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243章 反向输出良种猪,奋起一搏

“五叔,你现在可是出了名了,一提起你谁不敬佩咱们大家能不能经常吃到肉,可就全靠你了啊。”

对方喜欢听好话,方唯自然是一顶一顶的高帽子甩过去,五叔乐得不行。

方唯在养猪场转了转,然后去了大队部。

等他快走到队部的时候,正好迎面遇到了郑虎,他就问了一句:“虎子,有人找过你说想要引进咱们的猪吗”

“有啊,不过我不太懂这些,刚好前段时间你又很忙,我让他们过些日子再来。嗯,他们应该又该来了吧”

郑虎的确不懂这些,但她也没有乱答应别人,而是稍微拖延了一下时间。

方唯点点头,便自顾自的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宁乡猪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种,各方面的指标都不错,惟一就是育肥困难,一般出拦猪的体重也就在170斤-180斤左右。

而下塘大队养猪场饲养的猪,成年后的平均体重已经达到或超过了280斤,而且饲养周期短、肉质佳,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因此,已经有人盯上了下塘大队的猪,想要进行品种引进。

现在一头猪的价格大概在260元左右,要是当做良种猪引进,价格就不一样了,一头猪起码能卖1000元。

当然,不是所有的生猪都可以当成良种猪卖出去的,需要精挑细选,公猪占的比例较低,大部分都需要健康、繁殖能力强的母猪。

以前没朝着这方面想,是因为猪还在培育之中。而现在,队里的猪已经小有名气,是可以尝试反向输出良种猪了。

结果,他等了两天,等到的第一个客户居然是瑶寨的老客户。

“方支书,你们的情况我都知道了,也不知道有些人是咋想的,明明双赢的事情结果搞成了这样。

以后你们还能给我们提供多少【农优58】稻种另外我对你们的猪很感兴趣,这次来就是想引进一批回去。”

这个客户就是之前一直和瑶寨合作的客户,是外县的,是当地农业局的一名干部。

由于禁令的关系,王松林告诉他下一季的稻种供应至少减半,搞得他遗憾了半天。

他在瑶寨见过猪,当时就觉得这个品种猪非常好。

不过瑶寨才搞的品种替换,所以就带他来到了下塘大队。

“【农优58】稻种的事情,咱们再商量,我们大队到夏种的时候会培育一部分这种稻种。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在夏种之后来谈。

至于说你们想引进猪,我可以答应。价格我会给你适当的优惠,毕竟是老朋友了嘛,应该照顾一下。”

方唯没有和对方敲定【农优58】稻种的事情,留了句活话。

但他随后就带着对方去了队里的【养猪场】,让客户近距离观察了猪的情况。

“你们的猪比瑶寨养的还好,成年猪多少钱小猪崽多少钱”

客户心里有了底,然后开始询价。

方唯报出了每头1000元的价格,这个价格是低于客户的心理预期的,所以马上就答应了。

第二天。

客户带着钱带着车前来,一共挑选了200头健壮的生猪,然后装车拉走。

这批猪一共卖了20万元,比卖猪肉强多了。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随后又陆续卖出了600头良种猪,队里再次收入了60万元现金。

【产出生猪,点数+226400】

【总点数:5214620点。】

养猪场还剩下2784头猪。

不过剩下的成年母猪不多了,也就意味着再卖良种猪的话也卖不了多少。

不过没关系,大队还要上交生猪任务、还要杀猪吃肉,等小猪崽长大就有足够的挑选余地。

这个操作让郑虎等大队干部看的目瞪口呆,生猪还能这样卖实际上他们也不想想,当初引进宁乡猪的了多少钱是吧

别人能输出良种猪,大队的猪比起原版的宁乡猪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就不能当良种猪卖给别人

这只是一个思路的转换问题,得有自信。

方唯就很有自信,自己可是开挂的男人,这点事都做不好,让人情何以堪

匆匆数日。

刘会计等人加班加点,完成了年终结算工作。

方唯决定分红,和瑶寨一样,按照平均每人800元的标准发放现金。这下子大家都高兴了,辛辛苦苦一年,除了分口粮,大家就是惦记这笔钱了。

这笔钱是一家老小一年的现金收入,所有的开销都得从这里面出。

方唯和盘莲加起来拿了2100元,属于大队最高的那一档。特别是盘莲几乎和方唯差不多了,因为这一年竹器厂的效益很好,为大队创造了几十万元的净利润。

这可是净利润,已经刨除了包括人工成本在内的各项支出。

今年过年比较早,所以方唯算好日子,让郑虎安排人杀猪。这一次杀年猪一共是150头,保证大家都能满意。

这次分的猪肉可真不少,平均每人都超过20斤了。

队里还有剩余的黄豆,又磨了一些豆腐,平均每个人又分了50斤豆腐。

然后还是老规矩,按照人头分配鸡鸭,每人一只鸡一只鸭,外加10斤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42600】

【产出肉鸡,点数+8000】

【产出麻鸭,点数+9000】

【产出鸡蛋,点数+20000】

【总点数:5294220点。】

养猪场还剩下2634头猪。

全队上下开开心心的过大年,物资充足呀,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吃喝喝才能让人的内心满足。

去年大家还分了布,过年穿着新衣服感觉特别喜庆。

大年初二。

方唯用自己的职田所得,买了不少东西去了瑶寨,看望寨子里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户。

忙活完,他又和王松林等人喝了一顿酒,住了一晚才下山。

今年冬天比较冷,居然在大年初三飘起了雪,这是好多年都没见过的景象。

方唯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瑞雪兆丰年嘛,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年后。

一份材料摆在了省城某个人的案头,他看完之后不禁勃然大怒。

湘陵地区的一帮人,公然违背他的要求,押着文件不下发,以至于新林县在秋收之后依然进行了稻种换购,没有一个人把禁令当回事。

他要求彻查此事。

曾庆首当其冲,他的解释是由于临近秋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秋收工作,所以地区没有下发文件,想着等秋收结束之后再下发。

目前全国都在积极推动农业生产,鼓励增产增收,地区这么做是整个集体开会讨论的结果。

这说明啥说明此事并不是曾庆一个人主意,而是整个地区集体的主意。

再去县里、公社和各大队调查,人家说没有接到文件,所以就按照以往的惯例进行了稻种换购。现在文件下来了,以后杜绝这种行为就是了。

这可把某人气得够呛,但考虑到支持湘陵地区这种做法的人很多,他只能按耐住心里的想法。

不过,像曾庆、唐泽、武耀阳等人都上了他心里的黑名单。

这其中没有方唯,因为他不够资格。

某人决定,从今年夏收开始,一定要加强监督,一旦发现有人私自换购稻种,就一定会严厉查处。

方唯不知道这些事,年后他让郑虎派人去公社上交了生猪任务。

早交晚交都得交,早点交了还能多腾出一些地方,免得猪圈太拥挤。

翌日。

队里安排人员车辆,带着120头猪去了公社。

这些猪其实卖不了多少钱,但这是任务,就必须得完成。

将这些猪卖给了收购站,队里收入了24790.80元,比卖良种猪的价格差远了。

【产出生猪,点数+33960,总点数:5328180点。】

养猪场还剩下2514头猪。

忙完了这件事,方唯在大队部召开了生产会议,包括各队的队长全都到场。

“这一季,我们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育稻种,一方面生产粮食。同时还要帮助县育种基地生产育种材料。

先说培育稻种的事情,这一季我们将利用2200亩水田生产【南光二号】稻种。”

方唯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大家都没什么反应。

可以这样说,整个大队之前一直在培育【南光二号】,区别只在于是培育定型稻种还是次一级稻种。

去年有11个生产队只培育了一季【农优58】稻种,这个是定型稻种,而且不存在次一级稻种。

这就导致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一致忽略了定型稻种和次一级稻种的区别。

“另外,我们还需要画出来70亩的试验田,这些试验田全部放在二队。

剩余的2000亩水田,分出来400亩生产【yx-032】育种材料,1600亩生产稻子。”

方唯说完,让大家发表意见。

郑虎等人没有任何意见,这种安排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在当前也只能如此。

“支书,副业生产怎么搞”

方唯随后喝了一口茶水,郑虎着急,就追问了一句。

“副业生产分成几块,禽舍那边一切照旧,养猪场除了完成生猪上交任务、满足大队所需之外,重点输出良种猪。

这是我们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应予以重视。另外,从这一季开始,我们还要培育高产经济作物的种子,这又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其他像林业、林下种植,按部就班发展就好,不设立目标。同志们,只要我们认真努力的做事,就一定能度过阵痛期。”

方唯把未来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大队干部和各队队长的眼睛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大家依靠育种摆脱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虽然之前遭受了一些挫折,但这不又有了新的机会吗

所以说,跟着方支书干永远不会让大家感到失望。

这场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大家在畅想未来,逐渐理清了以后的发展思路。

接下来,郑虎带着大家开始准备春耕的各项事宜。

方唯倒是闲了下来,趁着有空,他和盘莲去山里转了一天。

最近中医院没催货,他俩也就没有去采摘草药,而是在森林里过了一下枪瘾。

方唯把最后一枪的机会都让给了对方,盘莲自然很开心,一口气打了5只兔子。

两人提着野味回到家,这才发现村里都炸锅了。

“三哥,唐主任来了。”

湘陵地区的唐主任正是唐泽,他最早当过瑶岭公社的书记,后来到县里任主任。

整个二队都对这位老领导很熟悉,唐泽在任的时间,经常下乡,下乡的频率可比武耀阳高多了。

对方是午后抵达下塘大队的,这会儿正在食堂准备吃饭。

郑虎急匆匆的跑来喊方唯,对方一天都不见人影,唐主任可是问了好几次的。

“晓得了,我马上过去。”

方唯到不觉得有什么,唐泽到队里来根本没有提前打招呼,他不在队里也情有可原。

不过这会他已经回到了家,就不能拖拖拉拉的,随后去洗了一把脸,就去了食堂。

“方支书,你真够忙的,我在这人呆了一下午都没看到你。吃饭了没没吃就坐下,我们聊聊。”

唐泽看到方唯,笑着招了招手,示意他坐过来。

方唯随即坐到了唐泽的旁边,有人送来了一碗大米饭,他赶紧先吃了几口。

他这一天都在山上,中午吃的干粮,这会儿早都饿了。

“唐主任,你突然杀过来是不是有啥事”

“没事我就不能来了曾主任让我到各地查看一下春播前的准备情况,我去了清河县,然后顺路就来了你们这边。”

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倒是聊得挺投机。

吃过饭,唐泽提出来想出去走一走,方唯便陪着他去了河边。此时的天气,乍暖还寒,风吹在身上还有点凉。

“方唯同志,有时候很多事就像这天气,明明开始转暖了,但其间还会让你觉得彻骨寒。

曾主任可能很快就会调离了,你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自己多当心吧。”

唐泽没有说太多,但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危险的信号。

他到新林县来其实没什么公务,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当面给方唯提个醒。

至于以后的形势,说老实话,连他都看不清楚。

“我明白了,谢谢唐主任的提醒,我会注意的。”

方唯倒是很沉着冷静,从他去年秋收后打时间差换购到了稻种,他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

有些人不干正事,整天就想着斗来斗去的,他妥协有用吗

人家本来也不是为了针对他,或者说他只是一个由头一个靶子,人家针对的是曾庆、武耀阳这些人。

第二天。

唐泽一行人就离开了下塘大队,去了别的地方。

方唯也懒得操心那些烦心事,该吃吃该喝喝,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塘大队的春耕工作正是拉开了帷幕。

队里首先采收了地里的油菜,一共收获了64万斤油菜籽。

随后。拖拉机突突突的开进了农田。要说翻地,还得是这种铁家伙,效率比耕牛或者人力高多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全大队的农田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现在距离播种还有一点时间,郑虎带人将油菜籽处理完毕,然后就开始榨油。

这次榨油的出油率比较高,一共榨出来了21.14万斤菜籽油。

队里按照平均每人80斤菜籽油进行分配,一共分出去了16万斤菜籽油,剩下的5.14万斤归入了库房。

【采收农作物,点数+640000,总点数:5968180点。】

方唯这几天不在队里,他去了瑶寨,指导寨里的春播工作。

寨里也已经采收了油菜籽,这一季的产量为36万斤,也就意味着给方唯贡献了36万点点数。

【采收农作物,点数+360000,总点数:6328180点。】

匆匆数日。

下塘大队和瑶寨都开始进行春播,播种、催芽、育秧.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流程。

方唯和大家一样不敢松懈,他同时在大队和瑶寨两边跑,总算忙完了育秧的工作。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插秧,不过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进行。

不过方唯是赶不上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突然接到了通知,便去了京城开会。

这一次的会议表面上很平静,但背地里却暗流涌动。

在小组发言的时候,一向很低调的方唯突然开炮,对某些不尊重育种工作、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众所周知,育种工作的前期投入大,过程很艰辛。那么社员们在辛勤付出了之后,不要说获得奖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这是不是一种不公平

在我省就出现了这样的咄咄怪事,将粮食产量提高了好几倍的育种工作者,只给发放每人每年350斤稻谷的口粮,这到底想要提高粮食产量还是抑制粮食产量

同志们,稻种的换购不是洪水猛兽,它能让广大的一种工作者在吃饱饭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的高产良种。有了这些良种,我们的粮食产量能提高多少”

方唯侃侃而谈,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事到如今他自然不会在意得罪谁,人家都要把他往死里整了,他还有啥好客气的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接下来的讨论很热烈,有激烈的争辩,也有对下塘大队和方唯的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