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245章 避风头,实施细则

郑虎早就把方唯在京城会议上的发言内容,绘声绘色的说给了别人听。

一传十、十传百,在大家的心里,方支书就成了不畏任何人的英雄。

大家听了今天的文件宣读,普遍认为这是方支书的功劳,也是方支书的胜利!

方唯的事迹不胫而走,不仅传遍了全县、全地区,甚至在一些外省市都广为流传。

这种光荣事迹其实和方唯本人的关系都不大了,因为经过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内容已经严重失实。

处在风口浪尖的方唯,却突然沉寂了下来。

“名声太大不是啥好事,是祸不是福啊。”

中午。

关崇阳来到方唯家里吃饭,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方唯很认同老爷子的说法,他这段时间几乎很少在大队部呆着,深居简出,连县城和公社都很少去。

他很清楚,别看自己似乎胜了一局,但事实上他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眼中钉。现在需要的是低调,不在任何的公开场合露面,更不可能再公开发声。

“老爷子,你这两天做做准备,咱们一起出去玩几天。”

方唯笑着告诉了关崇阳自己的计划,他打算带上全家人以及关崇阳、孙道人,去京城看看。

两天后。

方唯和盘莲带着一对儿女、阿公、阿姐、关崇阳以及孙道人,去陈州乘火车,经省城直奔京城。

抵达京城后,大家不仅品尝了天下闻名的烤鸭,还去了很多景点,同时还照了不少相片。

他们在京城玩了半个多月,才返回了家中。

“三哥,这几张相片照得好,我很喜欢。”

在家里,盘莲从一摞相片中挑出来一些,没事就翻看一下。

两个孩子也经常和她一起看照片,女儿还小以后未必能有这一趟外出的记忆,但儿子这个年纪,已经能记住很多事了。

“等以后咱们有空了再出去玩,我看阿公和老爷子都挺开心的。”

方唯点点头,这就是出外游玩的乐趣所在。

家里不缺钱,留那么多现金干嘛而且他也存了不少全国粮票,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吃住的事情。

“好是好,就是太钱了。”

盘莲嘴里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已经在想着下一次出游的种种计划了。

这时,阿姐的声音从堂屋里传来:“老三,虎子找你。”

方唯才回来两天,还在家休息,虎子找上门估计又有啥事了。

于是他从屋里出来,看到虎子一副着急的模样。

“咋了”

“三哥,不是我要打扰你休息,刚接到通知,地区曾主任一行人马上就到。”

“哦这么突然那就走吧。”

方唯不敢怠慢,地区领导来了他总得出面迎接一下。

于是他就和郑虎一起来到了大队,大队干部正在准备,一个个都手忙脚乱的。

“行了,再搞什么都来不及了,就这样吧。一会我们大家都去村口迎接,别的就算了,忙中出错反而不美。”

方唯算算时间,曾庆一行人很快就会到达。

他干脆带着大多干部先去村口等着,其他的都免了。

大队一群人在村口等了半个小时,曾庆一行人就抵达了下塘大队。

“曾主任,你好!欢迎大家来下塘大队视察工作。”

几辆吉普车在村口停下,曾庆第一个就下了车。

方唯迎上前去,曾庆伸出双手,和他紧紧地握了握。

“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育种情况,走,先去你们队部。”

没有过多的寒暄,大家就来到了大队部。

曾庆做了个简短的讲话,首先肯定了大队取得的成绩,然后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紧接着,大队人马来到了二队的田间地头,仔细查看了一番。

“方支书,之前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听说你分出了一半的农田种植口粮真是太浪费了,唉!”

曾庆是个干实事的人,农业口子出身,对于农业生产看得很重。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压下了上面的文件,为新林县的换购稻种工作争取了时间。而他也差点就离开了湘陵地区,可以说当时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利益。

“倒也不要紧,我们种植的口粮也是按照高标准在管理的,等收获之后,应该可以挑出来不少的良种。”

方唯不好说自己这边没有稻种和稻谷的区别,只要从地里长出来的稻子,每一粒都可以当做种子来使用。

他打了个马虎眼,进可攻退可守,到时候怎么解释都行。

“好好好!我就知道你方支书没这么简单。还有,听说你们另辟蹊径,通过引进宁乡猪又培育出来品种更好的猪”

“是啊,我们培育出来的猪,比原版的宁乡猪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请跟我来,我们去养猪场看看。”

方唯随后带着曾庆一行人来到了养猪场,大家仔细询问了猪的出栏天数、育肥情况、肉质情况等等,对于这种猪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随后,五叔又带着大家看了新出生的小猪崽。

“这个繁殖季,养猪场一共增添了1836头小猪崽。目前猪场的生猪存栏数为3350头猪。其中,有产崽母猪180头、小猪崽1836头,成年猪1534头。”

养猪场再次呈现了热闹非凡的景象,经过改造,目前的养猪场饲养5000头成年猪都没问题。

五叔给大家介绍的很细致,曾庆等人听得连连点头。

“你们的养猪干工作做得好啊!值得大家学习。”

曾庆这一夸,五叔差点找不到北了。

中午。

大家在二队食堂吃的饭,正好临近端午节,队里就杀了一头猪,请领导们尝尝队里的猪肉猪到底是啥滋味。

“这个猪肉好吃,几乎吃不出来腥臊味,入口香甜而且肉质很嫩,果然是猪肉中的上品。”

大家对于猪的评价再上了一个台阶。

吃过饭,曾庆找机会和方唯单独谈了谈。

他很隐晦的表示了自己的感谢,并鼓励方唯排除一切干扰,为育种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事实上曾庆一直期待着方唯能到地区找他,结果等了这么久,也没见对方的人影。

他随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对方明显是在“避风头”,不想再参与进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中。

所以,他才会亲自来到下塘大队,要是不亲口和对方说出这一番话,他的心里就总放不下。

“曾主任,我会努力的,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方唯笑了笑,心里明白是咋回事,但言语上只字不提。

曾庆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便转身离去。

下午。

曾庆等人就离开了下塘大队,去了县里。

方唯找来郑虎,让他安排人员,明天杀猪。这一次队里准备杀99头猪,加上之前那一头猪,正好是100头。

第二天,大家高高兴兴的分到了猪肉,家家户户都飘出来了粽子的香味。

另外,队里还给大家分了鸭子和鸡以及鸡蛋。

平均每人一只鸡、一只鸭、10斤鸡蛋,大家领回去之后就可以好好过个端午节了。

【产出生猪,点数+28300】

【产出肉鸡,点数+8000】

【产出麻鸭,点数+9000】

【总点数:9599880点。】

养猪场还剩下3250头猪。

晚上。

方唯家里很是热闹。

大哥和大嫂还有婷婷都在他这边过节,另外还有关崇阳和孙道人,加上方唯家里的6口人,一共是9个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今儿高兴,咱们喝点好酒。”

孙道人过来的时候,带了两瓶西凤酒。这可是当下知名的好酒,大家都是头一回喝,一下子就把方平的酒虫给勾上来了。

这两瓶西凤酒是上次唐泽来到大队,送给孙道人的礼物,感谢对方在自己遭遇车祸之后,帮自己很好的调理了身体。

方唯来到这个时代也是第一次喝这种酒,所以就多喝了几杯。

两个阿公和关老爷子都特意品尝了一下。

“能喝到这么好的酒,此生无憾啊!”

方平在众人当中算是最好这一口的人,或许是厂长的时间久了,几杯酒下肚,还拽了一句文。

婷婷噗嗤一下笑出了声,不是嘲笑伢老子,而是觉得这画风明显不对呀。

“大哥,这事儿怪我!老爷子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吃遍了人间的山珍海味,这好酒也没少喝。

我去京城也好几回了,咋就没想到带瓶茅台酒回来喝呢下次,下次我一定搞两瓶回来。”

方唯也笑了起来,现在时兴的好酒除了【西凤酒】之外,还有【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特曲】等等。

说不上谁是最好的酒,但【茅台酒】肯定是之一。

“我就这么一说,这些好酒偶尔尝一下就得了,我呀,还是喝红薯酒喝米酒心里塌实。”

方平听三弟这么一说,反而不好意思了。

只有盘莲最清楚男人的性格,他说买就一定会买。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就坐在院子里聊天。这个时节天气还没那么热,温度正合适,坐在外面乘凉很惬意。

“老三,还是你屋里的茶好喝,你给我的那些茶叶,大部分都被于浩那个兔崽子给顺手牵羊拿走了。”

大家喝着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阿姐哄着小洁和斌斌早早睡下,盘莲在厨房里忙着收拾残局,田桂和婷婷也已经回家休息去了。

只有几个大老爷们还精神抖擞,关崇阳说起了方唯采回来的茶叶。

山上的那几棵古茶树,早已纳入了育林区。在属性加成的作用下,老树发新芽,茶叶的品质也越来越好。

每一年方唯都会上山采摘一些茶叶回来,然后自己炒制。

如今包括关崇阳、阿公和孙道人他们,都越来越喜欢喝这种茶,虽然方唯每年都会和他们分享,但总体上的数量还是有点少。

“老爷子,你就别说便宜话了,于浩敢偷你的茶叶还不是你送给人家的。”

方唯说是这么说,等关崇阳回去的时候,他又给对方装了一小包茶叶。

本来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可没过几天,于浩居然找到方唯要茶叶。

“这不是我想喝,支书,是我前一阵子联系的一个大客户,对方喝了咱这茶,顿时就是喜欢上了,每次见了面都要问我要。”

说实话,于浩真的是天生干销售的料。

竹器厂的生产经营蒸蒸日上,其中就有他很大的功劳。今年上半年,竹器厂已经实现了75万元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的增长。

要不然借给他一个胆子,也不敢来问方唯讨要茶叶。

“真的”

“真的,我哪敢骗你啊,支书。”

方唯没办法,又给他拿了一斤茶叶,然后告诉对方今年肯定是没了,真要是为了维系关系那也得等到明年再说。

于浩带着茶叶高高兴兴的走了,方唯临时起意,便去了山上。

在板栗树林再往上,还有一大片珍贵林木的区域。这一代移栽了大量的银杉、红豆杉等树木,而在这些林木之间,还培育了一小片茶树林。

这些茶树的母本就是那几棵古茶树。

等方唯走到这一小片茶树林一看,这些茶树已经度过了幼年期,正好迈入了成年期。

这也就意味来年可以尝试采摘茶叶了。

“只是不知道这些移栽的茶树品质如何,如果和山上的古茶树差不多,大队倒是多了一个特产。”

方唯饶有兴趣的在茶树林里转了一圈,判定来年就可以有所收获。

只不过采摘回来的茶叶到底好不好喝还得打个问号,只有等明年品尝一下才能确定。

下山之后,他喊人把于浩又喊了过来。

“刚才我都忘了你了,你带的那几个瑶寨的销售人员怎么样了瑶寨的土特产在外面有销路吗”

于浩本来还有点紧张,生怕方唯把刚才给自己的茶叶又要回去。

结果和他想的却不一样。

“他们几个进步很大,瑶寨的土特产可比竹子好受欢迎多了。瑶岭腊肉和瑶岭笋干都是抢手货,寨里只要有货就不怕卖不出去。”

说起这事儿,于浩还挺自豪。

毕竟那几个业务人员都是他带出来的,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工作,成绩很不错。

现在大家各忙各的,于浩也有段时间没见到他们几个了。

方唯也一样,他最近本来就很少去寨里,而且每次去已下就急匆匆的走了,根本没空关心这事儿。

“行了我就问问这件事,你去忙吧。”

方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挥挥手把于浩给打发走了。

接下来就要面临夏收和夏种,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积极的准备着。

这几天,16号文件的实施细则终于出台,包括等级划分、鉴定标准、收购价的确定等等。

按照这个标准,像【农优58】杂交粳稻稻种,一级稻种的价格为1.38元(每斤),折算平常稻谷的比例为1比12。

【南光二号】杂交籼稻稻种的价格为1.28元(每斤),折算普通稻谷的比例为1比10。【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的价格为0.64元,折算普通稻谷的比例为1比5。

稻种定点收购,由县一级主管单位统一进行分配。

另外,育种单位需要进行评定,由县一级主管部门核发育种许可证。

方唯赶紧召开了会议,让高文书负责申报审核工作,务必在短时间内取得证书。下塘大队的许可证审批进行的很快,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全部搞定。

瑶岭公社其他的大队也一样,因为他们都有生产次一级稻种的经验,所以今后依然可以延续之前的局面。

另外像瑶岭公社也拿到了育种许可证,但田炳义生产队却被卡在了门外。

这件事方唯也帮不上忙,县里有县里的规划,即便是他出面去找武耀阳也没用,对方是不可能同意的。

田炳义倒也看得开,他打算从副业上努努力,争取能弥补队里的损失。

新政策实行之后,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瑶寨的大客户又找上门来,方唯这次明确的拒绝了对方:“之前的事情还有一些模糊的空间,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违反政策的代价很大,不能再进行私下交易。”

“那我们怎么办方支书,请你一定帮帮忙啊。”

“这事儿你只能去找县里,然后和粮食收购部门达成协议,这样就能买到你们所需的稻种。”

客户急的团团转,方唯给他住了主意让对方去找武耀阳,或许事情能有转机。

客户明白了他的意图,再三表示了感谢之后,就去了县里。

时间匆匆。

下塘大队率先在全县开启了夏收工作。

各种农业机械齐上阵,大队集中了所有的壮劳力,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夏收工作。

首先是培育的育种材料统计出来了产量,400亩水田总产出为30万斤。

接下来,3800亩水田种植的【南光二号】稻种,总产出为418万斤。这些其实都是定型稻种,只不过如果没有之前的“纠偏”,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被当做口粮和上交的公粮。

队里留了18万斤稻种,其余的400万斤【南光二号】稻种全都都需要卖给收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