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1020章 917科技

“皇上!草民想知道为什么九鼎不愿意将先进的技术出售给我们?

这不应该是皇上的你意思吧?下面人擅作主张也很正常,他们都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人。

我们虽说仿造能力很强、但那都是低端的产品,想要高利润就需要高端产品。

先进的技术掌握在洋人手中,他们是不可能分享给我们、并且是禁止我们去了解。”刘镛问道。

众人目光不由望向朱文聪,九鼎掌握的技术比西方还要先进、可惜九鼎一直不提供。

要是能买到九鼎的先进技术,浙商们也就有勇气将洋商击败、让他们成为自己们的代加工厂。

朱文聪一脸无奈的表情:“这个不是我能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也要遵循西方的法则。

我可没有与西方诸国为敌的力量,他们不允许的事情我自然是不可能打破规则、除非九鼎放弃西方市场。

不过我们老祖宗说得很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向你们出售先进的技术、不代表你们不可以去学习。

你们家族子弟那么多人、也不用全部用走向仕途,当官是没有什么前途、当商人才是王道。”

刘镛等人一阵沉默,朱文聪的观念自己们并不能认可。西方人崇尚经商,东方人崇尚当官。

读书的永远是人上人、经商永远是人下人,除非是考虑到要移民海外、长久生活下去。

朱文聪也清楚想要改变他们这种观念很难,这个时候给清廷当官纯粹是徒增烦恼。

“你们对先进技术的追求很不错!相信你们知道先进技术能颠覆市场,洋人的洋货物美价廉不就是机器力取代了人力。

我们的手工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但并没有像印度手工业那般一败涂地、我们至少是有着一战之力。”朱文聪说道。

“皇上,我们的手工业还有没有未来?”张颂贤很是关心这个问题。

目前许多手艺人都有一颗想死的心,传承至今的独门手艺却被一台机器击败、让人很是难以接受。

张颂贤是没想到洋人的工业对手工业摧毁性那么大,要不是有着运输成本、本土的手工业全军覆没。

朱文聪发现他们都是悲观的态度,事实上东方的手工业到了近代遭受了数次的毁灭性打击、不仅有工业也有战争。

乱世之下不要说手艺能不能保存下来,人能不能活着才是问题的核心、一次次的内乱让无数人成为斗争的燃料。

“确实是没有活路!想要改变这一切,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思想、我们需要把产品的利润提升到最大。

工业品最终是穷人热爱的物品,高端的奢侈品往往是纯手工,故此对手艺人而言并不算是失业。

只要愿意改变自己的思想、接受新的科技,未来还是会有一席之地、你们不要太过于悲观了。

我就准备培养一批手艺人进军西方的高端市场,你们可能并不在意、但是洋人很是喜欢我们精美的物件。”朱文聪认真说道。

众人感到眼前一亮,之前还想着自我剥削把价格打下去、从而让工业品再无低价优势。

朱文聪提供的思路很是奇特,不把价格压下去、反而做成天价的产品,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丰厚的利润。

张颂贤仔细思考能做成这件事情的人只有朱文聪,他掌握着西方的销售渠道、他有着一大群西方贵族的客户。

西方社会是熟人社会,他们只接受熟悉的人产品、对于陌生人的产品很是抗拒。

“不管是工业品还是手工艺品,总之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市场,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毫无价值。

我是希望大家加强技术的学习与突破,九鼎也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至少东方的市场不能被他们洋商全部占据,我们最少要和他们五五分、将财富留在东方。

清廷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你们要学会以夷制夷、与洋商的关系可以是亦友亦敌,承认他人的强大我们才能变得强大。”朱文聪语重心长说着。

张颂贤等人默默点着头,自己们与洋商关系一直不错、只是各自背后国家的不同底气不一样。

洋商蛮横不讲理、众人也只能忍下来,故此在市场竞争这块一直是吃亏的一方。

朱文聪不由想起东方自主研发的艰难道路,这个时代这条路是完全走不通,只能依附于洋人的先进技术。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内部竞争激烈,无数人争先恐后想成为洋商的买办、你不愿意当自然会被淘汰出局。

“皇上!你说我们的科技真的落后于洋人吗?可我了解九鼎目前掌握的技术是领先西方,这不

就证明我们东方人比他们西方人更聪明!

那我们是可以追赶上西方人、甚至说超越他们,皇上你说要和他们合作、岂不是矛盾了。

既然我们有赶超他们的能力,那市场的话语权就应该是我们说了才算数。

更何况这里是我们的主场,要不是朝廷昏庸无能、我们不至于被洋商一直欺负。”刘镛很是激动。

朱文聪喝了一口茶水,他们是真的敢想、也不看看自身的几斤几两。

九鼎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是百万美元,这个收入赶上一些小国的总税收、这可不是一般商人群体能达到的程度。

“他们有国家支持你们有吗?他们有股市获取资金、你们只能依靠宗族;他们读书人以理工为主,我们是以文科为主。

我们的基础条件太差了,不把基础打牢实、就不要想着赶超的事情。

而我们与西洋人的差距真的是科技技术吗?真正问题在于思想,我们的人到现在还抱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思想。

当下社会的问题不在于朝廷的昏庸无能而在于经济,至今没有一个人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提出建设性意见。”朱文聪强调着。

“经济问题?”张颂贤满脸疑惑,难道不是贪官污吏横行、反贼四处作乱。

“宋朝是最富庶的王朝,可也是造反次数最多的王朝。经济的问题也是分配的问题,当下清廷民众根本就没有活路。

但凡他们有一口吃的也不至于造反,故此我才会将内地民众迁移到江南、也希望你们善待他们。

他们不闹腾了天下安定,他们要是吃不饱、太平天国之流很快就会死灰复燃。”朱文聪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