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三百一十三章
天气 雨一直下 心情 无尽的担忧
围剿蒲甘剩余兵,
亦兵亦民难分明。
任命总督乌瑞鑫,
我才抽身回大理。
今日,在蒲甘城的破损皇宫的议事大殿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大理王都的快马送来了信件。我看着手中的信,心中五味杂陈。
喜的是太子戴寿宁已平安回到王都,可忧的是,他与两位丞相在接管蒲甘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太子主张用高压手段直接统治蒲甘,而两位丞相却倡导春风化雨般的怀柔政策。
我内心其实更倾向于太子的想法,毕竟高压手段简单直接,能迅速建立起统治秩序。
但两位丞相反对也必有其道理,他们久居朝堂,见识广博,考虑问题想必更为周全。我陷入了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与内心的矛盾对话。
多罗刀率部与我军会师后的第三天,我决定召集所有能报得上名号的官员,共同商讨这一棘手问题。
大殿内,众人依次落座。御林军统领俞家兵,身材魁梧,却已显老态,但眼神中透着坚毅,他的手不自觉地放在腰间的剑柄上,似乎时刻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两位副统领秦统与高峰,前者沉稳内敛,后者则显得有些急躁,不时地挪动着身子;侍中杨景武,一袭长袍,面容消瘦,眼神中透着精明;
广南郡与秀山郡的总督多罗刀,皮肤黝黑,带着边疆地区特有的豪爽之气;太尉黑豹,身形矫健,目光如炬;蒙催族的首领崔浩虎,满脸络腮胡,看起来粗犷豪迈;旦当驻军指挥使乌瑞鑫,站得笔直,神情严肃。
我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今日把大家召集来,是为了商讨一件关乎我们在蒲甘统治的大事。太子与两位丞相在接管蒲甘的方式上意见不一,太子主张高压统治,丞相们则倾向怀柔。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短时间内,我们能不能用武力彻底让蒲甘臣服?”
俞家兵率先发言:“殿下,依我看,武力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蒲甘人向来不服管教,只有让他们见识到我们的厉害,才能乖乖听话。我们御林军愿意打头阵!”他说着,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斗志。
在我看来俞家兵是好久都没有出来活动筋骨了,这次他很明显是还没有过瘾啊。
秦统微微皱眉,缓缓说道:“俞统领所言虽有道理,但蒲甘地势复杂,民众又十分善战。贸然采取武力,恐怕会陷入持久战,损耗我们的兵力和财力。”
高峰有些激动地站起来:“秦副统领,你这也太保守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我们的军队装备精良,还怕他们不成?”
我的这位打虎英雄也还是一如既往的这般风采。
杨景武轻咳一声,不紧不慢地说:“两位先别急着争论。我觉得,统治一个地方,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民心所向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如果我们一味地高压,只会激起蒲甘人的反抗情绪,日后麻烦不断。”
多罗刀挠了挠头,操着浓重的口音说:“俺在广南郡和秀山郡待了这么久,知道当地人的脾气。要是用强的,他们肯定跟你拼命。俺觉得还是得慢慢来,先安抚住他们。”
多罗刀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其实是欣慰的,毕竟他也是部族首领,能将心比心。
黑豹一直静静地听着,这时他开口了:“各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蒲甘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等他们缓过神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我们就更难办了。”
崔浩虎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怕啥!俺们蒙催族的勇士可不怕打仗。只要殿下一声令下,俺们马上就能冲上去!”
看到我最想消耗的两个部族的首领,都如此表态了,我心里也是一阵的安心。
乌瑞鑫一直沉默不语,直到这时,他才抬起头,平静地说:“陛下,臣以为,我们需要全面考虑。武力可以作为一种威慑手段,但不能成为主要方式。我们要了解蒲甘人的诉求,找到一个既能维护我们统治,又能让他们接受的办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激烈。我静静地听着,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俞家兵的勇猛和果断让我欣赏,但秦统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杨景武的观点从长远来看是正确的,可黑豹提醒的军事威胁也不容忽视。多罗刀和崔浩虎代表了地方势力的看法,而乌瑞鑫的话则让我更加觉得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武力手段。毕竟,不尝试一下,我心有不甘。于是,在一番周密的安排之后,行动开始实施。
然而,现实给了我们沉重的一击。经过十天的追剿,我们并没有取得预期的重大战果。相反,我军似乎还吃了一些亏。当众人再次碰面时,气氛格外压抑。
俞家兵满脸懊恼:“没想到蒲甘人这么狡猾,我们追了他们十天,连个影子都没抓到,还损失了不少弟兄。”
秦统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就说不能贸然行动,这下好了,陷入了困境。”
高峰也垂头丧气:“早知道听秦副统领的话了,现在该怎么办?”
杨景武皱着眉头说:“看来蒲甘人采用了游击战术,他们亦兵亦民,我们主动出击时根本找不到他们,可转身他们就能给我们一刀。这样下去,我们的损失会越来越大。”
多罗刀拍着大腿:“俺就说不能用强的,这下可好,麻烦大了。”
黑豹沉思片刻,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解决办法,不能再这样盲目下去了。”
崔浩虎急得直跺脚:“这可咋办?俺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吧!总要给那些死去的族人一个交代吧。”
乌瑞鑫依然保持着冷静:“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策略,不能再一味地追击。我们要想办法分化他们,找到他们的弱点。”
我屏退了众人,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思考。回想起这几天的战斗,我心中满是懊悔。我过于自信,没有充分考虑到蒲甘人的抵抗意志和战术。现在,我必须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一次,我经过深思熟虑,在没有和王都的重臣们商议的情况下,我决定让乌瑞鑫出任蒲甘的总督。现在的乌瑞鑫在我眼里是文武双全、沉稳冷静、善于思考,或许能找到与蒲甘人和平共处的办法。
而我则开始准备率军回师。毕竟不可能一直待着蒲甘,我在蒲甘可能还会影响我大理对蒲甘的统治。
对于军队的安排,我决定让多罗刀所部的一部分由他带回广南郡和秀山郡,剩余部分兵马入驻蒲甘,由乌瑞鑫带领;御林军与四营的兵马全部由秦统率领回王都;我则由俞家兵和高峰率领一千重甲,三日后启程。
在做出这个决定后,我心中五味杂陈。我望着窗外的夜空,繁星闪烁,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乌瑞鑫能在蒲甘开创一个新局面,也希望我回到王都后,能与太子和两位丞相集思广益,为蒲甘的治理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事,崔浩虎竟然主动提出来要驻扎在蒲甘。我盘算了一番后,决定同意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