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方唯想要的效果,难得自己有一个发声的渠道,要是还闷声不响,那就太傻了。
事到如今,这件事已经摆在了很高的层面上,福祸难料,但他绝不会后悔。
就算他因为这事儿被一撸到底,最多再蛰伏几年又会迎来转机。
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小心翼翼的,但现在他已经退无可退,就只能迎难而上了。
经过几天的小组的讨论,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那就是各地一定要重视育种工作,要善待育种工作者,而不是人为的给他们制造障碍。
到了最后的全体会议阶段,方唯之前上报的材料被翻了出来,并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然后有关部门行文到湘南省,要求其纠正在之前的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偏差这明明是错误啊。不过也算是有一个不错的结果,真不能强求什么。”
这一场大讨论波及的层面很广,赞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背地里的暗流涌动同样不容忽视。
最后能争取到一个偏向于自己的结论就不错了,想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显然做不到。
方唯怀着复杂的心情返回了大队,根本没心情到处去玩。
“三哥,这一季的插秧工作即将结束,目前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你在会议上有没有说咱们这边事情”
方唯离开京城前拍了电报给队里,郑虎亲自到县城去接他。
回去的路上,郑虎首先向方唯汇报了生产进度,然后满眼期待的问了对方一下开会的情况。
他这些天一直都有一个奢望,希望方唯能在大会上讲一讲下塘大队遇到的困难,以及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郑虎希望能安安心心的做好育种工作,和方唯一起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
“我在会上说了咱们大队的事情,上级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绩,稍后会派工作组到省里进行纠偏。究竟能做到哪一步还不好说,终究是不会比目前更坏。”
方唯对于纠偏工作有期待,但期待不多。
总之,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好日子会慢慢到来的。
“这就很好了,要不然咱们被人家追着打,很难翻身的。”
郑虎终于松了口气,被人家追着打的滋味可不好受,整天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啥时候铡刀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现在起码已经看见了底线,接下来就等着触底反弹吧。
拖拉机突突突的开进了村子,到了家门口,方唯拿上自己的旅行包跳下车,便走进了院子。
郑虎没有跟着对方进去,而是转身去了队部。
“爸爸.”
儿子最先看到了方唯的身影,直接跑了过来。
方唯放下手里的东西,直接把小家伙抱起来转了几圈。
稍后盘莲拉着女儿也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喊道:“斌斌,下来了,先让进屋啊。”
稍后,方唯放下大宝又把小宝抱了起来,然后提着旅行包进了家门。
“阿公,我回来了。”
“回来了好,这几天莲天天念叨你呢。”
他和阿公打了声招呼,阿公笑眯眯作了回应。
“谁天天念叨他了阿姐,可以炒菜了。”
盘莲不承认自己想方唯了,但她眼睛里的喜悦之情却藏都藏不住。
阿姐出来和方唯打过招呼,便开始炒菜,不一会大家就吃上了晚饭。
方唯这次没去逛街,就在住的宾馆附近买了一些糕点,随后拿出来给大家尝了尝。
“三哥,这次去开会都还顺利吧实在不行这个大队长咱不当了,咱们一家人都搬去瑶寨,省得一天到晚有这么多的烦恼。”
盘莲看到男人很疲惫,心疼的不行。
对于她来说什么都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才最重要。
“我还好,这次开会挺顺利的,以后会少很多麻烦事。”
方唯没有理会婆娘的吐槽,借口坐火车很累,便早早休息了。
翌日。
他一大早来到了队里,开始在各队巡视,查看插秧的情况。
整个大队的插秧工作已基本结束,一切都是按照之前的生产计划在进行。实际上除了试验田、培育育种材料之外,其他的3800亩水田全都种植了【南光二号】稻种。
其中一部分会当做稻种卖掉,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当口粮和交公粮的。
如今整个大队的农田都被方唯纳入了种植区域,也就意味着都有了属性的加成,种粮食和培育稻种完全没有区别。
只是比较可惜,本来是优质的稻种,却有一部分会被当做口粮以及交公粮给消耗掉。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队的土地就这么多,只能这样安排。
方唯中午在六队吃的午饭,等他把各队巡视完毕,回到队部都到下午五点了。
“三哥,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瑶寨来人找你有事,这会儿正在你家里等着。”
方唯还没走进办公室,郑虎就拦住了他。
他一听寨里来人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忙回到了家里。
结果是王松林派了人来喊他,请他务必去一趟寨里,有急事。
“到底是什么事松林没说”
“没说呀,我也不知道。”
来人一问三不知,方唯便跟着对方去了瑶寨,连晚饭都顾上吃。
“方支书,对不住啊。我去你们大队不方便,所以才喊你过来。这事儿很急,我需要尽快和你敲定。”
方唯赶到的时候,王松林正和寨里的大客户在喝酒。
他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先吃了一大碗米饭,然后才和那个大客户碰了一杯。
“我们需要稻种,这件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等到了夏收的时候你们可不能断了稻种供应。
我之前和王队长说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最少一成的稻谷,你有多少高产稻种我都要。”
据客户介绍,如果瑶寨和下塘大队把稻种都卖给了收购站,他们可不一定能得到稻种。
别以为这年月都是老实人,客户说了愿意拿出一部分10%的稻谷来换购。
“运输的事情我们解决,绝不会有问题。但这件事需要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怎么样”
“行啊,到时候咱们双方签订一个合作协议,由瑶寨为你们提供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服务,收获的稻谷有瑶寨的一部分。
具体条款你和王队长商量,如果合作的愉快,我可以答应给你们提供高产稻种。你看这样可以吗”
方唯现在也无所谓了,临时变通谁不会
这份协议就是个障眼法,骨子里还是稻种换购,但套上一次皮就显得很合理。
“行啊,还是方支书的脑子好用,就这么办!”
客户不禁大喜过望,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了。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大家对于获得高产稻种的急迫心情。特别是今年夏收的稻种注定会减产,有些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要保住粮食的产量。
具体的细节交由王松林和客户去谈,方唯去阿公的家里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返回了队里。
暂时他还不敢将这事全面铺开,和对方的合作也仅限于瑶寨。不过,与对方也打过很长时间的交道,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等以后或许会有更大程度的合作。
天气一天天的热了起来,田里的禾苗日益粗壮,禽舍这边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放鸭。
大鸭子带着小鸭子在稻田里畅游,各种各样的虫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对这些鸭子来说,这种地方就是它们的乐土。
队里安排了少数人员进行田间管理,大部分的社员和知青都在山上进行植树造林。
每一年大队都会组织这项活动,但方唯很少参加。
清晨。
方唯和盘莲带上东西,走进了大山。
最近他俩又开始去山里采摘草药,中医院需要的珍稀草药基本上都是多年生的植物,只能去原始森林或者【一号草药培育基地】才能采到。
“三哥,咱们的房子看起来有点旧了,今年屋里要不要重新粉刷一下还有外墙和院墙也应该翻新了呢。”
采摘草药这种事对于两人来说都很简单,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就不会感到很枯燥。
盘莲是个爱美的人,家里的房屋看起来有点破旧了,她总想着能重新修缮一下,看起来也会舒服一些。
“屋里粉刷一下可以,但外墙和院墙就不要搞了,省得自找麻烦。你搞得那么好,到时候又有人盯上咱们,没意思。”
方唯看得通透,这年月吃好点喝好点都没事,把住宅搞得光鲜亮丽的,就没有必要。
首先是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其次也容易招惹是非。
所以这种小事才应该特别重视,否则就会因小失大。
“哦,晓得了。”
盘莲不太开心,但还是很听话的应了一句。
她相信自己的男人,不会和对方唱反调。
两个人断断续续忙碌了一周的时间,备齐了中医院需要的珍稀草药。对方派车过来直接拉走,方唯和盘莲辛苦了一周的时间,收获了2327元的现金。
趁着这段时间天气好,方唯找人帮忙把家里的墙面粉刷了一下。
别的地方都不动,外墙和院墙破旧一些都不要紧,又不是啥大人物,不在乎这种面子。
这天。
向阳公社的秦主任带队到下塘大队参观,方唯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本来以为人家是冲着杂交水稻来的,结果却是冲着猪来的。
“方支书,我们公社几个养猪大户(大队),打算引进你们的猪。咱们能不能达成了一个协议,你们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良种猪都卖给我们”
秦主任四十来岁,说话办事很干脆。
方唯一听就笑了,对方这是要寻求“独家经营”啊不过也能理解,下塘大队目前培育的良种猪数量有限,要是再分别卖给多个客户,引进良种猪的计划就要推迟很长时间。
“我这边没问题,但是,如果今后我们的猪数量上来了,你这边要不了那么多,我肯定会向外销售的。”
方唯随后打了个补丁,他这边不存在扩产的障碍,问题只在于想不想不存在做不到。
秦主任根本不相信下塘大队能在短时间内扩大产能,因此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双方商定的价格为每一头良种猪1000元,体重不低于200斤,允许买家自行挑选。协议达成之后,向阳公社一口气买了800头成年猪。
大队这一笔收入了80万元,比培育稻种来钱还快。
【产出生猪,点数+226400,总点数:6554580点。】
养猪场还还剩下1714头猪。
队里剩下的要么就是怀孕母猪,要么就是不符合良种猪标准的生猪。去年的小猪崽已经接近成年,而怀孕的母猪这一两个月又要产崽了。
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大家从这片土地上获取赖以生存的各项物资,冬去春来,转眼又要进入了夏天了。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接到了省里、地区和县里的文件。
三份文件其实都在讲同一件事,那就是关于“纠偏”的阶段性成果。
工作组认为曾庆等人延迟下发省里文件的做法,情有可原。当时正处于秋收的忙碌时期,要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干扰,所以他们的做法不算是错误。
新林县在没有接到文件的情况下,并没有阻止各公社大队的换购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没有接到明确文件的情况下,新林县各公社大队自发的换购行为,不予追究。
省里下发的禁令,明显有失偏颇,没有考虑到育种工作的重要性,挫伤了广大育种工作者的积极性,应予以撤销。
但农业种子属于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应坚决取缔私自换购的行为,纳入规范管理。
责成粮食收购部门积极收购各地自产的良种,分等级、分品质制定好价格和换算比例。育种单位不再承担征购粮的上交任务,上交的公粮可以按照换算比例用良种折算。
育种单位卖给粮食收购部分的良种,按照10%的比例换算成粮食予以返还。
方唯细细的看了两遍,然后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比他当初预计的要好很多,从地区到县里再到各个公社和大队,所有的责任都被摘了个干净。
推翻之前省里下发的禁令,就等于是打了某人的脸。
某人别说想要拿掉曾庆、武耀阳,就连方唯都动不了。这也预示着某人已经出局,离开湘南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毕竟还是给对方留了面子,并未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虎子,你马上下发通知,让大家吃完午饭后,集中在各队收听广播,我有非常重要的文件要传达。记住,让各队点名,谁也不许请假迟到。”
方唯铤而走险,在会议上做了言辞激烈的发言,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迈。
其实当时他的赢面并不大,他也做好了承受一切报复的心里准备。
但他还是小看了粮食生产在多数人心中的地位,正因为他有着辉煌的过往,曾培育出南光系列稻种、农垦系列稻种等高产稻种,让很多领导看到了粮食自给自足的希望。
要不然的话,他光是叫屈有什么用
最终还是方唯等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曾庆、武耀阳、郑先发等人都保住了,他自己的地位也就更加的稳固。
不过上面也看到了一些弊端,所以规范了稻种的流通、以及保证育种单位和个人的权益。
接下里大家又可以进行稻种换购了,虽然返还比例只有10%,但对于大部分的生产单位来说已经足够了。
育种单位取消了征购粮任务,可以用稻种按照比例折算稻谷交公粮。
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于下塘大队来说都算是利好。
因此,方唯在高兴之余,马上让郑虎去通知大家,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稍后。
各队的大喇叭都不约而同响了起来,然后通知大家在午饭后开会,传达重要文件。
社员们都很纳闷,不知道出啥大事了,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所以大家中午吃完饭就往各队的晒谷场跑,都想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稍后。
大喇叭里传来了雄壮的歌曲,一首歌曲放完,方唯的声音响起。
“我现在宣读上级的文件,关于咱们之前的换购行为有了客观公正的定论。上级派出工作组,调查了136个大队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随着的方唯的声音传遍了各队,社员们和知青们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稻种换购的比例低一些都不要紧,但起码受到了官方的承认。今后随对于稻种都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级、换算体系,大家都不用再为口粮发愁。
这份文件的背后实在鼓励育种,培育出来的种子等级越高、品质越好,换算比例就越大。育种的数量越多,到手的口粮就越多,收益也就越大。
这里隐藏着奖勤罚懒的逻辑,完全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方唯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这次会议,他自然听不到各队的欢呼声,却可以听到整个大队部以及二队的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