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标注了标点符号的公文被送到各个官吏手中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些官吏们对这一创新举措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们深知这些标点符号所蕴含的意义。
它们不仅使公文的阅读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也体现了李渊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规范的重视。
李渊的这一举动,让他的才华得到了麾下众人的敬佩与震惊。
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位领袖不仅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并州地区开始逐渐稳定下来,并呈现出稳步前进的态势。
而李渊本人则忙碌异常,他四处奔波,不停地在晋阳城外城内来回视察。
当然,李渊在处理政务的同时,对于军队的建设也丝毫没有放松。
城外的大营里,每隔三天就会进行一次操练,而李渊也会时常亲自前往观看训练成果。
当李渊开始吸纳西河以及雁门的子弟进入军队后,这些子弟所带来的军事素养,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李渊的三万大军之中。
作为边境的豪强,这些子弟可谓是将门之后,他们对于兵法和操练有着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加入,为李渊的军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规化。
以往,李渊的军队在上阵时往往只会一味地发狂,缺乏有效的配合。
然而,随着这些将门子弟的融入,军队逐渐学会了相互协作,战术运用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在他们的影响下,李渊的军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粗犷与无序,开始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
这不仅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李渊在未来的征战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李渊决定停下休整时,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原地踏步。
事实上,并州正经历着一场悄然的变革,每一天都有微小的变化在发生,而这些变化日积月累,终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
并州的一切都在稳步向前发展,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片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与此同时,并州之外的局势也在发生着变化。
原本的北中郎将卢植,尽管战功赫赫,但最终还是难逃牢狱之灾。
自从张燕归降后,河北的战事终于平息,人们都以为卢植能够得到应有的奖赏和荣誉。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刘宏,这位汉朝的皇帝,施展了他们老刘家的传统手段。
他毫不犹豫地撤销了卢植的一切职务,并给他扣上了一个“养寇自重”的罪名。
尽管有一些朝臣为卢植辩解,指出他在战争中的功绩,让刘宏并没有真正将这个罪名强加于卢植头上。
不过,这并没有改变卢植被打入大牢的命运。
如今的冀州刺史名叫王芬,对于这个人,李渊也略有耳闻。
在历史上,竟敢策划废除刘宏,改立合肥侯为帝。
然而,他的计划最终还是败露了,这使得王芬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
最终,他因为害怕而选择了自杀。
王芬之所以要废除刘宏,原因其实很简单。
刘宏掀起的党锢之祸,让许多正直之士受到牵连,而王芬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王芬,字文祖,东汉“八厨”之一,曾在汉灵帝朝受累于党锢之祸,四处流亡。
延熹九年(166年),牢修诬告李膺等大臣结党营私,桓帝震怒下发动了著名的“党锢之祸”,王芬有大名于天下,亦在废锢之列。
自此正直之人被废除、流放,奸邪之人更加肆无忌惮的纠结在一起,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于是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而王芬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
建宁元年(168年),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
第二年(169年),灵帝掀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杀害天下豪杰和儒学行义之人,王芬不得不再度流亡藏匿。
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
黄巾之乱,汉灵帝废除了对党人的禁锢,一大批忠正之臣重新被起用,冀州平定后,王芬也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前往冀州治理黄巾军根源。
到任后,王芬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很快使冀州安定下来。
冀州之所以在遭受到黄巾之乱后,能在短短几年恢复元气,与王芬的治理脱不开关系。
根据李渊从商队那里得到的最新消息,王芬在赴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吸纳太行山的流民。
他公开宣称,只要愿意下山的人,都能够获得土地用于耕种。
冀州原本是一个富裕的地方,但经过多次激烈的战争之后,许多豪强地主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家破人亡。
即使是那些世家大族,也伤亡惨重,大片的土地都变得荒芜无人耕种。
尤其是安平国、巨鹿郡、清河郡以及魏郡这几个地区,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大量的田地都荒废了。
王芬不仅收纳了太行山的流民,还接纳了来自青州的流民进入冀州,并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各个郡中。
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黑山军和青州流民的压力,也使得这两个地方的黄巾军开始逐渐收敛,不再像以前那样嚣张。
特别是张燕所领导的黑山军,原本号称拥有百万之众,但自从王芬上任之后,他手下的百姓纷纷下山,导致黑山军的人数急剧减少,如今已经不足三十万,而且这些人还分散在太行山的各个角落,其中真正能够战斗的青壮年只有三四万人而已。
对于王芬,张燕既感到畏惧,又对他有些敬佩。
畏惧的是王芬的能力和手段,敬佩的则是他为百姓所做的一切。
卢植围剿了整整一年时间,都对黑山军无可奈何,甚至黑山军还越来越多。
而在王芬的治理下,短短半年时间,黑山军就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