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是我 作品

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339 章 三百三十九章

天气 风和日丽

心情 江山代有才人出

山南互市很热闹,

偶尔也会有纠纷。

执法尺度难把握,

俞家晚辈露锋芒。

在山南的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每日看着城中百姓安居乐业,心中满是欣慰。之前刘文海跟我提过,在山南与吐蕃开展互市。

我向谭新宇一打听,才知道这互市是每月的初十,在山南城北门外,两国商贩聚集在一起互通有无。

我看了看日子,距离互市也没几天了,反正时间充裕,便想着等到那天去凑凑热闹,看看这互市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

终于,互市的日子到了。一大早,我就和戴寿昶、谭新宇换上便服,准备出门。

看着铜镜中自己那一身朴素的装扮,我心中满是期待,仿佛即将开启一场新奇的冒险。戴寿昶在一旁也是跃跃欲试,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个即将去赶集的孩子。谭新宇则显得沉稳许多,但从他微微上扬的嘴角,也能看出他对这次出行的期待。

很显然互市如果成功这可是谭新宇的一大功绩啊。

出了山南城的北门,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便映入眼帘。只见城外密密麻麻地聚集着众多商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里与战时的景象大为不同,曾经弥漫着战火与硝烟的战场,如今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牲畜的气味以及货物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互市场景的味道。

我放眼望去,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绵延不绝。主要都是一些粮食、酒水之类的货物,一袋袋饱满的粮食整齐地摆放着,散发着丰收的气息;一坛坛酒水封口严实,酒香四溢。

也有一些商人在和专门的商社交谈,手中比划着,似乎在商讨着定货的细节。

谭新宇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陛下,现在主要交易的就是这些日常物资。不过,随着互市的不断发展,以后的货物种类肯定会越来越丰富。”他说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越往里走,越是人多嘈杂,谭新宇有些担心我的安全,小心翼翼地询问道:“陛下,人多也嘈杂,您还要去看吗?”

我没有回话,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直接兴冲冲地朝着人群走去。谭新宇见状,急忙快步跟上,说道:“陛下,路边有一些山南百姓摆的小摊,专卖一些酒水与吃食。陛下可要尝尝?”

这种与民同乐的活动我自然是求之不得,便在谭新宇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茶水摊。

这个小摊也算是干净,唯一有些煞风景的是,周边有许多卖牦牛等牲畜的人,浓郁的味道有些刺眼,但是整条路上都这样的味道,闻着闻着就习惯了。

摊主是一位朴实憨厚的大叔,看到我们过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几位客官,快请坐!尝尝我家的茶水,都是刚煮好的,清热解渴!”他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摆好碗筷,倒上热气腾腾的茶水。

我们点了一些吃食与酒水,老板一看我们这么爽快,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一边忙碌着,一边和我们攀谈起来:“几位客官是第一次来这互市吧?”

我笑着点点头,说道:“是啊,早就听说这互市热闹,今天特意来看看。大叔,你这生意怎么样啊?”

老板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托咱们陛下的福,这互市一开,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打仗的时候,这城北门外一片死寂,哪有什么人啊。现在可不一样了,每个月初十,大家都来这儿做买卖,我这小摊也跟着沾光,一天下来能挣不少呢!”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中满是喜悦。

我又问道:“那你觉得这互市对大家都有啥好处啊?”

老板挠了挠头,认真地想了想,说道:“好处可多了去了!咱老百姓能买到以前买不到的东西,吐蕃那边的人也能尝到咱们大理的美食。而且,大家聚在一起,和和气气地做生意,再也不用打仗了,多好啊!关键是我们这些小百姓还能搭个摊子,赚一些钱,这可比之前只种地有钱了。我今年就要把老屋翻新一番了。”他的话虽然朴实,却道出了互市的真谛,我听了,心中满是欣慰,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戴寿昶在一旁也忍不住插嘴道:“大叔,你这话说得在理!看来这互市真是造福百姓啊!”

老板听了,连忙点头:“那可不!咱们都盼着这互市能一直办下去,日子越过越好!新房翻新,再盖大房子。”

和老板的一番交谈,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互市给百姓带来的好处。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想着百姓们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生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那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吗?”我这么一问,一旁的谭新宇原本轻松的表情立马消失不见了。

戴寿昶也有些玩味的看了一眼谭新宇。

老板听到我的问题后,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要说不好,也就是人多,有些乱。”

我好奇心顿起,追问道:“怎么个乱法?”

老板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人多自然就乱,时不时还是有一些地痞趁乱浑水摸鱼的。”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其实这些我们都不怕,就怕吐蕃那边的商人,他们在吐蕃横行霸道惯了,来我们这里也不守规矩。官府也都是大事化小,多数时候都是我们大理国的商人吃小亏。大家心里都憋屈啊。”

老板的话还没说完,不远处就传来一阵骚动。

老板苦笑着说:“估计啊,又是吐蕃商人在耍威风了。”我和戴寿昶对视一眼,他心领神会,立刻掏出一锭银子交给老板。

老板接过银子,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不受控制地翘得高高的,脸上堆满了感激的笑容,连连向我们道谢。

我们三人快步来到骚乱的地方,还没靠近人群,就见人群像潮水一般向两边倒去,一个强壮的吐蕃汉子出现在眼前。他满脸横肉,袒露着结实的胸膛,脖子上挂着一串粗大的佛珠,大剌剌地站在那里,嚣张地说道:“大爷我看上了这个女人,愿意拿十头牦牛来换,为什么不换?”说着,便伸手要去拉扯一旁的女子。那女子吓得花容失色,拼命往后躲,脸上满是惊恐。

“看来这女子要倒霉了啊。这吐蕃人真是岂有此理。”人群中已经有人小声议论起来,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无人上前阻止。

我还好奇是什么情况,戴寿昶正要上前阻止之时。

一声清脆的“慢着”从人群中响起,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个年轻的身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身姿挺拔,一袭白衣,眉眼间透着一股英气,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不卑不亢地问道:“你说这女子是货物,有何凭证啊?”

吐蕃汉子一愣,显然没想到有人敢出来阻拦,他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说:“她头上有草,不就是货物吗?”说着,还得意地指着女子头上的稻草。

“这草是他强插在我头上的。”女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迅速躲到了年轻人身后,声音带着哭腔说道,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年轻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他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轻轻伸出手,拔掉了女子头上的稻草,然后以极快的速度插在了吐蕃汉子头上,动作一气呵成,引得周围的百姓发出一阵惊呼。

做完这一切,年轻人笑着说道:“你这个人,我买了。这里是五万两的银票。”

那吐蕃汉子见状,顿时暴跳如雷,脸涨得通红,怒吼道:“你这小子,竟敢戏弄大爷,看我今天不好好教训你!”说着便要冲上去。

只是还没等他靠近,年轻人身后便如鬼魅般冲出四个侍卫,动作敏捷地一把将其摁倒在地。吐蕃汉子挣扎着,嘴里还不停地叫骂着。

年轻人居高临下地看着吐蕃汉子,不屑地说道:“互市是两国友好的见证,也是两国百姓的福气。你们如此是想两国战事重启吗?我大理国陛下英明神武,你们哪一次赢过?识相的就安心做生意。滚吧!”他的声音清脆响亮,一字一句,充满了力量,在人群中回荡。周围的百姓听了,纷纷拍手叫好,眼中满是敬佩。

看到这个年轻人出门都有侍卫保护,吐蕃汉子也猜到这人身份不一般,也就只能忍气吞声的服软离开了。

我看了一眼谭新宇,他立刻低下头,满脸愧疚地说道:“陛下,臣一定加强互市管理。”我微微点头,没有说话,心中却在思索着如何完善这互市的秩序。

我又看了看那个少年,问道:“知道那是谁家的人吗?”

戴寿昶连忙低声说道:“父皇,那是右丞相俞法晨的小儿子,俞天明。”我听后,心中不禁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赞赏,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

“俞家还有这样的人,哈哈哈哈。我们先回吧。”我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