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也很高兴,这一把进账了几千万点的点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获。
于是他就想着继续升级,最好能把各个区域和设施的等级都提上来。
晚上。
吃完晚饭,他和盘莲花带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散步回来之后他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
然后他就开始了升级之旅,心里还有点小兴奋。
“临时土地”→“林地”→“狩猎区”
“区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150万亩)”
“区域等级:(14级,0\5000万)”
“区域属性:敏捷、速度、力量、狩猎技巧、必杀+1”
“在此区域内狩猎,全属性额外增加70%,区域迭加”
“总点数:点。”
“归属设施”→“生活设施”→“主宅”
“设施等级:(14级,0\5000万点)”
“设施属性:坚固、耐久、凝神、静气、旺主人”
“在此建筑内生活,全属性额外增加140%,气运+1”
“总点数:点。”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养猪场(1号-2号)”
“设施等级:(14级,0\5000万)”
“设施属性:防病、强壮、育肥、加速生长、消化吸收、养殖技巧”
“在此建筑内养猪,全属性额外增加70%,品种改良+1”
“总点数:点。”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禽舍(1号-8号)”
“设施等级:(14级,0\5000万)”
“设施属性:防病、强壮、加速生长、提高蛋产量、恋窝”
“在此建筑内养鸡,全属性额外增加70%,品质+1”
“总点数:点。”
“归属设施”→“水利设施”→“水井(1号-10号)”
“设施等级:(14级,0\5000万)”
“设施属性:水源足、水质优、控制水量,打井技巧”
“此水投入使用后,全属性额外增加140%,水压增强+1”
“总点数:点。”
“临时设施”→“生产设施”→“堆肥场(1号-13号)”
“设施等级:(14级,0\5000万)”
“设施属性:消毒灭菌、全面酦酵、增强效力、易于吸收,品质+1”
“在此建筑内堆肥,全属性额外增加70%”
“总点数:点。”
方唯一口气将这些区域和设施升级完,两家工厂没有升级,按照目前的趋势,竹器厂和五金厂都很快就要进行改造,暂时不宜升级。
这下子感到舒坦了,他随后才去洗漱睡觉。
匆匆数日。
这天下午,二姐一家突然来到了队里。
田桂花晚上搞了一桌菜,把方唯一家子都很喊了过来。
“二姐,二姐夫,你们有空闲了?”
“是啊,忙完了抢收抢种,这不刚好有些空闲时间,就想着过来看看大哥大嫂还有你们一家。”
田炳义如今也是大队长了,他这个人本来就很活泛,为人处世有一套,再加上有方唯的帮助,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意外。
方梅一心守着丈夫和孩子过日子,对于亲情看得比较重。
但对于田炳义这种老油条的性格,多少还是有点不习惯。来找三弟帮忙就直说,偏要拐弯抹角。
“是啊,难得清闲一点,出来走走挺好。二姐夫,你们队里生产的次一级稻种卖了没得?”
方唯心知肚明,估计二姐夫又有什么事需要自己帮忙。
他和方梅的想法不一样,一家人刚见面哪能就直奔主题呢?总得先聊一会别的。
“卖出去了,倒是没费什么劲,人家上门来拉货,换购的粮食也一并送了过来。”
田炳义简单的回应了一句,貌似也没有多少兴奋之情。
他和稻种打交道也这么多年了,可惜由于水土的原因一直都是种植次一级稻种,无法成功培育定型稻种。
两人都没有纠结这个话题,一家人闲聊一会便开始吃饭喝酒。
吃过饭,田炳义和方梅去方唯家里坐了一会,方梅和盘莲花坐在堂屋里聊天,方唯和田炳义去了天台喝茶。
“老三,听说你们公社其他的大队培育定型稻种也成功了?我要是想培育的话,有什么要求能不能和我说一下?如果条件合适,我也想搞这个。”
田炳义直到此时才进入了正题,他其实也想搞定型稻种。
定型稻种一方面是收益大,另一方面不像次一级稻种会受到诸多的限制,而且他觉得次一级稻种很快就没什么前途了,毕竟定型稻种的产量开始上来了。
“我估计可能不行,我们17个大队的土壤和环境比较接近,就这还搞了好几年才取得了成功。你那边可以尝试一下,先搞个几亩试验田,看看结果再说。”
对于方唯来说,不管谁想尝试培育定型稻种他都是支援的,不存在隐瞒技术的问题。
但问题是这次16个大队的成功,是建立在大家紧密联络并成立了“互助协调小组”的基础上,所以才他才能对全部的耕地进行指定。
田炳义他们大队和下塘大队不属于同一个公社,他也没法把对方拉进协调小组,真要那么干了,早晚得出事。
同一个公社的大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还能说得过去。要是横跨不同的公社,那性质就变了,搞不好就得进去。
因此,绝不能把协调小组发展成非法组织,这是方唯的底线。
“这样啊,那估计悬了。老三,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大队快速提高收入?”听话听音,田炳义觉得培育定型稻种是没戏了。
不过他依然没有死心,又向方唯讨教还有没有能快速致富的办法。
“快速致富我没那个本事,哪个富裕队不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但要是说想提高一些收入,还是可能的。比如像我这边搞出来一种高产烟草品种,另外还有高产油菜品种。”
方唯帮不了田炳义,像那16个大队一飞冲天的机会并不好找。
他的金手指也有很多限制,不是他不愿意帮忙,实在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唉,真羡慕那16个大队!老三,我觉得次一级稻种今后没什么出路,你认为我想的对吗?”
田炳义自然不会方唯是在推诿,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对方说不行,他只有遗憾却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实事求是的说,田炳义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随着“南光二号”定型稻种产量的大幅提高,次一级稻种的市场就会快速的萎缩。以后能培育次一级稻种的地区就多了,即便是还有一些市场需求,那竞争也会很激烈。
单纯种粮食的收入更低,难怪田炳义会着急上火。
“你想的没错,除非你这边有固定的客户,否则种植次一级稻种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方唯实话实说,田炳义不吱声了。
第二天。
方唯带着田炳义去瑶寨看了新品种的烟草,回来后又拿出来了高产的蔬菜种子、经济作物种子以及油菜种子。
田炳义各样拿了一些,打算回去后试种一下。
“二姐夫,你们大队一直都有鱼塘,可以尝试好好发展一下。”
以前去二姐家,每次田炳义都会搞来两条鱼来招待他,他觉得当地出产的草鱼、鲫鱼的味道很不错。
于是他建议二姐夫可以适当的扩大鱼塘的规模,做好了经济效益很可观。
“好的,你的建议我都记住了,回头可以尝试一下。”
二姐和二姐夫一家告辞离去,方唯暂时帮不了对方太多,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翌日。
方唯通知16个大队,开始向收购站销售“南光二号”定型稻种。
与此同时,各大队也将成功培育出定型稻种的情况,向公社和县里作了汇报。
这个讯息简直是太劲爆了,不仅是公社辛主任就连县里的姚主任都感到很震惊。等他们反应过来,大批的“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已经进入了流通渠道。
这个时候县里也不能继续装聋作哑,随即向上级作了汇报。
接下来,大队人马络绎不绝的来到了瑶岭公社。地区派人来了、省里派人来了,时间不长,这种优质高产的定型稻种就在全省铺开。
有些地区已经种植了晚稻,但也想尽量多购买“南光二号”。
因为这个稻种实在是太有名了,以前由于受到产量限制,很多地区连次一级稻种都买不到。现在定型稻种的产量大增,根本不用进行前期推广,大家都抢着购买。
实在买不到定型稻种,不是还有次一级稻种吗?
等到了明年,全省各地都能种植上这种稻种,哪怕是次一级稻种的亩产都有900来斤,产量也会有大幅的提升。
定型稻种在手里,可以种植两季,次一级稻种甚至还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卖钱,价效比真的很高。
购买“南光二号”稻种的行为大多是自发的,这其中有销售部门的推波助澜,也有当地各级部门的大力引导。
仿佛一夜之间,“南光二号”就红遍了全省。
这天上午。
省农业厅的廖文华主任亲自来到了瑶岭公社,点名要见方唯。
辛主任不敢怠慢,马上就让人去把对方喊到了公社。
“方唯同志,咱们又见面了。”
“廖主任,你好!”
方唯和廖文华早就相识,对方曾经还帮过方唯一个小忙,关系还不错。
两人寒暄了几句,便进入了正题。
“别人都在谈论说你们瑶岭公社是一块风水宝地,我却知道,这么大的动静背后一定有你的影子。能说说吗,你是怎么突破“南光二号”育种的条件限制的?”
这次事情的影响很大,方唯刻意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成功育种的大功臣是他。
但廖文华一眼就能看透这其中的奥秘,知道此事的幕后英雄肯定是防方唯。
“廖主任,为了突破种植条件的限制,我们历经了好几年的时间,才侥幸成功。我个人觉得成功的经验恐怕很难复制,我们已经在继续试验了。”
方唯一句话堵住了对方继续的发问,他很清楚,能惊动廖主任亲自前来,大概上面想把“南光二号”推向全国。
可惜他也拿不出来这么大的产量,暂时能满足本省的农业生产就不错了。
“可能是我们这些人太贪心了,能在全省全面推广“南光二号”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我估计到了明年,全省的水稻产量会大幅增加,你们立了大功!”
廖主任的格局毕竟不一样,等方唯说完他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刨根问底。
接下来他狠狠的表扬了方唯和下塘大队,并表示,从明年开始省里会统一实施生产计划,力求将“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分配的更合理,并全面进行稻种替换工作。
所以,各个地区都会有一部分的定型稻种供应,不足的部分以次一级稻种替代。
可以这样说,方唯以一己之力,即将把全省的水稻亩产推高到900斤-1000斤的水平,这个贡献非常大,以至于惊动了更高的层面。
随后,廖文华打算去下塘大队看一看。
一行人在姚主任、辛主任以及方唯的陪同下,去了下塘大队。大家详细了解了大队的稻种培育、副业和林业发展,都感到很震惊。
廖文华算是看出来了,县里的姚主任和公社辛主任一问三不知,还处处对下塘大队充满了恶意。
中午吃过饭,他就把姚主任和辛主任打发走了,自己和随行人员则继续留在了队里。
“方支书,你们大队以后打算专门从事农业育种工作吗?”
其实,方唯并没有和盘托出,反而是隐藏了不少东西。
除了稻种,他只让大家见到了“南光326”烟草新品种,高产黄豆和高产花生,其他像“南光三号”、油菜新品种、高产蔬菜等,都没有拿出来。
即便如此,已经令廖主任等人感到很震撼了!“有这个想法,目前正在努力尝试,希望今后能有所突破吧。”
方唯表现的很谦虚,一点不像有人说的那么强势。
廖文华点点头,心想,等回去之后得给农科院的一帮人加点压力了。人家一个生产大队能搞出来这么多的优秀成果,而作为专家云集的农科院都被比下去了,真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