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224章 争夺名额,【农优58】

第224章 争夺名额,【农优58】

“我要200只鸭子、200只鸡,200斤鸡蛋。”

郭永清要的东西不多,方唯同样给他开了条子,让他去找郑虎交钱拿东西。

刘经理和王亮也是来买鸡鸭和鸡蛋的,刘经理要的东西数量和郭永清差不多,王亮要的数量就多多了。

方唯也不多问,直接给两人开了条子。

蒋玉芬、郭永清和刘经理他们总共买了500只鸡、500只鸭还有500斤鸡蛋,王亮一个人要了1000只鸡、1000只鸭以及2000斤鸡蛋。

把他们打发走,煤矿的人和水泥厂的人又来了。

这两家单位一共拉走了100头猪、2000只鸡、2000只鸭以及2000斤鸡蛋。

队里一个上午总共卖出去3500只鸡、3500只鸭、4500斤鸡蛋和100头猪,一直忙到中午才消停下来。

吃过午饭,队里也开始分鸡鸭和鸡蛋,这一次不按系数分配,按照人头进行分配,每个人1只鸡、1只鸭、5斤鸡蛋。

这又分出去了2000只鸡、2000只鸭和1万斤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31200】

【产出肉鸡,点数+22000】

【产出麻鸭,点数+25200】

【产出鸡蛋,点数+14500】

【总点数:4294840点。】

养猪场还剩下1689头猪。

大队收入了5.36万元现金,同时还维系了和这些单位以及个人的关系。

晚上。

方唯和方平两家人在一起过节,孙道人和关崇阳没有来,他们两个和吴茂盛、高青山等人在一起吃饭,同样很热闹。

阿公喝了一点酒,忍不住想起了山寨的一切。人老了就特别怀旧,他的根在瑶寨,真的很想回去住一段时间。

方唯注意到了阿公的神情,就伸手轻轻的拉了一下盘莲。

盘莲秒懂,便笑着说道:“阿公,是不是想寨子了等忙完秋收的事情,我让三哥送你老人家回去呆一阵子,好不好”

“好!”

阿公一下子就笑了,心情也好了起来。

节后。

方唯应邀去了县育种基地,在王亮的陪同下查看了【yx-032】稻种的生长情况。

以他的经验判断,基地培育的【yx-032】稻种肯定是成功了,初步估计亩产应该在800斤上下。

万亩良田大概可以培育出800万斤稻种,理论上可以为160万亩水田提供稻种。

这是什么概念截至目前,新林县整个的耕地面积还不到100万亩,大概在85万亩左右。而水稻种植面积,也不过是60万亩左右。

县育种基地大概可以为两到三个县级区域提供高产稻种,而整个湘陵地区还不到10个县。

也就是说,育种基地再继续努力,大概就能为整个地区提供【yx-032】稻种,使得全地区的粮食产量再上一个大台阶。

“方支书,我们应该感谢你啊,你让瑶寨为我们提供的杂交水稻育种材料,是基地能培育出良种的关键。你觉得我们的稻种怎么样”

王亮在方唯的面前从来没有架子,也不敢有架子。

方唯代表头顶上光环实在是太耀眼了,别说是他,就算是武耀阳还不是一样要对人家客客气气的

“王主任太客气了!我刚才查看了一下,觉得稻种培育很成功,估计产量差不多。很快就要进行收割了,稻种的后期施肥很重要,稍微注意点就行。”

方唯没什么好说的,该说的都在那本【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手册】上。

人家喊他过来也不是为了请他当技术指导,估计还是为了拉近关系,他的心里很清楚。

中午。

王亮在食堂安排了饭食,四菜一汤,鸡鸭鱼肉俱全,两人还喝了点酒。

临走的时候,对方给他塞了两瓶酒和两条烟。

方唯也没有推辞,现在的人情往来也就仅限于此,不会送什么贵重的东西。

“【清河一号】遇到对手了啊,希望他们能尽快培育出更好的稻种吧。”

【清河一号】稻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无论是各种抗性、产量还是口感,都比不上【yx-032】稻种。

但清河县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面临强大竞争压力的情况下,相信他们一定会有继续钻研的劲头,要不然在竞争中会被逐渐淘汰的。

这是方唯所期望的,有竞争才会有奋发向上的动力。

回到队里,方唯拆开了一条烟,分给了给队干部们。大队干部基本上都是大烟枪,只有他和妇女主任不抽烟。

“三哥,你这可是有过滤嘴的高级烟啊,谢了!”

郑虎笑嘻嘻的往兜里揣了两包烟,然后又打开一盒,抽出一支烟点燃。

“秋收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

方唯觉得有点呛,虽然门窗都开着,但难免还是会被动的吸一些“二手烟”。

这事没办法,和一群不自觉的老烟枪共事,只能装糊涂。

“都准备好了,绝不会耽搁事。”

郑虎当即做了保证,方唯就不再多言。

他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路过大哥家的时候正好看到田桂,便分了半条烟和一瓶酒让大嫂拿回去。

烟酒他都得留点,自己平时身上总会装两包烟,瓶装酒用来招待客人。

回到家,阿姐已经做好了晚餐,盘莲正和小宝在院子里逗猎狗玩。

“三哥,厂里接到了一笔大订单,一百万双竹筷子呢。”

盘莲还在坚持上班,不过时间上相对自由一些,也没人说她。

但厂里接到了大订单她还是很开心的,见了方唯赶紧告诉对方。

“那可不少!谁拉来的订单”

“还能有谁,于浩呀。”

这笔订单是于浩的功劳,他和省日杂公司谈了好几个月,对方终于签了这笔单子。

方唯不禁乐了,说道:“这小子行啊!我去洗把脸,一会该吃饭了。小宝,跟爸爸去洗手,要讲卫生,知道不”

他拉着儿子去洗脸洗手,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

刚吃完,桌子还没收拾,郑先发忽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郑主任,稀客啊,过来坐。”

方唯赶紧起身,请对方坐下说话。

他心里还很纳闷,自从对方搬到公社居住之后,郑先发几乎不会在这个时间来村里。

莫非有什么急事

“没啥急事,就是有点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郑先发一边说话,一边拿出了烟袋。

方唯赶紧从身上掏出来一包纸烟,然后递给了对方。

“你是领导,你说,我听。”

方唯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家里人知道两人要谈事情,把饭桌收拾好之后,都去了里屋。

“县里戴帽子拨下来一个招工名额,招工单位是省城第一机械厂,指名道姓说是给二队的姜霞的。

县里的齐副主任让我和你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做做姜霞的思想工作,把这个名额让出来。”

郑先发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飘忽不定,显然也知道自己理亏。

但他不来还不行,方唯可以不用理会齐副主任,但他不行,他没有那个底气和实力。

所以,拒绝的话他不能直说,那么接下来就看方唯的态度了。

“齐副主任的手是不是伸的太长了啊,我记得类似的事情可不是第一次了,他是觉得我们大队好欺负还是瑶岭公社好欺负”

郑先发的变化,方唯看在了眼睛里,但他无意责怪对方。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他能理解,但并不代表他会认同。所以这几年他其实和郑先发已经疏远了很多,二者的关系大体上过得去。

可有些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哪怕他再好的脾气也被激怒了。

这个招工名额他很清楚,是吴迪亲自为姜霞要的,而且也知会了县里。有些人不好在县里下手,就把主意打到了下塘大队,想让大队出面去压服姜霞。

狗东西打得一手好算盘,让人感到很恶心。

“这不是跟你在商量嘛,小秀才,领导有领导的难处,你就不能体谅一下”

“不能!让他哪好哪凉快去!我今天就把话放在这儿,谁来了也别想把招工名额抢走。”

方唯丝毫不给姓齐的面子,说话已经非常不客气。

“算了,这事我也管不了,我会按照你说的给齐副主任回话。”

郑先发也不在意,随即起身告辞。

“我送送你。”

方唯也站了起来,把郑先发一直送到了村外。

郑先发倚着自行车,从口袋摸出来一包烟抽出一支点上。

“别送了,你回去吧。小秀才,你也别对我有意见,我特么就是专门替你们化解这些矛盾的。有些事我不能和上面硬顶,迂回一下,就能把矛盾减少一些。”

郑先发猛吸了几口烟,然后骑上自行车逐渐远去。

方唯站在原地没有动,对方的这番话在他心里引起了些许的波澜。

真要说起来,郑先发从没有勉强自己做什么违心的事情,如果换一个人当公社主任,他的日子可不会像现在这么逍遥自在。

看来,郑主任这一次也是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啊。

过了两天。

方唯去了公社,当着郑先发和黄志刚的面,讨要那个招工的名额。

这一次郑先发没说什么,公事公办,要求方唯先把人选报上来,然后公社再开会讨论。

从道理上来说,这个招工名额的来源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却不能放到台面上说,还得按照规矩办事。

方唯也不啰嗦,直接拿出来了大队的推选人选。

有些事情他肯定能想到,所以这两天已经召集大队干部开了会,推举了姜霞。

该走的程序要走,而且姜霞自己也很争气,是整个大队知青的代表,这几年获得了不少荣誉。

“行,材料先放下,有了结果会通知你的。”

郑先发收下了上报材料,方唯便打道回府。

公社的其他大队也纷纷上报了推荐人选,最后选出来三个表现突出的知青,等着招工单位来挑人。

结果省城第一机械厂的人来了,在最后一个环节却出了问题。

齐海洋齐副主任插手了,他和单位负责招工的人说,让人家再增加一个招工名额,言外之意,要么招两个知青回去,要么一个也别招。

“齐主任,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咱们来说能走一个是一个啊,以后有机会我肯定第一时间让付涛走。”

郑先发去找了齐海洋,劝对方不要这么干。

得罪方唯也就算了,可得罪了招工单位真的是得不偿失。

“那你告诉我,付涛哪一点比姜霞差要说不守规矩也是他们在先,怎么到了我这就换了一套说辞你不用说了,这件事我是不会妥协的。”

齐海洋也憋了一肚子的气,直接把郑先发给轰了出去。

郑先发无奈的返回了公社,这件事陷入了僵局,他随后把情况告诉了方唯。

方唯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还不能为了此事去找武耀阳,毕竟这件事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齐海洋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这么强硬。

招工单位的人同样很头疼,他本来以为这会是一趟很轻松的差事,谁知道会出现这种事,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单位作了汇报。

“那你就先回来吧,大家都冷静一下,等过段时间再想想解决的方案。”

第一机械厂也不愿意就这么妥协,如果以后基层单位都像新林县这么干,那招工单位岂不是要吃很多哑巴亏

现在只能冷处理,先把这件事放一放,等过了今年再说。

方唯随后给吴迪打了一个电话,委婉的说了这件事有人从中作梗,他的意思也一样,等等再看。

吴迪已经从招工单位得知了此事,他很清楚这件事不能怪方唯,方唯已经尽力了。

在电话里,吴迪再三表示了感谢,也同意暂时把这事儿放下。

回到队里,他没有找姜霞,和对方说太多反而不好。

接下来他就没时间想这些事了,因为秋收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大队有郑虎坐镇,秋收工作由对方一手安排,也不用方唯操什么心。他直接去了瑶寨,带领阿哥阿姐们尽快完成收割。

道路施工再次按下了暂停键,不过工程进度已经超过了60%,不会影响明年年初竣工的计划。

“三哥,这个打稻机是很好用啊。”

瑶寨这一季增添了10台打稻机,虽然是下塘大队淘汰下来的,但用起来很顺手,大大提高了收割稻子的效率。

王松林属于冲锋在前的大队长,他一边干活一边冲着方唯喊了一句。

方唯的嘴角抽了两下,难怪当时阿公不让对方当头人,而是选了自己。他发现对方适合当冲锋陷阵的猛将,而不适合当一个纵览全局的领路人。

比如像这次秋收,就是他亲自制定了工作方案,要不然会很杂乱。

秋收也得抢时间,抓紧时间收割、抓紧时间脱粒晾晒,主要是怕下雨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在方唯的指挥之下,大家充分发扬了协作精神,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收割工作。天公作美,最近一直没有下雨,经过脱粒晾晒的稻种很快就归了仓。

790亩水田一共产出了658070斤【农优58】稻种,平均亩产达到了833斤。

然后方唯就收到了信息提示,【农优58】即将达到产量极限,极限为亩产850斤到900斤。

这个产量其实很了不起,粳稻杂交水稻在【农优58】问世之前,全世界都没有先例。而这个稻种属于较高端的稻种,成本高所以价格也会高一些。

外县的客户迫不及待的赶来过来,在查看了最新的稻种之后,很激动。

“我们这一季进行了试种,效果非常好,亩产达到了730斤。不过也有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经过有关专家的鉴定,这种稻种不太适合留种,大概只能种植一代最多两代。

不过,这个结论接下来还需要进行验证。王队长,价格上面能不能优惠一些要是不能留种的话,我们就很亏啊。”

客户介绍了这一季的试种情况,结果令人欣喜。

接下里就是讨价还价的环节,毕竟交易的数量很大,哪怕能降低一点价格都是胜利。

可王松林坚持1比12的换购比例不松口,无论对方怎么说,他都不动摇。

最终客户还是同意了这个条件,开玩笑,这可是国内第一款粳稻杂交水稻,产量高、口感好,抗性好,

种植成本比一般的籼稻仅仅略高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粳稻的稻谷售价本来就比籼稻稻谷要高,平常的籼稻售价在每斤0.112元左右,而粳稻的售价在每斤0.132元左右。

价格差异明显。

所以他是不可能放弃【农优58】稻种的,不仅不会放弃,他还要和对方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我这边也有一个条件,咱们暂定五年的合作期,在此期限内你们产出的【农优58】稻种,只能卖给我们,有多少我们收购多少。”

王松林看了一眼方唯,见对方微微的点了点头,便说道:“可以,回头咱们写一个书面东西。”

65万斤稻种,收入了156万斤普通稻谷以及66.56万元现金。

客户支付了现金,然后粮食收购部门亲自上门,在送来了稻谷的同时还拉走了65万斤稻种。

现在的道路已经修通了差不多三分之二,正好这几天也开始复工了,靠着上千人的帮忙,这才完成了整个运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