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你是真利害!这条路我想了多少年一直没法动工,你才当上头人,就干了这件大事,我是比不上你啊。”
道路工程开工的那天,阿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条路对于瑶寨的意义重大,再加上有方唯这么个能“点石成金”的头人,他相信寨子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这年月施工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大型机械,所以就得靠人海战术。
本来瑶寨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但有了下塘大队的支援,这个梦想正在慢慢的变成现实。
“阿公,你过谦了。一代人有一代人责任,你们那代人白手起家,我们这代人总不能躺着吃老本吧终究是要做一点事情的。”
方唯也很有感慨,二队以及下塘大队在他的手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轮到了瑶寨了,他希望自己能带领大家再次创造一个奇迹。
“三哥,公社郑主任来了,喊你去队部。”
方唯正和阿公说着话,队里派人来喊他,说郑主任来了。
他随即去了队部,顶头上司来了他还是要保持必要的尊重的。
“郑主任,你今天过来有什么指示”
方唯见到郑先发,发现对方有点发福,发际线也有后移的趋势。
他笑眯眯的和领导打了个招呼,然后静等着开口。
“修一条通往瑶寨的盘山公路,绝对是一件大好事,方支书的思想觉悟很高,值得我们学习。以前是公社的工作做的不到位,得补上。
我已经号召全公社的社员和知青,利用农闲的时间,前往瑶寨参加义务劳动,这也是公社对这件事的支持。”
公社出钱修路更加不现实,但郑先发敏锐的发现,这件事做好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既然没钱就只能出力了,瑶岭公社17个大队,除去下塘大队不算,他号召其他16个大队轮流派人支援,每个大队一个月只需要在是山上义务劳动两天即可。
这点事情对于各大队来说都是小事,也不可能和郑先发唱反调。
安排好这事儿,郑先发才来找方唯。
谁是瑶寨的话事人,他的心里其实很清楚。
“感谢公社的支持!要不一起去施工现场看看”
方唯也不点破对方的心思,随后两人便去了瑶寨。
建设现场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两人在人堆里找到了王松林,他和大家一起在清运土石方,一头一脸都是汗水。
“郑主任,三哥。”
王松林用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一把脸,和两人打了招呼。
“王队长,你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表扬啊。公社大忙帮不上,但我们也会力所能及的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以后全公社的人都会轮流到工地来参加义务劳动。”
郑先发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王松林很感动,一个劲的向对方表示感谢。
方唯没有吱声,见两人聊得火热,便在工地上走了走看了看。
现在修路还是以人拉肩抗为主,下塘大队的几台手扶拖拉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上山的老路比较窄,需要拓宽,个别很陡峭的地方就需要绕个弯子。
总的来说施工的难度很大,好在人多,要不然一两年都很难修通这条盘山路。
随后,郑先发也在工地上转了转,然后就准备和方唯一起下山。
“三哥,你先等一下,我有点事情要和讲。”
王松林拦住了方唯,郑先发便先走一步,公社还有很多事在等着他呢。
“寨里的粮食库存本来就不多,刚好够大家的口粮和交公粮。现在这么多人来帮忙修路,别的先不说,中午总得管顿饭吧你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方唯听他这么说,不禁笑了。
他是头人不是队长,不会管细节方面的问题,要不然王松林这个队长是干什么吃的不过,对方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他自然会出手。
“小事!回头你派人去我们队里拉一些粮食回来,算大队借给寨里的。”
下塘大队还有100多将近两百万斤库存稻谷,给瑶寨借一些肯定没问题。
王松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第二天就派人去下塘大队借了30万斤稻谷。
这些粮食可以坚持很长时间,干活的人吃完早饭上工,下午下工回家吃饭,只需要管中午一顿饭。
方唯没有整天呆在施工现场,毕竟在名义上他是下塘大队的支书。
他只是时不时的抽空去转一转,帮助王松林解决一些棘手问题,这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这天上午。
他刚到办公室坐下,公社的通讯员就送来了会议通知,通知他下周一去京城开会。
中午回到家他和盘莲说了这事儿,包括阿公和阿姐都很兴奋。
京城是每个人的心中向往的地方,方唯能有这个机会去一趟,一家人都感到很光荣。
“三哥,你穿新衣服去开会,别让人家笑话。”
吃完饭,盘莲就把新做的衣服的拿了出来。
这套衣服方唯还没穿过,土是土了点,但好歹是新的。
第二天,盘莲又拉着男人去理了发,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村里大姑娘小媳妇都觉得支书突然变得帅气多了,像新郎官一样。
出发那天,不光是家里人,就连大队干部和不少社员都来送他。
在很多人看来,能去京城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自己去不了,就希望方唯代替他们圆这个梦。
“都回去吧,等我回来会和你们讲讲京城是啥样子。”
方唯告别了家人和社员们,踏上了旅途。
他先去县里乘车去陈州,再从陈州乘火车抵达了省城。省城有直达京城列车,这一世,方唯头一次享受了卧铺的待遇。
等到了京城,特别是当他踏入大会堂的那一刻起,不禁心情澎湃。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恢复工农业生产,提出的口号是“大干快上”,努力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
另外,会议特别提到了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随后几天的小组讨论上,代表们踊跃发言,为“大干快上”献言献策。
轮到方唯,他从随身的包里掏出来三包稻种,分别是【南光二号】、【yx-032】和【农优58】。
“我认为农业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我们一定要重视育种工作,下面我介绍一下这三种稻种的基本情况。”
方唯介绍了三个稻种的产量、性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很多人听着听着都不禁张大了嘴巴。
首先是产量,这三种稻种的产量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国内水稻的产量已经达到这么可怕的程度了吗
不怪他们孤陋寡闻,方唯搞出来的高产稻种,别说走向全国,在全省、全地区都还没有推广开呢。
“当然,这三种稻种各有优缺点,【南光二号】和【农优58】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种子的产量很难大幅提高。
相比较而言,【yx-32】稻种虽然各方面的情况要差一点,但有可能解决难以普及的问题。
目前我县的育种基地正在大面积培育这种稻种,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
方唯言之有物,而且还特意带来了三个高产稻种。
主持人让大家传递稻种进行查看,等方唯讲完,会议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方唯来之前就想好了,一味地低调也不行,该高调的时候还是要高调。而且,如果【yx-032】能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杂交水稻很不错,我建议上级应予以重视。”
“想想前些年粮食紧缺的时候,给我们的建设事业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我觉得方唯同志说得很好,农业是基础,没有足够的粮食干什么都费劲。”
代表们随后进行了热议,而来自一个偏远县的大队支书方唯,也被更多人所知晓。
等本次会议结束之后,还专门有领导找方唯谈了话,对他取得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勉励他继续探索,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紧接着,方唯就被几个专业单位拉走了,请他去做了几场“杂交水稻育种”的专题报告。
他并不怯场,当初在清河县他可没少作报告,而且一直都在撰写【杂交水稻育种手册】。所以他的报告几场报告会很成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只不过这样一来,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在京城好好逛一逛,还是其中一个单位派车拉着他去了几个著名的景点看了看。
离开之前,他去商业街买了一些东西,便匆匆赶回了队里。
“阿公、阿姐,莲,这是京城的糕点,你们尝尝。”
回到家,方唯拿出了在京城买的特产,其中有些糕点很出名,大家都尝了尝。
小宝也吃了糕点,一个劲的说好吃。
“小宝,这是给你买的海魂衫,喜欢吗”
“喜欢,爸爸最好了。”
这次去京城他并没有买太多的东西,主要是时间太紧,路上还要倒好几次车。
反正以后还有机会去京城,他倒不是很在意这事儿。
事实上,他在会议上的发言以及会后做的几场报告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表面上看不出来,但背地里他的名字已经传到了很多大人物的耳朵里。
杂交水稻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了方唯本人的预料。
早上。
方唯陪婆娘去县医院做了检查,这一次两人都不像生第一胎的时候那么紧张,毕竟有经验了嘛。
从医院出来,方唯去饮食店买了一大兜小吃,然后才带着盘莲返回了家中。盘莲现在还在上班,不过不需要她动手干活,给大家做一下技术指导就行,动口不动手。
“你们回来了我去炒菜,一会就好。”
两口子进了家门,王竹韵赶紧起身去了厨房。
这会儿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但阿公不肯先吃,非要等他们两个回来一起吃。
不大的功夫,王竹韵就炒好了菜,一家开始吃饭。
“阿公、满满、婶子,王姨,你们这么晚才吃晌午啊”
此时,方涛挑着一担柴走进了院子,找地方放好,然后才进屋和大家打了声招呼。
他和方婷婷都放暑假了,他到家的那天,方唯正好去了京城。
“是啊,早上去了一趟县城,回来就这个点钟了。涛涛,要不要再吃点”
“不了,你们吃。”
方涛随即转身离开,他这些天每天都要帮小叔家里砍柴、挑水,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三哥,你外出的这段时间,人家陈州中医院派人来过一次。可能是因为你不在,那人倒没说什么,你是不是又该给他们供应草药了”
吃过饭,盘莲一拍脑门,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她觉得自己怀孕之后,好像忘性特别大,像这样重要的事情都能忘记,真是不应该啊。
“不知道啊,医院的草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早一点晚一点都正常。我明天去公社给他们打个电话,看看对方有啥事。”
方唯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反正他是不会让盘莲跟着自己进山的,孕妇不宜剧烈活动也不宜太劳累。
翌日。
方唯给陈州中医院采购科的贾科长打了电话,果然是草药的事情。
除了催货之外,人家想看看他这边林下种植的草药,如果品种和价格都合适,医院会大量的采购。
“谢谢了啊,贾科长,我会尽快把医院需要的野生药草准备好,到时候再通知你。”
挂了电话,方唯去供销社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便返回了队里。
晚上吃饭的时候,盘莲问了一句,他便实话实说。
“三哥,要不我陪你去采药”
盘莲果然想进山,方唯说什么都不肯,对方只能作罢。
第二天一早。
方唯就带齐东西,直奔基础药材培育地点。
一路上他健步如飞,比和盘莲一起进山的时候,速度起码快了五成。
这还是方唯头一次火力全开,他想试一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这些年,他的身体素质在属性加成以及养生功的作用下,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身体各项属性值平均为2.2,比正常成年男子高出一倍有余。
原本三个多小时的路程,他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抵达目的地。
这一带就是1号草药培育基地,经过他连续不断的移栽,这里完全就是野生草药的宝库,各种珍惜草药随处可见。
不过其中有不少草药还没有到能采摘的时候,其中只有一小半进入了采摘期。
这么大的一片地方,仅仅是给一家医院供应一些珍稀草药,随便采摘一些就够了。来的时候他带了两个大麻袋和一根扁担,这样可以多装一些草药。
接下来,他就开始采摘草药,一口气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两个大麻袋装满。
随后他吃了一点东西,便挑着两袋草药踏上了归途。
两麻袋采药起码有200斤重,但方唯来说却根本不吃力,在山路上的行进速度依然很快。
午后。
方唯便回到了家里,歇了一会还去队部转了转。
接下来他就懒得这么拼命了,去山里采药的时候会把方平和方涛叫上。反正方平和盘莲至少要有一人在竹器厂坐镇,盘莲因为有了身孕的缘故刚好不宜外出。
匆匆数日。
草药准备好了,医院的采购员过来验货付钱。
对方还去板栗林里看了大队种植的草药,发现这些草药的品质出乎意料的好。采购人员当即收购了8万块钱的草药,说过两个月还要。
方唯本人获得了3827元的现金,他自己留了2000元,把剩下的1827元现金给了大哥方平。
对方这一次没有推辞,高高兴兴的把钱收了起来。
实际上方唯现在也不缺钱了,一方面是因为珍稀草药的价值高,几次下来,家里又有了一些积蓄。另外,瑶寨头人的10亩职田还给她带来了一万多块钱的收入,用于给阿公看病吃药足够了。
【采摘草药,点数+11035,总点数:5121930点。】
方唯手里的点数超过了500万点,他考虑了一下,决定将【狩猎区】的等级提升上来。
现在他虽然很少上山打猎,但狩猎区的等级提升,却关系到他的个人属性。【狩猎区】的等级越高,他的个人属性就越强。
【临时土地】【林地】【狩猎区】
【区域面积:5000万平方米(7.5万亩)】
【区域等级:(12级,0\500万)】
【区域属性:敏捷、速度、力量、狩猎技巧、必杀+1】
【在此区域内狩猎,全属性额外增加60%】
【总点数:3621930点。】
方唯消耗了150万点点数,将【狩猎区】等级从10级提升到了12级。
此时他的浑身上下被一股暖流覆盖,脑海里也多了不少东西。他知道自己又变强了一些,这就是个人属性增长带来的好处,无论是身体各项机能、以及一些技能技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几年他都没有专门提升个人属性,主要是担心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而如今盘莲已经怀了二胎,他所有的顾虑都没有了,可以放心大胆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