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不蒸 作品

第316章 朱棣的下马威

一群宫人,就在那里傻站着,等着李放自拍完毕,连个交头接耳的都没有。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com

谁敢这个时候不长眼,估计也站不到这个地方,坟头草都不知几米高了。

哪怕那边前去与宫门守卫核对皇命的小太监回来了,众人还是不敢上前。

直到李放将手机收起来,黄俨才敢上前请示:“先生,咱们可否入宫了?”

“哦,入!入宫!现在就走!”李放回过神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么多人是在等自己。

随着众人前行,李放开口说道:“黄太监,下回我再拖延的时候,该走了你就叫我,不用在那傻等。”

“先生乃是陛下贵宾,奴婢等人稍等片刻亦是无妨。”黄俨笑脸相迎。

嘴唇动了动,李放还是放弃了劝解。

他已经快习惯了,在古代,人就是尊卑有别的。

继续前行,李放也懒的去跟这些人掰扯了,把精神都集中在附近的风景上。

这明朝的皇宫,比起北宋的皇宫来说,可谓是规矩森严。

不只是大,从宫内宫人的神态就能看出来。

偶尔能见几个路过的宫女、太监什么的,一个个也是垂首含胸,脚步飞快。

与北宋之景大不相同。

黄俨看着好奇的李放,心里也在琢磨。

“这位爷究竟是什么来头?就算是什么大贤,可也不至于如此不讲规矩吧?皇宫大内,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窥探?他不怕的吗?”

想到李放刚来时和徐妙锦亲近的模样,黄俨的思想不由得歪向了别处。

“此人与魏国公相熟,先魏国公乃是建文一党,此人莫不是建文旧人?此时如此做派,非是稀奇,而是......”

黄俨陡然一惊,心里涌现出两个字。

“怀念!”

吓的一激灵,黄俨再看李放就有些害怕了。

跟谁沾在一起,也不能跟建文有所牵扯。

魏国公家大业大,不怕皇帝下死手,他这小身板可扛不住。

心中害怕,脚步就不由得挪动着朝远离李放的方向走了几步。

对于黄俨的脑补,李放自然是毫不知情,他左顾右盼,倒是慢慢放松了下来。

就当是来旅游的嘛。

“欸,黄太监,那边那个宫殿......”

李放看到一处光辉灿烂的宫殿,一时兴起转头想去问问。

可掉头一看,黄俨已经走的远远的了。

听到他的问话,黄俨赔了个笑脸:“先生,宫内贵人多,奴婢先去前方开路了,省的中间再生波折。”

说着,黄俨脚步挪动,一溜烟的跑到了队伍前头。

李放刚明白过来黄俨是啥意思,人就已经跑不见了,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他这是要躲着我?中间发生什么了?”李放心中不解。

左右看了看,周围的宫人全都目不斜视,没人敢看李放。

黄太监都不敢招惹这位爷,他们自然也不敢接触。

见此情形,李放只觉得意兴阑珊,无奈的挥挥手:“随便吧,爱咋咋地。”

跟着大部队,按部就班的前进。

他也没了赏景的心思,只求赶紧完事,打发了朱棣,然后去看看还有没有机会上徐府转转。

这皇宫里实在太压抑了。

一路无话,只是沉默的前进,感觉走了很久,方才听到一些动静。

李放微微喘息,心下暗忖:“这大明的皇宫,就是比北宋的大上不少啊。”

抬头看向前面的郁郁葱葱,隐约有嘈杂声传来,听的出来,里面有不少人。

到了此时,随行的宫人也放慢了脚步,最后干脆停了下来。

一路没见的黄俨此时冒了出来:“先生,且随我来吧,陛下就在前面。”

“嗯。”李放目光一凝,谨慎的点了点头,“前面是什么情况,听起来有不少人在啊?”

“陛下的筹谋,岂是我们这等奴婢能知道的?先生去了便知。”

黄俨回答的滴水不漏。

看了看他,李放也不知道自己触碰到了哪点,本来态度亲近的黄俨突然变得有些疏远。

不过一个太监而已,历史上也不怎么著名,李放也懒得管了。

跟着他急趋向前,穿过一片花草丛之后,前方豁然开朗。

就在此时,一声异响传来。

“咻!”

李放眼前一道白光闪过,随后就是一声闷响。

“咚!”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放吓了一跳,猛地向后退了数步,李放惊魂未定的看了过去。

“刚才那什么玩意!”

顺着方才白光消失的方向,李放抬眼看过去,是一排箭靶,其中一个靶子上插着一支箭羽。

还在颤抖

的尾羽仿佛在告诉李放,刚才就是它从李放眼前飞过。

这一连串的变故说起来很长,但也就是眨眼之间。

李放才看清楚那是什么,耳边就传来齐声高呼:“万胜!万胜!万胜!”

刚才李放还没来得及去看,现在恍然发现,周围竟布满了铠甲齐备的士卒。

此时正在举手高呼。

刚才一脸老实的黄俨此时也在扯着嗓子喊:“陛下神射!”

看他那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恐怕是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只有还在颤抖的双腿,证明了他此时内心的波动。

刚才那一发箭矢,说是从李放眼前掠过,但别忘了,黄俨还在前面领路呢。

箭羽几乎是擦着他的鼻尖过去的,黄俨内心的惊恐可想而知。

但即便是这样,他也还是第一时间高声欢呼,只能说不愧是宫里的太监。

定了定心神,李放知道,不用多说,这肯定是朱棣给自己的下马威了。

抬眼向前,在众多将士的尽头,朱棣穿着一身劲装,手执长弓对准这边,这会儿才缓缓放下。

见李放看过来,朱棣朝他一笑,冲着周围的将士一挥手,方才还在高呼“万胜”的将士,立刻噤声。

宽敞的园林里,只有黄俨的声音在回荡。

随手将手头的长弓交给旁边的人,朱棣嘴唇动了动,好似说了什么。

立刻有几人朝李放他们跑了过来。

黄俨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赶忙肃立站好。

来人一溜小跑来到面前,朝着黄俨拱了拱手:“黄太监,陛下有命,李先生就随我等去面圣,你可自去了。”

好似卸下了什么重担,黄俨忙不迭的点头同意。

回身朝着李放行了个礼,迈步匆匆而去。

经过刚才那一遭,他哪里还不明白,皇帝这肯定不是冲他来的,他哪里有那个资格被皇帝威慑?

那冲着谁来的还用说吗?

心中不断的反思,自己一路以来可有什么不妥,黄俨哪里还有功夫管李放。

“先生,随在下来吧。”为首一人沉声说道。

看着全副武装的几名甲士,李放勉强定了定心神。

虽然知道这是朱棣的下马威,但面对铁甲森森,谁又能忍得住内心的胆怯呢?

咽了口口水,李放心中不断的鼓励自己,这才缓缓开口:“请将军前面带路。”

跟随几人前行,周围不少人都在打量着李放,不知道皇帝召这个文人来作甚?

对,就是文人。

刚才李放那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武人。

李放也在四下打量着周围的甲士,不知道朱棣是什么打算,内心还是有些忐忑。

可当他把目光转向前方时,朱棣身旁的一个人,吸引了李放的目光。

在朱棣身旁有一昂藏大汉,与周围全副武装的甲士不同,此人衣裳有些破旧,整个人可以用衣衫褴褛来形容。

面容坚毅,死死的盯着李放。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发型,前额已经剃的精光,后脑则是披散着一头黑发,互相打结,形似辫子。

只是那辫子的数量有些多了,中间还掺杂着各色丝线,显得有些花里胡哨。

李放心下凛然,不用问,这人肯定就是今天自己来此的目标: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

至于他的辫子为什么不是金钱鼠尾,这一点倒不奇怪。

清朝的金钱鼠尾辫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变化。

明代史料如《辽东志》、《殊域周咨录》中,对女真人的描述多称其“披发”或“髡发”(剃部分头发),但未明确提及“金钱鼠尾”的细节。

后来的金钱鼠尾辫很大可能是努尔哈赤本人推行的。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出于强化本族群认同的原因,将剃发制度作为“归顺”标志,女真发型才逐渐走向标准化。

清廷入关后,“剃发令”强制推行金钱鼠尾辫,其形制才被严格规定。

李放虽然不清楚这其中的演变过程,但仅仅那人身上的异域元素,就足以让李放知道他的身份了。

看到此人,想到自己今日的目标,李放忽的来了精神。

不甘示弱的回瞪过去,李放方才有些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消散于无形了。

下意识的挺直了背部,李放昂首向前,底气十足。

就是有一点,李放将目光移回朱棣身上:“他为什么不将那人控制起来?还让他站在自己身旁?”

是的,朱棣没有将猛哥帖木儿锁起来,此人虽说衣服不甚体面,但总体来说还是自由的。

也就身后时刻跟着的两个人证明,他还是被朱棣警惕着的。

不过这会儿也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只是脑中转过了几个念头,李放已经来到了朱棣近前。

为首之人向朱棣抱拳:“陛下,人已带到!”

“嗯。”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朱棣摆了摆手,那队人便按着腰间的刀站在一旁。

朱棣放松的坐在椅子上,面目森严的看着李放:“李先生~~~”

“今日且观咱这军士如何?可雄壮否?比你在他处所见之兵又如何?可称精锐吗?”

称呼李放的时候,朱棣刻意拉长了声音,调侃、讽刺之意十足。

不过这个时候李放心中已被某种使命感充满,半点畏惧之色没有。

大大咧咧的扫视了一圈:“陛下这军士确实堪称锐士,士气高昂,自然是精锐。”

“不只现在是精锐,以此来观大明军貌,若不出意外,几十年内恐怕都可称冠绝天下,能使四夷宾服吧。”

“嗯?”朱棣眼神一动。

李放这话暗藏深意啊。

什么叫不出意外,几十年内能冠绝天下?

联想到李放的身份,朱棣不得不多想,难道几十年后国内出了什么变故......

再联想到上次李放给他看的那本小册子,里面可写了,他的好孙儿早亡。

至于儿子朱高炽,那就更不用说了,只做了不满一年的皇帝。

连续两代君王短寿,莫不是皇位传承又出了什么问题?

沉思片刻,看李放没有半点低头的迹象,朱棣占据不到完全的主动权,也就不好再往下演了。

“哈哈!”

朱棣忽的咧嘴一笑:“先生久历四方,见识必广,想来亦熟读经史,可否与咱说说,这史书上有什么留名的强军吗?”

碍于周围的将士,朱棣只能说的隐晦一些,但意思还是很明确。

就是好奇李放都见识了哪些朝代的哪些兵卒。

见他放松下来,李放提起的心也就放下了。

不过他倒不急着回答,迈步在朱棣面前来回走了两圈,李放示意道:“说说可以,但总不能让我站着吧?”

“放肆!”

“哗啦啦~~~”

呵斥声与抽刀声齐齐响起,不过这回李放早有心理准备,倒是没太大反应。

只是,李放左右看了看,两旁的甲士一个个腰刀抻出来一半,凝眉瞪眼看着就是要杀人的样子,着实有些骇人。

转头直视朱棣,李放想看看他怎么说。

“收起来!平白丢了咱的面子!”

朱棣竖起手指扬了一下,周围人这才齐齐收了刀,也有人搬来了椅子。

“咱说过多少次了?别整日里就知道喊打喊杀,这些个大头巾虽然迂腐,但是会读书就是本事!有本事的人,咱就要尊重!”

朝着周围的将士训斥了几句,朱棣方才罢休。

看向李放,朱棣笑了笑:“先生,请吧。”

在周围人刺眼的目光中,与朱棣那句话几乎同时,李放一屁股坐了下去。

周围的目光越发尖锐了。

不过李放一点也不在乎。

朱棣目光幽深:“此子心中竟真的无半点畏惧?明知咱是皇帝,还一点也不客气,真就是百无禁忌啊?难不成妹子说的都是真的?”

想起这几日从徐妙锦那陆续传来的消息,朱棣心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