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冀州安定

这一惊人的成就让王芬的名声在天下迅速传播开来。

要知道,冀州可是黄巾起义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

这里接连遭受了张角三兄弟、李渊以及后来在太行山成立的黑山军的轮番肆虐。

这一连串的战乱持续了整整两年之久,给冀州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其人口锐减,直接减半!

冀州的人口巅峰高达六七百万之多,可谓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经过这两年的战乱,当王芬抵达冀州时,这里的人口竟然只剩下不到四百万了!

而且,这些人口大多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其中,光一个渤海郡就聚集了一百多万人口,而像巨鹿、清河、安平等郡国,由于遭受黄巾起义的迫害最为严重,其境内的人口甚至连二十万都不到,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芜。

不仅如此,在与太行山接壤的地方,情况更是糟糕透顶。

卢植为了能够有效地打击张燕领导的黑山军,竟然直接下令将靠近太行山数十里范围内的百姓全部迁走,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该地区变成了一片无人区。

然而,这个决定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使得太行山附近的百姓几乎人人都被迫沦为盗贼。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王芬到任冀州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荒芜的问题。

其次就是冀州遍地因为战乱而导致的流民。

土地与流民成了王芬眼下最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是农业社会的根本,只有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才能恢复冀州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而流民也需要安置下来。

想要彻底解决这两个已经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仅仅依靠王芬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王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策略——联合冀州的世家豪强们一起共同应对。

时间紧迫,春耕在即,容不得丝毫拖延。

王芬当机立断,迅速与冀州境内的各个世家大族以及豪强势力取得联系,并积极展开协商。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将冀州境内大片荒芜的土地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近乎白菜价一般,出售给这些豪强世家。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稳定局势,王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积极组织并引导各地的流民迁移至冀州,然后让这些流民自愿卖身给豪强世家,成为他们的僮仆佃户。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问题,又为豪强世家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可谓一举两得。

冀州大量荒芜的土地有了这些流民的打理,连同土地以及流民卖给世家豪强。

王芬的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豪强世家的实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原本混乱不堪、持续两年之久的冀州,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单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王芬无疑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能臣。

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果断的决策,成功地平息了冀州的混乱局面,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久违的安定生活。

而对于冀州本土的世家豪强们来说,他们原本因为战乱而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势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然而,正是由于王芬的这一系列操作,使得一些世家豪强的势力不仅没有继续衰退,反而在冀州变得更加强大了一分。

正因为如此,整个冀州的世家豪强们对于王芬都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之情,对他的评价也是极尽赞美之词,纷纷对他表示恭维和赞赏。

无数的名流士子都纷纷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位能人的风采。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芬的名字传遍了天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能臣。

远在并州的李渊也时常听到关于王芬的事迹。

对他的做法李渊不置可否。

如今,河北地区已经安定下来,青州的黄巾军也都偃旗息鼓,不再兴风作浪。

天下动荡不安的地方,就只剩下荆南和关中了。

荆南的区星正在长沙郡肆虐,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目前,盖勋、陶谦等将领率领朝廷大军前去征讨,但贼人十分狡猾,他们躲进了深山之中,时不时地与朝廷大军交战,双方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而关中的凉州叛军在退守扶风之后,成功抵挡住了皇甫嵩的四万大军,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由于皇甫嵩的四万大军缺乏粮食,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再加上叛军来去如风,皇甫嵩的四万大军只能重点防守长安周围。

而凉州叛军内部则发生了内乱,这使得他们也无法集中全力进攻。

中平二年九月,凉州叛军内部风云突变,一场激烈的冲突在首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之间爆发。

这两人因意见不合而产生严重分歧,使得凉州叛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自凉州反叛以来,短短一年时间里,叛军如野火燎原般席卷关中地区。

然而,他们的攻势却在皇甫嵩的顽强抵抗下受阻。

这场失利让叛军内部原本就存在的矛盾愈发凸显,一部分人主张撤回凉州,另一部分人则坚持继续攻掠关中。

以北宫伯玉为首的羌人势力,由于长期生活在凉州,因此坚决主张返回凉州。

而以李文侯为首的凉州汉人豪强,他们对关中地区的财富和资源觊觎已久,自然希望继续进攻关中,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内斗。

他们不仅在口头上争论不休,更在实际行动中大打出手,互相吞并对方的部曲。

这场内乱持续了长达半年之久,给凉州叛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身死。

随着他们的离去,凉州叛军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最终,凉州的豪强们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成功击败了联军中的羌人势力,取得了这场内斗的胜利。