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随后聊了几句,方唯告辞离去,顺便去五金厂看了看。
五金厂和竹器厂一样,在节前都很忙碌,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
方唯看到大家确实很忙,也就没有在厂子里多呆,四处看了看便返回了队里。
下午。
湘陵市糖厂的车就到了,他们带来了几车白糖,诚意满满。
郑虎安排人卸了车,之后又给他们装了2000只鸡和2000只鸭,另外还有10000斤的鸡蛋。
结账和安排车辆耽误了一些时间,等他们回到厂里肯定都天黑了。
第二天。
队里也给每人分了一只鸡和一只鸭外加每人5斤鸡蛋。
郑虎那边带人杀了60头猪,过节嘛,总得让大家吃点猪肉。
“产出生猪,点数+16980”
“产出麻鸭,点数+18000”
“产出肉鸡,点数+16000”
“产出鸡蛋,点数+20000”
“总点数:点。”
养猪场还剩下1100头猪,存栏数真的不多了。
还有就是方唯手里的点数也下降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不过倒问题不大,等夏收后就会有一大波点数进账。
端午节。
王松林和几个阿哥阿姐过来看望阿公,顺便还带来了不少物资。其中包括腊肉和干货,这些东西都是方唯的最爱。
“松林,寨里的修缮改造工程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生活?”
中午家里做了一桌菜,招待寨里的来人。
酒过三巡,方唯问起了寨里的情况,毕竟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大家。
“还好!我们提前做好了方案,修缮改造区域的人员早早撤出,到寨里的其他的人家挤一挤,就这么一批批的轮换,影响并不大。”
王松林处理的不错,因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修缮改造,所以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分阶段撤离人员。
寨里的人也比较团结,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照,工程进行的很顺利。
“那就好!你们做的不错。”
方唯欣慰的点了点头,他是头人,要是大家因为一个工程都心怀怨言,那么他也该把头人的位子交出来了。
还好王松林等人很有经验,处理的滴水不漏。
盘莲花听完二人的对话,不禁笑了起来,说道:
“三哥,你应该多了解一下寨里的历史,想当年大家丢下寨子在山林转移,条件那么苦,大家还不是坚持下来了?”
盘莲花说的是战乱年代的事情,方唯一下子就回想起来了,就知道自己是瞎操心了。
不过他也没有说啥,自己作为头人利理应关心大家的生活状况。
大家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饭,王松林等人就返回了寨里,他们晚上还要陪家人一起过节。
“老三,现在寨里的生活好了,都是托你的福。”
阿公见证了这几年瑶寨的变化,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孙女找的男人实在是太优秀了。
短短几年间,瑶寨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阿公,你把头人的位子传给我,我当然要尽力啊。现在只是开始,等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朴素的言语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
盘莲花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男人,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感到自己很幸福,每一天的日子过起的有滋有味。
晚上。
家里又摆了一桌。
田桂花和梁雪琴过来帮忙,关崇阳、孙道人、于浩还有方平坐在屋里聊天,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撒野,喧闹中又透着一种祥和的气息。
“大哥,婷婷今儿怎么没回来?”
“她最近比较忙,说要晚一点才能到家,这会应该快到了吧?”
几人正说着话,方婷婷就从外面走了进来。她和大家打过招呼,便钻进了厨房,的确是个懂事的姑娘。
“去去去,到外面坐着去,这里不用你。”
刚进去,她就被盘莲花给轰了出来。
厨房里已经有三个人在忙活了,再多一个人都转不开身。还有就是她这个当婶婶的,也心疼侄女,大老远赶回来,还是去歇一会吧。
吃过饭,外面忽然下起了雨。
方唯赶紧把关老爷子和孙道人送了回去,回到家,除了婷婷还在帮忙收拾,其他的人也都走了。
“婷婷,最近单位上很忙吗?”
方唯也去搭把手,顺便和婷婷聊了几句。
“咱们厂的香烟一直都很畅销,生产也都是三班倒,所以时间上不是很自由。另外,我还要抽空学习,所以最近会来的少一些。”
方婷婷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学习状态,方唯听了之后感到很满意。
婷婷比他哥更有韧性,一是坚持学习不动摇,二是不肯找物件早早结婚。她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大学梦”,虽然希望渺茫但从未放弃。
“你也要注意休息,小小年纪可不能把身体搞垮了。你能坚持学习就很好,我估摸着,你学到的东西很快就会有用武之地。”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稍微透露了一下天机。
现在距离恢复高考真的不远了,再坚持一下就会有巨大的收获。只不过这话不能明说,希望婷婷能听懂吧。
现在正处于黎明前的时刻,也是最容易令人迷茫的时刻。
方婷婷虽然在学习上很自律,但也有迷茫的时候。她偶尔就会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的坚持到底有没有用,有时又会幻想小叔能帮自己拿到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种种矛盾的心理会造成很大压力,她没有被压垮只能说心理还是很强大的。
所以当她听到小叔的这番话,顿时感到很惊喜。
她当然猜不到很快就要恢复高考,但却知道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即将来临,因此,继续学习的动力也就更强了。
翌日。雨过天晴。
方婷婷天不亮就爬起来,吃过早饭就骑车赶去上班。
方唯按时起来,先和盘莲花一起去后山练了一会养生功,然后才回家吃饭。
随后盘莲花去了厂里,方唯就去各队转了转。现在的农业生产没什么问题,各队的稻种长势良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副业生产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了大队的摇钱树,在总体收入上超越了育种的收入。
惟一的隐忧就是姚主任、辛主任那些人的不确定性,他们经常乱搞,想起来一出是一出,完全不顾客观的经济规律。
这就导致各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县里从收购站这边卡死了次一级稻种的销售,他们就和外县直接达成了协议,由对方透过正规渠道收购这些次一级稻种。
稻种和粮食的换购依然在暗地里进行,但对于迫切需要高产稻种的地区来说,人家走的也是正规渠道,这件事还真不好定性。
瑶岭公社的各大队就没有这个问题,大家即将成功培育出“南光二号”定型稻种,收购站会直接进行收购并给予生产者粮食供应指标。
县里能拦着次一级稻种的销售,还能拦着定型稻种的销售不成?姚主任这些人做不到。
方唯巡视了几天,感觉很满意。
端午节过后不久,瑶岭公社整体上迎来了夏收。这一季的稻种生长周期有所缩短,比以往提前了半个月左右。
下塘大队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机械化作业,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烘干机等等,各种机机械装置轮番登场,充分体现了高效率的劳动场景。
全大队只用了6天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夏收工作。
随后,农机队开始翻地,队里的集中育秧工作即将完成,过不了多久,队里又要进行夏种了。
瑶岭公社的其他大队可没这么条件,夏收工作拖延了一段时间。他们在高产经济作物育种这一块已经尝到了甜头,等定型稻种卖出去之后,又会有一大笔收入。
各大队都想到了一块,决定等收入进账之后就去多买一些农机。
下塘大队已经做了表率,他们需要尽快补齐这个短板,大量使用农用机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数天后。
各大队的负责人齐聚在一起,召开了协调小组的全体会议。
“下崽各大队的夏收资料都出来了,我让他们进行汇总,现在给大家说一下。咱们17个生产队全部成功培育出来“南光二号”定型稻种,总产量达到了8800万斤。”
按照惯例,依然是方唯第一个发言。
当他宣布了各大队的稻种产量之后,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这个产量可不简单,大约可供1500万亩稻田种植水稻。
全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大约在5000万亩到6000万亩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南光二号”定型稻种,能满足全省至少四分之一的种植水稻所需。
如果再加上次一级稻种,绝对能满足全省的稻种用量。
“南光二号”稻种历经多年的培育,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不再局限于某一隅。
“方支书,真的是感激不尽!你带领大家培育出了高产稻种,我们各大队今年的收入会大大的增加,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方支书,来来来,这来两条烟你拿回去抽。”
“我这里有两瓶好酒,你拿回去尝尝。”
会议室里的情绪被点燃,各大队的负责人拿出来了提前准备好的烟酒,纷纷摆在了方唯的面前。
各种的感谢之声不绝于耳,方唯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大家的东西我收下了,下不为例。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你们不需要谢我,应该感谢广大的社员们。”
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他不能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要不是各队的负责人都很相信自己,方唯也没办法把全公社的农田都纳入到“种植区”区域之内。
大家见他到了现在依然很谦虚,对他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等大家都冷静下来之后,会议继续进行。随后安排了夏种的一些事情,各大队依然会接着培育“南光二号”定型稻种。
不过,方唯也提出了一个请求,请各大队分摊育种材料的培育。
这没啥好说的,一个大队只需要拿出来不到30亩的地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都答应的很痛快。
“还有一个问题,咱们的夏收成绩先不要上报,也不要这么快就将稻种卖给收购站。
其他公社的各个生产队大概都生产了次一级稻种,咱们要是冲击太大,他们手里的稻种就不好卖了。”
方唯知道其他公社的几乎所有生产队,这一季都生产了“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
他的意思很明确,让这些生产队先把手里的次一级稻种处理掉,方唯等人再将定型稻种稻种出售。这也是为了帮大家一把,举手之劳而已。
“还是方支书仁义!那就这么办,我们听你的。”
“那行,今天就到这儿,散会。”
方唯随后宣布散会,不一会,会议室里就空了。
这次会议是在下塘大队召开的,所以方唯让人把烟酒什么的都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虎子,这些烟酒我留一部分,剩下的你拿走,当做大队部的公用物品。”
这么多的烟酒,方唯也没有独吞,一大半都给了队里。
郑虎这家伙乐坏了,他的烟瘾大,这对于他来说就像是瞌睡来了枕头。当然他也不会独吞,肯定会给队干部们分一下。
“三哥,这次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咱们是不是要庆祝一下?”
郑虎高兴之余,又想起了一件事。
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节前给大家是分了点肉,但数量很少。他就想着犒劳一下社员们,主要还是因为情绪到了。
“行!那就杀100头猪吧,你去安排。”
方唯点点头,随后将烟酒缩减了柜子里,然后回家吃午饭去了。
郑虎乐呵呵带着烟酒去给队干部们分,然后就安排了杀猪的任务。
“采收农作物,点数+”
“产出生猪,点数+28300”
“总点数:点。”
第二天。
所有人就分到了猪肉,郑虎告诉大家,这是方支书见大家很辛苦,特意犒劳大家的。
社员们当然高兴了,现在还没有实现吃肉的自由,别说天天吃肉,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吃一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