。

这样的地方,别的副市长自然不愿意去。

毕竟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摘了乌纱帽。

提到高金县的时候。

所有的副市长都把脑袋低了下来。

这个时候,朱匡站了出来,说道:“高金县的防汛抗洪,责任重大,一定要选一个很有经验的人过去坐镇指挥,赵市长,我听说陈放同志在永安省工作的时候,就有过成功应对山体滑坡的经验,我觉得让他去高金县,是最合适的。”

陈放的确是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但是他刚来武兰市不久。

按理说,这次抗洪防汛,不应该派他去。

但是朱匡的这个提议,却得到了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赞同。

经验是个不错的理由,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不想去,那陈放自然也就成了不二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