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日,就从旁边过去了。”
这话说的真也不真。
老弱病残幼,亲眼见到总会有于心不忍。林瑜只是想自己心里舒服一点,总归她现在身上没有负债,花钱也不会造成负担。
顾青川暗暗叹气,心道想要她黏着自己说软话,只怕比六月飞雪还要难等。
进城的时候,那小吏见了顾青川的牙牌,连忙让人放行。
尔后又跟到马车边上,附首在车轩边上,“大人,承宁侯府近日有了白事,今儿个是二公子出棂的日子。您才回京,若是要回长安街,或许要绕路。那送棺材的队伍长得很,必然不大好等。”
这小吏怕得罪了承平侯府,故而声音极小,顾青川尚能听得清楚,林瑜则只是奇怪瞥了一眼。
顾青川眸光微沉,打点完那小吏,马车便绕上了一条远路。
他的宅邸在临近皇城的西长安街,附近住的都是权贵显要,单从好几家大门栽着的老黄杨便可见一斑。
下了马车,林瑜隐隐听到远处的唢呐声,想要回头去看,先听到身侧男人的声音。
“进去罢。”
视线落回面前的朱门高檐的宅邸。
进了宅邸,正院远比林瑜想象中荒废,许多草木都没有修剪,厚雪之下露出一点枯黄的叶尖。
她正奇怪,又听顾青川道:“并非此处。”
林瑜哦了一声,跟在他身后,循着游廊走到了东院。
这儿打理得倒是干干净净,台阶上扫净了雪,现在只覆有白白一层。外面站了一行六个粉袄蓝裙的丫鬟。
屋子里已经烧好了火墙,进了门,暖风迎面围过来。
顾青川道:“你先稍作歇息,缺了什么吩咐下人,我晚上再回来。”
林瑜嗯了声,“大人只管去忙。”
顾青川看她反应如此平淡,心中忽地一堵。
果然是个没良心的丫头,这几日的使的温柔小意,在她面前像是一阵风,留不下半点影迹。
*
这座宅邸还是定远将军当年的住处,顾青川幼时住的是东院,没住上几年,就搬离了此处。
二十四岁外放回京以后,他又回到这座宅邸,住进自己曾经的院子。
现今林瑜也被安置在这儿。
正房里的陈设比起杭州岁寒居里,要简单许多,入目是满眼的黑。从书案到长柜,都涂了髹漆。只有挂在墙上的几幅字画不那么沉闷。
林瑜原先只以为是哪位名家写的,小憩醒来,林瑜又细看了一回,才发现上面的字迹很是眼熟。像顾青川的,又不全像,上面还有错字。
墙上挂的都是临的字帖,有《信宝塔碑》,也有行书贴。
林瑜满心奇怪,问这里的丫鬟,无一人清楚。
“婢子们原来都不在正房伺候,是姑娘来了,才换到这边的。”
直到守着宅子的管家过来。
林瑜问道:“你可知这房里的字都是谁写的?”
老管家笑了笑,“是大爷少时练的字,都挂在此处。”
第62章 重逢
锦帷系玉的马车辘辘驶过, 停在了一处楼馆外。
门匾题字镂金嵌玉,写着莳花馆三个大字。
虽是寒冬腊月,里面却开着各色花卉, 伴了丝竹声, 处处都透着一股风流雅韵。
偏东的一间厢房内,酒过三巡, 几人呼酒玩拳的声音低了下去, 说起了朝堂中事。
“你们说, 陛下明日会否上朝?”
此话一出, 席间静了下来, 彼此看看,都不知说些什么是好。
月初下了一场大雪, 明武殿塌了一角,砸下来的瓦片砖石压死了二十几个宫女太监。须知那是陛下每日早朝的必经之路, 自那天开始,陛下再也没有上朝。而是在宫殿找了道士,求丹问药。
一人叹了口气,“听说前两日徐阁老在殿外求见,陛下也不曾让他进去过,一把年纪了, 昨儿个染上风寒, 现在不得不告假休养……唉, 这么多年的君臣情分,难道比不过一个臭道士的什么天命箴言?”
另有一人摇了摇头,他喝多了酒, 面色赤红浮胀,“你这话就说岔了, 君臣之间,哪里有什么情分?当初定远将军与先帝出生入死,不比写两首青词的情分稳当?可后来——”
他话音未落,就叫人拿了酒盏递至嘴边,不由分说往下灌。又听那人说道:“郭大人说的不错,君为父,臣为子,有的只是本分罢了。我敬大人一杯。”
这人还没来得及推开,桌下就挨了一脚。痛完酒醒大半,一身冷汗冒了出来,再不敢多言。
旁人都不明所以,还凑近了等着听后文,只见郭大人连饮了两盏酒,顺势倒在桌上,碰翻了一桌的酒壶,菜碟。
席间无人幸免,衣袍都沾上了酒污菜污,都觉扫兴,不多时便散了宴。
马车离去时,依稀能听到一声长叹:
“都说瑞雪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