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221章 国字号的含金量,小心思

早上。

方唯吃过早饭就骑车出发,去了其他11个生产队巡视。

张楚见到他一下子就慌了,心里不停的反省,莫非自己最近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

各队的队长不怎么害怕郑虎,别看郑虎脾气上来骂人骂的很凶,骂完了就完了。

可他们现在越来越看不透方唯,再加上对方头顶的光环实在太耀眼,这些人见了方唯就打怵。

方唯在一队查看了水稻的生长情况,又去山上看了植树造林的情况。

“支书,没什么问题吧”

张楚见方唯一言不发,实在忍不住了就小声的问了一句。

“大问题没有,你们要加强田间管理,植树造林的工作也不能松懈。”

“好的,好的,我们马上整改。”

张楚松了一口气,趁对方不注意,偷偷的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离开一队之后,他又去了三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详细查看了各队的生产情况,总体还不错,有一些小问题他都及时指了出来,让他们整改。

各个生产队还都挺高兴,小问题不怕,改了就行。

随后方唯召集大队干部开了一个会,总结了今年以来的生产情况,并对接下来的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能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上,不愿意走出舒适区。现在上级提出了‘大干快上’的口号,大家应该应该深挖潜力,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再一个台阶。”

方唯举例,有些生产队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能增加的耕地在那儿闲置。还有的生产队不思进取,连一个育种方面的行家里手都没有。

特别是一些生产队,拨弄一下动一下,村里的卫生还行,可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愿意做。就不能向人家二队学习

好好规划一下,在村里种树种,美化一下环境不好吗

还有业务学习,除了二队,就没有一个生产队能长期坚持下来。

郑虎等人很惭愧,这是他们的工作不到位,要求不严格,致使各个生产队都有些松懈的苗头。

这时,郑先发和黄志刚突然来到了队部。

“开会呢你们先忙,我俩在外面等一下。”

郑先发笑容满面,态度好的让人满是怀疑。

“我们讲的差不多了,郑主任,黄主任,你们二位有何指示”

“没有指示,我俩是来报喜的。接上级通知,授与下塘大队【全国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明天县里会派人过来举行挂牌仪式。”

或许是方唯在京城的表现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经过讨论,才有了最新的挂牌。

这块牌子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关键是授予整个大队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仅是授予二队的。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方唯这个始作俑者,都感到很激动。

“郑主任,黄主任,谢谢两位领导来报喜,这既是我们大队的荣誉,也是整个公社的荣誉。”

方唯的这番话简直说到郑先发和黄志刚的心窝里了,下塘大队取得的成绩,自然也有公社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郑先发很满意,和大家随口讲了两句,便乐呵呵拉着黄志刚走了。

他俩今儿来就是为了报信,明天还得陪着县领导再来一趟。

翌日。

在武耀阳的带领下,一群人敲锣打鼓送来了牌匾。

【全国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挂在了大队部的门口,金光闪闪,引来了很多社员围观。

不管什么单位,前缀加上了“全国”两个字就显得更加的“高大上”,以至于很多社员都觉得和做梦差不多。

武耀阳站在大队部的门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很高,武耀阳心里高兴呀,这也是他的工作成绩,今年的总结报告有得写了。

不过县领导并没有在大队多呆,挂牌仪式过后,来人就全部撤离。

根本不给方唯提要求的机会。

实际上方唯刚才还真想提要求来着,挂了这么大一块牌子,总得给点好处吧要不然都对不起上级的信任。

可惜武耀阳跑得快,根本没等他开口。

但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一周后,来自国内顶级农业研究所的15位专家就来到了下塘大队。

武耀阳亲自陪同这些专家过来的,人家不肯住在县城,打算在下塘大队住下来,好好考察一下当地的杂交水稻育种情况。

二队之前为了安排学习交流人员建设宿舍,明显不够用,二队只好暂停接待学习交流人员。

这些专家住下之后,就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重点是考察二队的田地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会出现只能在这一带育种的情况。

比如像南光系列、离开了二队的水土,根本培育不出来。

这些专家采集了样本,也和方唯等人聊过,但自始至终找不到答案。

一周后。

这些专家离开了下塘大队,返回了京城。

他们对带回去的样本进行了化验,结果显示,二队的土壤活性要比一般的土壤强大,富含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元素,甚至还有一些无法判断的活性物质在土壤里面。

按照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无法对二队的土地特殊性做出解释。

但存在就是真理,他们同样无法证伪,人家二队所取得的育种成绩可是实实在在的。

方唯觉得这些国家级的专家来一趟也好,免得老有人拿这事儿作文章。反正他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真真切切的,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除了二队,包括清河县以及成立不久的新林县农优育种基地,都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

反正他没有造假,随便什么人来检验都行。

等到今年秋天,等县育种基地的【yx-032】稻种培育成功之后,一些质疑的声音就会销声匿迹。

时间匆匆。

于浩的婆娘梁雪琴生了一个闺女,队里将一栋空置的小院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分给了他们夫妇。

在赵金生看来,两人虽然是知青,但结婚生子之后大概率会在本地扎根。

盘莲去探望梁雪琴的时候,见到了人家的闺女,心里喜欢的不行。她也想给三哥生一个女儿,但这种事可说不准,生男生女都有可能。

县里在下塘大队新修建了一排宿舍,具体地点在一队靠近二队的地方,具备同时接待100人的能力。

自从那些专家回去之后,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到大队来学习取经。县育种基地趁机向来人推荐了【yx-032】稻种,希望把这种稻种推向全国。

当然,推广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yx-032】稻种的名气却逐渐打响了。

很多地方的农业科研单位,都向县育种基地下了订单,他们要把这种稻种拿回去进行研究,争取研制出新一代的杂交水稻。

方唯这下可没办法继续悠闲的生活了,因为很多时候都需要他去和人家做技术讲解。

在杂交水稻这一块,即便是吴茂盛也得甘拜下风,队里压根找不出来能替代他的人,有时候只能自己亲自上阵。

不过这对于他也是有益处的,让他在结识了很多专家级人物的同时,也了解当前农业科技的真实水平。

新林县地处偏远,信息不通畅,他对于外面的事情一直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

通过和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的交流,让他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看法。

随着采摘季的来临,下塘大队逐渐停止了这种交流活动。

“今年和往年一样,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员都撤回来,集中力量去山里进行采摘。”

方唯不仅叫停了交流活动,同时也把支援瑶寨修路的人手也撤了回来。

全大队只要符合标准的人员,一律上山采摘板栗和油茶籽,最后再考虑野生枇杷的事情。

民兵连提前进山清除障碍,郑豹亲自带队当先锋。他回来后说,山林的植被越来越茂密,危险程度还要胜过原始森林。

他带人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山林里的毒蛇猛兽。

好在是上千人的行动,野兽和毒蛇对危险有着天然的警觉性,一般都会远远的避开人类大部队。

方唯跟着二队的队伍出发,像这种集体劳动他也得参加,不能搞特殊化。盘莲这一次没有参加采摘,她是孕妇,被排除在采摘人员的行列之外。

一路前行,他发现姜霞似乎有点神不守舍。

“姜霞,怎么了是昨晚没休息好吗”

“啊没啥事,我的确没睡好,不要紧。”

方唯关心的问了一句,但对方显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他就不再吱声,回头看了楚琳琳一眼,打算抽空从侧面打听一下姜霞的事情。

队里一直对知青工作都很重视,帮助他们适应农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等等。

楚琳琳接收到了方唯目光里的信息,她其实也很担心姜霞,不知道对方出了什么事。

大家首先抵达的是板栗林,野生板栗林区域好像又扩大了,树上到处都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因为前提进行了探查,所以目前的板栗全都成熟了,已经有不少果实自然脱落,落到了地下。

采摘的时候需要用长竹竿把果实打下来,然后大家蹲在地下装进背篓里面。

速度还是挺快的。

等大家带着收获返回大队之后,纷纷去仓库上交了采摘的板栗,并进行了登记。

方唯抽机会把楚琳琳喊到了队部。

“姜霞最近有什么异常吗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事情”

“我不知道啊,之前还好好的,就是这两天才变成了这样子的。我问你小霞,可她就是不说。”

方唯想了解姜霞的情况,但楚琳琳也不清楚。

这就奇怪了,要是队里有什么事,姜霞能瞒过别人但不可能瞒过楚琳琳。

两人住在一个宿舍而且还搭伙做饭,互相之间很了解。

“姜霞最近有没有和大队以外的人见面或者,她有没有收到信件包裹之类的东西”

“她肯定没有和大队之外的人见过面,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不过,前几天她好像收到了一封信,当时没太注意。”

方唯问了半天,楚琳琳知道的并不多。

没办法,他只好让楚琳琳多关注一下姜霞,有什么异常必须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第二天。

方唯去公社给吴迪打了一个电话。

“方支书,小霞没有告诉你吗我已经搞定了一个招工名额,可以进省城第一机械厂。

不过这事儿要等到年底,她姐提前写信告诉了小霞,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闹得”

吴迪一说,方唯就明白了其中的事情。

或许是姜霞的心情太激动,或许是队里还有她放不下的人和事,总之就是因为即将回城的事情,而导致她的情绪出了问题。

回到队里,方唯找姜霞谈了一下。

刚开始姜霞死活不原因说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方唯没办法,只好把自己今天和吴迪的通话内容告诉了对方。

结果,姜霞突然哭了。

“我觉得我背叛了琳琳,我俩说好一起插队一起回城,结果我先走了扔下她一个人,我的心里很难受。”

方唯怎么也没想到,姜霞的情绪低落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知青的友情,是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的,而姜霞和楚琳琳之间毫无疑问有着深厚的感情。

现在姜霞突然之间有了回城的希望,可又舍不得离开楚琳琳,同样舍不得离开二队,所以才会情绪失控。

“姜霞,我觉得你想多了。就算你们一起回城又怎样你能保证自己和楚琳琳就一定能进入同一个单位

再说了,谁先回城,不是你们自己说了算,有机会的话,回去一个是一个,反正迟早你们都能回去的。”

方唯不太懂女人的心思,但他说的是实情。

机会难得,有能力的人就赶紧抓住,要不然错过眼前的机会,不知道又要蹉跎多少年。

通过这件事他发现,一向以强硬示人的姜霞,其实内心很柔软,是一个骨子里多愁善感的人。

而表面上看起来娇滴滴的楚琳琳,却是一个心内强大很有主见的姑娘。

“支书,听你这样一说我的心里好受多了。那你觉得我要不要现在告诉琳琳,好让她有个心里准备”

还好,姜霞不是一个爱钻牛角尖的性格。

只不过她这会的智商一言难尽,提出来的问题让方唯都难以回答。

“你的事情还没有最后落实,这么早说出去不合适。我劝你等事情落实了再告诉别人,免得空欢喜一场。”

“好吧,我明白了。”

姜霞终究不是一个笨人,经过方唯的开导,她基本上恢复了情绪的稳定。

方唯要不是看在吴迪的面子,也不会和她说这么多。

接下来几天,采摘工作继续。人多力量大,仅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野生油茶籽和板栗就已经采摘完毕。

队里决定,枇杷果可以自由采摘,由于盘莲喜欢吃,因此方唯特意进山采摘了1000多斤回来。

方涛和小叔一起去的,一周下来采摘了有700斤。

留了一些新鲜的给来吃,方唯把两家的枇杷果都制成了枇杷膏。这玩意可以当药材销售,价值比枇杷果要高。

这一个采摘季,全队一共采摘野生板栗98900斤,野生油茶籽79210斤。

采摘量比去年有了大幅的增长。

【采摘野生油茶籽,点数+79210】

【采摘野生板栗,点数+98900】

【总点数:3800040点。】

接下来就是采摘队里种植的油茶籽和板栗,这个比较方便,毕竟路途近,就在各队的后山上。

截至目前,各队的植树造林工作(一期)已基本结束。

板栗树林扩大到了5万棵,油茶树的栽种面积扩大了一倍。从明年开始将进入植树造林二期工作,计划将板栗树扩大到10万棵,油茶林全覆盖,比当前的栽种面积再扩大一倍。

楠木防护林带已初步形成了屏障,未来继续增加其厚度就行。

各种珍贵的林木还得继续栽种,如果方唯还能干十年的话,那么就会栽种(珍贵林木)十年。

几天后。

这一季采摘季正式结束。

本季一共采摘种植油茶籽112300斤、种植板栗262000斤

【采摘油茶籽,点数+112300】

【采摘板栗,点数+262000】

【总点数:4174340点。】

野生板栗今年的收购价有所上涨,其中的90000斤卖给了收购站,收入43200元。剩下的8900斤分给了大家。

种植板栗卖出去了26万斤,收入11.18万元。

油茶籽加起来一共是191510斤,经过处理之后全部用来榨油,一共榨出来63198斤茶油。

然后给社员们和知青们分油,二队平均每人分了35斤,其他各队平均每人28斤,总计分出去了58380斤茶油。

剩余4818斤茶油归入了库存。

今年的茶油的产量较去年增长明显,主要是因为去年还有相当多的油茶树没有结籽,而今年这个情况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板栗的产量和去年相比,略有增加,因为新种植的板栗树还没有结果。

辛辛苦苦这几年,下塘大队终于解决了大家吃茶油的问题,方唯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